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对于阿联酋的认知,仅限于气候炎热的海湾富国、迪拜塔(哈利法塔)、众多的世界之最、“豪”气冲天。去那个处处显示豪华的城市浪费些时间也算是惬意的事。</h3> <h3>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简称,面积83600平方公里,首都阿布扎比,1971年12月建国,由七个酋长国联合组成,从地图上看,阿布扎比是弟兄七个的老大,面积67340平方公里,人口185万。闻名暇迩的迪拜是其中的一个面积并不大的酋长国,面积3980平方公里,人口237万。</h3><h3><br></h3> <h3>从北京直飞迪拜,我们乘坐的是“空中客车”A380。造价25亿元人民币,双层的机舱内根据不同的配置可搭载555名至840名乘客,座椅空间和娱乐设施使得近9个小时的经济舱时间很好打发。从旅行开始就体验到什么叫“豪”。</h3> <h3>飞行在寥廓的天空,我们并不孤独。</h3> <h3>看电影,听音乐,吃不太对胃口的飞机餐,谈不上太舒适的8个多小时以后,舷窗外蓝黄两色交汇处的海岸线告诉我,迪拜就要到了。</h3> <h3>碧蓝色海中星罗棋布黄色岛屿很可能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岛”,因舷窗限制了视角,只能见它犹抱琵琶半遮面。</h3> <h3>波斯湾湛蓝的海水,相伴极目黄沙的苍凉。</h3> <h3>规整的几何形态和不规则的曲线,一定是人类的行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h3> <h3>迪拜越来越近,很快我们就会体验到,中国的宗教故事和“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的世界有什么不同。</h3> <h3>镶嵌在蓝色之间的优美黄线</h3> <h3>机翼下不断变化的黄蓝交汇的海岸线,让我们先见识一下迪拜丰富而又多元的一面,诠释了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地理位置上建起的国家。</h3> <h3>笔直的公路伸向荒芜的沙漠的深处。</h3> <h3>望着机翼下面的满目黄沙,想起了三毛与荷西以及他们的《撒哈拉的故事》。</h3> <h3>那鹤立鸡群的一定是迪拜塔了</h3> <h3>这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到处充满沙地特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纵横交错的公路之处,常有裸露的沙地。</h3> <h3>犹如陶渊明笔下的“阡陌交通”,纵横交错的公路联通城市中没有“鸡犬相闻”四面八方。今后的几天,我们将往返穿梭于机翼下的各条公路,去领略阿联酋的城市风光。</h3> <h3>眺望逐渐清晰的城市,阿联酋的许多“世界第一”也一定在其中,无论你来,或者不来,它们就在那里。</h3> <h3>2019年10月15日朋友们相约的一行七人,从北京起飞近9个小时后落地迪拜,心中向往的远方变成了眼前的现实。</h3><h3>行走在漂亮的候机楼中,心情不错,想毕就要开始的旅行也不会错。</h3> <h3>身处在漂亮而又异域风情的航站楼,近9个小时的飞行疲惫已抛在身外,反到觉得遥远的迪拜比想象中更容易到达。</h3> <h3>乘着波斯湾的热风,倒着四个小时的时差,心怀着对了解穆斯林世界的渴望,终于踏上了“天方夜谭”的土地。</h3> <h3>阿拉伯国家男人身着白袍,女人穿黑袍。不同的人身穿“白袍”或“黑袍”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尊卑等级之分。不论财富、不分教派穆斯林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一种朴实的信仰,也是穆斯林教的精神力量所在。</h3> <h3>据导游介绍,阿联酋法律允许一个男人取四个老婆,古时穆罕默德先知带领阿拉伯人征战,为了安置战场死去的战士的遗孀,而实行一夫多妻制。同时要求丈夫公平对待所有妻子。历史的原因成就了今天阿联酋男人的艳福。</h3><h3>阿拉伯女人长的非常漂亮迷人,她们把美丽隐藏在长袍和头巾里。不知这三个“黑袍”是否属于同一个“白袍”。更不知美丽的阿拉伯女郎在黑袍下妆裹着怎样的沉鱼落雁。</h3> <h3>走出航站楼,扑面而来的热浪先于迪拜的“豪”气迎接我们。