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耳洞”里写忠贞

阿振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牛之营近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报告前接受阿旺桑波活佛献哈达</b></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猫耳洞”里写忠贞》</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文/牛之营</font></b></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几年前偶得在海日记,总想为他写点什么。</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因为同住泰城,又是校友同乡,我和在海二十几年前就已认识。当时他是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现解放军九六0医院)的军医,戎装帅气,风华正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2000年在海从部队退休,在我住处附近开办了“康达中西医诊所”,服务一方居民,颇受社区好评。闲暇之余我有时到诊所逛逛,偶有小恙也到那里瞧瞧。2015年秋末的一天,我因身体疲劳不适来到诊所,在坐诊的王大夫把脉之际我发现在海的桌上放着一本新书,拿起一看书名是《老山,永远的记忆——军医刘在海战地日记》,封面是在海在战壕里的全副武装照,头戴钢灰,身背钢枪,肩跨卫生箱,胸挂子弹带,目光警惕步伐坚定地前行。我当即有些吃惊,以前我知道在海曾参加过老山对越作战,但他极少给我谈起老山前线的事,更不知道他写有战地日记。长期做地方党史工作的我,深知这种资料的珍贵,立即提出索要,在海欣然相送。</h1> <h1>  回家粗略阅看此书,深为其朴实感人的内容所触动,总觉应为此写点什么,但因个人在党史和红色基因教育等方面社会活动较多,加之年事已高懒于动笔而未付诸行动。今逢《母校情怀》征稿编纂,我鼓励在海好好写写这段经历,因为保卫国家,浴血疆场,毕竟是四中校友一份特殊的骄傲。在海很谦虚,他写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文,其中简略地写了自己毕业后的经历,对在老山前线的光荣日月有点轻描淡写,我感觉非常遗憾。我们的“校友风采”中决不能缺少这份不可多得的荣耀。再者,今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十周年,许多参战老兵及相关单位相继以各种方式进行纪念,老山对越作战是这次反击战的延续,理应一体予以纪念。于是我再次研读此书,并多次与在海交谈,于《母校情怀》在大家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即将玉成收官之际写成此文。</h1> <h1><b>细读日记,让我心生许多惊叹与感慨</b></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海这本战地日记编辑比较规范,印装比较大气。是他的外甥解西伟2013年国庆节从南方回老家时,发现了舅舅泛黄而又宝贵的日记本后主动帮他编辑完成的。据西伟讲,他用了40多天的时间进行整理、编辑、打字,以对历史负责的严谨态度,不厌其烦地联系舅舅和他当年的老战友,对当时因条件、专业等因素记述不清楚不确切之处进行了认真的核实订正。由此我深信这本战地日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虽然不是出版部门正式出版,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价值。日记首篇写于1985年5月13日,终篇结束于当年的12月31日,233天里共写日记222篇,10万余字。记录了1985年他作为201师医院军医,积极申请参加对越防御作战,被批准后调往199师被配属到连队,在老山前线最前沿的1072阵地坚持战斗的日日夜夜。他的日记其实不止这些,他写书中最后这篇日记的时候,他所配属的二连撤下阵地由九连接替,在海又与九连的战友们坚持了3个多月。期间他照常写了不少日记,但因几十年光阴流转,日记本不知所踪而未能编入。这的确是一个永远的遗憾。</h1> <h1>  西伟对日记进行了有机的编排,按时间顺序分为“开赴老山,初战告捷”,“荣立战功”,“惨烈的战斗”,“遭遇炮击,与死神擦肩而过”,“短暂休整,中秋观赏彭丽媛演唱”,“1072阵地的坚守”,“等待进攻”,“血染的风采”等八个章节。这样的编排比较合适,既显得条理清晰,又可对战场的历程脉络一目了然。我从头至尾阅读了日记,有些地方不止读了一遍,洋洋10余万字,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战场复杂的地貌,恶劣的环境条件,又有激烈恐惧的炮战,炮击后的惨状;既有危险的战场抢救,与战友的生死离别,又有胜利后的喜悦,猫耳洞的艰辛苦乐等等。