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游记2019.11

家明

<h3>《法国巴黎卢浮宫》↓</h3> <h1>  </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欧 洲 游 记</b></h1><h1> 作者:刘家明 </h1><h1> (2019.9.11~9.23)</h1><h1><br></h1><h1> 浩瀚的宇宙,其中有一个类似尘埃的行星叫地球。地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一部分是陆地,地球上的人类把水分成四份起名叫四大洋,把陆地分成七份叫七大洲,以次分称为亚、非、欧、南美、北美、大洋、南极等洲。</h1><h1><br></h1><h1>上帝的眷顾,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英国爆发,以瓦特为代表的人物发明的蒸汽机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h1><h1><br></h1><h1> 到19世纪中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在欧洲的德、英、法、俄以及美日等国爆发。以西门子、爱迪生、贝尔为代表人物,以电力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再次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由此,欧洲便成了人类文明的象征,直到21世纪的今天,欧洲仍然是世界人类最富有,最发达的区域。</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在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毛主席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是德国人,列宁是俄国人,都是欧洲人。</span></p><h1><br></h1><h1> 人们懂得,要么读书,要么旅游,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h1><h1><br></h1><h1> 人们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最高追求,也是人们生活的最高境界。</h1><h1><br></h1><h1>“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去欧洲更是如此。</h1><h1><br></h1><h1> 9月11日是个大日子,有多大,你懂的!我随团踏上欧洲游的行程,去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很复杂的,比如:办护照、提供房产证、银行存款不少于三万元的银行流水账、结婚证、电子照片、刷脸、按指纹等等,要经过很多手续和程序才能过关,否则有被拒签的可能。11日晚,我们由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起飞,在叶卡捷琳堡机场转换飞机,再到法国落地,行程十几个小时,时差有乌拉尔叶卡捷琳堡的三个小时到法国的六个小时。</h1><h1><br></h1><h1>法国是我们此次欧洲游的第一站,由法国依次北上比利时、荷兰,然后返回南下德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大大小小八个国家,历时13天,行程两万六千里,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一点点。</h1><h1><br></h1><h1> “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基本上是欧洲游的真实写照。上车就睡觉,是因为有六个小时的时差,往往是中国在半夜睡觉的时段,我们在欧洲却在行车的路上;下车就撒尿,是因为行车时间长,服务区与服务区之间都在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行车距离;到了景点就拍照,这是所有游客的常规做法,好的景点,好的景色,总得留个念想吧!对于我这个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更是情不自禁的咔咔几张甚至十几张乃至更多。</h1><h1><br></h1><h1>2019年9月11日至9月23日是整个欧洲游的行程期,也是我们兴奋期,因为欧洲毕竟是第一次来,毕竟是头一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切都是“新”和“鲜”的综合。</h1><h1><br></h1><h1>法国的浪漫,德国的速度,瑞士的经济,意大利的古遗址都是欧洲的看点,法国的香水,比利时的巧克力,荷兰的风车,德国的汽车,瑞士的手表,意大利的皮鞋更是可圈可点,久负盛名。</h1><h1><br></h1><h1> 欧洲真是一个具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国又无界的共同体,因为过海关出境都是免签的,畅通无阻,比起去东南亚国家方便得多,比去港澳台更是方便。凡是经历过的人都有这个体会。</h1> <h3>《瑞士琉森湖》↓</h3> <h3>《欧洲阿尔卑斯山脉》↓</h3> <h1> <b>一、欧洲印象</b></h1><h1>13天的欧洲行时间是暂短的,感受是初浅的,印象又是深刻的。</h1><h1> <b>欧洲的建筑。</b>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欧洲体现的淋漓尽致。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而基督教主要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基督教包括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其中新教与天主教信徒较多。所以,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突出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教堂,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等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教堂,建筑的风格既有歌德式、巴洛克式、又有文艺复兴式,由于建筑风格的不同,给我们东方人的感受是新鲜的,印象是深刻的。