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赤壁古战场

梅下吹笛

<h3>只为出游</h3><h3> 11月9号10号,十一假后的一个月后,期中考试完后的周末,是该放月假的一个一天半假,于高中工作的我们来说,真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法定的周末假就变成一种难得的恩赐。在我们扳着手指头计算,揣着惴惴不安的心,终于等来确定的放假消息时,竟是兴奋异常,发出让学校以外的人疑惑的欢呼声。</h3><h3> 鉴于假期的难得与短暂,我们提前就计划好出游的目地的,只等假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完,提好头天就准备好的东西,一刻不敢耽搁地,向着预定的景点,出发。</h3><h3><br></h3> <h3>  这次去了三国古战场赤壁,原本想着选一个从没去过又在腾旅年卡景点范围内的地方,找新奇感的同时,看最后一波秋色。想着写有“赤壁”二字的地方应该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山,刀砍斧削般地屹立于江边,陡立的山壁上有当年周公瑾火烧敌船兼北岸连营,大败曹军后,志得意满,挥剑写下的遒劲大字。<br></h3><h3> 这个季节,赤壁山顶应该是霜染枫叶漫山红遍,用那种张扬的气势彰显这片上演决定天下局势的历史大剧的土地依然雄阔的伟力,那里有一种能让人血脉汹涌、心潮澎湃的壮阔环境,有战马的嘶叫和战鼓的轰鸣,有强劲的风怒吼,有遮天的旗招展,有将帅坐镇高台,有大将提携玉龙。江在赤壁下翻卷怒涛,破损的古舰船在江边搁浅,被一波又一波江浪拍打出历史的回声。</h3><h3> </h3> <h3><br></h3><h3> 因为是战场,江两边不可能是高山耸立,应该有大范围的江滩,供金甲将帅点将排兵,供百千士兵战前列阵。江滩上会不会有大片的芦苇,在初冬的风里浩荡起伏,用排山倒海的气势向今人演绎千余年前的壮阔故事?</h3><h3> 怀着美好的想象,我们于星期六晚上赶到古战场所在地的赤壁镇。平直宽阔的柏油路从另一个景点一直延伸成穿过赤壁镇的街道,路两边房屋的现代感则远配不上这条为赤壁古战场这一五A级景点所修的路的大气。不过,村镇嘛,还是该有它作为村镇该有的低调样子。楼不那么高,三层或四层。装饰不那么豪华,一律的白灰粉墙。一层临街的门楼做出仿古的青砖黑瓦雕饰,让整条街道呈现出浓浓的古意</h3><h3> </h3> <h3><br></h3><h3> 车到镇子,在林立的私人小店中随便找了一家宽敞些的旅店住进去。小店提供食宿,百来块钱的一餐饭,百来块钱的两个标间,我们一行五人很快安顿下来。家常饭菜很可口,房间床铺很干净,店家老板很质朴温和,住进去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h3><h3> 吃完晚饭,在老板的指引下,向着500米外、第二天要游览的赤壁景点慢步而行,先去景点打探打探,也算是晚饭后的养生锻炼。走不多远,就看到十字路的中间竖起十几米高的标志性建筑。标志为中心柱子向三方伸出墙体的形状,顶端则为一个大三脚圆形鼎,迎面的墙体上写有“千年鼎盛”四个大字,一看就感觉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这时,脑中自然想起桃园结义刘关张,隆中对策诸葛亮;想起舌战群儒激公瑾,将计就计娶尚香;又想起张飞喝断长板桥,北伐阵前骂王朗……精彩的故事太多太多,不知古战场能仿出几多。我们赶忙用手机拍下了通体装饰着淡黄灯光的这个标志性建筑,似乎在遥对三国历史告诉我景仰的智慧忠义人物:我来了,带着虔诚。</h3><h3> </h3> <h3><br></h3><h3> 街边的青砖墙上,用金色装饰出大概一米宽几米长的两处条幅,上面分别刻有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明杨慎的《临江仙》一词。还别说,把苏轼笔下黄州的文赤壁与眼前咸宁的武赤壁隔空嫁接,一下子让整个赤壁古战场别增一份浓厚的历史感。</h3><h3> 我们走到景区的大门外,就着灿烂的灯光拍了几张照,然后返回旅店休息。</h3><h3> 时间充裕,所以第二天睡到七点多才起床,不需赶时间梳洗的感觉真好,慢慢搭配衣服描眉敷粉的轻松感觉真好!一切准备停当后,我们去早点店吃了赤壁特色的早餐。然后就一路走去古战场景点。