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痕天影的美篇

水痕天影

<h1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学无止境勤研习&nbsp; &nbsp;切磋琢磨业精臻</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兰州市名特优化学教师论坛纪实</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导专家合影留念</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开宗明义——论坛开幕</h3> <h3>&nbsp; &nbsp; &nbsp; 2019年11月15日, “兰州市名特优化学教师论坛” 在兰州二中成功举办。论坛由市教科所、市科协、市化学会、市化学学科中心教研组、市化学学科教学研究基地主办,吕晓燕名师工作室、王彦强名校长工作室、滕立玲名师工作室协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传递名特优教师教育思想,高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旨在进一步贯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发挥兰州市化学教学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等优质教师资源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促进教师育人模式的转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h3><div>&nbsp; &nbsp; &nbsp; &nbsp;&nbsp; 会议由兰州市化学会理事长苏永平同志主持。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谭生龙,市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刘铝锋、市教科所所长马秉禄、兰州二中校长石长青、兰州二中党总支书记侯一农出席会议并讲话。兰州市一线的化学教师、化学中心组成员、市兼职教研员、市化学理事会成员、各名师工作室成员共180人共同见证了本次化学盛会的成功举办。</div> <h5>&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谭生龙同志讲话</h5><div>&nbsp; &nbsp; &nbsp; 谭主席首先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在充分肯定兰州市化学会工作的基础上,指出这次论坛是市科协评审资助的2019年重点学术项目,希望各位与会人员能高度认识、深刻领会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践行使命、突出教师教书育人的政治担当,紧紧围绕社会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响应了党和政府的号召和要求,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和教务人员的期盼和需求,把这次论坛办出实效、办出水平。谭主席强调每一位教师务必把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九大精神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要不忘初心,教书育人,牢记使命锤炼内功。谭主席还勉励兰州市化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在推动化学学科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化学教育人才等方面多做探索,做好学会和科普融合发展的文章,深入基层学校、服务广大师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积极贡献。<br></div> <h5>&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市教科所马秉禄所长讲话</h5><h3>&nbsp; &nbsp; &nbsp; &nbsp;马所长依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使每一位与会教师明确了新时代教育根本方向是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是强化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根本保障是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马所长认为本次论坛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新课标、主题教学、课堂教学及核心素养,真正体现了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为广大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反思、研究,借用培训之机,不仅要输血,更重要的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h3> <h5>&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兰州第市二中学石长青校长讲话</h5><h3>&nbsp; &nbsp; &nbsp; 石校长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成才、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更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工作者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市科协领导为专家颁发聘书</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切如磋——分享交流</h3> <h1></h1><h3></h3><h5>&nbsp; &nbsp; &nbsp; &nbsp;马秉禄,兰州市教科所所长,高级教师,金城名师,金城名校长,省级骨干教师,市首席专家。</h5>&nbsp; &nbsp; &nbsp; 市教科所马秉禄所长高屋建瓴的为大家分享了《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报告。马所长的报告包含五个方面:新时代大背景,专业发展内涵、楷模的精神特质、大变革大发展。马所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内涵发展更加受到重视,全面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必须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马所长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归纳为专业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等5方面19条并做了深入的解读。通过聆听马所长的报告,大家深刻感悟到,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呼唤着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创造及教师观念的转变与知识的更新。教师专业发展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h1></h1><h5>&nbsp; &nbsp; &nbsp; &nbsp;金东升,甘肃考试院学科处处长,正高级教师,陇原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全国化学基础教育奖获得者。</h5><h3>&nbsp; &nbsp; &nbsp; 金东升处长的报告主题是《谈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几个问题》。在报告中,金处长从三级结构角度条分缕析地为老师们分析了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五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融合与提炼。金处长就核心素养下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区别、行为动词的选择,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整合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在谈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时,金处长倡导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践行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金处长的报告直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的疑问与困惑,通过聆听,大家大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h3> <h5>&nbsp; &nbsp; &nbsp; &nbsp;王彦强,科学院兰州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金城名校长,省级骨干教师,兰州市化学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h5><h3>&nbsp; &nbsp; &nbsp; &nbsp;王彦强校长醍醐灌顶式的为大家分享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的精彩主题报告。王校长根据自己对课标的深入学习与教学实践为大家现身说法,指点迷津。他从素养内涵、知识组块角度对五大化学核心素养做了详细的解读,为广大教师构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思路:“情境—问题—知识—素养”,指明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框架 :“素养、情境、问题、知识”的定位与联系。王校长认为要更好践行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必须落实好四个转变、四个关键,即由“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由 “单一讲授”向“多元导学”转变,由“被动灌输”向“主动建构”转变,“先教后学”向“先学后导”转变,必须关注教学环节高效, 必须促进师生智慧生成,必须关注师生生命价值,必须落实学生发展为本。</h3> <h5>&nbsp; &nbsp; &nbsp; &nbsp;苏永平,兰州教科所化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甘肃省学科教学研究专家。</h5><h3>&nbsp; &nbsp; &nbsp; 苏永平老师《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策略》的主题报告以高效课堂关注的四个视角引入话题,针对教学设施过程中课程资源整合存在问题为大家分享了课程资源整合策略:分析学情,寻找教学的起点;对教材学习内容研究,提升学科理解能力;重视教材中隐性资源的挖掘,突出学科思想和学科观念的落实;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个性化的使用;广泛吸收生活、生产、社区、社会、实验等“实境化”的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奠定基础。