</h1><h1><br></h1><h1>当然,欧洲的建筑共同特点是没有高层少见几十层的高大楼宇,我们第一站到达的城市是巴黎,巴黎的房屋都是米黄的陈旧色调,后来走到其他国家也很少看到高楼大厦。街道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阔,包括高速公路都是双向四车道具多。可能和他们的生活习惯,人少车少有关吧,没有考证。 </h1><h1><br></h1><h1><b> 德系豪车在德国稀松平常满地跑。</b></h1><h1>我们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市旅游时,发现当地的车绝大部分都是本国德系豪车:宝马、奔驰、奥迪、大众、保时捷,偶尔能看到日本的本田和韩国的现代车。看来在德国开个豪华车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不像我们国家的土豪开个宝马奔驰车觉得自己牛逼的不得了了,老百姓讲话:小母牛不下崽牛x坏了。于是,闯红灯者有之,撞人撒野者有之,乱停乱放者有之。真是白瞎了那么好的车了。德国的车好政府提倡快跑,在德国没有限速的概念,在高速路上车速低于120迈是要挨罚的。和我们恰恰相反,真是国情不同啊!</h1> <h3>《阿尔卑斯山脉》↓</h3> <h1><b>  天蓝水清山绿是欧洲的总基调</b><br>我们无论走到德国的莱茵河、还是船游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以及瑞士罗伊斯河的琉森(卢塞恩)湖,所到之处那里的水都是清澈见底。所到之处,那里都是白云蓝天。源于他们是对环境保护的结果。比如瑞士,他们国家就少有空调,主要的处于对环境的保护对空气的保护。如果你想安装空调,需要上报到工会,审核你的空调声音是否对邻居造成噪音影响,审核你的空调空气排放是否对大气造成污染。</h1><h1><br><b>普遍文明安逸休闲的欧洲人</b></h1><h1>在欧洲行中,我们走了几个国家,发现欧洲人普遍有个店前街边喝咖啡闲聊谈事的习惯,和我们街边吃烧烤撸串子差不多。但感觉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安逸休闲得多。当地人过马路都是很从容淡定的,不像我们中国人过马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甚至像做贼似的探头探脑。 </h1><h1><br></h1><h1> 欧洲人普遍文明这个观点大家都比较认可,13天的欧洲旅游没有听到汽车刺耳的鸣笛声,汽车自行车礼让行人过道,购物自觉排队,公共场不大声喧哗,已是正常平常的社会准则。当然我们国人不习惯,所以编了一套嗑叫:“外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是好脏好乱好快活”。</h1><h1><br></h1><h1>最让我们感动的事是,我们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小憩时的一个小故事:欧洲行第五天,2019年9月15日,我们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 19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梵高纪念馆附近有个广场,广场上一群男青年在玩儿飞碟,两伙对垒虽是非正式比赛却角逐的异常激烈。我们饶有兴趣的上前观赏,不料,他们嘎然停止比赛,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我们,那目光没有丝毫的恶意与不快,让我们不知所措,导游过来解释说他们怕不小心撞到我们,所以他们停止比赛。我们听了导游的解释,既感到对不起年轻人,打扰了人家的玩耍兴致,又觉得心里热乎乎的,热乎乎的感觉是来自年轻人的素质。<br></h1> <h3>《阿尔卑斯山脉蓝天白云》↓</h3> <h1><b>欧洲人的素质高,与规章制度严有关</b> <br>欧洲人的素质高,体现在汽车没有鸣笛声,公共场所没人大声喧哗方面,都与他们国家的管理制度有关。比如你在家里声音或者动静超过多少分贝就是扰民了,扰民了不是邻居来制止你,而是报警,警察一来就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丢了性命。导游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的一对夫妇去法国巴黎看望留学的女儿,一家人在异国他乡相聚其乐融融,女主人便想一家人吃顿饺子用中国方式来庆贺一下,于是在家剁起了肉馅儿,谁料,剁馅的声音大了,邻居就报警了,警察来了一看,开门的女人手里拎着菜刀,以为要袭警呢,警察第一反应就是还击,当场开枪打死了女主人。这场悲剧引起了华人华侨的强烈不满,于是上街游行示威、抗议、讨说法,其结果没有胜诉的概率。</h1><h1><br></h1><h1> 再一个例子,就是我团队的事,宾馆室内不让吸烟,这是很多宾馆和公共场所的要求,也包括我国,可是我们一个任性的队友还以为在国内呢,对于室内禁止吸烟的禁令置若罔闻,让人发现后要罚款500欧元,如果不交罚款,人家就要报警,最后乖乖的交了300欧元折合人民币2400元了事。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欧洲人个人素质固然比较高,但与严格的严惩管理制度密不可分。 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而不是信马由缰,我行我素的自由。更不是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自由。</h1> <h3>《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音乐厅,曾有贝多芬、小约翰、舒伯特、希特勒等著名音乐家在这里有过演出》↓</h3> <h3>《休闲悠哉的欧洲人》↓</h3> <h3>《欧洲人也有街边文化》↓</h3> <h1><b>欧洲人的时间观念极强</b>。 <br> 时间观念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好习惯,体现的是文明与素质。但是,强的刻板强的死性,让我们中国人既不适应又觉得好笑。一天上午,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在我们前面有一个人推门儿欲进,被门卫(我们叫保安)拦住,意思是还没有到开馆时间不能进去,那人扭头儿回走,没走出几步门卫又把那个人叫了回来,告诉他可以进了,到开馆时间了。