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right;"><b>飞行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这</b></p><p><b>是因为从驾机翱翔祖国蓝天那时起,就与国家意志、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职责,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大局的需要。飞行是个人意志(思想)、操纵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合格的体现才能胜任飞行,完成各项飞行职责。飞行是梦想更是磨练,非常难得的飞行机逾,不仅磨练了人们的飞行技能和强健的体魄,更磨练了勇敢意志和优良品质。</b></p><p><b>(以下图片均为网络下载)</b></p> <h3><b>【前序】上世纪的1969年~1979年,我在人民空军的行列中,整整飞行了10个年头。这期间,我曾驾驶过初教5和初教6型两种国产初级教练机,总飞行时间只有998小时,在初教6型飞机上还担任了飞行教学工作。在初教5型飞机上,我飞行了近百小时,主要是学员(学习期间)飞行和留教后的飞行训练时间。我在初教6型飞机上飞行了900小时,除少量改装(初教5改装初教6型飞机)飞行训练时间外,大部分时间为空中教学飞行时间。1974年因较好完成教学飞行任务,全年安全飞行200小时,被团荣记三等功一次。(注:这次退伍军登记时才发现,在我的档案里的军转干部登记表的奖励一栏中竞没有任何显示)</b></h3><h3><b>——我的那段短暂的飞行经历,虽然已过去40多年了,可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早已成为印象深刻的“憧憬”和难以割舍的记忆。如今,回忆那段曾经的辉煌经历,不只是人生经历的“炫耀”,因为这里有值得难忘的铭记和“营养”。用文字真实地“再现”(永不复返的)当时的情景,更能让这些平凡的记忆成为美好人生的激励和影响,成为继续前行的滋养和动力。</b></h3> <h3><b>【初教5型飞机简介】初教5型飞机是我国于1954年10月仿制的第一种初级教练机,仿制机型为苏联雅克一18教练机。国产初教5型飞机最大平飞速度248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000米,最大航程1000公里,这种“后三点”飞机(两主轮在前、尾轮在后)起飞滑跑距离205米,稳定性好,易于操纵,可在土质跑道上起降,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飞行技能。上世纪70年代(1970年)以前,一直是空军主要初级教机之一。</b></h3><h3><b>——我在初教5型飞机上飞行时间不长,只有不足100小时的飞行时间,经历了学员初学飞行和留教后的飞行训练。学员飞行期间,只初学了初教5型飞机的起落和暗舱仪表两大飞行课目,只所以只飞两个课目,是因为我们那时飞的是“垫脚”飞行计划,飞行去向是培养运输机飞行员,“不需要”飞特技、编队等高难度飞行课目,只有战斗机飞行员才需飞完其它课目。因此,在该机型留教后,我又在初教5型飞机上,进行了难度较大的特技和编队等飞行课目的训练,为日后任教奠定了基础。</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①</b><b><font color="#ed2308">初上飞机</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速学航空理论】学习航空理论是学习飞行的第一步,是学好飞行技能的基础。在当时的环境及需求下,我们只学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飞行大队分别简要重点地学习了“飞行原理”、“活塞发动机原理”、“飞机构造”等航空理论,学习了初教5型飞机操纵要领、座舱仪表、特情处置方法等地面预习课程,为尽快上飞机学习飞行技能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一个月内要弄懂、学会、熟背“繁杂众多”的航空理论,确实不容易,为此,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起早贪黑己成常事。</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初次飞上天】上飞机之前,要经过航空理论测试、熟背并地面演示操纵程序、熟记有关的特情处置方法等达到合格标准,还要正确着装各种飞行装具,“全副武装”地进入飞机座舱进行实作演练,真正达到会背熟练、动作准确,方可达到上飞机的要求。我的首任飞行恩师是十航校二团一大队一中队飞行教员吴洪章,当听到吴教员有关飞行许可及第二天相关飞行计划时,心情激动不已。二道湾机场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地处齐齐哈尔市以北200多公里的嫩江平原,这里夏季凌晨2点多钟就天亮了,由于过分激动,我整整一夜无法入睡,凌晨4点起床时,仍不感到累,显得十分精神。早上5点到达机场时天已大亮,上飞机时,教员坐在后舱,我穿好降落伞,面向吴教员敬了标准的军礼并经教员允许后,才小心翼翼地登上飞机,进入前舱。进入座舱后,我严格按规定系好安全带,连接好飞行帽耳机插头,检查舱内一切正常后,将左手伸出舱外,观察座舱(发动机)两侧,同时高喊:“离开螺旋桨!”