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激情澎湃的学兵五连

刘怡

<p class="ql-block">青春无悔 芳华如歌 不负岁月 友情永恒</p><p class="ql-block">——永远激情澎湃的5855部队学兵五连 </p><p class="ql-block">  (献给三线学兵赴襄渝线建设50周年纪念)</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反 刍 襄 渝</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作者&nbsp;沈文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烈火中的凤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凤凰于飞&nbsp;&nbsp;翩翩其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巴山梧桐&nbsp;&nbsp;招为万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烈焰彤彤&nbsp;&nbsp;熔炼其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凤凰涅槃&nbsp;&nbsp;得以永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岁月沧桑,历史长河不知冲刷去多少往事?将许许多多宛若星光灿烂的尤物,不管是如何耀目,转瞬间即化作陈迹,活成为过眼烟云,在人们的头脑中淡淡褪去。然而,唯独有一件事情,对于陕西省69、70界中学毕业生两万五千颗心来说,将终身难以忘却,像斧劈刀凿般的镌刻在她们的记忆里。那便是用她们十六、七岁的青春妙龄去唤醒,去挖掘万年红沉睡的大巴山,去架设,去铺筑汉江千百条溪涧上的涵洞和桥梁。用她们稚嫩的双肩去承担历史使命,去干成年人尚且感到吃力的重体力劳动。不要忘记,她们还只是学生娃呐!像一群初离巢的鸟儿,正翩翩起飞的时候,即碰上了狂风暴雨,面对雷鸣电闪,烈火燃烧,一些雏鸟难免不折断翅羽,生活之艰苦是难以想象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襄渝铁路横跨鄂陕川三省,全长850多公里。桥梁和隧道即占全县近80%,陕西境内虽然仅有263公里,却集中了五个师(全线为七个师),加上民兵团和西安、咸阳去了2.5万名69&nbsp;、70级的学生,约40万人,在巴山、汉水间苦战三、四年,促成襄渝线的全线开通。28年之后,再去反刍回顾襄渝线履痕,是颇令人深思和饶有兴味的。</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我,一名中专教员,奉命与二、三百地方干部带队支前,也算三生有幸,和三线学生结成不解之缘。第一次在大凉山成昆线,第二次则是在大巴山襄渝线,后者对我一生着实有很深远的意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我学员五连直属铁道兵11师55团,驻扎在安康关庙沟。负责备料和修建安东站附近的涵洞和两座大桥(老岭沟和老鹰沟桥)两桥均在四十米以上,难度较大。当我提笔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许多同学可爱的身影一个劲儿地在脑中拥挤蹦跳。许多动人场景总是一幕幕映出,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在西安组连时,贴在校园中的挑战书和应战书读了不少,个别同学咬破手指,写出血书表态之事也曾听说过。可是,进入工地便傻了眼。一日,当我从团部开会回连,走在路上便听到消息,我连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学哭了。女生们都坐在工棚里呜呜的哭泣。先有几个开头,一时传到了整个工棚,甚至到全连。哭连绵阴雨,哭道路泥宁,哭想家,哭何时能熬到头……</p><p class="ql-block">后来,个别同学在检查思想时谈及,以为三线建设是军民、学生大会战,如同电影中锣鼓喧天歌声如潮,帐篷设在云端,有如诗如云般的风情浪漫,可现实完全不是那样。工棚准备不足,毛竹搭建的连通铺位,人均占60公分,尚有30多人无住处,晚间轮流在室外站岗值勤,暂时解决住宿的困难,待扩建后才能住得满意,这一切须自己动手。吃水自己挑,煮饭煤矸石。煤矸石(含碳量很低,只占一般煤含量的百分之十几),烧饭前还得将磨盘大的石炭用大锤砸开,然后再用小榔头碎成小片,送进灶膛里燃烧,半天不见火焰。这些在西安大城市里生活的学生,全然未曾经过。二百多人的大锅饭,保证三餐供应成了难题。经常是玉米饽饽蒸不熟,白面馒头因掌碱过多发黑似焦炭。因是学生娃初上阵,心中没谱,大伙儿就凑合着吃吧!只有一点不能原谅,浪费粮食。浪费粮食就等同犯罪,全连上下达成共识。当时老乡每月供应粮食才12—13斤。连食盐都相当困难,新鲜蔬菜买不到,连队仅供应咸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头一年,施工遇到的困难:挖关庙河涵洞。已进入初夏,同学们每天早上配半脸盆凉水,既要洗脸,又要午间擦汗、晚间洗脚。连我洗头也是用凉水,天晴时到井边打水,靠太阳晒热。因还未安装抽水机,施工任务紧,每天食用水靠同学到山坡下的井里去挑,要珍惜同学们的劳动。开挖关庙大桥涵洞,工地上一个班发了几双高筒靴,仅供站在溪涧里挖掘烂泥的同学使用,由于汗渍和蚊虫叮咬,部分同学脚踝和下肢感染化脓,很快在连里蔓延开来。连里工棚住不下,尚有几名同学,住在老乡家里。雨天,老乡家的土泥墙泡成了危房,得向铁道兵团部反映争取帮助,我踏在老乡泥泞和满地水污秽的场院,不料脚踝处被细菌侵蚀,很快高烧达39.4度,只得去卫生队输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同学们经过数日艰苦劳动锻炼,一个个变得十分坚强。常带着伤病上工,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流泪。她们常在暴风雨中被调遣到数公里以外的江心沙河抢运河沙,供下游旬阳打隧道做混凝土用。更在酷暑季节,被调集到汉江海滩,采石备料筛沙子,开碎石机。经常冒着40度的高温作业,保温桶内的热水供不应求,常喝干接不上,一些同学,按耐不住焦渴,便在江边一捧一捧舀起带着泥沙的江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提起同学们哭,我何尝没哭过呢?所不同的是背着同学。