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病史:</p><p class="ql-block"> 患者老年女性,60岁。6年前发现血糖高,达9mmmol/L。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月后复查血糖仍8mmol/L以上,遂加服格列齐特治疗。又1月后复查血糖仍8mmol/L以上。遂到另一家医院就诊,考虑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还不达标,于是开始胰岛素治疗,诺和灵30R用量达早16u,晚14u,6年来血糖在8mmol/L以上,甚至更高。</p><p class="ql-block"> 病史特点:</p><p class="ql-block"> 先基础用药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加用磺脲类格列齐特。两种药联合应用仍控制不佳,开始预混胰岛素2次/日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完全符合2型糖尿病指南。但结果不理想。</p> <h3>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h3> <h3> 分析:</h3><h3> 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在10mmol/L及以下,不是很高。试想这种情况即使不用任何药物,单独饮食控制,加强锻炼,很多患者就可达标。为什么该患者从单药到联合胰岛素血糖未达标?</h3><h3> <font color="#ed2308">血糖不达标,在更换方案之前,首先要对原来的方案进行评估。</font></h3><h3> 仔细询问病史,该患者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期间,饮食控制不合理,只是不吃甜食,总量没减少。医生只凭患者自己说吃的不多不行。此种情况下,应该严格糖尿病饮食,继续二甲双胍治疗,也可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及噻唑烷二酮类等非胰岛素促泌剂(当时沙格列汀及达格列净等新型药物尚未出现),不应该加格列齐特等促泌剂及胰岛素治疗。</h3><h3> 加用格列齐特后,患者出现过饥饿出汗等低血糖症状,通过增加饮食摄入消除了症状。但体重也有增加。此时应该去掉格列齐特,同时减少饮食。由于没有正确评估血糖未达标的原因,套用指南给予胰岛素治疗。结果是患者6年来血糖未达标,且体重较前增加很多。</h3><h3><br></h3><h3> 根据上述情况,评估为患者饮食多了,胰岛素多了。治疗方向是减少饮食,减胰岛素。</h3><h3> 治疗过程:</h3><h3> ★饮食指导</h3><h3> ★二甲双胍</h3><h3> ★诺和灵30R 早10u,晚6u(原剂量16u 14u)。</h3><h3> ★其他治疗</h3><h3> 期间出现低血糖,测的血糖3.5mmol/L,随即停用胰岛素。最后,患者仅用二甲双胍单药降糖,空腹血糖5mmol/L左右,餐后8mmol/L左右。达到理想控制。</h3><h3> 体会:</h3><h3> 指南是大原则,大方向。<font color="#ed2308">要正确解读指南,不能套用指南</font>,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个体方案。每次按照指南更改方案前,要对方案做出正确评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