听到站立在翼尖外机械师的回答后,随即按动“磁电机”起动发动机(开车)。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响,打破了宁静的机场,随后数十架飞机依次滑出了停机坪。进入机场后,首先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地面滑行,因初次上飞机,整个滑行过程的起步、滑行、转弯、对旗门、停止等动作基本上都是后舱教员操纵的,我基本成了“看客”。两个小时过后,我再次登上初教5型飞机,我“乘坐”的飞机,由吴教员操纵飞机从预备线滑到起飞线,经塔台指挥员允许,飞机直飞蓝天,沿着预定的起落航线飞行,5分钟后飞机平稳接地。这次起落飞行,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飞行,其实所有的飞行动作都是后舱教员作的,我只作两个动,即收、放起落架(在教员的提示指挥下,这个动作后舱无法作)。</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一度不差】二道湾机场几乎呈园形形状,“直径”有2000余米,初教5型飞机可以根据风向(来风方向)同时进行任何方向的左、右双航线起降飞行训练。为了便于初学学员的飞行训练,一度不差地迎风起降显得十分重要。风向突然变化时,在无任何参照物的庞大机场上双航线、少则十多架多则几十架飞机及时调整起降方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曾看到地勤场务排的战士们,在冰天雪地环境中,抱着十多米长的T字布,跑步进行方向调整、布展、固定…,忙个不停;看到飞行指挥员手持“风向风速仪”,认真检测起飞方向;整个机场(外场)都行动起来,有的驾机、有的调整旗门、有搬运东西,指挥车、救护车、加油车、消防车、帐篷车等特种车辆依据新的起飞方向调整各自的停放位置;整个机场(双航线两个起降地带同时进行),忙而不乱、秩序井然、调整迅速。</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首次单飞】因当年夏季发了生几十年未逾的洪灾、紧急麦收(天气下雨)、规定的政治教育和天气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起落航线带飞训练阶段从6月初一直延续到11月底,由酷热的夏季飞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二道湾驻地,冬季从10月1日穿棉衣起到来年5月1日脱棉衣至,春、夏、秋三季自5月初至9月底总共5个月时间,而真正的夏季只有一个月之短。从夏季飞到冬季,气候、服装、场地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飞行训练也带来一些不利。我记得,我第一放单飞(单独操纵飞机,后舱无教员)时,是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上进行的,当天我们航线我是第一个放单飞的。(当时为双航线,一、二中队一个航线,三、四中队另一个航线)我操纵飞机滑到起飞线时,耳机里传来了塔台飞行指挥员周付大队长的声音,他简明扼要的词语,诉说了我的革命家史,然后用温和语气鼓励我勇敢起飞,随后我右手紧抱驾驶杆、松开刹车手柄、左手柔和前推油门杆至最大位置,双脚不停地蹬舵保持方向,就这样起飞了…。单飞中,精神高度集中,忙而不乱地操纵飞机平稳安全地返回了地面。飞机由跑道滑至预备线时,吴洪章教员早已站在预备线旗门小旗跟前迎候了…。</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②</b><b><font color="#ed2308">难飞的后舱训练</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初飞后舱】留教后,必须进行后舱训练,达到要求以后才能胜任教学带飞职责。那时,我的后舱起落、特技两个课目由一中队赵实谋付中队长担任带飞任务,双机编队飞行由韩玉福中队长担任带飞任务。经两位飞行恩师近四个月的带飞训练,让我基本掌握了初教5型飞机后舱教学飞行应具备的主要课目内容,为日后教学飞行奠定了基础。</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简单特技不简单】初教5型飞机因设计等因素,其空中翻滚动作都采用了失速滚转的操纵方法,因此,简单特技动作大多为(未失速)直接操纵方法(螺旋除外),复杂特技动作大多为失速滚转(斤斗除外)。该机型有简单特技不简单,复杂特技不“复杂”的说法。简单特技中最难掌握的是急上升转弯,即在最短时间内尽力上升高度的同时转向180度,用控制坡度、转弯角速度等方法把飞机性能发挥到极至。我深深记得,在一次简单特技带飞中,赵实谋付中队长一直教我做急上升转弯,连续做了几十个该动作(注:做急上升转弯前首先做螺旋达到降高度增速度的目的)其他动作(大坡度盘旋等)仅做了一次。</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团长带飞特技】经过一段时间的简单、复杂特技课目训练之后,有一天上午,十航校二团孙凤柱团长亲自上机检查我的特技飞行掌握情况。那天,孙团长进入前舱后,他的飞行服上衣毛领把整个前舱风档几乎全部遮挡了(一般情况,上衣毛领应压在降落伞背袋下,防止毛领遮挡过多)。因此,整个飞行中我只好依据整个风档的其他部位来判断飞机状态。