得承认在三线期间曾哭过两次,虽然平时很瞧不起女性的软弱哭泣。一次,我情急气恼地去找部队干部反映情况,多日积压在胸中的郁闷,一股脑的倒出,控制不住感情,倾盆雨下。同学们很可爱,纯洁勇敢,也易于接受教育。所难办的事,是与部队间的思想矛盾,解决不了,自己太幼稚。第二次哭,则是参加省汇报团活动之后,做学生家访。被一位老红军家属,三八是老革命的母亲高尚情操所打动。老人无私地将子女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留给自己的却是守着一个残废的孩子——在阳安线上支前,发生车祸,瘫痪在床。口不能语,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在处理个人婚姻上,独特谦让,高风格,在老人面前无法控制自己,严重失态。由于连日的家访奔走,一时突发肾炎,便血,只得诊治,稍见疗效,急急的赶回连队,绝不辜负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嘱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年,当军代表完成对学生连传帮带使命后,便全部撤离。学生连全由地方干部代理。学生干部,已成长起来,主动向铁道兵作战部请缨,要来了老岑沟打桥任务(当第一座桥打成,继而又要到了老鹰沟桥的任务)这是一项新的任任,切极具挑战性。女生连做主力,在中外建桥史上,由一群十七、八岁的中学女生筑桥,可能也属罕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女生们在革命英雄主义的鼓舞下,再加上女孩儿特有的好胜好强、不服输的精神,一个个要在三线建功勋,要与铁道兵、民兵抗衡,锐气十足,不可阻挡。筑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但凭一股子热情是不行的,需要坚定沉着和过硬。的功夫,同时也有很大的危险性。人形挖基坑、打风枪、安装雷管炸药引爆、到开碎石机、搅拌机、运通沙浆车、直到捣固、以致背水泥,全由女同学包揽(除做模型板、搭脚手架由铁道兵木工负责外)。大桥不能停顿,进度快,女生分做三班倒。背水泥是赶打桥的一大难点。后来为抢工程进度,调成了四班倒,我连罗桂芳等同学即创下了一次背两袋儿水泥的记录(200斤)。由于水泥和头发上的汗渍粘结形成疙瘩球块,同学们在梳洗时很难梳通,便在洗时用上碱面,两、三年下来,许多原本黑亮的秀发,此时已变得枯黄发脆,皮肤也变得黄黑发皱,看上去近似中年,与其实际年龄相差甚远。她们长成熟了,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三年在打老鹰沟大桥时,桥墩函逐渐上升到30-40来米高以后,设在山崖上的跳板也随之提升,形成相当大的坡度,在悬空的大坡度跳板上作业,实在令人头晕目眩,联合作战的对方,是安康的民兵连,一次眼睁睁的看到对面山崖一个民兵掉了下去,当铁道兵赶紧跑下山涯背起人时,该人已断气,这引起我连加倍注意安全防范。</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我连学生干部两三年来锻炼的很坚强,也很得力。副连长艳芳,重活累活抢着干,处处带头,办事很负责任,在全连享有很高的声望。副指导员雅丽,相当机敏,协助连里挑选文书,组织文娱宣传队,对鼓舞士气,协同宣传演出受到部队好评。四排长明梅在打桥劳动中,常开动脑筋,既实干又巧干。在夜战探照灯照明下、在铁道兵工程人员直指导下,组织几名健壮的女生用撬杠穿过钢丝,抬起了四、五百斤重的大石片,直向桥内投放。这既加强桥墩的坚韧度,又大大节省了建桥成本。还加快了筑桥的进度。桥打成,经过验收,全部合格。因在捣固上环环严密把关,没有出现一处马蜂窝和老鼠洞。两座大桥,几个桥墩和桥台,都达到了优质标准,受到铁道部团部和师部的通报嘉奖。几个女生连在三线表现都很出色,建立了功勋,使安康车站提前完成任务,迎来了铺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笔者写到此时,不得不说说筑桥是何等艰苦。女生连每人每月45斤口粮,全然不够,常发生寅吃卯粮。铁道兵在授予我们精神奖励之后,也带来了物质上的关照,调拨给我连一些大豆和肉类,再加上女生们自种的蔬菜和喂养的肥猪,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确保了大桥的顺利建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战斗在襄渝线隧道和大桥上的男、女同学们,更值得一提的是男生连的艰苦。一上场便是开挖隧道,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劳累过度,较长时间忍受着供给不足的饥饿。他们不是一群凡鸟,而是一群翩翩起舞的凤凰。如今他们翔飞在三秦大地,我深深的为他们祝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十分欣慰,20年后,一些同学相邀并携着她们的儿女来我家聚会,情深意浓,语短话长。看到她们茁壮成长,我打心眼儿里高兴。有同学感叹,中学生修铁路,可能称得上是20世纪,时代的绝唱,以后再难看到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我用了极大的精力去探索人生、真理和人情这些字眼的含义。在市场经济中,金钱必不可少,但是金钱又算得了什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艰苦劳动中(无论体力还是脑力)结成的深刻友谊,达到的心灵沟通,没有比这更珍贵的了。真诚,正直,坦率,无私,这是人生的金子。在青春的富矿里,我开掘到了。金钱,生活中短缺不了,但那毕竟是身外之物,它怎能和人间真情相比拟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我永远赞赏真情,因它属于永恒!</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 <h3>学兵五连领导干部 连长姚倩云 指导员沈文惠(此文作者)副连长张艳芳 副指导员武亚莉</h3> <p class="ql-block">5855部队学生五连(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40连),由西安市第一中学、第七中学、第二十七中学、第三十一中学、第四十一中学、第四十二中学、第六十七中学、第七十中学七零届初中女学生及西安市财政会计学校往届生和少数社会待业女青年以及三名地方干部,共216人组成,于1971年3月24日奔赴安康襄渝铁路的三线建设战场,开始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三线建设生活。 