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梅里雪山

Anna wang

<h3>又是一年的秋季了,曾经看过的这本书给了我深刻影响,那片天空真的那么蓝?那个寺庙真的存在吗?那里的路真的难吗?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这神秘地方。</h3> <h3>香格里拉-美丽的名字,就从这里出发吧!道德钦去飞来寺赏梅里雪山,去雨崩撩开雪山的面纱探探大山深处的山水,听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魅力。</h3> <h3>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名不虚传,蓝天、碧水那份色彩让你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小松鼠🐿️可以和你抢食,无以计数的野生动物和长满胡子的活树枯树再加上红枫黄松构成一幅亘古的七彩画面。</h3> <h3>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带着那份神秘夜游古城,总想找着点什么。2014年因一醉汉的一个火种导致千年古城的毁灭,经重新修缮,仍然能看到那个痕迹!特别是到了龟山之上,进入庙堂,那一瞬似乎能够感受到那庭院深处的修行与宁静,不禁发自内心的念道:嗡嘛呢呗美哄……</h3> <h3>香城美景尚有多处没有饱眼,如虎跳峡、泸沽湖等,对于梅里雪山的渴望,还是决定西行。顺着214国道线(滇藏线)向德钦出发。从中甸到德钦全长182km,预计3个小时到达。途中第一景就是金沙江大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站在金沙江大湾的观景台上,欣赏着金沙大湾的美景。金沙江从远处的山谷缓缓而来,围着日锥峰画了一个倒写的物理学中的欧姆符“Ω”,像是给日锥峰戴了个紧箍咒。<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作为三江并流之一的金沙江(下游即长江),因盛产金沙而得名,浑浊的江水撞击着江岸发出哗哗声,从高处看去,江水绕弯后全然不顾两岸青山,直奔东南而去。对面山坡上的汽车向甲虫🐞一样爬行在蜿蜒的山路上,那里已经是属于四川了,可谓一江隔两省,便能体会地理区划是自然形成的道理了。</span></h3> <h3>经幡飘扬之处必是圣地。飞来寺—这个名字缘何而来,无从考证,单就此地设寺,一定是圣山的守护天使,一声经声、绕圣塔转上三圈定能祈求山神护佑着过往经来生灵万物!</h3> <h3>透过经幡看到圣山的面目,她是那么妩媚、洁白无瑕,一阵云雾又使得她变得那么飘忽,像少女,又像将要出阁的新娘……</h3> <h3>梅里雪山属于怒山山脉,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维西碧罗雪山相接,是康巴地区最著名的神山之一,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峰。在卡瓦格博周围,八座5300米以上山峰一字排开,巍峨壮丽,宛如雪山仪仗队。群峰之中的卡瓦格博形态对称,伟岸高大,充满王者风范,南侧的缅茨姆峰线条秀美,傲立苍穹。五指峰如一道巨大屏风,横亘天际…。雪山前面是深邃的澜沧江峡谷,山峰与江面的高差达4000米。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让人如此近距离大尺度地领略雪山之美。</h3> <h3>汽车驶离飞来寺,继续向西北前进了约20km,过澜沧江,来到西当村。