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秋厦门

闵信成

<p></p><p>厦门是一座如诗如画的城市。有诗云:</p><p>步履秋髙莅厦门,</p><p>几曾圆梦海天存。</p><p>尝闻渔火添新盏,</p><p>今见森榕续旧根。</p>花落花开终有意,<p></p><p>潮来潮去了无痕。</p><p>一湾碧水知多少,</p><p>不尽乡思欲断魂。<br></p><p>秋高气爽,正是厦门旅游好时节。2019.11.5--9,爽爽的秋天,四0三厂原供应科的50位老同事,从大连、北京、上海、青岛、武汉、宜昌、南宁等地,齐聚厦门,开启了欢乐之秋聚会。</p><p><br>&nbsp; &nbsp; &nbsp; &nbsp; 聚会的倡导者谢思旺,东道主张和平、杨新喜及其女儿、女婿,为此次聚会的举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聚会的日程安排非常贴心,考虑了老年人的特点,安排游玩几处经典景点,密度不大,行程比较舒缓,尽量以车代步,减少劳累。</p><p>&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p> 参加聚会者50人,他们是: <h3>张和平 杨新喜</h3> <h3>谢思旺 王美华</h3> <h3>但汉福 龚荷英</h3> <h3>王学群 毕秀珍</h3> <h3>王书礼 陆群</h3> <h3>颜家俊</h3> <h3>杜国义 粱玉梅</h3> <h3>赵锦洲 夏琼英</h3> <h3>顾汝洪 周远霞</h3> <h3>徐成良 张荣荣</h3> <h3>李良竹 闵信成</h3> <h3>杨玉星 刘颖</h3> <h3>唐元成&nbsp; 陈翠珍&nbsp;</h3> <h3>方秀亭 邹大玉</h3> <h3>陈德清 代圣英</h3> <h3>隋军 常薇</h3> <h3>方文俊 王美英</h3> <h3>詹重梅 陈晓玲</h3> <h3>徐新龙 王小平</h3> <h3>刘玉婷</h3> <h3>于爱菊</h3> <h3>曾宪庆</h3> <h3>闵生辉</h3> <h3>苏其茂</h3> <h3>郭维国</h3> <h3>郝小宝</h3> <h3>容丽林</h3> <h3>王林辉</h3> <h3>任宽宏 邓立秀</h3> <h3>刘玉泰 申秋莲</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报到当天,我和李良竹则由徐成良、张荣荣夫妇陪同,爬了宾馆对面得小山头,参观了气象塔,俯瞰厦门全景。厦门原是一个小岛,四面环水,有桥梁和隧道与大陆相连。岛上林木郁郁葱葱,环境十分优美。色彩斑斓的屋顶,星罗棋布的湖水,波光粼粼,把个小岛打扮得如同一个娇小的美女。</h3> 厦门气象塔 <h3></h3><h3>&nbsp; &nbsp; &nbsp; &nbsp; 11月6日上午参观集美螯园,这是为纪念陈嘉庚先生而修的纪念园。</h3><h3>&nbsp; &nbsp; &nbsp; &nbsp;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包括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等)和厦门大学。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侨联主席等职。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h3><h3>&nbsp; &nbsp; &nbsp; &nbsp;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br></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看了陈嘉庚的生平介绍,被他的爱国情怀,为教育事业竭尽全力的精神深深感动。<br></div><h3><br></h3><h3>真可谓:</h3><h3>一帜飘扬映五洲,星辉集聚照千秋。</h3><h3>望乡不忍丸旗舞,去国何堪片瓦愁。</h3><h3>立教非惟兴鹭岛,盖棺犹未占鳌头。</h3><h3>寸心还念归来事,昼夜门前独自留。</h3><h3></h3><h3><br></h3> <h3>集美螯园门楼</h3> 纪念馆前集体合影 但汉福、李良竹、谢思旺、顾汝洪合影 邹大玉、闵信成合影 <h3>杨新喜、龚荷英、郭维国、于爱菊、周远霞、邹大玉、王小平、闵信成合影</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11月7日游鼓浪屿。</h3><h3>&nbsp; &nbsp; &nbsp; &nbsp; 鼓浪屿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高,被赞为琴岛。鼓浪屿集自然美景、华侨文化、使馆文化、宗教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魅力,成为国家5A级景区,其名声如雷贯耳:</h3><h3>记得当年草绿深,日光岩上听潮音。</h3><h3>近闻浪鼓声穿石,遥念澎湖泪沾襟。<br>旧馆无人琴可待,新风有韵海当吟。</h3><h3>远峰摇曳霜涛外,今又登高满目寻。<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钢琴码头合影</h3> 鼓浪屿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各种风格的小楼遍布全岛。 <h3>鼓浪屿日光岩下合影</h3> <h3>远眺日光岩</h3> 日光岩寺 <h3>登顶日光岩留影</h3> <p><br>&nbsp; &nbsp; &nbsp; &nbsp;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p><p>&nbsp; &nbsp; &nbsp; &nbsp; 参观一次钢琴博物馆,等于浏览了一遍世界钢琴发展史。 <br><br></p><p><br></p> <h3>钢琴博物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八角楼,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创办者胡有义先生筹集了30多架簧片风琴、手风琴、口风琴及三架大型管风琴。其中镇馆之宝是一架高10米的巨型管风琴,产自1872年,共有80个音栓,4层键,要使它的近3000根音管都发出美妙的音乐,安装工作需要一年半的时间。</p> <h3>风琴博物馆留影</h3> 镇馆之宝巨型管风琴的正面 古典管风琴 <p>&nbsp; &nbsp; &nbsp; &nbsp; 鼓浪屿曾经有18个国家的领事馆。</p><p>&nbsp; &nbsp; &nbsp; &nbsp; 下图是原美国领事馆。</p><p>&nbsp; &nbsp; &nbsp; &nbsp; 这些建筑基本挪作他用,其中,日本和英国领事馆现正在修复中。</p><p><br></p> &nbsp; &nbsp; &nbsp; &nbsp; 鼓浪屿虽小,但有各种教会。下图是天主教堂,还有基督教堂,福音堂等。 福音堂 <p><br></p><p>&nbsp; &nbsp; &nbsp; &nbsp;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始建于1985年,园内有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br><br>&nbsp; &nbsp; &nbsp; &nbsp; 园内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雕像,这个巨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吨,十分威武。</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 郑成功1661年4月,从金门科罗湾出发,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并历奋开发台湾。于1662年7月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300多年来,闽台人民十分敬仰郑成功,尊他为民族英雄,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br></p><p><br></p> 皓月园风光 <h3>鼓浪屿皓月园留影</h3> <p>&nbsp; &nbsp; &nbsp; &nbsp; 林巧稚大夫纪念园----毓园,位于厦门鼓浪屿东南部复兴路,为纪念鼓浪屿的优秀女儿、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厦门市政府于1984年5月修建此园。<br></p><p>&nbsp; &nbsp; &nbsp; &nbsp; 林巧稚大夫于1901年12月23日诞生在日光岩下一个教师之家,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她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一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为妇女及儿童健康及为培育医学人才倾注毕生精力。毓园之"毓",就是培育养育之意,故纪念园取名毓园,寄托了家乡人民对林巧稚大夫的崇敬之情。<br></p> <h3>林巧稚纪念园门前的雕塑</h3> <p><br></p><p>&nbsp; &nbsp; &nbsp; &nbsp; 菽庄花园在日光岩南麓海滨,为厦门名园之最,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五十年代起献给政府辟为公园。<br>&nbsp; &nbsp; &nbsp; &nbsp; 花园精心设计,力求再现板桥别墅的风貌,又具江南园林的韵采,全园借山藏海,巧为布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令人流连忘返。“每春秋佳日,登高望远,海天一色,杳乎无极”,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纳入花园怀抱。四十四桥上的渡月亭,是菽庄观海赏景的最佳点。</p> <h3>菽庄花园</h3> <p>&nbsp; &nbsp; &nbsp; &nbsp; 11.8游览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环岛路。&nbsp; &nbsp; &nbsp; &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公元1894年3月,竣工于1896年11月,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是研究我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珍贵史迹。