在这次的团长检查飞行中,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个飞行动作,尤其在简单特技的急上升转弯和复杂特技翻滚动作的半斤斗翻转、半滚倒转等重点、难点动作上取得好的效果,得到了团首长的认可。</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冒汗的双机编队】留教后的双机编队飞行训练,要学会许多飞行动作,当时担任我的初教5型飞机后舱双机编队任务(飞行恩师)的是十航校二团飞行一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韩玉福。要在后舱(教员座)分别学习掌握瞭机和长机飞行动作要领。主要学会瞭机飞行的各种动作及教学提示的要领,还要学会长机的标准示范飞行动作及空中信号的动作操纵要领。不仅要操纵好自已的飞机,还保持队形跟上长机或兼顾带好瞭机,并在双机编队飞行中带飞新学员,加大了飞行难度。有一次,在长机带飞过程中,坐在前舱的韩玉福中队长连续让我做了十多个长机飞行动作;实施动作时,我及时用延长或缩短进入和改出等方法,在做好双机飞行动作的同时,严格保持空域位置,防止偏离所在空域,确保空域飞行安全。由于飞行动作量有些大,飞机落地时,当时气温虽已零下20多度,我身上及手脚等处仍冒出了少有的汗水。事后得知,韩中队长是有意考验我呢。(即作双机编队动作的同时,能否正确保持空域位置,防止迷航)</font></b></h3> <h3><b>【初教6型飞机简介】初教6型飞机1958年7月首飞,1962年1月定型并遂步交付部队。该机型最大平飞速度285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280米,着陆滑跑距离320米,实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600公里,采用前三点起落架,安定性好,易于操纵,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驾驶技术。</b></h3><h3><b>——在初教6型飞机上,完成了起落、特技(简单、复杂特技、高级特技、低空特技)、编队(双机、四机编队)、暗舱仪表和航行(长途)五大飞行课目,我的总飞行时间为900小时,除少量的改装飞行训练外,其余飞行时间为教学飞行时间和夜航(包括夜航教学训练)等课目训练。这期间,先后带飞过新学员(刚上飞机)、新教员和夜航带飞教学任务。</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③</b><b><font color="#ed2308">初带学员</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改装训练】1970年5月,我团从东北二道湾调往到云南省昭通县(现为地级市),直接改装初教6型飞机。刚到昭通机场,可飞机还没有,一方面进行地面预习准备,学习掌握初教6型飞机性能数据及改装要求等,做好迎接新飞机的各项飞行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派出有经验、有资历的老教员,到沾益进行改装飞行训练。三个月后,提前改装后的教员干部,才将新飞机从沾益机场转场至昭通机场。改装训练不光是飞行单方面的事情,还有机务、场站、通讯、后勤等十多个部门的改装准备,还要解决人员思想、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多种困素的影响,改装飞行训练前前后后进行了一年有余,才真正完成了改装任务,达到了训练学员的基本要求。</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语言相通】我带飞首期新飞行学员共有2名,他们来广东省琼县,如今已改为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琼山市)。当时带飞两广(广东、广西)学员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语言不通,语言交流较难,空中交流更难;二是接受能力较“差”,反应慢,停飞率较高。一般都不愿带飞两广学员,希望带飞东北及内地学员。为了完成带飞两广学员的“艰难”任务,我主要从“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入手。在地面,主动经常地与学员交流,努力从他们的言语中摸索规律,让他们逐渐养成用普通话(实际是广东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为空中用语打下基础。在空中,两广学员极易“紧张”,慌忙中易言语不清,流露出极难听懂的广东(海南)话,直接影响操纵动作,甚至危及飞行安全。为此,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飞行教学环境,尽力用飞行动作进行提示或短暂的言语交流,想方设法让学员理解教员的提示,感受和改进飞行动作。经过循序渐进的摸索、改进和交流,学员较快地掌握了飞行技能,学员接大纲要求完成了起落训练课目,安全、放心地放了单飞。</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认真准备】带飞学员,地面作好充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我们带飞的学员还不具备单独操纵飞机的能力,即要教会学员又要保证飞行安全。