自此到下雨崩距离约19.6公里,交通工具有二:一是徒步,是徒步爱好者的首选,二是乘坐当地村子里的汽车,单程260元(到上雨崩200元,距离18公里),我们选择了乘车。</h3> <h3>长城SUV行进在这样的道路上(说公路似有不妥),平生第一次!说心提到嗓子眼一点都没有夸张,山路是盘旋行进,前半部分基本是上行,经过南争垭口,海拔3729米;每隔50米就看不到前方了,会车时必须退让到略宽处;道路除了泥土、石子,还有很多树根蜿蜒着;后半部分基本是下行,到达下雨崩,海拔3054米。听说这路也是去年刚通车的,以前会有马帮帮助运输。开车司机大哥看起来不到40岁,一路唱歌,一路给我们介绍风土人情,速度还比较快,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也许是艺高胆大的缘故吧!不过我们自己也开玩笑,满山都是原始森林,即使汽车冲下去也是很难直接下去的,虽是悬崖,却林木葱郁,绝对的氧吧!</h3> <h3>傍晚五点时分,我们终于到了下雨崩村,抬头是雪山,低头是猪马🐎鸭牛鸡,小桥流水等,我们兴奋地唱着山歌绕着村子转圈,“唱山歌勒,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真的那边就有人和上了,村前草地上还有人在搭帐篷,去看看…咦,还嗨上了!一起嗨吧!……好一幅世外田园图画。</h3> <h3>我们转了一圈后选择了一家叫国际青旅的旅社住下了。是一对本土藏族小夫妻开的,老婆在家料理,男人出村采购物资,回来兼做厨师。晚饭早饭需要预定,让我们先出去溜达等做好了叫我们回来吃,这不仅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的情景,晚上放学一帮孩子出去嬉闹玩耍,等天黑了,各家妈妈扯开嗓子叫:**回来吃饭啦!好亲切遥远的感觉!</h3> <h3>这里的日出要比我们内地延迟2小时,早晨7:25日出。我们住的房间窗帘打开可以直接看到雪山,准备坐在床上观赏日照金山的美景,可7点刚过就听到窗外有嘈杂声,举目一望,窗外的小河边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说要拍日照金山的倒影,好家伙,赶快起床抢占有利地势,等我到时距离我相中的位置中间隔了约80公分的水草地,急啊!这时师兄到了,发挥腿长的优势,举步一跃就上去了,才有这无有杂影的倒影!</h3> <h3>这是华为拍出的效果,点赞👍。这山峰叫五方佛峰,山峰下有神瀑,常年不息,听说每年的藏历新年,都会有川、滇、藏的藏民去朝拜,为新的一年祈福!</h3> <h3>早饭后我们寄存了行李(说是寄存,其实就是放在客栈的大厅,老板娘说都是这样,没人拿的👍),简单准备了点中餐用的干粮和水,还有就是登山杖(没带就就地取材,没有出售的)向五方佛峰和神瀑出发!</h3> <h3>神瀑位于梅里雪山腹地,在下雨崩的西北方向,徒步单程5.4km。也可租马骑行,不过需要提前一天预约,要从上雨崩下来,没有人会在意你多给多少钱,临时帮你调一匹,只要没有预约就徒步吧。好吧,挑战一回,GO!</h3> <h3>出发!途中美景自不必说了,连资深驴友陈美女秦师兄都啧啧称道。途中遇热情的藏民大哥、还有雨崩牧场的酥油茶,那味道叫纯正,第一次体会一下打酥油茶!</h3> <h3>没有错!跟着经幡走,每到小溪或山水过处,都会有彩色尼玛,或名称,这些都是藏民为神山留下的虔诚祈祷!有莲花生大师驻足过的小溪、有观音水、有空行母修行的山头等,佛峰对面还有莲花生大师曾经修行过的山洞!</h3> <h3>远眺五方佛峰,以为神瀑就在山脚下,看上去的那一抹灰白,心里想着应该是砂子吧?不管怎么说,走近再说吧,相信眼见为实。结果走近一瞧:乖乖,哪是砂子,那是冰川!怎么没听说过,也没有看到宣传?在蚂蜂窝上也没看到点评,关于这一点我至今疑惑🤔。(我暂且叫它冰川)看过几处冰川,没有能够直接爬上冰舌上的。