被祖国北方秋高气爽怡人气候宠着的我们,在中东地区40多度的气温中,烦躁的心情油然而生,需要编个故事舒缓一下心情。</h3><h3>热风中飘扬的阿联酋国旗,红、绿、白、黑的四种颜诠释了中东地区流血冲突不止的原因——黑袍给白袍戴了绿帽子,于是,流血冲突就发生了。</h3><h3><br></h3> <h3>沙迦古兰经纪念碑广场——这座巨大的翻开着的一本书雕塑,就是古兰经纪念碑。是为纪念阿联酋七个酋长国当年建国时签署联合协议而建。</h3><h3>沙迦是阿联酋的第三大酋长国,面积2600平方公里,人口约27万,沙迦被认为是阿联酋及海湾地区的文化首府,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阿拉伯世界文化之都”称号。</h3> <h3>大会堂</h3> <h3>文化宫</h3> <h3>图书馆</h3> <h3>皇家礼拜清真寺。</h3> <h3>皇家礼拜清真寺背面</h3> <h3>10月的迪拜,日光倾泻,热风火辣。</h3> <h3>在沙迦文化广场,导游只给了20分钟时间,而游客也不愿忍受火辣的阳光,匆匆之间对广场周围的建筑也只留下一瞥</h3> <h3>行车途中隔着车窗拍下不知名的建筑。</h3> <h3>迪拜湾畔的不知名建筑。</h3> <h3>岸边的木桅船是过去迪拜的海上交通工具,现在用作迪拜湾旅游观光,几天后,我们将乘坐类似的船夜游迪拜湾。</h3> <h3>沙迦最大的市场——中心市场,因为建筑外部装修镶嵌有波斯风格的蓝色马赛克,又称为蓝色市场,当地华人由于它外观像火车头,就叫它“火车头市场”。</h3> <h3>市场前棕榈树林荫道在40多度的高温中谈不上荫凉,但是在蓝天绿地的衬托下,也是很养眼的。</h3> <h3>火车头形状的外观,是由现今曾留学英国的沙迦博士酋长亲自设计的,寓意着奔驰的火车头将沙迦人带向繁荣昌盛。我们也祝愿这列不在轨道上的火车顺利前行。</h3> <h3>市场外墙上波斯风格的马赛克形成蓝色引导线,连接着现代建筑,成就了一幅画。</h3> <h3>走进市场,对于游客来说,能使人驻足留连的,不仅仅是玲琅满目的璀璨,还有从火热难挨到凉爽怡人的转换。</h3> <h3>伊朗小镇——始建于1895年,这里曾经生活着许多富余们波斯商人进行贸易活动。随着石油带来的财富,这里繁华不现,小镇居民也逐渐撤离。2005年,迪拜政府为了重现古城风貌,投入财力进行维修恢复。</h3> <h3>狭长的巷陌通向庭院深深。</h3> <h3>这里会让你暂时忘掉迪拜那些令人惊叹的现代面容,漫步其中,感受岁月流失的过往。</h3><h3>不过,墙壁上的阿拉伯或波斯文字,就像中国北方的面条,看不清,也看不懂,理还乱……。</h3> <h3>所有的建筑都呈现着沙黄色,看到风塔,很容易联想到新疆晒葡萄干的晾房。</h3> <h3>稍显弯曲的小巷尽头,被西斜阳光洒上一片金光,明暗对比,就像是迪拜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一路走过,越来越好。</h3> <h3>很多街巷上方,都有这些沙黄的布幔遮挡,也懒得向导游探其究竟,只要在这漂亮的光与影之间享受这份静谧就够了。</h3> <h3>美丽的光影小巷无处不在</h3> <h3>和今天的光影同守这片旧时光。</h3> <h3>人少无扰,游在荡其中,仿佛看到离迪拜不远的往日安详、清静。同时也依稀地感觉这样的安详清静还在走远。</h3> <h3>就是要这样子,身心尽可能的靠近古老的小镇。</h3> <h3>再往前走,坐在那片绿色下的红椅子上,偶尔听到往来汽车的鸣笛,体会一下多元的迪拜。一面是历史,一面是现代,一面是宁静,一面是喧嚣,一面是沧桑,一面是奢华。愿这样的人文体验不仅仅在当下,也会留存在记忆里。</h3> <h3>美丽的光影小巷无处不在,它陪你行走在古朴的小镇,寻觅奢华之外的历史足迹。</h3> <h3>每座房屋上都建有高高的、四面中空叫风塔的建筑,这是阿拉伯人的智慧杰作,在没有空调的时代,空塔能把凉风吸入,把热风抽出,以驱散沙漠里的燥热。</h3> <h3>迪拜博物馆——是迪拜现存最悠久的历史建筑,从上个世纪中叶走到现在的迪拜历史,浮光掠影般地浓缩在这里。</h3> <h3>历史和传统的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对于这个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国家来说,灵魂的脚步走不了多远,看看它现代又摩登的城市建筑,很难找到历史的痕迹,让人感觉到历史的灵魂就在它的发源处徘徊。