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京去过无数次,上天安门还是第一次。近日去北京,有幸登天安门城楼参观,触景生情,文革初期去北京“大串连”的点点滴滴浮现在我的眼前。</h3> <h3> 1966年10月,哪一天记不清了,我们乘火车去北京大串连。呼和浩特火车站里黑压压的,全是去北京串连的学生。好不容易挤上车,发现车厢里全是人,挤的动也不动不了,行李架上,座位底下也有人在。我就在座位底下铺了张报纸,卷曲着身子睡了一夜。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出门,第一次坐火车。按现在来说,我们那时还是个孩子,见识比不了现在的孩子,对这些既激动又新鲜,所以根本感觉不到难受。</h3><h3> 第二天早上到了北京,大轿车拉我们去住的地方,是在和平里附近。突然,车厢里有人喊“天安门!”大家一起向外望去,原来大轿车走长安街路过天安门广场。看到天安门了!我们从小就向往的天安门,是那么的雄伟壮观。</h3><h3> 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一样,去了北京大学等院校看大字报。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近距离的又一次看了天安门,始终处在激动和兴奋中。10月25日,我们接到通知,毛主席明天(10月26日)接见大家。听到毛主席要接见我们,大家高兴的差点跳起来。</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当天晚上大约9点左右,我们带着发的两盒饼干,雄纠纠气昂昂的步行向天安门广场进发。这是毛主席第六次接见红卫兵,采取的是一部分人以游行的形式从天安门前经过,另外的人一直待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属于后者。此时的北京城灯火通明,一路上都是唱着革命歌曲的学生队伍和解放军,热闹非凡,俨然一座不夜城。大约后半夜,我们走到了天安门广场东面偏南指定的地方,应该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正门偏南。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是解放军空军的探照灯(打飞机用的,一辆汽车拉一个灯),把广场照的如同白昼。先后到来的学生队伍坐在广场上唱着革命歌曲,时起彼伏的歌声和人潮把天安门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在欢乐中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h3> <h3> 早上九点,突然响起了雄壮的《东方红》乐曲,“毛主席来啦!”,大家激动的几乎同时喊了起来,一齐向天安门城楼望去。“*****!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由于距离天安们城楼太远,只能看到有人影走动,后来终于可以看到毛主席挥手的动作。一块去的别的班的一个同学家里是军人,带着一个部队的军用望远镜,大家轮流用望远镜向天安门城楼望去。我在望远镜里看到毛主席穿着军装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边挥手一边走动;衣服的颜色都看的清清楚楚,但脸面看不清。我们待在广场上,其它被接见的红卫兵列着队从天安门城楼前走过。毛主席回去休息时,队伍就不走了,一齐喊着“我们要见毛主席!”,毛主席再次出来,他们才继续往前走。就这样断断续续直到天黑,这时喇叭里传来周恩来总理的声音,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今天就到这里,没有见到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请主席下次再接见大家。</h3><h3> 广场上的队伍开始有序撤离,这时距我们头天晚上出发已经快一天一夜了,我才真正感到累了。我们继续步行回住地,走着走着看见前面的同学拐弯了,我就跟着拐。突然间觉得有人拉我,一下就惊醒了,睁眼一看,原来我走着睡着了,在梦里拐弯被同学一把拽回来。回到住地倒头就睡,第二天也记不得几点醒来的。</h3> <h3>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对天安门进行了修整,修整后的天安门城楼焕然一新。由于采取预约限额售票,所以游人不是很多,大家都高兴的拍照留念。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是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地方,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阅兵的地方,是新中国的象征。全中国人民向往着天安门,天安门也见证了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变化,也留给了我对那一段难忘经历的回忆。</h3><h3><br></h3><h3><br></h3> <h3>撰文 随 照</h3><h3>摄影 随 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