日记中还写了作者不少的心理活动,如初战时的恐惧,艰难中的沮丧,战友牺牲后的哀痛,对亲人朋友的思念,目送首批战友离开战场时的悲伤,以及对战斗的看法和坚持到底的决心等等。读着日记,仿佛身临其境,好像听到了战场的炮声,闻到了硝烟的味道,看到了壮士们的冲杀,感受到了猫耳洞的污浊和潮热的憋闷。日记文词朴素,没有任何的修饰与描写,当天发生了什么日记就写什么,心中想到什么本子上就写什么,是老山前线原汁原味的战场记录。有人说“朴实无华便是美”,我感觉在海的日记是“原生态的真实更是美”。看过之后,使我心生许多的惊叹和感慨。</h1> <h1><b>这本日记产生的本身就是个奇迹</b></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知道,日记是再平常不过的文体。绝大部分日记都写于和平年代,记录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思想与情感。而战地日记,写于战场之上,写于两军作战的阵地,那些写于歌舞升平中的日记怎能和它相比?在“日记家族”中也有战争日记,我搞地方党史工作几十年,接触过不少。有大部队作战时的“阵中日记”,有革命者行军打仗的“随军日记”,即使这些也不能与这部战地日记相比。“阵中日记”一般是大兵团作战时指挥部的参谋们所记的,指挥中心离战场较远,有警卫部队,稳定安全。“随军日记”也是在行军打仗宿营之后较稳定安全的情况下写的。而这部战地日记写于老山前线阵地前沿,写于敌人炮火之下,写于条件极其艰苦难耐的猫耳洞中,而且是7个多月的坚持。所以那些“战争日记”也无法与它相比。</h1> <h1>  说这本日记是个奇迹还在于他是在没有条件写日记的状况下写日记,他令人惊奇的挑战了“不可能”。据资料介绍,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境内,主峰海拔1422.2米,核心区域共有大小27个山头,是中国与越南边界线上的一个骑线点。这里一是气候恶劣。据史料记载:“老山地区系山岳丛林地、亚热带气候”,“雨季阴雨连绵,旱季终日浓雾不散”。二是蚊子、老鼠、蛇多,当地有句俗话,三只蚊子一盘菜,两只老鼠半麻袋,蹲过猫耳洞的官兵没有不被咬过的。三是猫耳洞里平均温度40度,潮湿污浊,闷热难耐,拥挤狭窄,而且只能每人一床,那10万多字的日记就是趴在床上写出来的。从日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阵地恶劣的状况。1072阵地距敌人只有100多米,双方的炮战随时都会发生,冷炮,阵炮,持续几十分钟,一两个小时甚至黑白不停的炮战接连不断。例如在海5月29日的日记写道:“整个晚上炮弹是铺天盖地,惊心动魄,使人心颤,敌我共发射炮弹数千发。”阵地上可供隐蔽的茂密的林草被完全炸光,土地被翻过几个个,两三米深阔的弹坑一个连一个。在布纹钢搭成的猫耳洞中也是震耳欲聋,洞顶哗哗落土,洞口经常落弹,洞前的小棚子被炸飞多次。凡炮战大多都有负伤者,他们必须冒着炮火前去抢救。这本日记,回响着大炮的轰鸣,散发着硝烟的味道,浸润着猫耳洞的潮污,记录着共和国青年军人的心声,凝聚着作者超人的毅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说这本日记是个“奇迹”毫不为过。</h1> <h1><b>日记内容彰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贞</b></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不惧牺牲,火线抢救,用不凡的功绩写忠贞。1985年5月13日下午,在海和战友们经过长途跋涉抵达老山战区60号高地。5月21日,营部确定他到最前沿二连的1072阵地承担救护任务。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出了阵地的危险和自己的誓言:“1072阵地是老山的前沿阵地,凸入越境几里,三面受敌,经常遭到越军的偷袭和炮击,……这是我们团的防御核心的中心,任务很重,危险性大。”“到最残酷和危险的前沿,……我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5月25日夜,在海值班站岗,凌晨1时遇到了“第一次生命威胁”,从顶部飞下的一颗手榴弹在他附近爆炸,所幸右上臂只受弹片擦伤。早5点敌人炮击,前边有同志负重伤,他和卫生员在75号阵地实施了第一次紧张急救。据日记记载,在此后的27日到31日,连续发生炮战,在海他们冒着炮火进行了四五次抢救,此后这种抢救成为常态。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上阵地第一个月,他就抢救了30名负伤或阵亡的战友,在海欣慰地说,我“完成了一些我梦寐以求的天职”,“这使我感到极大的高兴和自豪”。6月中旬,在海荣获“三等功”。上阵地7个月后,他累计“在前沿单独抢救伤员已达100多名”,其中有30余名牺牲者,12月下旬,上级把他的三等功晋升为二等功。</h1> <h1>  日记中,在海很多次记录了战场抢救的恐怖与危险。其中他在7月26号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意想不到的,更大的灾难是:15点左右”,“听到声嘶力竭的呼喊:六0炮班有伤员。