这事如果在中国门卫有可能被一通臭骂,一定以为是在戏弄人,然而在欧洲这是正常现象。 </h1><h1><br></h1><h1> 更搞笑的一次,我们起早坐车准备去下一站,这时只听司机和导游滴流咕噜的几句鸟语,我们只听懂了最后的“ok,ok”,接着导游给我们解释说:司机问我停车时间与规定离开时间还有一分钟,咱们走不走?我说:“走,走”。我们听了全车人哄堂大笑,导游说:“没办法,欧洲人就这样,往往把时间精确到分分秒秒”。的确是这样。</h1><h1><br></h1><h1>有一次我们一个队友因为在宾馆吸烟遇到点麻烦耽误了一点时间,下一个停车点位就被取消了,害得我们下车走了很远的路才走到该去的旅游景点。</h1><h1><br><b>欧洲人喝凉水,意大利不盖被子的习惯,让中国人受不了</b>。<br>出行前导游也讲到欧洲人基本上不喝热水,喝凉水甚至还要加冰块,大家虽然有这个思想准备,谁知道他们那么不靠谱?这可难坏了中国人。</h1><h1><br></h1><h1>最糟糕的一次是团队自由活动,晚饭自行解决,宾馆不提供饮用热水,这自助餐方便面什么的怎么吃呢?我们只好到宾馆前台去买热水,四五元人民币一杯,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天天有,却让我们遇到过几次。队友们纷纷:骚嘎(日语意思是原来是这样)、八嘎呀路(日语意思是混蛋)、娘希匹(浙江宁波骂人方言,蒋介石的口头禅)、缺德、什么破地方、这欧洲以后不能来了……也有的队友调侃:哈拉少、哈拉少(俄语意思是好好)。<br></h1><h3><br></h3><h1>当然,这种抱怨大家只是挂在嘴边说说而已。还都是乐乐呵呵的。还有让中国人不舒服的事就是到了意大利首都罗马,睡觉没有被子盖,房间里要么开空调,要么盖毛毯,地中海地区就这样任性,让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北方人难以接受这种习惯。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个情况。</h1> <h3>《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广场上的休闲人》↓</h3> <h3>《德国法兰克福市街边的沙雕艺人》↓</h3> <h3>《鄙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市》↓</h3> <h1><b>欧洲国家的物价高</b><br>高工资,高消费是富有发达国家的标志。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在价格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也接得不错。今天美国的猪肉价格才五六元钱一斤,而我们猪肉价格已飙升到近52.3元一斤了,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欧洲还是物价高,比如一碗普通面条要80元人民币,去趟厕所0.7至2欧元折合人民币6至16元钱,所以我们在车上尽量少喝水,尽量憋到不收费的厕所去方便,很多服务区厕所也收费且很贵,这就逼着我们聪明的中国人自行方便了,对中国人不文明没有素质的评价,大概就是这样出来的。</h1> <h3>《漫步街头的欧洲人》↓</h3> <h1><b>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社会治安令人堪忧。</b></h1><h1><b></b>我们欧洲游第一站是法国巴黎,本来对巴黎有一种盲目敬仰的心里,多数游客表现的异常兴奋,看什么都新鲜,却让导游一次次地给泼冷水,她不厌其烦的叮嘱我们不要和外国人搭讪,包括不是我们团队的中国人或说中国话的人都不要理睬,要把包放到胸前,防止小偷抢夺抢劫。导游不再打小旗,更没有中国字的小旗。小偷都知道,打有中国字小旗的团队是来自中国的流动银行。遇到实在人多的地方导游就举一个纱巾打头领队。所以,我们一边兴奋地在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和维纳斯,一边时不时的防备着周围的陌生人,还要随时盯着导游和队友不能掉队。神经搞得好不紧张。<br><b>意大利社会治安更糟糕。</b>明偷明抢的事儿经常发生。我们团队就遇到两次有惊无险的事情,一次一个女队友的钱包让小偷偷了,幸亏发现及时又夺了回来。我们到了意大利威尼斯城,那里的社会治安更成问题,不法分子成帮结伙的干坏事,他们把几张破画铺在地上,专门儿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铺,有谁不小心踩踏了,他们就追着你让你索赔。<br>一次我们有一个队友就被讹上了,坏人追着他要钱,嘴里还用及其拙劣的中国话说:“20欧(元)20欧(元)”,我们赶快找到导游,导游与他们一通鸟语,坏人才怯怯离去。原来导游警告他们说:你们这是讹诈,你们不走,我就报警了。欧洲人的龌龊事儿也不少。都是中国人也未必友好。 欧洲人的素质普遍高,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不尽人意的事情时有发生。<br>一次,我们在机场等候领登机牌,有个队友的确没有站在黄线后面,一个外国中年人推的车走到这时,特意加快步伐,猛地冲过来,嘴里还嘟嘟囔囔的一顿鸟语,把队友撞的一个趔趄,把包蹭的七扭八歪,这种举止行为有失欧洲人的文明礼貌、风度体面的良好形象。 <br> 还有一次,我们住进一家郊外宾馆,他们的WIFI是收费的,一宿是百十元人民币,很多人嫌贵就不用了,问题是有的人手机自带流量的可以不用WIFI,宾馆却把信号给屏蔽了,逼着你必须花钱用他们宾馆的WIFI。导游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无奈花高价买宾馆的WIFI使用。这不能不让我们鄙视这种奸商行为,感觉外国人也不过如此。 <br> 中国有句俗话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国外这种感觉应该更深,然而我们也遇到了例外,一次,我们借司机在一个关卡办事机会下车找厕所方便,离我们下车最近的一个小商铺写的中国字儿,我们自作多情的直奔那里,迎面出来一个年轻女子,长得高挑算是俊俏,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她用十分标准的南方普通话告诉我们说:店里没有卫生间,就是有也不会让你们用的。话像她的人一样说得干净利落,我们听得真真切切,个个相挨了一闷棍似的。<br>后来我们上车分析这个女子家祖辈肯定是在中国干了不少恶事,让共产党给办了,所以他们憎恨共产党,憎恨中国人,他们才背井离乡逃到国外来混。