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们再次相约太原,紧跟新时代步伐,围绕“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课程理念,于2019年11月17日至18日在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校,汇聚全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及一线骨干教师,进行了新时代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h3> <h3> 省教科院郭晚盛院长十分重视此项活动,活动期间专程前来视察指导、了解会议进展情况,并与小五台小学校长进行交流,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br></h3> <h3> 本次活动有五个环节,首先在省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尚秀芬老师的主持下,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专题讲座。整整一个上午,70多岁的章老依旧铿锵有力、风趣幽默,怀着对科学教育永不褪色的挚爱与热情、责任与使命,分享了基于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与研究,为教研员和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新时代小学科学研究更应该关注学生科学活动的研究。他用四个教学案例,给我们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研究,能引发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是“教”为“学”服务的教研示范。<br></h3> <h3> 章老师的讲座从学生科学学习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直指教研的核心——学习研究、学习活动研究,这是对当前科学课怎么教、教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课能真正在课堂上落地生根的前提与保证!<br></h3> 我们跟着何丽萍老师的镜头一起进入由宋丽容老师提供的《食物的旅行》一课。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解人体暗箱一类课的学习策略——依靠模型解决问题。<br><div><h3><br></h3></div> <h3> 两个实物模型、两个视频模型,从孩子前概念开始、顺应孩子的思维发展,在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明晰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完整地建构了消化系统这一概念!</h3> <h3><font color="#010101"> 随后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许丽娟老师进行了《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的专题讲座并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把问题解决的教学,指向性问题的研究和在场的老师们做了交流。</font></h3> <h3> 接下来我们聆听了由原山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制造学讲师团首任团长关原成的讲座《当好科学教师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百条要领》,关老师风趣幽默的为教师们传授百条要领,指导大家如何当好科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范晓云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太原市迎泽区仁杰小学金政老师的《海洋》一课,金老师以蓝天救援队的身份贯穿整个课堂。<br></h3> <h3> 整个教学基于这样一个思想:不仅仅思考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还思考学生怎样用,即思考学生如何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一个问题解决的情境展开学习研究,这才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h3> <h3> 紧接着,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乔伟老师作了题为《探究学习中发展能力》的专题讲座,乔老师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依据课标结合案例,把学生的科学探究发展能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h3> <h3> 最后,由我省小学科学教育的掌舵者、山西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监测中心主任尚秀芬老师对两天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尚老师阐述了课例背后的理论支撑以及如何基于学生发展做出更好的改进,让与会者顿悟......<br></h3> <h3> 随后作了《stem教育与学习评价设计》的专题讲座。 尚老师用三节翔实的不同类型的stem课例,向与会者展示了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stem学习方式能引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科学学习新的途径,她希望参训教师能按照小学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研究出更多体现STEM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让全球最前沿的科学学习的新方式扎根山西!<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各抒己见把观摩研讨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font></h3> <h3> 活动结束,我们仍意犹未尽......本次培训为我们课堂教学研究又打开了新的思路,收获满满的我们将继续为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目标不懈努力、前行,开创属于科学教育的新时代!!<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