要想立足三线建设,先要过好生活关,这对我们十六、七岁才踏入社会的学生是个极大的考验。初到驻地首先是搞营房建设,因陋就简自己动手搭建营房,改变了二百口人两张大通铺、每人不到50公分宽的铺位条件,建起了以排为单位的简易营房和炊事班、连部。物资匮乏的当年,粮食供应是按照6:4的粗细粮标准供应,杂粮多半是玉米面、高粱米和红薯干为主;副食多是咸菜、脱水压缩菜。为改善伙食,连里开展农副业生产,饲养生猪,各班利用工余时间,在营地周边开垦菜地,学种南瓜、萝卜、白菜、西红柿、等十余种蔬菜,缓解了蔬菜奇缺的燃眉之急。团部组织部队各连营在我连召开粗粮细作现场观摩品尝会,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组建文艺宣传队,逢年过节就会有一台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说唱歌舞呈现给大家。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三线建设中,我们的主要施工项目有:一是承担了安旬公路的抢修养护,完成了为团部办公住房制做砖坯的特殊任务。二是完成了马槽沟大桥桥墩基础的挖掘清理和浇筑,成立木工班、钢筋班、水泥捣固班、自制模板、牵拉钢筋固定、扛运水泥、搅拌混凝土,浇筑了直径约8余米、高约40多米、高低不等的桥墩10 余座。创下连续作战27小时的施工记录。三是会战安康火车枢纽站修建涵洞。1972年大战元月开门红,修边坡,挖土方、抡大锤砸钢钎、打炮眼埋雷管、填炸药放炮炸岩石,深挖基础、清理风化石渣和淤泥,每人一天要完成六七十斤重的200担土石方;成功的拿下涵洞边墙和拱顶的浇筑,大战结束全连受到师部总结电话会议的表彰。四是奋战汉江滩,筛沙挖石备料、粉碎、装载道渣。把原本尖型的工兵锹都磨成了月牙状;后期还承担了整刷铁道边坡、种植草皮等工程。 两年四个月的艰苦强劳淬炼,晒黑了我们的皮肤,磨炼了我们的筋骨,坚强了我们的意志,夯实了我们人生道路的基础,期间全连140人入团;4人入党;4人荣立三等功;多人次获团、连嘉奖。期间没有发生死亡和严重伤残。1973年7月7人被选拔为国家干部,随后全员分配工作,奔赴新的工作岗位。(郑重萍执笔)</p> <h3>全连共有人员216名,其中三名地方干部,213名学生。以连为编制,建有四个排十六个班,连部设有炊事班和勤杂班。连长 姚倩云(地方干部)指导员 沈文慧(地方干部)副连长 张艳芳(学生干部)副指导员 武亚莉(学生干部) 司务长 刘斌杉(地方干部)</h3> <h3>学兵五连一排全体战友 排长郑重萍 副排长汤丽玲</h3> <h3>学兵五连二排全体战友 排长张仙菊 副排长陈彩娥</h3> <h3>学兵五连三排全体战友 排长王新莉 副排长罗桂芳</h3> <h3>学兵五连四排全体战友 排长张明梅 副排长储建萍</h3> <p class="ql-block">学兵五连一排一班战友 班长贺永琴 副班长成光荣 杨素英 曾玲 王素云 张秀莲 张爱云 支桂香 荆连荣 马富英 汤永新</p> <h3>学兵五连一排二班战友 班长吴 岚 副班长李志红 薜西明 李嘉馨 龚美荣 王淑琴 张秀春 朱建琴 杨 擎 刘凤莲 唐国兰</h3> <h3>学兵五连一排三班战友 班长刘 燕 副班长董桂珍 晋 美 宋庆竹 赵香珍 韩金芬 周爱琴 黄银珍 朱建秋 刘 英 曹 平 </h3> <h3>学兵五连一排四班战友 班长王桂兰 副班长刘巧妮 刘卓琳 杨西省 高娥菊 刘建军 张素云 陈 霞 胡宝玲 邓金美 师丽君 郭秀兰</h3> <h3>学兵五连二排五班战友 班长吕素曼 副班长孙 雪 安 平 李雪莲 张爱荣 权晓霞 徐 莉 周晓萍 郑金玲 王艳华 董素芬</h3> <h3>学兵五连二排六班战友 班长付超群 副班长赵水仙 朱琴娣 沈惠芳 王惠芳 高秀琴 刘 娟 李新仙 王 兰 马建平 杨宝兰</h3> <h3>学兵五连二排七班战友 班长侯兰香 副班长赵品品 张艳玲 孙爱琴 李宝琴 任秀芳 党毅华 史巧凤 李素坤 贺扶风 王丽荣 刘爱荣</h3> <h3>学兵五连二排八班战友 班长王素云 副班长郜文翠 俞树秦 肖 军 李巧莲 史西云 黄爱琴 赵春花 孙秀君 李爱华 张莉荣 李永军</h3> <h3>学兵五连三排九班战友 班长樊菊梅 副班长孙春玲 周蕴玉 李爱玲 郭菊茹 刘小萍 范立新 刘吉华 李素芬 李亚娟 金翠华</h3> <h3>学兵五连三排十班战友 班长马新平 副班长魏霞琴 杨玉娴 张小莉 范 萍 连凤琴 索成玉 苏增妮 王桂兰 彭书芹 张彩霞 马西英</h3> <h3>学兵五连三排十一班战友 班长雷俊英 副班长樊改云 蔡彩群 王淑珍 高爱琴 谢小莉 高小莉 黄芬兰 于志红 尚淑娟</h3> <h3>学兵五连三排十二班战友 班长曲爱莉 副班长巴素芳 许焕群 李新清 郑爱萍 李秋玲 贺柳英 李美菊 詹彩玲</h3> <h3>学兵五连四排十三班战友 班长叶亚莉 副班长黄玉凤 贾国珍 刘桂花 王明倩 汪金梅 张兰香 刘国平 陈爱莲 马西琴</h3> <h3>学兵五连四排十四班战友 班长李安英 副班长党惠霞。牛桂英 梅爱英 雷宝贤 张翠玲 暴社芬 庞 凤 穆亚妮 潘晓铮 贺小文 侯淑珍</h3> <h3>学兵五连四排十五班战友 班长刘香莲 副班长吴俊芳 张秀茹 朱代琴 石西京 李碧峰 褚西云 崔连英 李爱民 黄秋芳 姚春霞</h3> <h3>学兵五连四排十六班战友 班长高秀萍 副班长杨玉莲 薄 岚 安粉琴 姜水娟的张文莉 沈新爱 孙娟 张彩霞 张秦娟</h3> <h3>学兵五连炊事班战友 班长郁爱琴 副班长刘淳华 马华玲 董鸿藻 雷 沙 樊秀琴 宋曼丽 刘敏惠 常世芳 李秀芳 高莉香 贺春燕 王静娴 邓金葵 苏秀兰 谢秦湘 王有荣 赵桂荣</h3> <h3>学兵五连勤杂班战友 文书刘一曼 通讯员 蒋培芳 上士杨 洁 武 远 材料员刘桂珍 卫生员雷培莉 刘春香</h3> <h3>学兵五连学生干部 副连长张艳芳 副指导员 武亚莉</h3> <h3>学生五连连排干部</h3> <h3>各排副排长</h3> <p class="ql-block">学兵五连一排奋战在沙滩备石劳动场面 《战天斗地何所俱,甘洒热血筑襄渝》</p><p class="ql-block">三线女兵施工老照片的回忆与感慨</p><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时序飞翻,人生如梦,岁月如歌。年逾六旬度晚年,回眸青春颂赞歌。近半个世纪前,我们一群来自西安十六、七岁的女学生,胸怀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革命激情,告别城市,远离亲人,挺进大秦岭,和两万五千余名战友一起,参加襄渝铁路“三线”建设。我们被编入5855部队女兵5连。