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1月16日,我县迎来了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夏津县美术教师培训第四期活动。</h3> <h3>15日晚饭后,志愿者老师们进行了集体备课,首先,确定了明天的上课流程:先分散研讨(提前观看的课例)再集中研讨(观看全国美术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初中各一节课)。接着,志愿者老师们进行了分组:初中组由省志愿者张焕玉、市志愿者颜景东、时东月、张婕、毕慧真五位老师指导,小学一组由省志愿者李晓林、市志愿者罗淑芳、李圆、徐倩倩四位老师指导,小学二组由省志愿者聂红、丁宁、市志愿者陶金、邵荣荣四位老师指导。</h3><h3>分组结束后,志愿者老师们回到房间又再一次进行了详细备课。</h3> <h3>16日上午,八点半老师们准时来到实验小学四楼报告厅。首先,县美术教研员李英华老师介绍了参加培训的志愿者老师。接着,介绍了今天的培训流程,并对各个环节的活动会对参训老师们提出了要求。</h3> <h3>各组交流研讨活动纪实。</h3><h3>通过分散研讨课例,总结参训教师共性问题:</h3><h3>1.讲课教师有个人魅力</h3><h3>2.教学设计好,问题问的好,素材选的好</h3><h3>3.学生素质高,我们学生达不到</h3><h3>4.自己离这种课堂好遥远,够不着</h3><h3>针对这些看似难解决的问题,省志愿者济南市美术教研员张焕玉老师结合课例一一为参训老师解决困惑。</h3><h3><br></h3><h3><br></h3> <h3>张老师分析了参训老师的各种情况,大致分为四种:</h3><h3>1.美术专业毕业,现任教美术(最幸福的老师)</h3><h3>2.美术专业毕业但不教美术</h3><h3>3.不是美专业毕业,现任教美术</h3><h3>4.不是美术专业毕业也不任教美术,迫于完成学校任务来培训(最苦恼的老师)</h3><h3>但是,这四种老师又都是幸福的,因为都是和美术相关,美术教学是很有趣的教学。</h3><h3>接着,张老师从两位低年级学生的绘画作品入手展开,从这两位学生作品可以看出学生的性格特征,很多画家画自画像,画的越来越像,甚至比自己还像自己,绘画其实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h3> <h3>美术教师该怎样教学生绘画?</h3><h3>以上六幅同龄人作品对比,我们一目了然,哪幅有趣或无趣。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画什么样的画,我们老师自己要清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会观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h3> <h3>这一幅作品对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眼界一定要高!</h3><h3>当你还在教学生怎样画简笔画的时候,别人家的老师已经教给学生欣赏临摹画家的作品。所以,作为美术老师,你要思考你该给学生怎样的引领,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农村的孩子条件不如城市的孩子等客观条件。</h3> <h3>张老师带领参训教师观看课例!</h3><h3>结合两个课例《看画展》(小学)《戏曲美术》(初中),从选题的重要性——导入的作用(有趣、有效、简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阶性(直观-抽象、易-难、感性-理性)——板书设计的目的(点明知识点、条理性),更深一步的与老师们探讨美术课堂教学。</h3> <h3>通过一天的学习,相信老师们会收获很多,包括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观课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是师生共演的舞台,学生是主演,教师不要当编剧和导演,而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h3><h3>希望这一次的美术大教研活动,能进一步推动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我县美术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提高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