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塔胡同

天山老兵7997061

<h3> </h3><h3><br></h3><h3> 砖塔胡同,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有资料说砖塔胡同启于元代,是讫今为止唯一自元大都时代即有文字记载并沿用至今的胡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被称为北京胡同之源。说起砖塔胡同就不得不说说胡同东口路南的砖塔,砖塔胡同因此砖塔而得名。</h3><h3><br></h3> <h3>因砖塔位于北京西四,北京人管叫:西四砖塔。该塔至今已经历七百多年的风雨了。</h3> <h3>小院里开辟了“砖读空间”,备有四万余册与北京有关的书籍供读者免费阅读,还有讲座沙龙等文化活动。</h3> <h3>门额的条石上刻:“元万松老人塔”,石刻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时所留。落款是:“番禺叶恭卓敬题”。番禺今广州市辖区,叶恭卓(1881……1968)曾任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1927年任南京政府铁道部长、北平国学馆馆长。叶任北平国学馆馆长期间组织人对万松老人塔进行了一次维修。并题“元万松老人塔”。</h3><h3>该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九级密檐式八角砖塔,塔高16米。清乾隆十八年重修时将原七级密檐加高为九级,用青砖将原元塔包裹,形成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玲珑精致。</h3><h3>塔南侧嵌有一方记事石刻,上书:清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七月谷旦康亲王臣永恩奉敕重修”。清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年即1753年,“谷旦”即“吉日”的意思。由亲王负责重修,可见乾隆皇帝对万松老人塔的重视程度。</h3> <h3>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俗姓蔡,金代河内(今黄河北)人,一说为河南洛阳人。自幼15岁出家,受戒后云游四方,寻师访友,后到河北磁县大明寺专攻禅学。他一生经历两朝,前五十年在金,后三十一年在元。他是金元时期著名的佛教大师。他不但精通佛法,还是个儒学大家,因而深得金章宗器重,还是元世祖的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后受赐居燕京(现北京)西郊门头沟栖隐寺,得八十一岁圆寂。骨塔分两处,一处是他早年出家后的河北邢台净土寺,另一处就是北京西四的砖塔寺。</h3><h3>说到这儿我大概明白了万松老人为什么受到乾隆皇帝的追思和厚待,因为万松老人辅佐过金章宗,而金与满同出于女贞人。我想如此,不知对否?</h3> <h3>“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这两块木板好像是老宅子的两块门板,有些古韵。</h3> <h3>院里晒太阳的两只猫咪</h3> <h3>京西门头沟妙峰山栖隐寺</h3> <h3>这是1915年的砖塔照片(下)</h3> <h3>这是1927年的砖塔照片,片中显示桥洪号羊肉店在塔前卖肉(下)。</h3><h3>据记载这家“桥洪号羊肉店”在叶恭卓维修砖塔时出钱让其搬走了,不知那时有没有钉子户?</h3> <h3>这是1961年时砖塔的照片(下)。</h3> <h3>这是八十年代砖塔的照片(下一幅)。</h3> <h3>西四砖塔寺由于地处闹市,寸土寸金,据可知记载这里先后被人占过,开过肉铺、药店、小饭馆,当过私人牙医诊所,作过小商店卖小百货等,最后用于民居成了小杂院。1986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投资腾退了居民,进行了文物修缮,最终使这座历尽七百余年风雨的砖塔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h3> <h3>胡同东口</h3> <h3>东口临街一户人家挂的风铃</h3> <h3>再往西走,正赶上工作人员在挂“自愿申请退租”的横幅。</h3> <h3>11月八号,北京西城区西四片区的砖塔胡同启动了城市保护更新项目,这是西城区继菜市口片区后第二个申请式退租项目的核心片区。根据有关报道这次申请退租的居民每平方米可获12万人民币的补偿。