</p><p class="ql-block">抚今忆昔,当年三线战斗的动人场景不时的浮现在眼前。翻阅三线学兵有关文章资料,甚为感动。其中我们五连一排一班(包括二班)仅存的一张施工照片弥足珍贵。这张拍摄于冬季汉江江边的道渣备料现场的照片,生动的折射出我们用稚嫩的身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勇夺胜利的三线女兵精神。每每看到这张照片,当年施工的景象,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令人热泪夺眶而出!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战友们忘我的劳动精神,为祖国建设而贡献力量的使命感,使大家忘掉了一切,忘记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p><p class="ql-block">在三线战斗的岁月里,我们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备砂石料任务,不畏酷暑,不俱严寒,以高山相依,与汉江为伴,风雨无阻,冰雪出工,日复日地接续奋战在江边。夏天,炎热的江滩上竟连一颗能遮阳的树都没有,我们十人一个班,顶着烈日把砂石先堆集在一块,再装车运输,在40多度的烈日下,4个立方的翻斗车我们一个班装一辆车,竟然只用4—5分钟,运输车开走后,大家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备砂石料。严寒,在寒风中我们将砂石放在粉碎机中粉碎做为道渣用,这张照片就是在粉碎机旁而照的。多强的战斗力啊! 多好的战友啊!很难想象,我们那时才是正值青春的十六、七岁姑娘呀!</p><p class="ql-block">当时,三线场地处于崇山峻岭,物资比较匮乏,生活条件简陋,留下的施工照片很少。看到这张照片,就联想起初到三线我们自已盖住房的情景、想起建马槽沟大桥、我们战斗在浮桥上推水泥车的景象,竹板搭建的浮桥人走在上边都摇摇晃晃,我们竟然推着小斗车装载着搅拌好的水泥石料跑上跑下。想起在修建涵洞时,寒冬腊月大家脱掉棉衣用手捧起胶泥装筐的景象、为打炮眼,抡起钢钎和大锤,竟然能一口气抡起200多下。想起我们木工班的战友为建大桥付出的点点滴滴------想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战友跳入水泥中用捣固棒捣固水泥的情景,想起我们背卸水泥袋的情景,有的战友一次竟能背起两袋水泥,100多斤呀!想起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种菜,收获得景象。回想起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三线战斗的场景至今虽已过去了50年,但就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铭刻在心,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学兵五连一排一班 贺永琴供稿</p> <p class="ql-block">襄渝线如同一座大课堂,学兵们在那里经受了最为严厉的人生训练,积累了最为厚重的人生体验,奠定了最为坚实的人生基石。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是风雨满天,还是艳阳高照,他们都会迈着坚定的步伐,充满自信地走在平坦大道或崎岖小路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常思念襄渝线上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一个即使千里相隔,仍然魂牵梦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个即使不再居住,仍忍不住要回去看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那是安康边、汉江畔,关庙傍梦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那曾经是我们流血、流汗、流泪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投入了三线,就成了战友。一个锅里吃饭碗碰碗,一张铺上睡觉头挨头。战友在苦难磨炼中结下的情缘,只有过三线的学兵才能真正感受。</p> <h3>战友情如秦巴山上的火红枫叶,战友情似汉水江畔的旷世绝奏,战友情是生命之花的绽放,战友情是青春热血的奔流。</h3> <h3>战友是一首歌,我们是在用心演奏。</h3> <h3>战友是一份爱,我们都融化在爱里头。</h3> <p class="ql-block">我们曾像花儿一样, 阳光洒满青春脸庞。 </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难忘吃西瓜</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三线时生活艰苦物资匮乏,吃得多是压缩食品,更别说新鲜水果了。记得一次连里从西安带回来几个西瓜。因为少,连里没法分。又要考虑让每个人都能吃上,最终每个班分到两牙子西瓜。我们班当时12个人,平均6个人一牙。看着西瓜,大家都互相谦让,都不舍得吃。想让其他人多吃一口。争执不下,有同学说:这是咱西安的瓜,有家的味道。这时大家就在这瓜牙子上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刘桂花供稿)</h3> <p class="ql-block">学兵的故事多悲壮!学兵的胸襟多宽广!学的是兵,打的是仗;挨得是饿,受得是伤。躺下是隧道,站起是桥梁。生命谱传奇,意志坚如钢!&nbsp;</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的繁重劳动和艰苦条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更何况我们是从城市来的花季女少年。为了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鼓舞士气,去三线不久,连里就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每逢节日都会给大家呈上一台精彩的演出,给当时学兵枯燥简单的生活注入了点点活力和快乐。我们演出的节目大都是结合当时的生活劳动情景自编自演,老曲填新词,旧舞换新姿,还真是表演的有模有样。