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天涯何处无芳草,学子最重母校情。公元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七号,合肥市第四中学迎来了90华诞,这一天400多名老三届莘莘学子,在母校的召唤下,义无反顾,从市内、省内、国内、国外,集聚在美丽的滨湖之畔–我们的新四中校园,共庆华诞盛典。</h1><h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世间有一种真情,那就是师生情、同窗情、校友情、永远的真情,90年华诞,50年惜别,分别了半个多世纪,却一见如故,当年笔架山上的朗读声,足球场上的奔跑,和平堂里的歌声,如饥似渴的求知,恩师的容颜笑貌,轶事趣事,往事沉勾,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我们曾经大串联,下过乡,当过兵,下矿井,当工人,当教师,当医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惆怅过、蹉跎过,但从未沉沦过,岁月无痕,芳华再现,也要感谢那个时代,造就了我们老三届的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大家在各自的工作中爱岗敬业,赋历史以波澜壮阔,凿人生以曲折坎坷,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感恩母校,感恩教诲。</h1><h1>合肥四中是有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百年名校,曾经在省市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凡是过往,皆为序篇,愿母校守正传承,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成省内、国内一流名校,这美好的愿景,是我们老三届学子的衷心的祝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再铸辉煌。</h1><h1> 随着照片镜头让我们一同走进母校华诞盛典吧……</h1><h3><br></h3> <h1> 这是坐落在老校址中的《文庙》,1946年校址选定于此。合肥四中,创建于1929年,前身为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原校址位于市中心安庆路和蒙城路交界地,为唐代会昌年间“庐州府学”旧址,宋元时期先后更名为“景贤书院”、“三贤书院”,历史悠久、文运昌隆、一脉相承,近百年来几易其址,几更其名,1956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四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高中。</h1> <h1>这张发黄的照片是母校1948年师范生毕业照,也是目前征集到的最早的母校照片。</h1> <h1> 这是合肥四中第一任校长(1949–1953),教育家,原安徽省参事室主任金稚石和原合肥第二初级中学教职员支部合影,照片拍摄于1953年1月。</h1> <h3>合肥四中第一任校长金稚石先生肖像</h3> <h3>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金稚石先生任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參事室主任的任命书</h3> <h1>这是母校老校长、教育家孙靖松和四中老师的合影照。</h1> <h1>母校工会、团教工支部1961年4月2号于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合影。</h1> <h1>母校1982年中秋节师生合影</h1> <h1>合肥四中62届师生联谊会合影</h1> <h1>母校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健在的毕业生,耄耋之年合影于逍遥津公园,照片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h1> <h1>这是母校洪德群、张杏林老师和部分在沪的合肥四中学友聚会,照片拍于2017年3月。</h1> <h1>1965届合肥四中初三(2)班毕业照</h1> <h1>合肥四中1965届初三(1)班毕业照</h1> <h1>合肥四中六五届初三(3)班毕业照</h1> <h1>合肥四中六八届初一(4)班同学和卜彩莲老师合影,照片拍摄于逍遥津公园,时间为1999年10月1号。</h1> <h1>合肥四中六六届高三(4)班同学和班主任孙浅义老师合影 ,拍摄时间2019年11月17号。