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大学所学的课本上,我就了解过运动功能贴布贴扎,但当时的名字还被普遍的称为肌内效贴,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贴扎技术,以保持或促进运动为目的。</h3><h3> 通过基础的学习,我了解到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影响和预期目的综合起来,包括以下几类:</h3><h3> 1、缓解疼痛。</h3><h3> 2、预防损伤与再损伤。</h3><h3> 3、减少受损组织和易受损组织的进一步劳损。</h3><h3> 4、增加解剖结构的被动稳定性。</h3><h3> 5、生物力学纠正。</h3><h3> 6、肌肉抑制与促进。</h3><h3> 7、增强本体感觉。</h3><h3> 8、减少水肿和促进淋巴回流。</h3><h3><br></h3> <h3>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肩部的三种功能性贴扎,分别是全肩、肩袖、肩关节稳定。</h3> <h3> 一、全肩</h3><h3> 全肩贴扎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局部循环,缓解疼痛,改善和增加肩关节活动度。</h3> <h3> 二、肩袖</h3><h3> 肩袖贴扎的主要目的是稳定肩关节,减缓炎症和疼痛,帮助恢复肩关节活动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h3> <h3> 很多病人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都是由肩袖问题引起的。而肩袖又是肩关节的动力性稳定结构,肩袖肌是肩关节的核心稳定肌。反复摩擦、撞击劳损或过度用力,导致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均可造成肩袖损伤和肩袖肌腱炎等,影响后期肩关节的功能性恢复。</h3> <h3> 三、肩关节稳定</h3><h3> 肩关节稳定的贴扎主要目的是提供动态肩关节稳定,增强对肩关节前后肌群的感觉刺激。</h3> <h3> 我个人觉得,对于神经内科的偏瘫患者来说,早期使用功能性贴扎技术用于稳定肩关节是比较可行的,可以增强肩部的本体感觉,增加肩关节稳定性。</h3> <h3> 听过李明俊老师讲解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基础课程之后,改变了我对以往贴扎技术的认识。</h3><h3> “贴扎运动,不贴扎肌肉”。通过贴扎改变局部感觉神经反馈,再调整运动输出,最终实现改变机体运动模式这样的终极目标。</h3> <h3> 虽然贴扎技术是新兴起来的治疗技术,但它和以往大家熟知的推拿、按摩、拉伸、正骨等这些手法一样,都是通过触觉和外力对机体的刺激来达到调整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这些刺激可以是机械力度的刺激,也可以是神经调整,从而恢复人体运动功能。</h3><h3> 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功能性贴扎的机制,使贴扎技术能够被更正确,更广泛的传播。大家第一步能做的就是弃用“肌内效贴布”这个不科学的叫法,改为正确的名称“运动功能贴布”。正如老师所言,正确的名称有助于正确的应用。</h3> <h3> 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我们有优秀的团队,可为每个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包括面瘫、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