当然,这是我们的杜撰,没有根据的推测,旨在一解我们的心头不悦,用这种方式来安慰一下我们受伤的拔凉拔凉的心而已。<br>我们在瑞士的琉森市(卢塞恩)可不是这样,一家手表店店员是中国人对我们十分热情,还主动告诉我们楼上有休息座椅,有卫生间,而且是免费的,让我们感到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族的温暖。相比之下都是中国人前者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h1> <h3>《意大利首都罗马,道边垃圾桶是塑料袋,是防止恐怖分子放爆炸物》↓</h3> <h1><b>在国外,亲爱的同胞的确有自私不文明的举止。</b> <br> 欧洲人给我们准备的早餐,也算是丰富:面包、牛奶、咖啡、鸡蛋、水果(大都是苹果和橘子),可是到旅游的最后一两天就只剩下面包牛奶咖啡了,而且量不足,吃着吃着再就没有了,热开水也不提供了。原因大概出在我们团队队友身上,每天早晨的煮鸡蛋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专门儿给中国人准备的,而且是定量的每人一个,面包水果虽然没有定量,也是许吃不许带的。可是有的队友广积粮往包里装面包装水果,甚至一个人拿七个鸡蛋,这样一来有六个人就吃不到鸡蛋,这种行为真的惹怒了餐馆老板,逼着导游让多吃多占的人把东西拿出来,那种场面好不尴尬。</h1><h1><br></h1><h1>随着我们一站一站的行走,无意中发现外国人和善的面孔不见了,经常看到服务员冷冰冰的面孔,瞪着像鹰一样圆圆的蓝蓝的眼睛盯着我们这些食客。随之而来的早餐不仅品种少,而且数量也不足,我有两天早晨都是用两杯牛奶送下扎嘴拉嗓的毛毛虫(一种干面包)下肚了事儿。</h1> <h3>《在欧洲国家的卫生间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两个池子,一个是大便池,而另一个是做什么用的池呢?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它是用来大小便后冲洗下身用的。可是有的国人自作聪明用它洗水果当菜槽了。》↓</h3> <h1><b> 国人要多一些骨气少一些媚气<br></b>到了国外看人看景看什么都新鲜,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队友小伙子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姑娘总是要多看几眼,还要赞美几句。同样,队友女士们看到国外男士也要夸上几句。这些都符合异性相吸的自然法则。<br>然而,过分的是,有个别女同胞只要看上哪个外国男士就要和人家合影。人家可能处于礼貌大都欣然接受,而女同胞每每和人家合影留念后,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好像只要人家提出来:“我保养你吧”,她就会马上脱团儿给人家走似的。那种媚外的满脸奴才的下贱样、那种没有国格没有人格的举止,令许多队友汗颜的无地自容。<br>男队友也有尴尬事儿,我们在德国科隆市准备上三角大楼29层楼顶观光台时,恰巧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约3岁的孩子也一同上电梯,这个男队友表现的特别殷勤,又是让人家先上电梯,又是给人家推孩子小车。到了楼顶观光台,这个厚颜无耻的男队友要和人家媳妇合影,让她的丈夫一把推开,连连说:“NO,NO”,不行,不行的意思。把自讨没趣的队友造的满脸通红。</h1> <h3>《瑞士琉森湖景色宜人》↓</h3> <h1><b>二 、欧洲迄今仍为人类文明的制高点,其霸主地位没有改变</b><br>欧洲游,十几天行程两万六千里,也算个苦差事,也要长途跋涉,也要起早贪黑,也要披星戴月,也要翻山越岭。也正是这些元素才构成了旅行,才让我们开阔眼界,由于阿尔卑斯山脉横跨几个国家,所以,我们经常是乘坐的大巴车在这个山脉间穿来穿去却乐此不疲,我们叫疲劳并快乐着。<br>在山峦叠嶂的群山中让我们观赏的高山平湖,让我们观赏的一轮红日的喷薄欲出,让我们观赏到夕阳西下的落日余辉。让我们观赏到云雾压顶的云展云舒。<br>在城市,我们亲眼目睹了高不可攀的埃菲尔铁塔、神奇无比的比萨斜塔,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雄伟高大的凯旋门,风格独特的大教堂,建城奇特的威尼斯,珍宝居多的卢浮宫。我们到了卢浮宫,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叱咤风云称雄欧洲的拿破仑,厮杀在欧洲战场,欲把其他国家所有的珍宝归为己有。<br>我们参观了凡尔赛宫,就是在这里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由此引发了中国的1919年的五四运动。我们漂游在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公交车的城市。它的很多房子都是建筑在水上的,建筑工艺及其巧妙。总之,欧洲就像一个万花筒,神奇而又精彩。</h1> <h3>《在奥地利国家的茵斯布鲁克市,有个“黄金屋顶”已建筑5000多年》↓</h3> <h3>《黄金屋顶的周围建筑》↓</h3> <h3>《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小尿童”于连。小于连的一泼尿呲灭了炸毁城市的炸药导火索,从而保住了一座城》↓</h3> <h1><b>  法国巴黎卢浮宫</b> <br>卢浮宫的名气早已闻名遐迩,地球人都知道。但是,未必每个人都有身临其境一饱眼福的机会。我是幸运的,2019年9月13日来到位于熙熙攘攘的闹市区,随着浩浩荡荡的游客大军鱼贯而入卢浮宫,亲眼目睹了世界顶级的名雕名画,游览观赏了卢浮宫气势恢宏的浩大建筑,初浅了解了这段世界历史。</h1><h1><br></h1><h1> 法国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镇馆之宝就是断臂维纳斯雕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这顶级的作品被誉为世界三宝。</h1><h1><br>当然,卢浮宫拥有的艺术不止这些,它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等7个门类。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h1><h1><br></h1><h1>是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把这些稀世珍品聚集到这里的?当说非称雄于欧洲的拿破仑莫属。