长篇纪实文学《引洮梦》(13)

陇一兵播报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陇一兵播报(113)</b></div><b><br></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记录甘肃商界的得意与辉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见证甘肃商界的失落与悲伤</b></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谨以此书献给千百年来</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梦水、盼水、引水的陇中父老乡亲!</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长篇纪实文学《引洮梦》</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王恒真 著</b></div></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b>陇中地区有水问题不是新闻;<br></b><b>陇中地区的水问题很严重不是新闻;<br></b><b>陇中地区各级政府一心想解决水问题也不是新闻;<br></b><b>在可预见的将来,陇中地区的水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才算是一条新闻。</b></h1><br><br><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作者题记</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2010年10月1日于兰州</b></div></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急火燎为了啥?</b></h1><br>&nbsp; &nbsp; &nbsp; &nbsp;<b> &nbsp;什么是心急火燎?<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当陈得禄眼看着自己当年领着一批又一批父老乡亲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渭丰渠因渭水干涸而“闲赋”之后,他感到心急火燎。<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当陈得禄在十几年前退休后,总觉得自己还能为家乡的缺水而跑跑路、出出点子,但是,这一点点愿望被击破后,他也感到了心急火燎。<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当陈得禄面对渭丰渠万亩灌区那一个个求水、盼水、争水,为凑钱而奔波,凑足了钱却买不来水的村干部们时,他也感到了心急火燎。<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当陈得禄得知自己领着大伙打的那一眼眼深水井的水位急速下降,而且相当一部分已经抽不上水来时,他更感到了心急火燎……<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毋庸置疑,这种心急火燎的背后,是他对陇西水利事业难以割舍的执著、偏爱和追求,是他对父老乡亲或者说是弱势群体的“偏袒”。<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陈得禄说:“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及变革,我不仅是目击者,而且是直接参与者。44年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工作既有成绩,也有失误,做过许多好事,同时也作过一些错事。但这些并不完全是个人所为,而是和当时总的政治气候及政策有关。”<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当记者问他作过那些错事时,陈得禄毫不掩饰地说:从现在的眼光看,他在哪些年,领着一批又一批人把陇西大地钻了那么多的窟窿眼儿的确是个大错误。因为,人与自然为敌,要有掠夺性开发,以征服、战胜自然来服务于眼前的利益。再说,为了生活与灌溉,人们不得不抽取地下水。但没想到这样做却造成了水危机突现--20世纪70年代末,打二三十米的井就能提水浇地,80年代中叶变成了四五十米深的“锅锥井” ,而在今天,取水已达地下一百多米。况且有许多井,从深处取上来的水,连牲口都不渴,更不能灌庄稼。于是,机井被打到了地下200米,只有那里才有甜水。<br>&nbsp; &nbsp; &nbsp; &nbsp; “要知道,这可是史前的古水呀!” 陈得禄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它形成于二叠纪、三叠纪,不可能再生,是我们最后的救命水!浅层水的恢复己实属不易,而恢复深层水需要几千年、上万年!难道我们就这样把几十、几百代子孙的水都喝尽用完?让他们最终倒毙在干涸的祖先留给他们的土地上?……”<br>那么,今后的陇西人将何去何从?<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陈得禄说:“我最赞成的是从区域外调水,也就是跨流域调水。就象今天的引洮工程那样,要上就上大项目,要上就上大工程。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陇中的干旱缺水问题,而眼前的“121集雨工程”,只能是解决燃眉之急,或者说只能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却解决不了吃饱饭的问题。”<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有一个愿望,等到引洮工程通水之后,我能亲眼看着把哪些年自己钻的窟窿眼儿封住不用了,我死的时候就能闭上眼睛了!”老人感慨道。年轻的时候,“征服自然” 的观念曾激起他的万丈豪情,兴修渭丰渠时开始反思,如今却彻底否定。现在研读中国哲学,“究天人之际” ,认为人类首先要知天,要逐渐认识自然的变化规律,在知天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自然与人类之间尽可能地寻找更好的结合点,尽可能地享受自然的快乐。<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是的,什么叫发言权?只有见证坎坷历史的人们才有发言权。与水打了44年老交道,“领头把陇西的满山遍地钻满了窟窿眼眼” 的陈得禄老人恐怕是陇西人中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44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在个人来讲可以说是一生的精华时间。而最让陈得禄刻骨铭心的却是对渭丰渠的留恋。<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渭丰渠是陇西兴修的一条建筑物最齐全,技术难度最大,灌溉效益最好的万亩渠道。这个渠道自渭河北岸上河浦引水,在下河浦穿1470米的火焰山隧洞后,跨折桥沟,过陇海铁路,越大咸河、小寒河、妙沟、跑龙沟4条河沟至乔家门退水,干渠全长17公里,支渠32条,长33.5公里,各类建筑物121座。设计流量4立方米每秒,为清洪两用。工程受益区为巩昌、文峰、云田三镇,灌区包括巩昌镇河浦村、云田镇北站村、文峰镇火焰村、三台村、八盘村、代坪村、乔门村、张家磨村共计8个村、28个社的3000户、14000多人。<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提及渭丰渠修建时的坎坎坷坷,陈得禄至今记忆忧新。他说,当时的困难主要有二:<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是政治大气候的影响。开工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于是,施工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因工程离县城比较近,造反派便不时地冲击。加之民工的生活补助费较低,一天只有三角钱,于是人员只得靠从全县的各个生产队轮流抽换而难以稳定;<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二是技术难度大。当时施工所需设备很差,隧洞需要照明通风,但当时连农用电也没有,只好租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照明,并用鼓风机帆布桶通风。开挖中又遇到一段地震滑波体,不时出现冒顶塌方,特别是进口开挖衬砌到100多米时,出口又因地质条件差而逼迫改道,形成曲线隧洞,施工中测量的技术难度增大。群众担心两头开挖,上下左右难以对接,还有四条河沟的大渡槽,其中大咸河渡槽高27米,长84米,设计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吊装。<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陈得禄说,那会儿,他们没有机械设备,只能靠铁塔、钢丝绳、滑轮、绞车人力吊装,难度都很大。但幸运的是有几位特别能吃苦、工作很认真的工程技术人员,如刘玉山、赵勤、蒙文彬、李勇枝、杨亚军等,常年坚守在现场指导。特别是刘玉山同志,当时已经年过花甲,工地生活又非常艰苦,但他的工作精神的确让大家敬佩,晚上在室内对施工图纸细心地计算,白天到了工地与技工一起研究模型的制作,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所做的预制件合成时分毫不差,隧洞虽在进出口两面开挖,但由于施工中测量控制严格,中间对接时上下左右准确无误。还有几位木工如马尚德、朱永吉等在隧洞冒顶塌方时冒着生命危险搞支撑,总算克服了一个又困难,使工程能够顺利进展,终于在1969年使整个工程全面峻工。</b> <h1><b>(欲知后文,请继续关注<割舍不断的水利情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