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高效减负 现生本课堂 介休市裕华小学前置性作业下课堂教学研讨

裕华小学

<h3>  伴随着晋中市小学减负改革的加速启动,“减负、提质、增效”的重要性在介休市裕华小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1月18日和19日整整两天时间,介休市裕华小学语、数、英学科进行了“前置性作业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h3> <h3>  梁文华校长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并亲自督导这次活动的积极开展。教研室领导马上对这次活动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h3> <h3>  吴晓刚校长和李丽玲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吴校长亲自主持了这次大型的教研活动。</h3> <h3></h3><h3>  首先六年级刘海燕老师带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出示了前置性作业:家乡环境的调查表,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h3> <h3>  五年级南冰翠《忆读书》一课通过前置性作业,使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冰心的读书感受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h3> <h3></h3><h3>  三年级侯玲娥老师教学的《司马光》这一课,是我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堂上先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并从文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前置性作业让学生预先了解了司马光,又知道了中国自古英雄出少年,为课堂的有效进行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从易到难的有节奏的进行,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老师也真正成为学习最好的“摆渡人”。</h3> <h3>  第四节课由张雪萍老师讲授《大禹治水》,她的课目标定位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读课文、识字、释义、展开想象。她将前置性作业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张老师娓娓动听的语言,恬静的笑容,给每一位听课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3><h3> </h3> <h3>  一年级语文组郭娟老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通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搜集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成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知识,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成功开启。</h3> <h3> 英语组李芝老师讲的是六年级The kingerfisher,本节课设置了前置作业1. Guess my animal利用以下句型创编谜语,It is … It has got … It can… It eats…本活动的设计,一是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回忆旧知为呈现新知做铺垫;第二个前置作业调查翠鸟有关信息,比如吃什么?住哪里?数量?为什么濒危等等,为理解文本做了充分的铺垫。这样的设计突出趣味性和开放性,也比较符合学生特点。</h3> <h3>  李瑞芳老师代表一年级数学组演绎了一节精彩的课堂,她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低年级“前置性作业”下的教学模式。李老师能适时利用精准的课堂语言和表扬方式调控学生上课热情,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h3> <h3>  二年级由王丽萍讲授《数学广角--搭配》,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有序思考,学生在前置作业铺垫后,动态呈现坐座位,从无序到有序。明白固定,交换。学生运用所学自主探究最简单事物排列数的方法,教师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效引导、点拨。<br></h3> <h3> 三年级的马海霞老师讲授《周长的认识》一节,从认识物体的一周到认识图形的一周;从不完整的周长概念到逐渐完善的周长概念;从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到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每一环节都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尤其是她设计的前置性作业,更为本节课中学生突破重难点做了课前的充分的理解和体验。</h3> <h3>  四年级景秀平老师的《条形统计图》,提前让学生调查收集2019年8月介休的天气情况,这一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8月的天气情况,既让学生温故了统计表和象形图的统计方法,又给课堂留下足够的探讨空间,再引导学生对比本节课学的条形统计图。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出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教师也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和拓展放到了课堂,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减负、高效!</h3> <h3>  五年级杨学伟老师的《植树问题》,通过前置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观察、操作初步感悟间隔、植树类型,这样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对于基本词语的解释时间,从整体上把握新知,使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够学以致用!</h3> <h3>  六年级由岳丽老师带来《解决问题》,通过前置作业,学生画外圆内方,外方内圆,让学生深刻理解两类图形中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教师抓住课堂生成进行有效引导、点拨,从而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h3> <h3>  活动结束后,吴校长就本次前置性作业背景下的课堂进行了总结和指导。他再三强调: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把握好教材,掌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设计好前置性作业的保证。前置性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让每个学生有准备地走进课堂,进行有思考的讨论,交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h3> <h3></h3><h3>  前置性作业下的教研活动正如一股清泉,为我们的课堂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课堂上,老师们认真倾听,细心做着笔记。课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同组老师还就组内成员的这堂课进行更加细致的打磨,以备第二轮教学的改进。</h3><h3> </h3> <h3></h3><h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每一位裕华人在梁文华校长的带领下,将继续践行真教研、真学习、真交流、真收获。相信在减负增效的改革的浪潮中,我校教学一定会朝着更优质,更高效的方向前进!</h3>

学生

前置

课堂

作业

老师

课堂教学

减负

教研

活动

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