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只是菲利普·奥古斯特二世皇宫的城堡。后来,拿破仑在这座建筑的外围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强了宫殿的两翼,还在竞技场院里修建了拱门,拱门上的第一批雕刻马群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上取下来的。拿破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装饰卢浮宫,他把欧洲其他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艺术品搬进了卢浮宫。</h1><h1><br>拿破仑不断地向外扩张,并称雄于欧洲,于是几千吨的艺术品从所有被征服的国家的殿堂、图书馆和天主教堂运到了巴黎。拿破仑将卢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巨大的长廊也布满了他掠夺来的艺术品。在卢浮宫里,拿破仑的光彩持续了12年,一直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对拿破仑来说,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这样的观点是德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所不能接受的。</h1><h1><br>拿破仑失势后,他们来到卢浮宫,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由于法国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国人的说服力,仍然有许多他掠夺的艺术品被留在了卢浮宫。拿破仑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卢浮宫建造以来所遇到的投资最多的“建筑人”,5年内的建筑比所有的前辈在700年内修建的还要多。3个世纪以前想到的宏伟的设计图留给了拿破仑三世来完成,当它竣工后,卢浮宫变成了皇家庆祝活动的场所,富丽堂皇是拿破仑三世修建任何东西的特点。</h1><h1><br>这样,直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将近600年。二战时期(1939.9~1945.9),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巴黎前,卢浮宫许多名作分散藏于法国民间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寻找夺走,最终却一无所获。</h1><h1><br></h1><h1>我听了介绍,仿佛听到拿破仑不可一世的呐喊声,看了展览,仿佛看到了这奇珍异宝被拿破仑掠夺时的厮杀场面。40万件的顶级艺术,岂能不让希特勒垂涎三尺……</h1><h1><br>我脑海里打起了问号,这里有没有中国的国宝啊?原来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br><br></h1><h1>拿破仑过世39年后,便是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又有无计其数的国宝被八国联军列强抢劫一空,拿不走的便付之一炬。卢浮宫是富丽堂皇的,观后感心里是沉甸甸的。<br></h1> <h3>《排队40分钟,在蒙娜丽莎画前只停留30秒钟就被工作人员劝退离开了》↓</h3> <h3>《蒙娜丽莎的微笑》↓</h3> <h3>《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维纳斯雕塑》↓</h3> <h1><b> 法国巴黎凯旋门<br></b>当天,我们来到戴高乐广场参观凯旋门,没想到如此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当年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旨在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该工程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凯旋门高48.8米,宽44.5米,厚22米,可乘电梯上顶层,凯旋门上还设有博物馆,馆藏了战事与战史可供游人参观。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其中刻在右侧石柱上的《马赛曲》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不朽艺术杰作。 </h1><h1><br></h1><h1> 凯旋门其建筑风格完全是帝国风格的代表建筑。此种风格的崛起和拿破仑的倡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的兴盛与衰败始终都与拿破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些建筑都是以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静和威严。巴黎凯旋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例,但其规模更为宏大,结构风格更为简洁。</h1><h1><br></h1><h1> 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之一。</h1> <h3>《凯旋门》↓</h3> <h3>《法国巴黎凯旋门》↓</h3> <h1><b> 埃菲尔铁塔</b><br>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总高324米,于1889年建成。此塔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nbsp;<br>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典礼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br>因为法国巴黎是浪漫之都,建筑物也都是低矮而且富有情调的,但是在市中心突然耸立起这个丑陋的、突兀的钢铁庞然大物,让巴黎市民很气愤,曾多次想拆除埃菲尔铁塔,认为它是影响巴黎市容,是巴黎最糟糕、最失败的建筑物。