</h3><h3> </h3> <h3>  景点开放的门楼巍然横跨小镇街道的尽头,走进去,看到了右边院墙上仿造的烽火,墙壁上雕刻的“赤壁古战场”几个鎏金大字,接着听到景区城墙那儿传来的《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尾主题曲,眼前忽然就有了大江浪涛滚滚奔涌向前,三国英雄策马驰骋往来冲突的画面,内心涌动着不可抑制的震撼。我佩服的智慧超群举止儒雅之人,我欣赏的雄姿英发谈吐挥洒之人,我景仰的忠义豁达智勇兼备之人,一一从历史的深处走到我的眼前,让我有那么一刻,有种穿越的迷醉与恍惚,那种解不开的崇拜英雄的情结,在这个时候显得更加浓重鲜明。<br></h3><h3> </h3><h3> </h3><h3><br></h3> <h3>  接着是在看起来厚实的城墙和坚固的金色城门外广场上看了一场骑兵和步兵的操练表演。八匹高大俊逸的马最夺人眼球,饰周公瑾的演员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大乔小乔还算美貌,不过与想象中的形象还是有较大差距,不足以让曹操“揽二乔于东南”或“铜雀春深锁二乔”。<br></h3><h3> 看完表演,城门大开。四方游客进去后,迎面看到的就是一个练武场,场地有厚实的背景墙,墙下部用金色写着“神武台”三个大字,台前摆放两面直径一米多的大鼓,左右两边都有刀枪剑戟武器架。游客一进门,就直奔武器而去,拿起一件就像模像样地舞起来。我们得到启发,知道这些武器(当然是假的)可以随意耍弄后,都跑上去选择一件拿在手上摆拍起来,权且假做一回能上阵杀敌的英雄。然后还对着照片自恋一番:原来我也可以英姿飒爽呀!</h3> <h3>  历史的场景不可能重现,我们要看的壮阔画面无法还原。不过也不失望。我们还是满怀兴致地看了桃园三结义的雕塑,看了庞统的纪念堂,走了诸葛亮的八卦阵,过了黄承彦的小桥,看了三国人物介绍展厅。与庞统栽下的千年银杏合了照,到草船借箭的模拟场地拉了弓射了箭……<br></h3><h3> 其实心里一直想的是,到江边去看借东风的七星坛,看打黄盖的青石板,看插满箭的稻草人,看时间与江浪毁损的战船;还要看弥漫的大雾,看载满硫磺的小船藏过的芦苇滩,在经历千百年后是否依然有种神秘的气息慢慢扩散……</h3> <h3><br></h3><h3> 人造的三国景观园实在太大,我们走走停停,不知觉间,到江边时已经用了两个多小时。之前在草船借箭景点那儿时问过经营的老板,已经知道江边仅有一块石壁经历千余年保存下来,石壁上“赤壁”二字的摩崖石刻是重刻不久的,余外什么都没有。</h3><h3> 尽管如此,还是想看一看燃烧过冲天大火、沉埋过刀枪剑戟、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这段大江。于是忍住脚酸腿软的疲惫,依旧欣然前往。终于望见了,这曾演绎过宏大历史故事的一段江水!只见茫茫江面,阔不见对岸。虽是晴天,江上依旧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雾,让这里的长江更增添了一种浩荡的气势。没有风的天气,江面平静,但走在依山建造的大理石宽道上,手扶栏杆俯看水面,还是能看到一个个漩涡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地迅速产生又消逝。这大概就是许慎笔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情景的真实展现吧!</h3><h3><br></h3> <h3>  确实,江边除了石壁上朱红的“赤壁”二字能让你感觉自己确乎在曾经上演过三分天下故事的地方外,其它的什么痕迹都没有,“浪花淘尽英雄”。时间是个伟大的主宰者,它能创造一切,又能用它的伟力抹去一切。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过去的顺与逆、好与坏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不该有影响;未来的日子可期望但时间不会给你确定的答案;唯有现在,时间以一种坦坦荡荡的面目对我们,我们也该有一种明明白白的态度来矫正自己生活的姿态!<br></h3><h3> 游三国古战场,身体累着也自由着,心里震撼着也了悟着。喜欢这样的旅行,出发时不为什么,归来时自有收获。</h3> <h3>图片:梅下吹笛及朋友</h3><h3>文字:梅下吹笛</h3><h3>编辑:梅下吹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