</p><p>&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胡里山炮台上最有名的是1893年购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一门280mm克虏伯大, 花了10万两白银购买。<br>&nbsp; &nbsp; &nbsp; &nbsp; 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曾被鉴定为"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并荣获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br></p> <h3>胡里山炮台集体合影</h3> <p>&nbsp; &nbsp; &nbsp; &nbsp; 厦门大学有”中国最美丽大学之一"的美誉,它位于厦门岛的最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景观。站在这里,仿佛回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青春年华。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一座美丽的校园,充满活力,这也是厦门永葆青春的动力所在。</p><p>&nbsp; &nbsp; &nbsp; &nbsp; 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学校对参观者严格控制。我们提前预约,规定中午进校,限制活动范围,我们很守规矩。</p> 在厦门大学大门外等候进校。 在厦门大学合影 <p><br></p><p>&nbsp; &nbsp; &nbsp; &nbsp;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主供观音大士,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始建于唐代,是厦门岛香火最旺的寺庙,普度众生一律免费,还会免费送你香火供奉佛祖观音。寺内三大宝殿建筑精美,雄伟壮丽,珍藏的佛教文物丰富多彩。<br></p> 南普陀寺外宝塔 天王殿 <p>&nbsp; &nbsp; &nbsp; &nbsp; 环岛路是厦门环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各景点与大海、沙滩、彩色路面、绿树,构成了一条美丽的海滨走廊。漫步其上,领略蓝天碧海的壮美,令人心旷神怡。</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nbsp; &nbsp; &nbsp;<br></p> 环岛路风光 &nbsp; &nbsp;在这里可以远眺大小金门。大陆一方大书“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据说对岸也有大标语牌,写的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对台宣传的大喇叭,虽然已经不使用了,但还保留在此。 <p><br></p> <h3>开沙滩车很过瘾!</h3> &nbsp; &nbsp; &nbsp; &nbsp; 夫妻俩在沙滩上翩翩起舞,好不快活! &nbsp; &nbsp; &nbsp; &nbsp; 观光桥上可以可以包揽海滨风光。 <p>&nbsp; &nbsp; &nbsp; &nbsp; 11.9游览土楼。&nbsp; &nbsp; &nbs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战乱。为躲避战乱而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恃山聚族而居,用生土、砂石、木片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长时间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p><p>&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主要参观了云水谣土楼群,三个村子的土楼连成一片。土楼保存完好,至今还住有人家。</p> <h3>土楼里面一瞥。</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403原供销科是一个既温馨又有凝聚力的集体,大家在一起团结向上,和睦相处,共同为祖国的三线建设奋斗、奉献。现在退休了仍然互相牵挂,经常团聚,共度欢乐时光。</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感谢王学群、王书礼辛勤服务,为大家照了大量照片!感谢王书礼、千年狐为聚会制作了大量精美音乐相册,留下美好回忆!</h3><h3> 有缘共事谢苍天,</h3><h3> 厦门相聚续情缘。</h3><h3> 五日欢聚今暂别,</h3><h3> 期盼明年宜昌圆。&nbsp;&nbsp;</h3><h3> 祝大家健康快乐!</h3><h3><br></h3><h3> &nbsp;附注:&nbsp; 送上一份迟到的礼物。由于《美篇》限制照片的数量,只能每个景点选取有限的几张,可能各人出现的机会不等;有些景点,如南普陀寺,群里没有看到什么照片,只好用我们自己的照片,似乎有点“自私”,请见谅!如果大家有喜欢的照片,想加进去,发到群里,我可以做调整。<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