而现在却成了法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吸金的建筑地标,在2010年累计参观人数已超过二亿五千万人,每年为巴黎带来15亿欧元(合人民币120亿元)的旅游收入。<br>巴黎人民也接受了它,并把埃菲尔铁塔当做法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依然是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h1> <h3>《法国巴黎艾菲铁塔》↓</h3> <h1><b> 船游塞纳河</b><br>坐在船上看风景是不错的选择。9月14日那天,巴黎的天气很好,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给游人平添了几分好心情,给摄影者创造了几分好条件。</h1><h1><br>我们登上游船游览市区的风景。塞纳河是法国的三大河流之一。塞纳河水平缓地从市区流过,高楼大厦排列于两岸,倒影入水,景色十分美丽壮观。站在游船甲板上拍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物更是极佳的位置。只有你站在那里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那种难以言表的惬意。</h1><h1><br>可惜,巴黎圣母院被一场大火焚烧之后,只能看到正在施工重建的场面。正如我们一位队友老大哥惋惜地说:殴州一行很遗憾,未见巴黎圣母院,只因圣母道行浅,一把大火上西天,也因无道马克龙,失职毁了圣母院。</h1> <h3>《塞纳河船上观景》↓</h3> <h3>《图为正在重新修建的圣母院》↓</h3> <h1><b> 法国凡尔赛宫</b><br></h1><h1>凡尔赛宫是法国著名的宫殿之一,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即: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br>&nbsp;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行宫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作为法兰西宫庭长达107年。</h1><h1><br></h1><h1><br></h1><h1>&nbsp;&nbsp;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nbsp;&nbsp;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h1><h1><br></h1><h1>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19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某些国家的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把皇冠戴在君主头上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h1><h1><br></h1><h1>1919年,在这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nbsp;《凡尔赛条约》也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当时,中国代表对会上欧洲列强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的行为极其不满与愤慨。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五四运动。</h1><h3></h3> <p class="ql-block">《法国凡尔赛宫》鄙人留个小景↓</p> <h3>《凡尔赛宫外景》↓</h3> <h3>《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h3> <h1><b> 地貌陈列馆~阿尔卑斯山</b><br>欧洲游,阿尔卑斯山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完美,这大自然的宫殿让人目不暇接。上山,可以乘坐观光火车,也可以乘坐旅游汽车。我选择了汽车,大巴车奔驰在蜿蜒起伏的山峦之间,我隔窗拍照。景色实在是美不胜收,只能是拍一漏万,无不有些遗憾。</h1><h1><br></h1><h1>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此山脉自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后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阿尔卑斯山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国境内。山脉东西延绵1200公里,南北宽约120~200千米,东宽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一共有82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位于瑞士瓦莱州。</h1><h1><br></h1><h1>这座山脉提供欧洲饮水,灌溉与水力发电。面积虽然仅占欧洲的11%,但提供欧洲90%以上的水源。阿尔卑斯山景色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和“真正的地貌陈列馆”。这里还是冰雪运动的圣地,探险者的乐园。</h1><h3></h3> <h3>《阿尔卑斯山脉》↓</h3> <h3>《阿尔卑斯山脉》↓</h3> <h3>《阿尔卑斯山脉》↓</h3> <h3>《从法国一个边陲小镇去瑞士刚出城,在车上拍到的日出》↓</h3> <h1><b> 荷兰风车</b><br>9月15日,我们乘车前往桑斯安斯风车村,没有风车的出现便没有荷兰的陆地,风车是荷兰的象征。离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不远的风车村,是旅游荷兰必到的景点,桑斯安斯风车村是一座秀美的古老村庄,风车和各式手工艺品作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荷兰乡村风景。村子中共有5座风车,分别用于锯木、榨油料、磨染料、磨芥末粉和提水,还有木鞋工厂、奶酪作坊、船坞和白蜡商店等,古老的建筑生动描绘了17、18世纪的荷兰生活。我们没有参观的很细,并没有去村里转悠,只是一走一过,拍拍片留个影而已。