我立即起来,到洞口,一发炮弹在前方爆炸,我的卫生员(鞠亚航同志)左手被炸伤,……我只好一个人赶到六0炮班,目睹现场,惊呆了,四名同志倒在血泊中,……我一一检查……牺牲了。……我找到一名重伤同志……当即予以有效的气胸封闭、包扎。接着,又对几名阵亡的同志进行一般性包扎,发现一名颅骨破裂,脑浆已经外溢,大脑突出;一名同志弹片击穿心脏,一名更惨,……肺脏外露……肠外溢,其状惨不忍睹” 。“看到现场的同志无不万分悲痛,……有的情不自禁放声大哭。他们的班长看到本班的战士伤亡这样惨重,……竟然暂时精神失常,又哭又闹,又打又笑”。</h1> <h1>  此时的在海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他写道;“我在那里就地抢救也十分危险,假如要是(敌人)再打来一发炮弹,……说不定我在那一刻也要命归西天了”。</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海的战场抢救,大多都是在这种境况下完成的。据在海讲,他抢救的六0炮班这位战友叫殷成国,爆炸后送经救治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他是江苏镇江人,把在海当救命恩人,二人成为生死之交,至今联系密切。此为后话。</h1><h1><b>&nbsp;&nbsp;&nbsp;&nbsp;&nbsp; 赞赏英雄,鄙视败类,用鲜明的立场写忠贞。</b></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海的日记中写到过一些人和事,崇尚英雄,鄙视败类,表现了一个共和国青年军人爱憎分明的政治品质。他在日记中3次写到英雄战友李庆双。综合日记的描述,李庆双是在5月29日负伤,经在海抢救后送,辗转到昆明总医院治疗。他参战心切,伤还没完全好,且体内还存有一块弹片,就留下一封信偷偷跑出医院,几经周折返回部队。7月20日,庆双第二次负伤,不久伤愈再次归队,11月22日被不明手榴弹炸伤牺牲。战后,李庆双烈士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h1> <h1>  在海对庆双的英雄行为非常钦佩。他在7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他的思想境界和求战心情却是那样的高尚、迫切,多么可敬!”“这是每位有爱国心和政治责任感的青年军人都会做的!”,李庆双牺牲后,在海对他“又遭此不幸”“深感悲痛”。</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7月4日,在海在越台广播中听到士兵李xx被越军俘虏后叛变的消息,“十分气愤”,在日记中写道:“叛徒是十分可耻的,他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民族正义感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又到哪里去了?”“他只想到保存自己的一条小命,可耻,可悲!”</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10月20日,他在日记中写到一名平时表现不好的士兵,贪生怕死,站岗时开枪自伤,企图离开战场,后被识破。在海当时曾给这败类包扎处理,听说真相后气愤至极,骂其“真是恶劣、卑鄙!”</h1><h1><b>&nbsp;&nbsp;&nbsp;&nbsp;&nbsp; 不断自我激励,请战参加进攻,用英雄的行动写忠贞。</b></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日记处处展示出在海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进入战区第一天,他“专注眺望神往的老山,心情是如此的激动”,表示“我们千里开拔”,“一切都是为了它,为了它的尊严和完整”,为来此接防感到“神圣、光荣”。</h1> <h1>  此后在海经历了初上战场的紧张和恐惧,逐渐进入适应阶段,面对残酷危险的战场现实,他经常自我激励,不断强化自己的战斗决心。</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6月4日,在海日记中写了自己一件不寻常的举动。他“怀着不安和悲伤的心情给亲爱的父母亲写下了遗书。”他写道:“我认为是完全必要写的。在战争中,人人都有牺牲的可能,做最坏的打算,一旦不幸后,也算有所交代”。因为在即将开赴战场之前,母亲去部队看他,由于保密纪律在海没有告知母亲,当送母亲走时心情简直难以形容。他想“为保密不让亲人担心要说明事情的真相,表示对老人的爱戴和歉意,并安慰和鼓励父母顽强的度过晚年”。</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读到这里,你是否要禁不住唏嘘。在南疆边关,在海已抱定了为国牺牲的决心。这一举动,超过了千百次庄严的宣誓。</h1> <h1>  6月22日“战情平稳”,这天是端午节在海在猫耳洞里度过。他在日记中简述了屈原的爱国事迹,写了以前在家过端午节的情形,言语中饱含着对家人的思念。但最后笔锋一转勉励自己:“昔日的屈原爱国精神,将会很好地鼓励我今日保国杀敌!”