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1月15日我有幸在许昌市实验小学聆听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的耿春龙校长的讲座《在读写结合中实现语文要素转化》。</h3> <h3> 耿校长指出,实现语文要素的转化必须以关注、钻研教材为先。要认真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弄懂、弄明白单元导语、综合性学习等各个部分设计的要点、给出的提示。对于教材的使用,我们要形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考,实现对教材规定动作的转化。</h3> <h3> 对于怎么样实现在读写结合中语文要素的转化,耿校长给出了以下四个策略:第一,关注文本,多维比较。第二,语言重构,化僵为活。第三,借助插画,猜想追问。第四,发散思维,体会情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四个策略,耿校长为大家举了几个语文教学的实例,比如用比较的方法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与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就会发现,两篇文章一篇是围绕一种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另一篇是用较少的语言看到了更多的景。通过这样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h3> <h3> 这次讲座中耿校长用幽默丰富的语言和生动详实的教学实例为大家展示了如何实现读写结合中语文要素的转化,使每一位到会的老师都获益良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