</h1><h3></h3> <h3>《荷兰风车村》↓</h3> <h3>《荷兰风车》↓</h3> <h3>《荷兰风车》↓</h3> <h1><b> 德国法兰克福</b></h1><h1>在欧洲游的行程中,法兰克福有一站。我们于2019年9月16日来到这座城市。该市她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国家城市风格略微不同,山形墙的建筑物,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象征。法兰克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以便与位于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相区别。<br></h1><h1><br></h1><h1>法兰克福这个城市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她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境内,处在莱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FRA)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也是仅次于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和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欧洲第三大机场。德国是个不错的国家,法兰克福也很美,值得称赞。</h1><h3></h3> <h3>《德国法兰克福街景》↓</h3> <h3>《法兰克福街景》↓</h3> <h3>《法兰克福街景》↓</h3> <h3>《德国奔跑的汽车没有限速概念,低于120迈时速要被罚款》↓</h3> <h1><b> 瑞士琉森天鹅湖</b></h1><h1>瑞士联邦简称“瑞士”,是中欧国家之一。伯尔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历史上曾有雇佣兵制度,后来才改成武装中立,瑞士中立的历史相当悠久,是一个不结盟的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后从未卷入过任何局部战争和国际战争(包括一战和二战在内),但同时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h1><h1><br></h1><h1>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瑞士也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h1><h1><br></h1><h1>瑞士琉森,托尔斯泰称这里是瑞士的一个最浪漫的地方。她位于瑞士的中央地区,一直是瑞士的传统旅游胜地,曾为瑞士首都,她被名列全球最被游客青睐城市第六名。整个城市围绕着湖区诞生、成长。美丽的湖水、雄伟的阿尔卑斯山、 和中世纪的建筑互相映衬,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倾倒。 </h1><h1><br></h1><h1>在这座8世纪建城的古城中,有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长街古巷,比比皆是。我觉得琉森之美在于它的湖水,它的山,它的天空,它的云彩,它的建筑,和它所独有的那么一种情调。</h1><h1><br></h1><h1> 最美之处在于琉森湖,湖将城市一分为二,如水晶般莹澈眩目的湖水,淌着如诗似画的景象,恬静、平和、优闲、清新,远山苍茫,碧波涟漪,一扁小舟划破宁静。 2019年9月17日,我们在琉森湖畔逗留了3个多小时,尽享着这一人间仙境。</h1><p><br></p> <h3>《瑞士琉森天鹅湖景》↓</h3> <h3>《瑞士琉森湖》↓</h3> <h3>《德国的新天鹅堡》↓</h3> <h3>《德国的新天鹅堡》↓</h3> <h1> <b>德国科隆大教堂</b><br>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一天,我们来到阿尔卑斯山以北著名城市~科隆。到了科隆就不能不参观一下科隆大教堂,是因为它的名气所致。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h1><h1><br></h1><h1>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这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走进教堂内它那高高的穹顶让人震撼、它那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在教堂外看却是普普通通,更是让人不可思议。</h1><h1><br></h1><h1>科隆大教堂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专家学者们至今也没有找到当时建筑的计算公式,所以那些精美划一的建筑构件仍是个迷。更添加了它的神秘感。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h1><h1><br></h1><h1>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因战乱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h1><h1><br></h1><h1> 我们登上莱茵河畔三角大楼29楼高层,俯视市区,科隆市的美景一览无余。它巍峨宏伟壮观令所有人都叹为观止。</h1><h3></h3> <h3>《远眺科隆大教堂》↓</h3> <h3>《教堂内》↓</h3> <h3>《德国科隆大教堂近照》↓</h3> <h3>《德国科隆大教堂远景》↓</h3> <h1><b> 意大利比萨斜塔</b><br>此次欧洲游中,我们特意前往比萨城亲眼目睹这个经历了845年的久斜不倒、久负盛名的歪歪塔。</h1><h1><br></h1><h1>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总重约14453吨,倾斜角度3.99度,1174年首次发现倾斜。</h1><h1><br></h1><h1>比萨斜塔&nbsp;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那诺·皮萨诺有意而为之?