</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7月1日党的生日,在海过得特有意义。头一天他到炮班“亲手打了数发炮弹”,正中越军968阵地,“据同志从炮兵观察镜看到,一名越兵当场毙命”,大家“高兴万分”。他作为五年党龄的党员,为在火线上度过而骄傲,铿锵有力地表示:“我知道在战斗中怎么用自己的行动来纪念党的生日。”“今天不是祖国需要我的时候了吗?对党的生日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多杀敌,打好仗,”“请党考验我吧!”</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8月1日,在海的日记写得较长,看得出他对八一建军节的深情和重视。其中有这样两句显示出他的热血男儿的风采。“我是一名现役军人,特别是正处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战场上,对自己的节日更加亲切。”“我即已投身军旅,就应为军旗增辉,我即已作为一名军医步入前线,就更应该为战友尽好神圣的天职!”</h1> <h1>  10月1日,敌人“在我国庆期间并没有打炮‘祝贺’”。在海在日记中热情赞颂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痛斥“越南小霸”的罪恶行径,表示“我作为一名参战军人,为能保卫祖国做一点贡献,感到莫大的光荣,就是战死疆场又有何妨?!”</h1><h1>&nbsp;&nbsp;&nbsp;&nbsp; 写到这里我在思考,在海这些誓言,放到和平环境,若在某些普通的场合,或许既平淡又平常,然而他是写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是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实践着的誓言,每个字都迸射出铮铮的骨气。我们怎不为之敬佩?不断强化的战斗决心必定催生英雄的行动。在进入阵地三四个月时,战友们就听说上级酝酿要对敌人举行一次大的进攻,这一消息在在海心中不时引起冲动。10月25日,他写道:“近几日,总是有一种考虑在我的脑海里环绕,我想像团里写一封‘请战书’,要求加入到进攻战队伍里去,争取把最艰巨、危险的任务抢到手。” </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0月30日写道:“下午15点,我专门给卫生队史队长打了一个电话,……提出加入战斗行列的要求……”。&nbsp; </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进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11月10日晚上,他“终于把自己很久的想法大胆表露出来,向团党委写‘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前沿……,还说明了自己所具备的条件”。</h1> <h1>  在海一直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上级的批准。11月28日,团政委给他打来电话答复说:“你在前面任务本身就很重,很辛苦,就不要到前面去了,我们理解你,到时候看情况再做临时决定。”</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请战的愿望化为泡影”,在海心中有些失望但也没有放弃。11月30日,在海写道:“经过与三营的交涉、协商,我们救护所终于‘抢到’一份任务,团里也正式批准同意我们救护所‘开张作业’,以备伤员多时急需。”他说:“既然任务到手,无论是主还是辅,我都会尽心尽力完成好。”于是,他们在三营的协助下整理加固了救护所,做好了迎接新战斗的准备。</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1985年12月2日7点30分,我军对越军968高地的进攻拔点战斗打响,经过近3个小时若干波次的冲锋激战,拿下并占领了越军阵地。在海救护所主要负责七连的抢救,在惊天动地的炮火中,他与两名卫生员紧张的实施抢救,由于三营救护所被敌炮火摧毁,在海这边压力增大,“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人,有一名伤员干脆在洞口抢救。”这一事实,也证明了在海争取开设救护所的必要性,他们前后共抢救伤员20多名。此时的在海,深为自己能“为战斗的胜利,为负伤战友做了一点贡献”而高兴和自豪。</h1> <h1><b>  以苦为乐,极限坚持,用坚定的信念写忠贞。</b>老山前线极端残酷的条件,时刻挑战着他们的极限。猛烈的炮火,生命的危险,恶劣的气候,憋闷的猫耳洞,孤独的折磨,对亲朋的思念,蚊虫的攻击,一齐摧残着他们的肉体和精神。抢救的过程中,天天面对伤亡,面对与战友的生死离别;同住猫耳洞的鞠亚航、汪庆、董运亭都曾负伤后送治疗;在海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8月24日晚6点,他和两战友刚进猫耳洞,随即一个炮弹落在他们乘凉处。