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防控知识

空吉

<h3>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的甲类传染病。</h3><h3>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鼠疫流行,也曾经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鼠疫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明显回升,人间鼠疫病例迅速增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新流行的20种传染病之一。</h3><h3>2019年11月14日,我院组织了全院职工的鼠疫相关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鼠疫的识辨能力的救治能力。</h3> <p style="text-align: left;">1、什么是鼠疫?</h3><h3><br></h3><h3>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h3><h3><br></h3><h3>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蚤。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鼠疫自然疫源地</b></h3><h3><br></h3><h3> 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蚤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他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具有这种自然疫源性的地区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h3><h3>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张家口市康保县发生两起鼠间鼠疫疫情,两次疫情均为新发疫点。</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3、鼠疫容易发生的季节</b></h3><h3><br></h3><h3> 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主要取决于各类疫源地内啮齿动物鼠疫流行季节变动。南方黄胸鼠疫疫源地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北方一般以4-10月为主要发生季节。</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4、鼠疫的传播流行特点</b></h3><h3><br></h3><h3> 在我国家鼠、旱獭为鼠疫的主要传染源,黄鼠、沙鼠为重要的传染源。野生动物狐、野兔、藏黄羊,家养动物狗、猫等也不容易忽视。鼠疫患者也可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 人间鼠疫流行前,一般先有鼠间流行,可见鼠类成批死亡。鼠蚤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鼠→跳蚤→人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font></b></h3><h3><br></h3><h3> 少数人可因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血性分泌物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受染。猎取或剥食旱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h3><h3><br></h3><h3> 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可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可迅速造成肺鼠疫流行,还可借助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引起大流行。</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5、鼠疫的传播途径</b></h3><h3><br></h3><h3> 5.1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多为腺鼠疫,鼠蚤吸入病鼠血液后,鼠疫杆菌便在蚤的前胃内大量繁殖,当疫蚤再叮咬其他鼠或人时,病菌即注入人或鼠体,构成感染。</h3><h3><br></h3><h3> 5.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的流行。</h3><h3><br></h3><h3> 5.3经皮肤黏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及其他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人的痰液、脓血性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h3><h3><br></h3><h3> 5. 4鼠疫疫蚤还可以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鼠疫流行。</h3> <h3><b>6、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b></h3><h3>6.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做好各种传染病包括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就当前来说,北京市民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h3><h3>6.2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以进行自我观察,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br></h3><h3>6.3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br></h3> <h3>7、鼠疫应该如何预防?</h3><h3>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h3><h3>7.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h3><h3>7.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h3><h3>7.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h3><h3>7.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h3><h3>7.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克,其后4-6小时服1克,一般连服5日。</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8、鼠疫的防治措施</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8.</b>1灭鼠、灭蚤:控制鼠疫发生与流行,必须开展经常性灭鼠、灭蚤,对家养的猫狗灭蚤。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保证安全有效。</h3><h3><br></h3><h3>8.2提高警惕,监测鼠疫疫情,在疫源地群众要做到“三报三不”。</h3><h3> 三报指的是在鼠疫疫源地:</h3><h3> 报告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h3><h3> 报告疑似鼠疫病人</h3><h3> 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h3><h3> 三不指是在鼠疫疫源地内:</h3><h3> 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h3><h3> 不剥食疫源动物</h3><h3> 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h3><h3>8.3在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卫生专业人员进行隔离措施。<br></h3><h3>8. 4发现可疑患者,特别是疫区出现不明原因鼠类死亡,病前10天内到过鼠疫流行区,接触过疫源动物,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因警惕罹患鼠疫的风险。<br></h3> <h3><b>9、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b></h3><h3>为了防止鼠疫传播,需避免与咳嗽者密切接触(相距2米以内),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h3><h3>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h3><h3><br></h3><h3><b>10、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该怎么办?</b></h3><h3>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h3><h3>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菌素。</h3> <h3>鼠疫可防可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