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冬,终也,万物收藏也。11月8日,正是立冬,对参加送教下乡培训的老师们来说,这却不是终结,恰是一个新的开始。11月8日,九日这两天培训进入了新的阶段——研课磨课。在这个小阳春里,我们又一次共聚一堂,参与这次饕餮盛宴。</p><p>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进修学校徐家亮校长、电教站袁小刚站长,四位熟悉的培训老师以及我们来自各校的三十多位同学们。</p> <p>11月8日,首先由班主任陶老师为本次研课磨课如何实施进行了阐述。什么样的课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一堂优秀的课。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依标施教,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p><p>随后是邓罗祺、杜声长、贺丽、贺瑛四位老师带来的初建课。</p> 邓老师的课课件制作精美,很难看出她是一个新任教师。 杜老师的课情景交融,并且突破了学科界限,多学科相结合。 贺丽老师怀孕即将生产,但还坚持上课,使所有参与者都为之感动。 贺瑛老师的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之后,四位老师向我们阐述了他们设计教学的意图。 集思才能广益,探讨才有进步,在四位老师说课之后,全体学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评课议课,围绕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中成长。 第二天,四位老师在教室里再建了他们昨天的课,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极大的进步,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了。 领导在听课,讨论。 这两天的培训是十分辛苦的,可在内心深处,大家都是满足的,我们学到了许多。研课磨课,不只是对课堂的研讨与打磨,更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打磨,打磨之后,才能去掉包裹的石头,变成一块光华耀眼的美玉。 <p>培训之后,几位年长的老师感触颇深,还即兴创作了几篇诗歌:</p><p> 赞国培研修诗一首 (杨焕日)<br>灯火阑珊处,依然在研修。国培有缘聚,授业不辞苦。<br>抛砖引珍珠,冰心在玉壶。道是寻常人,小语上下求。<br>感恩清娟师,舍友齐绽放。</p><p><br></p> <p> 国培有感(杨通富)</p><p>国培路上虽艰辛,陶冶性情堪为真。<br>文豪出自咱一班,清水衙门亦开心。<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 <p> 致国培老同志(杨昌松)</p><p>谁说夕阳西下?凌云壮志谁能敌?誓要再度夕阳红,老骥伏枥,学无止境,一场热血洒教坛。无怨无悔再磨砺,定要日月换新天。</p> <p> 无题(杨渡河)</p><p>小语一班聚能贤,百花齐放把课研。<br>待到修成正果时,乡村教育换新颜。</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