连里的姐妹们都非常喜欢我们这支宣传队,踴跃参加激情演绎,很多同学把自己舍不得穿的花衣服拿出来做演出服,不少同学漂亮的被面也被我们改装成演出群装。我们经常参加团部举办的各种文艺汇演,得到部队和学兵的一致好评!记得演出中一件有趣的事,那是七一年的国庆前夕,团部举行文艺汇演,我们连宣传队表演的一个舞蹈是《林副统帅紧跟毛主席》,我当时在台上第一排,当音乐想起“想当年......”,我发现坐在台下第一排的团首长们不停的交头接耳,脸上露出诡异莫测的笑容,我当时就紧张了,是我们中间有人帽子掉了?皮带开了?......舞蹈结束回到后台,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沒出洋相啊,可团首长的表情匪夷所思!直到几天后,上级给我们传达了“913林彪事件”,我们才对那天的演出恍然大悟,真是啼笑皆非!(刘一曼供稿)</p> <p class="ql-block">夜色朦胧,在关庙沟深处的一块坡地上,闪烁着一片微微的灯光,学兵五连营房安扎在此,连队文艺宣传队的同学们向部队连队慰问演出刚刚回来,队长向大家宣布;明天一大早还要慰问演出,节省时间今晚不要卸妆哦。疲惫了一天同学们睡的真香,清晨起床相互对视着一张张抹花了的脸,逗的大家哈哈大笑,难忘的时光,为我们青春年华留下了美好记忆。 李碧峰撰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五十年已经过去了,但安康、旬阳、汉江、关庙沟这些熟悉的名字,却永远地铭刻在了我们的心头,我们和陕南的山山水水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陕南成了我们广大学兵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我们都时时刻刻关注着它的成长和发展。这是因为,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曾经把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它;我们曾经把汗水和鲜血洒在了这块热土上。</p><p class="ql-block">对于当年所经受的艰苦和磨难,我们无怨无悔,更没有遗憾,有的只是一腔油然而生的骄傲和自豪。艰难困苦的磨练及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铸就了我们正直坦荡、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四十多年来,人生旅途上的任何坎坷和磨难,都不能改变我们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不屈不挠、笑看未来的豪情壮志和飒爽英姿——这就是五十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留给我们最美好、最珍贵的宝贵财富。 张艳芳撰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生不悔是学兵的光荣经历,</p><p class="ql-block">终身难忘的是三线战友情长。</p><p class="ql-block">风雨不倒是铁道兵学生连的番号,</p><p class="ql-block">5855部队学兵五连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1998年8月纪念奔赴三线襄渝铁路建设28周年游园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连队组织的“分别四十年夕阳相聚联谊会”留念</p> <p class="ql-block">2016年3月,连里组织了“45年襄渝情,60花甲喜相逢”的聚会活动。这次活动参加人数之多,把分别四十多年后的战友姐妹又集聚在学兵五连的旗帜下。</p> <p class="ql-block">当年连队宣传队的成员,分别四十三年后喜相逢</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连排干部,四排长张明梅(左二)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结束分别四十多年后,姐妹们又相聚在连群这个最初的家。为了弘扬三线精神,延续战友情谊,活跃丰富大家的晚年生活,连里骨干商议成立了友情志愿者服务团队,专门负责连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先后在连里组织开展了诗词朗诵、广场舞培训、参观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等一系列活动,看望悼念病重逝世的战友、帮助有生活困难的战友尽一点微薄之力,为全连战友服好务。图为连志愿者团队成员</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连里组织的重返襄渝线活动,姐妹们参观安康博物馆三线建设展厅</p> <p class="ql-block">在三线建设原连部旧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三线建设原施工工地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的连群我的家。时隔四十多年后,我们又在这里聚守,回到了我们最初的家,分享着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在这里把珍贵的战友情延续和升华。每日这里有姐妹们发自内心的温馨祝福,有来自姐妹们炽热真挚战友情谊的拥抱,有快乐诵读美妙声音的分享与交流,呈现的是满满的感动人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爱我的连群”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p> <p class="ql-block">为了丰富战友姐妹们退休后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几年来,我们陆续在连群里组织了学习古诗词和散文诗歌的朗诵活动,每周坚持两到三次,已经坚持了四年,共学习古诗词408首、散文诗歌187篇、基本功字词及绕口令练习40篇。大家积极踊跃参加,不仅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自信和快乐。