针对每次飞行的课目及学员不同情况,从飞机、场地、气象、课目重点、教学方法、特情处置、可能发生的问题等绪多方面进行认真扎实的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以防万一。把地面准备的好坏情况,作为搞好空中教学飞行的必备前提。</b></font></h3><h3><b>【轻松带飞】新学员初学飞行,容易产生兴奋、紧张、忙乱等状况,进而出现“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不确实”等现象,直接影响空中教学甚至危及飞行安全。飞行教学中,语言要温和、简洁、沉稳,动作要柔和、细致、干练,努力营造轻松、和谐、自然的空中教学飞行环境,尤其在逾到突然情况时,更能体现它的效果。</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④</b><b><font color="#ed2308">肓然冒险</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空中关开车】空中停车是飞行中非常严重的特情,为了有这方面的“体会”,我曾两次在空中飞行中,主动关闭磁电机(关车)并及时进行了再开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判断停车的感受,锻炼勇气并做好开车或迫降的准备。</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按仪表翻滚】在带飞学员暗舱仪表时,我曾带过名广西籍学员,进行了参考仪表做各种复杂特技动作。由于初教6型飞机的地平仪指示灵敏、准确,可以根据仪表(地平仪)做翻滚动作,依据电罗盘检验 最后改出方向。</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超规飞行】在初教6型飞机上,我先后实践了双圈横滚、一圈半横滚倒转、上升横滚倒转、跃升倒转、50米以下超低空陆地及水上(4号空域水库)飞行等教课书上没有的飞行动作。我做的这些超规飞行动作,当时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是没有人知道的。(只有空中开关磁电机“暴露”出来,从那以后再也不提其他事)</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⑤</b><b><font color="#ed2308">夜航训练</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夜航许昌】1976年4月20日,遵照空军的统一安排,我们十多名飞行教员干部来到河南许昌机场学习初教6型飞机夜航(简单气象条件下)飞行驾驶技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学习并掌握了初教6型飞机的夜间起落、简单特技、航行、转场等飞行课目。从河南回到云南之后,我们又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平远街)机场和昭通机场担负了对一、二团部分飞行教员干部的夜航带飞教学任务,为夜航飞行训练全面展开培训师资人员。</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夜航起降的启示】飞机白天起降主要是根据飞机与地面的相对运动及变化情况进行操纵的;夜间起降看不清地面,主要依据跑道灯的“移动”及位置变化来判断飞机状态并操纵的。实际上,夜间跑道灯(在飞机上)的前后、上下移动就相当于白天的地面变化状况,而且要左右两侧的跑道灯同时看,不能只看一边的跑道灯。由此,我得出了白天起降时仍可以同时看机头两边的地面,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判断飞机状态及左右移动(坡度)变化情况,尤其是担负教学任务的教员更为有利。</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苦练精飞】进入夜航飞行是提高飞行技能的新起点,进一步提高了飞行技能水平。借助这一有利条件,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飞行技能,取得了好的效果。</font></b></h3> <h3><b>【后记】我的飞翔之路虽然在我的一生中占了“很短”的路程,可它的印象深刻、影响深远,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我那短暂的飞翔之路,让我经受了无法比拟的锻炼,学到了从未学到的知识,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收获,产生了印象永久的影响。我那短暂的飞翔之路,培养了坚定勇敢的意志,学会了难以掌握的飞行技能,提高了适应社会、溶于社会的常识,锤炼了逐渐变化的体能素质,实现了从幼稚到成熟的初步变化。我那短暂的飞翔之路,是40年前的“曾经”,而这样的“曾经”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过去曾经影响着,现在同样影响着,将来也一定影响着,乃至影响我的一生!</b></h3> <h3><b>△初教6型飞机前舱仪表板(图)</b></h3> <h3><b>△初教6型飞机后舱仪表板(图)</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