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凝聚课堂教学智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介休八中一直砥砺前行着!现将第二阶段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font></h3>  <h3>  一、月考分析,踏实践行</h3>  <h3>  “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第一次月考后,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试题分析,阅卷任务和试题分析任务相统一,责任到人,仔细分析出题依据,试题形式,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及突破口,向45分钟要效率,精讲多练,踏踏实实夯实基础。</h3>  <h3>  二、二级培训,见贤思齐</h3>  <h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海霞、李虹老师参加了“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试卷(题)评估反馈记试题命制培训会”,李晓红老师参加了“晋中市初中阶段数学教材培训”,外出培训后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悟,及时进行校内二级培训。</h3>  <h3>          教研和课堂是教学的任督二脉。只有打开“死穴”,我们才能高效地充电,才能经历一次次蝶变。</h3>  <h3>  三、外出讲课,余韵悠悠</h3>  <h3>  10月21到25日,介休市教研室初中部举行了介休三中学科基地校教研活动,我校数学组邢娟老师、英语组王之艳老师承担公开课任务。为此,我校高度重视,以教研组集体备课、试讲、磨课,反复琢磨、切磋,以集体智慧打造精品课,展示八中良好形象。</h3>  <h3>  邢娟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深度挖掘教材,并且全体数学教师群策群力,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落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突破了重点,突出了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了新知,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h3>  <h3>  王之艳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诱导学生的思维,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h3>  <h3>  四、学科引领,百花争艳</h3>  <h3>  继九月份教研室领导公开课展示后,学校开展了学科组长、青年骨干教师优质课示范引领。</h3>  <h3>  赵丽娜老师的课更注重细节,对重难点知识的设计有层次,引导自然。赵俊萍老师的《钱塘湖春行》优化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知识的重构,方法的应用。张蕊霞老师的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孙芳老师启发学生互相提问、倾听、表达、讨论,形成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启发激励的生动局面。</h3>  <h3>         王晓燕老师的课总的感受可以用“高效”两个字来概括。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语言生动丰富,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教学效果很明显。 李晓明老师追寻“本真语文”,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理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让“学路”和“教路”在语文课堂融合。</h3>  <h3>  张建国老师的课充分体现学生为主,自主学习的理念,教师循循善诱,抓住落实的环节,学生整堂课受益匪浅。</h3>  <h3>  程彩丽老师的课堂有广度、有深度,智情交融。苗怀丽老师的课堂重基础,抓落实。两位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特别强的亲和力,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而且也给老师们深刻的知识碰撞。</h3>  <h3>  罗建将老师善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和图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思维品质,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周永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穆翠萍老师的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年轻的韩雪老师知识过硬,善于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当堂训练注重落实。</h3>  <h3>  “教,然后知困。”评课时,大家更是热火朝天,见仁见智,畅所欲言。</h3>  <h3>  “嘤其鸣也,求其友声。”这种千磨万砺,精雕细琢,尽显八中人的群情群智,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h3>  <h3>  五、聆听鸿儒,美不胜收</h3>  <h3>  “天籁之音,远方来。”10月29日在冀校长的带领下我校25位教师有幸聆听了来自上海的罗松教授精彩的讲座。</h3><h3>        罗院长上午的主题围绕“有效教学”展开。他从新课标改革的特点谈起,提出要寻找“个性化的教育”,生动有趣的举例将话题阐释得清晰明了。罗院长又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不足谈起,指出我们的课堂需要改变,即有效教学。下午讲座的重点是“有效教研”。罗院长指出有效教研的三个特点:明确主题,引发思考,指点迷津。他说,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研的真正价值就是架桥。他运用丰富而生动的事例,重点讲述了有效教研的设计与实施,尤其是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解读,更是让老师们获益匪浅。真是高屋建瓴,拥山河之势,辉煌三尺讲坛!令众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h3>  <h3>  凛冬已至,而我们激情满怀,因为我们在追梦的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