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余秋雨,第86页小结

🏌桃熹的元气娘🏂

<h3>首先中国文化课,这本书是靠这些听书APP火起来的,文章开头作者余秋雨告诉大家,最初他不是很看好的(我觉得是在“诉苦”毕竟他是文人,有名气的,放不下“偶像包袱”,现如今自媒体时代不得不妥协于靠读书给大家听)但余秋雨先生最终还是接受了喜马拉雅的应邀,读给大家听,从最开始的几千到几千万,到如今的六千万人听。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想不到。(人活着还是要与时俱进吧!🤭)</h3><h3><br></h3><h3>这段话也又告诉大家都这么多人来听来看了你还不赶快好好看看/这么多人其中也包括你一个。😜😜 <br></h3><h3>接着作者怕读者读这本厚重的书有负担,所以开篇就告诉大家他某年在受邀外国给老外演讲,他们听的津津乐道,意思你身为中国人你怕啥?(确实是这么回事)因为这本书叫中国文化课!</h3><h3><br></h3><h3>不要把自己看低,也许你年纪轻轻,学历不高,不是学霸,但是你的天性就可以打开这扇大门。让读者放松自信的去看(很入人心,这正是打破了我的负担,毕竟这书太重量级了🤗)。</h3><h3><br></h3><h3>他接着讲正题了,说既然叫中国文化课,那什么是文化呢? <br></h3><h3>可能大众会说文化就是学历高,就是有修养,就是地域差异等等等等。 余秋雨说其实都不是,反驳的特别接地气。</h3><h3>中国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呢,他用辞海告诉大家,真的是字多很难理解,所以他用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大家就三十个字很好记和理解。 <br></h3><h3>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余秋雨。 但我更接受这句话,文化像空气就是一种你看不到又无处不在。 我也更喜欢这句话,在世间万物中,文化最软又最强。 <br></h3><h3>他还指出和抨击一些”学者”的谬论观点,不能苟同。他自己亲身实地考察告诉大家中国文化在全世界文化遗产中排名第四 ,打翻了大家心中觉得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排名No.1的想法。</h3><h3><br></h3><h3>第一是巴比伦文化,第二是埃及文化,第三是印度文化,中国文化排第四。是依靠有没有青铜器,有没有成形的制度,文字这些来判定中国文化全世界第四的。虽然是事实,但还是让读者有点小失望,但他又告诉大家,别看第四,中国文化是唯一传承下来的文化并且时至至今还在延续,还在受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熏陶,非常难得。之所以到现在大家还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多么珍贵。 <br></h3><h3>还告诉大家老子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第一代表。最伟大的人其实是老子,现如今老外广泛传播的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你看看人家😏看到这恨不得赶紧看看道德经翻译版😉,老子去世后,孔子代表,他周游列国啊,带着学生传授业。孔子真是伟大的老头儿💪孔子大家都熟悉我就不多说了儒家思想嘛。</h3><h3><br></h3><h3>继续说墨子,把墨子形容黑衣人,让读者觉得应该是神秘的身强力壮的武士吧,出现画面感了👅就是有个披着黑衣的侠客要出现了,一个侠客的文化人儿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他是个老头(五十多岁)知道了自己国家要打仗,不喝不睡的日行千里的去劝人家的老头儿,多可爱的一个黑衣人。他就是墨子。</h3><h3><br></h3><h3>墨子的思想理念是“兼爱非攻”,特别博大的人,这个特别伟大的思想的意思是:“爱一切人,否定一切战争”。(现在香港那头很需要有这种墨家思想的人出现拯救他们一下😓)</h3><h3><br></h3><h3>最后举例告诉读者他的墨家弟子也特别有侠义精神。所以作者形容墨子为黑衣人 。</h3><h3><br></h3><h3>讲完老子孔子墨子,道家儒家墨家。还有个法家。法家这个我挺感兴趣,因为我不知啊😬可以说在诸子百家中法家是最硬又最惨,他们强到让世界看到一个早早统一的中国,这个贡献实在太大了。但是,从文化上说,人生而为人,更需要有温馨,柔和,仗义的一面。这就是我理解的,人不能太理性也不能太感性。 <br></h3><h3>接下来讲到中国迎来了秦汉帝国 。 先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告诉大家,他是多么坏。(起码作者的心情是要恨之入骨那种🤣)毕竟余秋雨是文人,这种事绝对原谅不了,但他还是中肯的告诉大家虽然他让好多百家语,诗书灰飞烟灭,还杀了一些儒生但他也为文化做出了不少正面贡献,比如统一文字啊改制度啊建万里长城啊,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这才是让大家看到了真正的中国文化,但最后作者还是对焚书坑儒耿耿于怀,挺逗个老头🤭 <br></h3><h3>接下来到汉朝了,有了秦朝的底盘地基,汉朝开始给中国盖框架了,先前的秦朝太残酷太热烈,太劳累了,汉王朝的早期统治者的愿望就是想让民间休养生👍,决定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 ,那要接受这个方针就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了😁,☺️读到这,文化厉害吧!无处不在吧!</h3><h3><br></h3><h3>不管哪朝哪代,政治都需要文化来帮助,我是这么理解的。结果文景之治出现了,让老子的哲学取得了最高荣誉,✌啊,得民心者得天下,“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相信民众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统治者要顺其自然……好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别像秦朝皇帝那么专横霸道什么都管,也要学学汉朝皇帝的顺其自然散养育儿。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嘛✍👌(这颗老母亲的心啊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教育好女儿,论责任心我不服谁🙌)</h3><h3><br></h3><h3>接着余秋雨又让大家知道司马迁是多么惨,多么好,确实没有司马迁这些史记我们永远未知。反正说了他们有多么的伟岸、神一样的人物存在读到这恨不得赶快看看老子孔子韩非子的译文版 。看到这我知道我没白看,余秋雨是成功的,起码让读者可以重拾读文学的信心了。 <br></h3><h3><br></h3><h3><br></h3><h3><br></h3><h3>中国文化课第86页。 <br></h3><h3> </h3><h3> 睡醒了的读后感流水账。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