他们的供应全靠军工(后勤)人工背送,因敌人炮击或连天大雨,他们经常连续多天断水断炊,过着上甘岭的生活。上阵地不长时间,他们大多都得了战场“综合征”,头痛、头晕、恶心、腰酸、腿痛等等。“最严重的病是虫咬而引起的感染,……有的战士身上竟有几十处甚至更多,……均为化脓性溃疡面,愈合很困难……。”</h1> <h1>  面对这些挑战,在海也有几近崩溃的时候。但是他想起自己的决心和誓言,想到光荣的军人职责,又一次次战胜软弱,挑战极限。从日记中多处看到他和战友们以苦为乐,勇敢坚持的记述。敌我猛烈的炮击,他们称之为“炮声交响乐”,因打炮下雨长时间窝在猫耳洞,他们为保持体力坚持锻炼,发明了“猫耳洞操”;在取得胜利而条件许可时,他们特搞点酒菜庆祝一番;有时,他们也打会儿扑克,开个“故事会”自娱自乐。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海还抓住难得的战斗空隙在猫耳洞里学习文化知识。他在8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我越来越感到在激战间隙要学点东西了,”“特别战后如果我幸存下来,那么工作也需要知识。”“虽然在战场上心情和环境都不利于学习,但学习还是能挤出时间的,这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和决心了。”</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海以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坚持着。12月25日听到消息,二连近几天撤下阵地,明确在海配属新上来的三营九连继续坚守1072阵地。二连全部都下去了,为何单单留下他自己?已在阵地战斗了7个半月,身心极度疲惫的在海一时难以想通,他太盼望下去喘口气了。很多同志劝他去找领导反映,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他写道:“当然,领导的决定我无论有什么怨言,在行动上要坚决执行!在前面坚守一天就尽自己的职责,干好工作!”</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此后的几天,在海依依不舍的送别了二连的战友们,与新上阵地的九连继续坚守。期间,他抢救战友近20名,其中牺牲者3名。1986年4月,在海所在的部队轮战结束,他终于离开战斗了340多个日日夜夜的1072阵地。</h1> <h1><b>结束语</b></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未下阵地之前的1986年1月,在海由排职被破格晋升为正连职干部,任三营卫生所所长兼军医。下阵地后的当年五六月份部队进行战评时,在海配属的二连、七连均获集体一等功,他的卫生所获集体二等功。对于在海,上级找在海谈话解释说,根据他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完全能够一等功,鉴于他已获得二等功,又被破格越级提升了职务,经过慎重研究,决定不再为他晋升军功。在海愉快接受了上级的决定,他深深感谢祖国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奖赏。</h1> <h1>  1986年9月,在海回到老部队201师。1988年调入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1995年升任副团职。退休后的在海曾经感慨:“是母校让我学到了知识,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使我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卫士!”“在老山前线近一年的坚守,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更是光荣美好的记忆。”</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长达10年之久,当年的中国军人用可歌可泣的事迹创造了光辉的业绩。近年有关方面在总结提炼“老山精神”。有的说是“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当年全国10亿人口)的奉献精神,有的说是:“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流血牺牲,敢于挑战极限的革命军人英雄气概”。虽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已包含基本要义。</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有理由相信,军医刘在海,应该是“老山精神”的模范践行者。</h1><h1><br></h1><h1> 作于2019年秋末 </h1><h3></h3><h1>说明:文中引用的在海日记,均为1985年内容。</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