</h3> <h3>所谓“申请式退租”,是指直管公房的承租人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房屋主管部门自愿申请退租,然后获得退租补偿的一种方式。如把户口自愿迁出中心城区还可得到适当奖励。</h3> <h3>下面是临街的民居,其实这片平房都是刚修缮不久,砖都是新的。</h3> <h3>精美砖雕</h3> <h3>这家主人给自己的宅邸冠名“寒舍”,这也应对生活中主人对来访的客人谦称:光临寒舍,再加一句就是:蓬壁生辉!</h3> <h3>时值早上八时有余,朝霞正从从东南方透过门旁大树枝叶中的间隙,将金色阳光照洒在的大门上,泛出油漆光亮,这正是:“光临寒舍”。</h3> <p>再做俩石墩岂不更好!^</p> <h3>二级古树,树龄100年至300年以上才有资格挂绿牌,300年以上树龄挂红牌。</h3> <h3>工人正在拔电线杆子(架空线入地工程)。</h3> <h3>这里还有农业部的一个单位</h3> <h3>这里还卖大米、蜂蜜、葡萄酒等。</h3> <h3>“古刹护国关帝庙”,此庙比较特殊,庙房顶上用的是皇家才能用的黄色及绿色的琉璃瓦,瓦当、滴水则为龙的纹饰,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事,说明皇家可能有某些恩准。没见建修庙的碑刻,谁也说不清。</h3> <h3>老北京内城九个城门中就有八个城门口建有关帝庙,其中规格最高的当数正阳门瓮城里的关帝庙,每逢皇帝去天坛或是先农坛祭祀回来时,必来此庙拈香。正阳门关帝庙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被拆除。</h3> <p>老北京城里庙宇极多,大概有上千座,但最多的还数关帝庙,据民国时期统计竟有286座之多!所以就有:“关庙遍天下,而京师尤胜”的说法。关羽为历代帝王推崇,地位显赫,受到官民的普遍祭祀。关羽被称为“武王”、“武圣人”,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香火十分旺盛。还有把刘关张三兄弟放一个庙里祭祀的,如门头沟圈门到风口庵的路上就有一座“三义庙”。在我看来,帝王们推崇关公是为了引导老百姓要忠君不要造反;民间祭祀关公,是看重关公的忠信,做事要守信誉,做人要讲义气。</p><p>总之北京关帝庙很多,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关帝庙陆续被拆除了,但许多有关关公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p> <h3>下面是让院内居民保护古建的公告。这座关老爷庙大杂院的历史在2018年9月画上了句号。</h3> <h3>下图右侧就是正阳门瓮城中的关帝庙。摄于清晚期。</h3> <h3>沿着这条小巷至尽头有块文保牌,上写:贝勒永恩府遗存,这里是砖塔胡同42号,昔日的王府早了却了往日的风采,成了大杂院了。</h3> <p>这个永恩就是乾隆十八年奉敕重修砖塔的那个清王爱新觉罗永恩。乾隆让他负责监修也在理,因为他住的近,就在砖塔的西边,一墙之隔,监起工来便当。</p><p>别小看了这位永恩贝勒爷,人家可是清初八大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即努尔哈赤第二子硕礼亲王代善的第五代孙。</p> <p>第三天我又去了一趟砖塔胡同,在永恩贝勒府出口巧遇一正要出门的老妪,我问了她关于贝勒府的情况。她说原来的贝勒府早拆没了,不过仅剩的三间贝勒府的原房正好是他们家住着,没拆。她还告诉我说,下雨天就他们的房不漏雨,其它新翻建的房没有不漏的;还说他们家住的贝勒老房子用的柱子老粗了,而别人家都挺细的,还说他们家垫房柱脚的石头(柱础石)还有凹,别人家都是平放着的。我说贝勒府的老房子嘛!质量好呀!她说 :“可不嘛!”,说话间流露出几丝自豪。</p><p>她还告诉我说这是贝勒府的后门,原来的大门在南面的大院胡同,郭沫若曾在哪里住过,有假山小楼什么的,郭一直住到六四年才搬到后海住,再后来又由国务院占了,把贝勒府的老房子、假山、小楼什么的都拆了,盖成司局长楼了。</p><p>经她的三言两语就把永恩贝勒府解放后的变迁说清楚了。</p><p>我谢过她给我这个陌生人介绍永恩贝勒府的情况后,就去了南面的大院胡同。</p> <h3><br></h3><h3>下图就是位于大院胡同九号的永恩贝勒府的正门原址(面南)。正中那就是那位老妪说的国务院司局长楼了。</h3><h3>“大院胡同”的名称是不是因为这胡同有一座王府大院而得名的呢?我想应该是!</h3> <p>看下面这不起眼的没有门牌的房子了吗?里面是个小院,我问对面一个门卫,他说这个小院就是砖塔胡同84号,早没人住了,我说这是鲁迅住过的房吗?他说也常有人走这儿这么问我。