我们还在重大节日和抗疫期间,开展各种专题的朗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兴趣,使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连群蔚然成风。</p> <p class="ql-block">每逢诵读日,姐妹们在群里隔屏相守,快乐诵读,相互鼓励,共同提高。</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姐妹们坚持学习朗诵古诗词和散文诗歌,坚持抄写学习笔记。老花镜,写字笔,光作业本都已经用了很多本哦。</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连里组织的“学习朗诵古诗词过百首汇报联欢晚会”</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深情吟诵</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志愿者团队的带领下健康快乐前行,一曼为大家的学习不分春秋寒暑,身体有恙外出旅游从未在约定好的时间里失约,按时发布作业做好诗词注解和生辟字注音,并以精准的朗读做为师范带领我们学习。到如今已经坚持四年的诵读让我们的声音飞过西府宝鸡,飘过东府渭南。从最初的青萍羞涩到今天的诩诩自如,从开始推诿不好意思发声到现在的争先恐后,大家都在互相鼓励中进步。感恩连群这个平台让我们每天相依,与诗文相伴,日复一日的坚持朗读,不仅让我们从中汲取了知识和营养,加强了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友谊,还使我们找到了自信和乐趣,健体强脑,愉悦了身心,感受到友情的的珍贵和自我展示的洒脱,每个人都受益多多快乐无比。我们都已过花甲,读得好与不好并不重要,而朗读带给我们对生活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财富才是难能可贵的。只要心中有阳光,何处都是满径花香。让我们继续共同努力,为我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一起加油吧! 张仙菊撰稿</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激情演唱</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欢乐起舞</p> <p class="ql-block">连志愿者团队慰问身残志坚的战友李永军</p> <p class="ql-block">大家齐动手给好姐妹包顿饺子</p> <p class="ql-block">每周一次的广场舞培训活动,也是广大姐妹非常喜爱的,截止目前我们自己培训辅导自娱自乐近三十曲,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永葆年轻的健康心态。</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28日的一次周三活动,我们的舞蹈意外地吸引住了三秦都市报的一位记者,他随机采访了我们的活动。在3月31日三秦都市报的第14版面上,以《春暖花开一起来跳舞吧》为题目报道登载了我们的活动照片和事迹。 (原文如下)跳舞增进姐妹情</p><p class="ql-block">随着音乐响起,人人手持红色手绢,迈着整齐的舞步,一个30多人的舞蹈队,中午一点多钟在兴庆宫公园北边的广场上如醉如痴的舞者。这是一支特殊的舞蹈队,他们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她们是一群舞蹈爱好者。刘一曼告诉记者:“我们姐妹们感情很深。那个时候,我们初中毕业,十六七岁就响应国家号召到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两年零三个月里,我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在三线结下了难忘的战友情。现在退休了,我们就约定每周三下午从西安城的四面八方赶到这里一起跳舞,锻炼,增加姐妹们的感情。我们的相见是快乐的。”记者现场看到在跳舞的休息间隙,有的人带来了水果、有的人带来了自己做的特色食品与其他人分享。 刘桂花 赵水仙供稿</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外,城墙角下,处处留下了姐妹们欢快的舞步和开心的笑语。</p> <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连里广场舞培训坚持了四年多,不论严寒酷暑,姐妹们都把每周一次舞蹈培训当成一次快乐的欢聚。</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的快乐相聚,也深深感染了家属,李素坤的老伴经常来公园,给姐妹们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甑糕、凉粽子、发糕等美食小吃。大家不胜感激,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2017.1.17</p> <p class="ql-block">2017.2.22</p> <p class="ql-block">2017.3.8</p> <p class="ql-block">2017.3.29</p> <p class="ql-block">2017.8.8</p> <p class="ql-block">2017.10.12</p> <p class="ql-block">2018.3.8</p> <p class="ql-block">2018.4</p> <p class="ql-block">2018.5.23</p> <p class="ql-block">2018.10.10</p> <p class="ql-block">2018.12.12</p> <p class="ql-block">2019.3.13</p> <p class="ql-block">2019.3.27</p> <p class="ql-block">2019.5.8</p> <p class="ql-block">2019.6.12</p> <p class="ql-block">2019.10.16</p> <p class="ql-block">2019.12.17</p> <p class="ql-block">2019.12.27</p> <p class="ql-block">2020.9.23</p> <p class="ql-block">2020.9.23</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4日</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25日</p> <p class="ql-block">2020.12</p> <p class="ql-block">2021.3.3</p> <p class="ql-block">2021.3.11</p> <p class="ql-block">2021.3.19</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连里组织了多次“游祖国大好河山,爱美丽家园”活动。