</h3> <h3>迪拜博物馆建于1798年,1971年成为国家博物馆,曾经是酋长的皇宫、要塞、堡垒。是迪拜最古老的建筑,在这里你可遇见并非太远的旧时光。</h3> <h3>奢华之城,贸易中心,这两个特性使人很难体会到迪拜的文化气息。但是,博物馆让人感觉到,纸醉金迷之间也会有更高的追求。</h3> <h3>阿拉伯人的祖先贝多因人以下海捕捞珍珠为生,这样的小船就是他们谋生的工具。</h3> <h3>博物馆展示着迪拜并不遥远的过往,它和身边咫尺的现代气息共同向你我昭示着这个城市的一种传奇。</h3> <h3>朱美拉海滩上的帆船酒店,向往中的阳光、沙滩就在眼前,但是,林立的施工机械和堆积的建筑材料,使这个七星级的酒店像个建筑工地,有些失望,就好比向往己久的女神素颜站在你面前,只叹我们运气欠佳,来不逢时。</h3> <h3>迪拜朱美拉古堡运河集市大门</h3> <h3>又见风塔</h3> <h3>古堡集市并不是古建筑的遗存,是按阿拉伯古式风情临河打造,阿拉伯传统的建筑与运河上的栈桥相互映衬,对于我们这些阿拉伯地区之外的游人来说,充满着美丽和些许梦幻的新鲜感。</h3> <h3>帆船酒店也探头探脑地刷着存在感。</h3> <h3>围绕集市的运河,</h3> <h3>古堡内外都显示着复古的阿拉伯风情。</h3> <h3>走进集市里面,感受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包装下的现代版清凉之地。</h3> <h3>玲琅满目的璀璨中,经常能听到摊主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你好”。</h3> <h3>这些充满阿拉伯风情的漂亮商品,在吸引你的眼球时,同时也在想,有多少是来自义乌的中国制造。</h3> <h3>在霓虹装扮下的帆船酒店还尽显妖娆。</h3> <h3>天色渐暗,看着灯火围绕的建筑轮廓,刚刚点亮的路灯在微蓝夜空的映衬下,射出星芒,就像是我们结束这一天迪拜之行的心情,愉悦又舒展。</h3> <h3>在迪拜几天的旅行中,处处可见世界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没有人会忽略它的存在,它也不会让你忽略它的存在,哈利法塔作为迪拜地标性的建筑,用它独特的魅力,永远主导着迪拜的天际线。</h3> <h3>天气真好,湛蓝的天空没有一片白云也显妖娆,因为有哈利法塔高耸在它的怀中。</h3><h3>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是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总高度828米,楼层总数162层,造价15亿美元,始建于2004年,2010年1月4日揭幕落成。</h3><h3>哈利法塔最初的原名叫迪拜塔,为感念阿联酋总统,同时也是阿布扎比的酋长哈利法,在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出资18亿美元,帮迪拜塔度过金融危机,完成了建造。而改名哈利法塔。,</h3><h3>另外,在古阿拉伯世界中,哈利法为“伊斯兰世界最高领袖”之意,同时也是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统治者的称号。</h3> <h3>无论什么样的背景,哈利法塔都会向你显示出它的百媚风情。</h3> <h3>每秒17.4米的高速电梯,60秒后就己经抵达124层的观景台,在高度452米的视角下,俯瞰众生。</h3> <h3>在参观哈利法塔建设者的展示中,有中国人的身影,江苏南通六建集团承包了土建工程,幕墙分别由香港、上海和陕西的三家公司承包。</h3> <h3>迪拜人说,站在哈利法塔顶可以看见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无奈沙漠城市的能见度,我想,自由女神高举火炬的光芒很难普照这里。</h3><h3>不过,真假与否,倒是可以作为导游喋喋不休的导游词中的故事讲给游客。</h3> <h3>同样的观景台,移步换景之后,这里就显得不太通透,像有雾霾的感觉。</h3> <h3>下面绿色的水面是人造湖泊,每天晚上这里会有令人赏心悦目的音乐喷泉表演,遗憾的是,导游的行程表里没有这样的安排。</h3> <h3>124层,452米,也算是“城市之巅”了,天气尚好,极目天地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