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教育局长的尴尬》小小说

东来东往

<h3>  张君,某县教育局长。做事干练,雷厉风行。在近期全市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治理中,功绩卓著:解雇代课教师三名,解聘正式教师两名,在全市闻名遐迩。</h3><h3> 最近,张局长有一件事情困扰着,郁郁寡欢。事情是这样的:局长的儿子在县某中读初三,英语成绩不如意,局长夫人着急上火,责令局长把儿子托到任课老师家里去补课,局长在夫人的强压下,犯难了:总不能“白天严查有偿家教,晚上为儿子请托补课”吧!</h3><h3> 怎么办 ?</h3><h3> 办公室主任支招:“不付钱就不算有偿家教。别人问起,就说老师课后给您儿子答疑解惑,这是教师的职责,总不能认定违规吧?”</h3><h3> “行不通!”张局长阴着脸说,“具网上传言,某老师假期给自己孩子补课,还被举报到省长热线。”</h3><h3> 办公室副主任也支了一招:“要不,咱把孩子送到某补课机构,在咱县范围,它是最出名的。”</h3><h3> 局长:“这个主意不错,钱不是个事儿,关键是那地方都是刚出茅庐的学生,没有教学经验。”</h3><h3> 干事说,要么到省城请名师,采取“一对一”,要价高点吧,但效果更好!</h3><h3> 张局长拿不定主意,回到家里,与宝贝儿子商量。儿子暴跳如雷:“我那也不去,就让我们老班补,他了解我的实际情况!”</h3><h3> 于是张局长拿起电话……</h3> <h1><font color="#ed2308"> 小小说品赏</font></h1><h3></h3><h3> 小说精炼,仅仅522个字,但其意蕴深长———道出了家长的无奈。教育局长给孩子找补课老师——这事颇具讽刺意味,却也可以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推己及人,如果你是局长,孩子学业欠佳,能无动于衷吗?体制内资源不能碰,就只能寻求体制外市场渠道,家长多花钱,辅导市场就多赚钱,你看那几家大机构,市值几十、几百亿,财源滚滚来。<br></h3><h3> 体制内教师有偿家教,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形式五花八门。包括:教师私开小灶,节假校外补课,联手组团办班,对外介绍生源等。</h3><h3> 不少家长认同有偿家教,为其辩护: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付出额外劳动,收取报酬理所应当,双方你情我愿,主管部门不应过多干预。</h3><h3> 这是对行业规范的误读。教师业余开滴滴、送外卖,或干别的事赚点外快,教育局按理不该管,非工作时间,跟本职工作也无关。但课外有偿家教是职务行为的延伸,本质是滥用职业便利,教育局自然能管,也该管。</h3><h3> 某种程度上,有偿补课有明显的共享经济特点,亦即: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比如:课后节假日,教室反正空着,在校补课无需另行租赁场地;教师反正闲着,可以创造额外价值。</h3><h3> 所以我们看到,除少部分名师外,体制内教师有偿家教的价格,往往低于市场化校外机构的价格,后者的场地、人员都需专门设定,成本更高。同一个老师,在体制内办有偿家教,赚了全是自己的;去校外机构讲课,还得跟机构“分钱”,成本收益的账很不一样。</h3><h3> 关于有偿家教的种种情况,教育主管部门不可能不清楚,长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不想管而已。家长有需求,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成绩优化,还有助于教育局政绩提升,相当于实现家长、教师、学生和教育局的“四赢”,何乐而不为?</h3><h3> 但这种“四赢”只能是片面的、局部的。 </h3><h3> 一些家长反映:在有偿家教风气的助长下,个别教师课内对学生区别对待,重视“客户”忽视“非客户”,对“非客户”敷衍了事,欠缺热情。教授知识点时,个别教师蓄意“埋伏笔”,以推动课外业务“拉新”。长此以往,还有何公平可言?并非所有参与有偿家教的教师都是如此,但无欲则刚,一旦有了利益,钱袋决定脑袋,很难假定教师课内能做到一碗水端平。</h3><h3> 围绕有偿家教,利益博弈格局十分复杂,在这盘博弈的棋局中,部门有部门的利益,教师有教师的想法,个人有个人的打算,每一个参与者都想趋利避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h3><h3> 家长层面的博弈:我家孩子报班,别家孩子没报班,相当于我家孩子“抢跑作弊”占便宜。我家孩子没报班,但别家孩子报了班,我家不想报也得报。同样是报班,若找任课老师,相互了解、价格实惠,还有助于增进感情;若找课外机构,价格昂贵不说,纯粹的生意,没有额外附加收获。有的家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上级举报,让所有孩子都补不成课,大家回归同一起跑线。</h3><h3> 教师层面的博弈:我不办班,别的教师办,我少赚钱,带班成绩也大概率要落后,影响绩效考核。怎么办?要么跟进办班,要么把包袱甩给市场,引导家长给孩子校外报班,我在考核中坐收渔翁之利。</h3><h3> 教育局、学校层面的博弈:对内,如果大家都办班,相当于实现了新的公平。如果有的办班“抢跑”,有的不办班,只要不办班的不投诉,就可以置之不管;只要有人投诉,就不得不管,要维护所谓的“公平”。对外,无论自家有多少教师如何组织有偿家教,结果导向,对全校、全辖区总成绩的提高都必然有益,成绩总不会越补越差吧?只要没人投诉,管他干嘛?</h3><h3> 基于上述博弈格局,我们看到:没人投诉或上级不较真时,一派岁月静好,暗自打着“多赢”的算盘。一旦遭到投诉或专项检查,就只能暂时收起小算盘。但用不了多久,死灰就会复燃,“多赢”的算盘将再次打得响亮起来。</h3><h3> 目前看来,严查有偿家教今后可能成为常态,但查处的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它只有权管理校长、教师,至于家长带着孩子去找其他人怎么补习,完全管不着。</h3><h3>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校内减负+校外加负”双轨并行的怪现状将大行其道,校外机构生意兴旺。风未动,幡亦未动,是人的心在动,这颗“心”,便是家长普遍性、传染性的焦虑。</h3><h3> 是局长的尴尬,是教育的尴尬,更是社会的尴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