姐妹们结伴同游,领略祖国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热情奔放,一路欢歌笑语。</p> <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受连里战友周爱琴夫妇的邀请,连里组织姐妹们去宝鸡,并进行了古诗词学习汇报,战友相聚格外亲。</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游览宝鸡石鼓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游览宝鸡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连里组织了游渭南登少华山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连里姐妹广西欢乐游</p> <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连队战友参加三线俱乐部组织的东北首次专列行活动,是以连为单位参加人数最多的三线学兵连。</p> <p class="ql-block">学兵五连的旗帜插到了北极村</p> <p class="ql-block">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连队战友参加联欢演出</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连里姐妹畅游三峡,重庆洪崖洞留影</p> <p class="ql-block">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连里姐妹乘专列游新疆、甘肃。</p> <p class="ql-block">每逢“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元旦、春节等节日连里都会组织联谊会或聚餐,大家欢乐相聚,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连里组织的迎新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2018.3.8连里姐妹聚会,庆祝自己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2019.6.19姐妹们聚会</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姐妹们欢聚共度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2020.1.08连里组织的迎新春联谊会</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在北京的战友相聚</p> <p class="ql-block">纪念赴三线襄渝铁路建设五十周年,连里组织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一百一十多名战友欢乐相聚,七十五名战友重返安康。</p> <p class="ql-block">致学兵五连参加三线建设5O周年纪念大会贺信</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五连姐妹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隆重纪念我们参加三线建设5○周年。71年,那是我们走向社会,青春扬帆的起点,为了早日修好襄渝铁路,我们告别了校园,告别父母亲人,来到秦巴山区,在劳动中,我们用稚嫩的肩膀,架起了一座座桥梁…,在汗水和泪水中茁壮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最珍贵的一段。我们收获了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收获了甘甜醇厚的姐妹情谊。这一段历史真得很留恋,留恋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留恋那战天斗地的日日夜夜。愿这段过往伴随我们到终老,愿姐妹友情永存。</p><p class="ql-block">祝大会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愿姐妹们健康幸福!</p><p class="ql-block">三排罗桂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排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二排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排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四排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勤杂班炊事班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付连长张艳芳做纪念参加襄渝线建设五十周年的主题发言</p> <p class="ql-block">付指导员武亚莉、郑重萍、张仙菊、马新平、储建萍、杨洁等人朗诵己故指导员的遗作—《烈火中的凤凰》</p> <p class="ql-block">连诗文朗读班成员集体诵读毛主席诗词</p> <p class="ql-block">全体战友高唱《铁道兵之歌》</p> <p class="ql-block">自娱自乐,精彩丰富的文艺节目演出</p> <p