</p><p>据史料记载,1923年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后,就从八道湾胡同搬来砖塔胡同61号(今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直到1924年五月才搬到阜城门内三条。</p> <p>小轿车左边的小院就是当年鲁迅住过的小院,不过原来的老房子在八十年代就拆除重建了。</p><p>本来这个破旧的小院也要拆除的,理由是这个小院鲁迅只住过八个月,房子也不是原来的房子了,又不是挂牌文物。经过有识之士的反映,这个小院作为地理信息暂时保留下来了,必竟鲁迅在这里写出了《祝福》,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名篇。</p><p>鲁迅在北京前后共居住了十七年,地点共有四处,:位于老宣武区菜市迤西南的南半截胡同之绍兴会馆,位于西城区新街口附近的八道湾胡同、西寺砖塔胡同及阜城门内的宫门口西三条。其中八道湾胡同和宫门口西三条的两处房产是鲁迅花钱购置的。鲁迅在1934年12月18日写给杨霁云的信中说:“中国乡村和小城市,现在恐无可去之处,我还是喜欢北京,单是那一个图书馆,就可以给我许多便利。” 鲁迅还在给章庭谦的一封信中写到:“杭州和北京比起来,以气候与人情而论,是京好。”鲁迅是南方人但却喜欢北京,可见古都北京的魅力。鲁迅在1936年4月写给朋友颜黎民的一封信中再次表达 “我也住过十七年,很喜欢北平” ,六个月之后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就去世了。</p> <h3>另外鸳鸯蝴蝶派(即通俗文学派)作家张恨水也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已拆除)并于1967年逝世于此。</h3><h3>张恨水解放后曾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生病时还得到过周总理的惠待。</h3><h3>张恨水的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他一生创作小说120余部,和大量的散文诗歌游记等共计4000余万字,现代作家中无人出其右者。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章回小说大家。</h3><h3>张恨水还有三绝:</h3><h3>其一、他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记录是七部小说同时着笔;</h3><h3>其二、他写作从来不打草稿,每每是一挥而就,甚至没有什么涂改;</h3><h3>其三、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穿插于小说之中。</h3><h3>中国文学史上对他的评价多是:他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对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雅俗共赏,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融合。</h3> <h3>下面这个楼房大院可能就是原张恨水旧址所在地。</h3> <h3>出胡同东口看如今西四丁字街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h3> <h3>北京晚报(2019·11·20)以《最古老北京胡同迎新生》的文章,介绍了砖塔胡同启动腾退改造的情况。下图是该文的副图。</h3> <h3> 胡同</h3><h3><br></h3><h3>北京的胡同起于元代,是城市的脉络,又是交通的衢道,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数百年来她是北京文化历史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也是京味故事的摇篮和沃土。人们常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胡同越拆越少了,几辈子都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陆续搬离了胡同住进了楼房,远的有搬到五环六环之外去了,再要回来四九城,就要改口说“进城去!”或“上北京去!”了,一句话:远啦!但这无疑是生活的改善更是历史的进步!但老北京们心里难免有几分难舍之惆怅,难舍那里的乡情、乡音和故事……。</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天山老兵</h3><h3> 20019·11·16</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