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荟萃 万人共享 ——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代表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活动

数学教研组

<h3>  彩叶纷飞,西子湖畔,为期四天的全国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培育”课堂教学高峰论坛在杭州如约而至,本活动本着聚焦思维内涵、思维过程、思维法则、思维策略、思维品质,探索高阶思维培育的数学教学方式,以全方位研究为新时代的数学教育品质提升奉献当代精品,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贡献数学教育智慧。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小学部)陈彩云老师和林洪老师在石秀容副校长的带领下,共赴杭州,解读名师理想课堂,擷取实践精华。四天的学习内容丰富,有名师优质课展示、评课交流、专家讲座。<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u><b>课程安排</b></u></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style="">✨内涵:“高阶思维”的多元意蕴</b></font></h3> <h3>  高阶思维是由元认知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思维等多种复杂思维所构成的集合。</h3> <h3>  刘松老师的《怎样围面积大》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孩子的积极思考,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孩子思考怎样围最大,让学生当老师,把课堂交给孩子,彰显了刘老师的育人理念;华应龙老师的《圆面积练习课》,牵手差错思且行,前方自有新风景,数学来源于生活。利用身边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辨,化错,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张齐华老师的《认识百分数》,课堂上学生从懵懵懂懂到清清楚楚,是一节真实的学习课堂,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与倾听;吴正宪老师的《计算复习课》,老师用联系的方法将加减乘除进行一个整合,从碎片化教学走向系统化教学,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意义。</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设计:寻找高阶思维发展的支点</b></font></h3> <h3>  学习者的高阶思维,是在“反思一问题生成一探究批判一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通过学习材料、学习支架、问题与学习任务设计等,为高阶思维的蕴育奠定基础。</h3> <h3>  邵汉民老师的《正多边形与圆》,从正多边形,演变到圆,巧妙的渗透了极限思想,让孩子更能理解感受正多边形和圆的联系和区别,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罗鸣亮老师的《笔算除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感受、体会、质疑、发现、解惑、归纳,是真实的课堂,扎实的探究,有意义的理解;徐长青老师的《优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层层深入,让学生从经验入手,反复形成新经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思维,学会优化;刘德武老师的《可能性》,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生成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的轻松,教师导的巧妙。强震球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猜想--验证”的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渗透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推理能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生长:学习活动催生高阶思维自然生长</b></font></h3> <h3>  创设协同学习、深度对话和反思建构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学会深入思考问题和阐释观点,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自然生长。</h3> <h3>  朱乐平老师的《分配率》,用高位思想引领高阶思维,让推理更抽象,让数学更理性;袁晓萍老师的《软糖666》,让学生在课堂中乐于提问,乐于质疑,从思辨角度进行绘本阅读;朱国荣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静静的思考数学,净净的做数学,竞竞的说数学,渗透代数和函数思想;黄爱华老师的《方程的意义》,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读出过程、读出标点、读出联系、读清本质”这几个方面深刻理解题意,从而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另一方面黄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在列方程这一环节学生从“模仿”到“自主独立完成”,从“有天平”到“无天平”,从而将方程的数学模型深刻的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 style="">✨进阶:练习应用促高阶思维融通进阶</font></b></h3> <h3>  通过变式应用、迁移应用、综合应用等,促动学生运用高阶思维进行解释、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意义等,实现高阶思维的融通和进阶。</h3> <h3>  唐彩斌老师的《行程问题综合应用》, 一道题,一节课,相遇容易,相见难。知识由浅入深,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进行爆发不断的往更高的思维阶段前进;李培芳老师的课,课堂的精彩源于学生敏锐的思维,学生的精彩表现源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引导;高丛林老师的《无尾熊兄弟的时钟》课堂非常童趣,我们的教育是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课堂,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刘伟男老师的《拾遗:苏州码》,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滋养生命,捡拾遗失的美好文化,不仅给学生埋下了爱国的火种,还有思维的火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 style="">✨洞见:“别样的数学课”中高阶思维协同发展</font></b></h3> <h3>  数学游戏、数学魔术、数学折纸等“别样的数学课”和“创意课程工作坊”,组织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将思维法则、思维策略、思维品质的培养蕴含其中。</h3> <h3>  洪雪芬老师的《缩图放大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中学数学、说数学、玩数学,锻炼了学生分析数据、推理建模、创造开发的能力;常文武老师的《七巧板的操作》,整节课让学生在问题中动手,在动手中解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问,就是学会发问;余颖老师的《周长是多少》,在观察中寻路,在操作中思路,在交流中理路,悟思中拓路,整堂课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一步步启发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答案;吴振亚老师的《数学魔术:猜生日》用魔术吸引孩子注意力,发散孩子思维,让孩子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同时让孩子体悟数学的神奇,感受数学魅力;李老师的《三角形的猜想》是一节思维导图课,通过不断的猜想,想猜,猜想,再加上动手的完美结合,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进行分类整理,在猜想中“谈本朔源”。</h3> <h5>老师们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讨论、思考。</h5> <h5>噔噔噔~“疯狂”的粉丝上线啦👆</h5> <h3>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专家、名师们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享用不尽,受益匪浅。从名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学风采,他们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超强的教材解读能力,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与会学生精彩的互动,娴熟地课堂驾驭能力。思考还在继续,探索仍在进行,这次学习的收获和启示将会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并与全校老师分享,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让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结出丰硕的果实!</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林 洪</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陈彩云</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图片:石秀容</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陈彩云</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林 洪</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审核:石秀容</font></h3>

思维

学生

老师

高阶

数学

课堂

孩子

学习

教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