class="ql-block">一排战友表演的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二排战友表演的歌伴舞《唱支山歌给党听》</p> <p class="ql-block">三排战友表演的说唱《我们是乘风破浪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四排战友表演的小合唱《深深地怀念》</p> <p class="ql-block">连部后勤班表演的古诗词朗诵</p> <p class="ql-block">连广场舞培训队表演的舞蹈《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连舞蹈队表演的舞蹈《兰色的天梦》</p> <p class="ql-block">连舞蹈队表演的舞蹈《真心换真情》</p> <p class="ql-block">李秋玲独舞《心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李安英表演的新疆舞</p> <p class="ql-block">刘桂花表演的舞蹈《兰花花》</p> <p class="ql-block">党惠霞表演的《洗衣歌》</p> <p class="ql-block">连凤琴、范萍二人小合唱《最美夕阳红》</p> <p class="ql-block">李碧华独唱《梨花颂》</p> <p class="ql-block">李志红柔力球表演</p> <p class="ql-block">连广场舞培训队战友表演的手帕舞《欢乐走天涯》</p> <p class="ql-block">弹指一挥五十载,</p><p class="ql-block">少女已变俏发白。</p><p class="ql-block">儿孙虽已满堂绕,</p><p class="ql-block">襄渝情却绕不开。</p><p class="ql-block">魂牵梦索挥不去,</p><p class="ql-block">故地常常重游来。</p><p class="ql-block">难忘当年苦与乐,</p><p class="ql-block">相思绵绵战友怀。</p><p class="ql-block">今朝联谊聚乐游,</p><p class="ql-block">往事连连涌心头。</p><p class="ql-block">展望暮年何为贵,</p><p class="ql-block">唯有健康春常在。</p><p class="ql-block">我等战友好好活,</p><p class="ql-block">相逢永远是首歌。</p><p class="ql-block"> 杨洁 感言</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瞬间在咔擦声中停留,</p><p class="ql-block">战友的情意在见面一刻激发。</p><p class="ql-block">仿佛穿越了50年的时空,</p><p class="ql-block">说不完呀谝不够。</p><p class="ql-block">银发满头已不再是少年样,</p><p class="ql-block">然襄渝的情却难以释怀。</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联谊满足了战友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却也激起了心中往事连连。</p><p class="ql-block">但愿白头青春在,</p><p class="ql-block">山花烂漫再聚首!</p><p class="ql-block"> 刘淳华感言</p> <p class="ql-block">昔日英姿飒爽女,奔赴奋战襄渝线。历经千难与万险,炼就钢铁意志坚。青春虽去不能返,夕阳西下要康健。今日姐妹再聚首,三线情谊深似海! 王芯莉感言</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再回安康,重返襄渝线,来到了汉江边,当年备沙石料的工地。</p> <p class="ql-block">捡起鹅卵石,重现当年的劳动场面</p> <p class="ql-block">回到原连部的旧址,和村民住户亲切座谈,共同回忆话当年。</p> <p class="ql-block">当年亲手修建的老君关大桥,看到呼啸奔驰而过的火车,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重返安康活动期间,游览凤堰古梯田景区</p> <p class="ql-block">陶醉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香,享受大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三线战友情地久天长!</p> <p class="ql-block">愿姐妹们永葆青春活力,激情澎湃!</p> <p class="ql-block">连队诗文诵读班的战友集体诵读毛主席诗词</p> <p class="ql-block">连广场舞培训班的姐妹们在公园学习交流</p> <p class="ql-block">连里组织的春游活动,姐妹们快乐同行</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欢乐起舞,精神抖擞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的艰苦的岁月铸就了我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修建襄渝线的火红年代熔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我们无怨无悔!时光荏苒,转眼己过半个世纪,当年青葱花季的我们,现在已是青丝染发。但“我的连群我们的家”依然温暖,“我爱我的连群”的心声依旧响亮,学兵五连的旗帜一直迎风飘扬,永远激情澎湃!</p> <p class="ql-block">本篇的制作编辑,得到了连志愿者团队的鼎力支持和通力配合。张艳芳、郑重萍、贺永琴、张仙菊、刘桂花、刘一曼、赵水仙、李碧华等战友积极撰稿;罗桂芳、王芯莉、杨洁、刘淳华的有感而发,道出了全连战友的心声;许多战友积极提供了珍藏多年的珍贵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深深地感谢!由于篇幅及制作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敬请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