兴奋的还在后面,继续前行,竟然看到山洞,还透着亮,中间哗哗地流水,原来来路上的山水主流来自这里,我们无从得知它准确命名,我给它取名“冰隧道”,我又以为这就是神瀑了,又错了,神瀑在山上,还要上行!穿过“冰隧道”,一直到山脚处就都是冰川了,也在不停地融化…融化…我有点理解三江源为什么都在青藏高原了,因为他们最接近天神,天神老人家把从平原吸来的水分子再以这样的方式还给地球…这大概就是物质不灭定律吧。</h3> <h3>几乎是60度上行约150米左右,走没有路的路,靠脚蹬手抓终于爬上了神瀑所在的地方。不得不再次感叹大自然中神功,怎么会在这么高处人迹罕至的地方生出这么个平台,难道真是自然之神为神瀑而造?在一陡峭的悬崖中有一瀑常年喷水,再经自然通道流下山去……</h3> <h3>这是从神瀑处俯瞰“冰隧道”,不注意就是一堆白沙。</h3> <h3>又是新的一天,我们就要离开雨崩了。如果向上雨崩走冰湖,单程12公里的山路太可怕了,还是问问当地人吧,我们需要到德维路上与新队友汇合,怎么走合适。当地人说,走尼农大峡谷吧,虽都是山路,当地人两小时就能走完,你们四小时差不多吧,多少公里呢?没人说得清楚。想着进来坐车的情形,心跳就加速了。又省钱又探山,一举多得,走尼农!</h3> <h3>看好地图就出发,结果没出村子就绕不出去了!开导航吧,就在村子里转,后来还是问了当地人,才走出第一步:过小桥走小路,不要走水泥路就出去了。好家伙!因为没有开发,不对驴友开放,所以地图上找不到这条路,导航自然不通啦。进山以后只要顺着大路走就不会错,只有一条路,且基本是下行的。说说容易,可一进山,啥叫大路啥叫小路,你得几条都仔细琢磨一下,几人商量一下都认为这是大路就走这条,集体智慧还是无穷的,事实证明走对了!👍</h3> <h3>别看这桥小,啥名字已经不知道了,它可是横跨两座山哦,处于峡谷处,抬头看看峡谷中的流水,用激流而下形容绝不为过!</h3> <h3>顺着山路已经走了五个小时了怎么还不到?不会走错吧?不能啊,遇人就问吧,好心人都说快了,拐过弯就到,结果不知道拐了多少弯,还说前面有驿站可以休息,过了驿站就快了。可到了驿站,其实是下雨崩的一个村民爸爸辈来到这里开了一个“秘境客栈”,一问还要走两小时,才能到达终点,连一个苹果都没吃完就又上路了。</h3> <h3>山路两旁的植物品种繁多,叫不上名字。有一种很像花椒,也有那股味儿,我们觉得像是野花椒,想着这双辛苦的脚,就想晚上犒劳它一下,就找出塑料袋,一路捋了好多,放在汽车上,坐在前排的师兄直呼受不了。到了饭店询问当地老板,说不认识,就是野草,我们还想确认泡脚是否对身体有好处,人家回答说:反正我们没用过!靠,想来林大鸟多,真的是我们想太多了……</h3> <h3>澜沧江的江水是三江中最浑浊的了。</h3> <h3>终于走到终点了—尼农停车场。在澜沧江的边上,江对面就是德维线了。回头看看这一路,不停地查看位置,都是德钦县云岭乡,再看看手机里程计量,显示18.1km,也就是说我们走了18.1km山路,花了7个小时。与经常徒步相比不算啥,咱跟自己比比,也蛮佩服我们自己的👍。来路上山水哗哗地向下游流淌,岸边一直有水管架设,原来是为这里的矿泉水厂而备。</h3> <h3>我们还是挺贪心的,还想翻到雪山那边看看。出了尼农,我们顺着德维线南行,经过贡山、丙中洛向西藏挺进。绕过碧罗雪山沿着怒江向西行,经过滇藏界,穿过老虎嘴,越过大流沙,来到察瓦龙。甲兴乡是梅里雪山的后院,背靠主峰卡瓦格博,这里只有四户藏胞。我们翻过几个垭口,来到了美丽的甲兴村。这里山水充足,植被丰富,牦牛遍山,小猪成群,还有大棚蔬菜……藏式楼房等,藏民生活应该是称得上富足有余。听藏民介绍,距离不远处还有一处冰湖,可惜没能有缘……</h3><h3>梅里雪山—美丽的雪山!为了一睹你的风采,哪怕千难万险!你还赠送我们三江并流的景观!此生能亲睹此等风景,将不妄此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