</h1> <h1> 合肥四中六八届高一(3)班同学和郭玉山老师合影,照片右上角是同学刘世兴(原合肥市政府财办主任)题诗,拍摄时间为2017年9月16号,拍摄地点为老校址西大门。</h1> <h1>合肥四中66届初三(1)班举行“五十四载情谊浓,师生同度夕阳红”合影留念,照片拍摄于2017年4月28日。</h1> <h1>合肥四中六六届初三(2)班毕业50周年合影,照片拍于2016年10月。</h1> <h1>合肥四中老三届校友合影,照片拍摄于2019年1月19号。</h1> <h1>合肥四中老三届校友合影,照片摄于老四中校址唯一存留的建筑,行政红楼前,拍摄时间为2018年国庆节。</h1> <h1>这是合肥四中1965年颁发的运动会奖状。</h1> <h1>这是原四中蒙城路校门</h1> <h1>这是新校区四中校门,新旧两座校门,承载了几代学子的梦想,造就了千万知识人才。</h1> <h1>这是四中老校区在原址上建造的“和平堂”,这里曾是我们开学典礼神圣的会堂。</h1> <h1>这是四中老校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幢行政、教学楼,当年学校的领导和学富五车,德才兼备才的恩师们就在这简易的两层楼内办公,像春蚕吐丝,像燃烧的蜡烛,哺育我们学习知识,这座红楼是我们当年心中的圣殿。</h1> <h1>这是四中老校区的操场,虽然物是人非,,但当年我们在这里做早操、踢足球、开运动会,是学子们最开心的地方。</h1> <h1>这张合影照上有母校周福民老师,亦师亦友,良师益友,你能认出来吗?</h1> <h1>这张当年学生与驻校军代表的合影,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印记。</h1> <h1>当年的四中学子串联北京,手捧宝书,在天安门前留下宝贵的身影。</h1> <h1>这张照片,题词是“永远忠于毛主席 文革留影”,弥足珍贵。</h1> <h1>上面这张照片的题词是“走 到农村去” 上山下乡,这是我们这一代曾经走过的路。下面这张照片是六六届初三(3班)同学毕业前夕合影,题词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拍照时间为1966年7月8号。</h1> <h1>一张张幼嫩的面孔,一副副青涩的脸庞,多么纯洁,照片上有的学友累了,他们已在天堂里休息了。</h1> <h1>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张照片,学子们探望恩师李廷武老师,照片摄于2017年,不久李老师与世长辞。</h1> <h1>这是1995年4月,66届初三(1)班师生合影照。</h1> <h1>这是合肥四中90周年校庆公告,它向每一位四中老三届的学子发出了《回家》的邀请。</h1> <h1>这是合肥四中老三届庆祝母校90华诞联欢会筹备组第一号公告。</h1> <h1>合肥四中新校区的大门电子屏幕上写着《热烈欢迎合肥四中老三届校友回家》,今天我们终于等到了回家的这一天,回家的感觉真好。</h1> <h1>接待工作的志愿者,辛苦啦,为你们点赞!</h1> <h1>今天学校特地安排3辆大巴车,接送老三届校友返校参加母校90华诞盛典。</h1> <h1>满怀喜悦,风尘仆仆走向会场。</h1> <h1>“九秩沧桑 桃李满园”,发出了我们老三届的心声,对母校的眷恋,是我们永恒的情怀。</h1><h3><br></h3> <h1>初三(1)班的美女们,你们承担紧张有緒的签到,辛苦啦!</h1> <h1>签到簿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她)将永远载入合肥四中的史册。</h1> <h1>今天李洪云老师也来到了会场,神采奕奕,风采不减当年。</h1> <h1>年逾8旬的孙德山老师、胡家骏老师和1956届初中校友合肥一中老师高玉骅(原合肥市政协副主席)也来了。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老一辈园丁德高望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这种精神的传承下,新四中大有希望。</h1> <h1>合肥四中六六届高三(4)班校友,原合肥市常务副市长厉德才也来到母校,参加盛典。</h1> <h1>杵着拐杖,打着绷带 ,白发苍苍,搀手扶肩,一群老校友来到了会场,由于身体的原因,其中的困难难以想象,她们的行动令人动容。</h1> <h1>以下的照片记录了四中老三届校友们欢聚的喜悦场景,他们(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相互倾诉者对母校的情怀,对人生的经历,对事业的追求,对家庭的幸福,对夕阳的感慨,对新四中的愿景,欢声笑语荡漾在新四中的校园上空,他们为曾经的四中人而骄傲,他们为新四中的崛起而自豪……</h1> <h1> 合肥四中校友六六届高三(1)班熊小奇集采、编、摄一条龙,为此次活动付出了艰辛的工作,值得点赞!</h1> <h1> 待续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