苏老师强调,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平时做好资源的收集与归类整理,资源要服务于个性化教学需求,切忌照搬照抄。苏老师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娓娓道来,大家受益匪浅。</h3> <h5>&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蒋中云,兰州民族中学校长,高级教师,省级教学能手,兰州化学会副理事长。</h5><h3>&nbsp; &nbsp; &nbsp; &nbsp;蒋中云校长以《新时代、新教育、新要求、新作为》为主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兰州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从理论的高度对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地解读。 通过蒋校长的解读大家深刻的认识到,新时代教师所具备的素养有崇高的师德、广博的学识、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理念与创新精神。</h3> <h5>&nbsp; &nbsp; &nbsp; &nbsp; 滕立玲,兰州市第三十二中校长,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化学名师,优秀教师,甘肃省优秀教研专家。</h5><h3>&nbsp; &nbsp; &nbsp; &nbsp;滕立玲校长《为教师快乐成长助力》的主题报告从仰望星空,寻找自己心中教书育人的偶像,树立自己的学习榜样;脚踏实地,立足课堂,从教育教学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善于总结自己的点滴教育教学中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物化为教育成果三个角度为大家分享了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成长的案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以全国教育名师为榜样是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桃花与梨花的美丽邂逅”“一碗牛肉面的化学”无不体现着工作室成员孜孜不倦的专业追求。</h3> <h5>&nbsp; &nbsp; &nbsp; &nbsp;吕晓燕,兰州二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陇原名师,金城名师,省级骨干教师。</h5><h3>&nbsp; &nbsp; 《寻依据、找方法——新课标“读、研、用”》,吕晓燕老师在新课程的意义进行提纲挈领的解读后、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让大家深入理会了新课程倡导的“素养为本”的教学观的内涵是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细节的,技术性的知识之外,留在血脉中的思维和观念。吕老师知行合一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在场老师,她结合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她对新课程理念落实的一些具体做法,内容涵盖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真实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突破、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梯度组织课堂设问、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等,听来余音绕梁,使人回味不尽。</h3> <h5>&nbsp; &nbsp; &nbsp; &nbsp; 马鸿,兰州51中高级教师,金城名师,省级骨干教师。</h5><h3>&nbsp; &nbsp; &nbsp; &nbsp;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与项目式学习有怎样的关系?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主题教学、效果如何、应注意哪些问题,马鸿老师关于《“做中学”主题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大气磅礴的报告为大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通过铝制餐具到底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如何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等精彩案例的分享,老师们了解到所谓 “做中学”主题教学以主题教学为框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模型制作等活动,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马老师用详实的实验数据,有力的论证了主题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h3> <h5>&nbsp; &nbsp; &nbsp; &nbsp;杨涵雄,西北师大附中教务处主任,高级教师,陇原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全国化学基础教育奖获得者。</h5><h3>&nbsp; &nbsp; &nbsp; 杨涵雄主任的《正己树人——良师之路》开篇以中小学生减负路之漫长引发大家思考,进而抛出教育必须解决的三大难题:为什么教、教什么 、怎么教。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杨涵雄主任站在哲学的高度与大家分享了他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与认识。他认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有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作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与崇高的个人魅力吸引与鼓舞学生;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坚决摒弃功利的成分,“ 心外无亊”“心外无物”应是教育教学工作者追求的至高的境界。</h3> <h5>&nbsp; &nbsp; &nbsp; &nbsp;冯新平,兰州27中正高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陇原名师,省级骨干教师。</h5><h1></h1><h3>&nbsp; &nbsp; &nbsp; &nbsp;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是什么?学生应具备的学科关键能力是什么?冯新平老师关于《核心素养下化学学科能力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为老师们做了最好的阐释。在2019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层考查内容背景下,教师掌握和运用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学设计和因材施教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开讲和评价能力、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冯老师还为大家分享了他对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实验的质疑与探究。从药品用量的选择、产物的颜色识别、反应条件的控制等都折射着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令人肃然起敬。</h3><br> <h5>&nbsp; &nbsp; &nbsp; &nbsp;曹先,兰州民族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初中化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h5><h3>&nbsp; &nbsp; &nbsp; 针对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奥秘》主题学习重要关键性与困难,曹先老师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对物质构成奥秘学习的启示》报告中与与会老师做了精彩分享。曹先老师基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理论提出了学生认识物质的有效认知模型。曹先老师强调教师要通过微观模型化、思维外显化、宏微符统一化、物质组成定量化等手段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模型。结合原子、元素等核心概念,曹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他对知识本质及知识间联系的深入思考。曹老师的讲座旨在倡导彻底改变初中化学教学机械式记忆低效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是全体初中化学老师教学价值的追求所在。&nbsp;</h3> <h5>&nbsp; &nbsp; &nbsp; &nbsp; 王顺,兰州一中教务处主任,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教育科研专家,甘肃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基地首席专家。</h5><h3>&nbsp; &nbsp; &nbsp; &nbsp;王顺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下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与方法》主题报告向老师们揭示了在新课程倡导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组织教学教学的今天,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八大原则:紧扣教学内容原则、启迪思维原则、把握最佳时机原则、进阶性原则、科学真实原则、符合学情原则、生动简明原则、巧问善诱原则。为加深情境创设原则理解,王老师分享了“盐类的水解”“原电池”“Fe3+与Fe2+的相互转化”等精彩案例。王老师的讲座立足实践,大家听来如沐春风、如乘轻舟。</h3> <h3>&nbsp; &nbsp; &nbsp; &nbsp;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特优教师论坛,无疑为兰州市化学教学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论坛的成功举办使全体化学教师交流了思想、分享了智慧、明确了目标、统一了认识、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进了友谊。市化学会将在市科协的关心与指导下,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团结和引领全体化学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锤炼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兰州市化学教学工作增砖添瓦!</h3>

教学

教师

化学

素养

高级教师

老师

教育

兰州市

骨干教师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