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走进位于中缅边境线的瑞丽农场雷允分场一队驻地,可看到农场职工或楼房或平房的住宅,小孩嬉闹奔跑、老人悠散地走动,橡胶林郁郁葱葱,安静的界河从驻地旁边流过,日夜不停息地注入印度洋。边疆人民快乐幸福地生活,一派边疆和平安宁,田园牧歌式的景象。有些地方甚至显得还有些荒凉寂静,偶尔在藤蔓杂草丛中可寻找到几块当年雷允飞机制造厂的断碑残垣,很难想象到这里曾是一座当时制造和组装出150多架飞机,是中国空军和美国飞虎队铁鹰利剑横空出世与日寇飞机在空中绞杀的现代化的飞机制造厂和现代化战地国际医院的旧战场。<br>山风、杂草、藤蔓、断垣、荒寂和我心灵对话,让我穿越时空隧道去找寻七十年前曾在这里发生过的航空工业的传奇,国际医疗救护,中原慈母的白发和将士们如雷的呐喊……<br></h3> <h3> 说起抗日战争时期中缅边境线上的国际战地医院,不得不提到“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及“西格里夫、南希”夫妇二个人。西格里夫早年毕业于颇负盛名的霍泊金斯医科大学,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大夫和虔诚的基督教徒。1922年美国基督教圣工会派遣医学博士西格里夫及夫人南西在缅甸北部南坎创建了南坎医院,西格里夫担任院长,三十至四十年代,这座医院在缅甸享有盛名,有个美国作家曾以西格里夫夫妇为原型,写了一部有名的传记体小说《百马什金》(即“缅甸外科医生”),是美国的畅销书,后来拍成电影,轰动于世。西格雷夫创建的医院现在仍正常接诊,位于缅甸南坎县城内。</h3> <h3> “七七”事变后不久,中国大片国土及上海、南京沦陷,设在杭州的中美联合飞机制造厂危在旦夕,国民党为保存这个工厂,几经决议辗转,并最终在美国堪址建厂先遣队长通过西格里夫的推荐下,决定把飞机制造厂迁往边陲瑞丽雷允。瑞丽雷允与缅甸当时并无明确国境线(我国与缅甸1960年才堪定确立国境线),而当时缅甸又是英国的殖民地,国民党认为瑞丽是抗日的大后方,机厂所需物资可从美国、英国经由仰光等地畅通无阻地运来,保密安全工作也较容易做好。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于1939年建成,生产规模大,设施设备完善,缅甸仰光、瓦城都有它的生产车间,汇集了各方的航空英才,是一座具有先进水平并由中美合资建设的属当时中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仅员工达2500——3000人。<br>雷允飞机制造厂制造和组装了各式战斗机150余架,而且还研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架铜轴反转直升机。1942年初,日军入侵缅甸,陈纳德领导的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即著名的“飞虎队”)经常以雷允作为基地,利剑出鞘抗击日军飞机。1942年2月,“飞虎队”在雷允上空击落两架了日军飞机。<br><br> </h3> <h3>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h3> <h3>抗战时期的雷允飞机制造厂</h3> <h3> 伴随雷允飞机制造厂成立的职工医院,属国内当时较先进的医院。聘请南坎医院院长西格雷任第一任院长,受聘的医务人员有百余人,其中高级人员30多人,皆为美国留学生或从国内大医院聘请的高级技术人员,还有中初级医师、护士50余人,其它为勤杂人员,有救护车四辆,设床位200余张,为职工、家属及周围群众服务,对老百姓则提供免费医疗。<br>国际战地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合建成坐南朝北的“山”字型,建筑考究,用钢筋水泥浇铸外墙和屋顶,隔板是用美国特质的材料,防幅射防燃。<br>医院配备有Ⅹ光机,设有化验等辅助科室和当时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譬如1940年才研制成功的盘尼西林,该医院1941年就使用了,当时在美国,少校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享用。<br>医院科室齐全,人才济济,其中:<br>外科主任:美籍华人、游维义。<br>内科主任:孙建毅(解放后任昆明部队总医院副院长)。<br>妇产科主任:樊海山。<br>口腔科主任:夏良材,副主任:廖韫玉(解放后武汉医学院教授,我国口腔科专业泰斗)。<br>卫生实验处长:姚寻源(解放后任四川医学院卫生系主任)。<br>飞机制造厂职工医院实属一座当时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战地医院,规模庞大,为中国的抗曰战争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br> </h3> <h3>雷允飞机制造厂国际战地医院旧址</h3> <h3>雷允飞机制造厂国际战地医院简图<br>(绘图者:当时受聘医生 向杞)</h3> <h3> 1940年10月26日,雷允飞机制造厂突然遭到日军27架轰炸飞机的大规模轰炸,员工及家属死伤百余人,住宅区房屋被毁,跑道上的两架新制莱茵教练机被炸毁。1941年4月,中国远征军及盟军在缅甸对日作战失利,日军侵占缅甸后向中国畹町推进,飞机制造厂计划再度迁移,然而由于战局急转直下,形势极端混乱,为了不使宝贵的航空资源为敌所获,仓促之下,不得不将设备和建筑全部炸毁,雷允飞机制造厂及职工医院剩下满目苍痍、一片狼烟。到1942年4月底,全体医务人员连同飞机制造厂职工沿滇缅公路撤退昆明,其中2000多机厂员工在撤退中遭遇保山五四轰炸和惠通桥惨案,被日军飞机炸死,西格里夫夫妇随美军撤退到印度……<br><br>曾经叱诧疆场的中央飞机制造厂及飞机制造厂国际战地医院就这样悲壮地魂断瑞丽雷允,怆然退场,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br><br>创造过奇迹的地方必然产生过悲壮。<br><br>历史不能忘记为她付出热血,牺牲生命,做出过贡献的人,瑞丽雷允中美飞机制造厂及职工医院遗址被列为德宏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对中国航天工业有过巨大贡献,2019年4月21日,入选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br>但遗憾的是、至今不见有关部门对原中美飞机制造厂及国际战地医院遗址进行抢救修葺,只有荒草山风、几块断碣残碑向岁月记叙这里曾发生过的辉煌壮举。</h3> <h3>参考:《瑞丽史志丛刊》<br>谢谢阅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