</h1><h1><br></h1><h1>进入20世纪,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原来如此。</h1><h1><br></h1><h1>然而,人们希望斜塔永远歪歪着倾斜在那里供世人观赏,游人们兴许处于好奇,也许处于担心,各个都要留一张用自己的手倾注斜塔的照片,以示助斜塔一臂之力不再倾斜。愿望是好的,据专家预测,再过260多年斜塔不再倾斜而是倒下。</h1> <h3>《意大利比萨斜塔》↓</h3> <h1><b> 威尼斯~意大利的水城</b><br>欧洲游,我们来到世界著名的神奇的水城威尼斯。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威纳托大区首府,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h1><h1><br></h1><h1>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nbsp;它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它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它们连结起来。威尼斯始建于公元451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h1><h1><br></h1><h1>威尼斯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每年前往的游客达500万人以上,旅游业使这个仅有36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变得十分富有。</h1><h1><br></h1><h1>威尼斯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汽车和自行车的城市。威尼斯城热闹非凡,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同样闻名于世。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明令禁止的。威尼斯建筑的方法也很独特,先将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这种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极好,是从亚德拉亚海的伊斯特拉运来的。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成一座座建筑。由于砖比伊斯特拉石轻的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房子严重下沉的问题。</h1><h1><br></h1><h1>威尼斯这座水城真的很神秘、很奇特,难怪每年有世界各地的千百万游客像潮水一样涌来。</h1><h3></h3> <h3>《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h3> <h1><b>  意大利佛罗伦萨</b><br>欧洲游的最后一个国家就是意大利了,2019年9月20日我们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个厚重的城市。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诗人但丁,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艺术家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艺术巨匠多纳泰罗,菲利溥-利波等都在这里生活过,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传统和艺术的宝库,整个城市保留着文艺复兴时的风貌,弥漫着文艺复兴的气氛;佛罗伦萨堪称是那个伟大时代留给今天的独一无二的标本。</h1><h1><br></h1><h1>佛罗伦萨有4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60多座宫殿和许多大小教堂、广场,收藏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和精美文物。来到佛罗伦萨最大看点当数教堂。提到教堂肯定要说圣母百花大教堂,它是世界五大教堂中排序第四大教堂。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中,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圣乔凡尼洗礼堂位于大教堂西侧,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今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h1><h1><br></h1><h1>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伯提所作,被米开朗琪罗赞为"天国之门"。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吉奥陀)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吉奥陀钟楼)"。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h1><h1><br></h1><h1>大教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大教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h1><h1><br></h1><h1>百年之后,米开朗琪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圣母百花教堂,有着一个橘红色巨大的圆顶,这也几乎成了佛罗伦萨的重要地标。而高达91公尺的圆顶,内部有阶梯共463级,可以爬上圆顶欣赏佛罗伦萨全景。主座教堂的四周美术馆、和丰富的购物市场,已构成佛罗伦萨市的精华区。</h1> <h3>《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h3> <h3>《教堂旁边的钟塔》</h3> <h1>  <b>梵蒂冈城国</b><br>大家对梵蒂冈的名字并不陌生。知道它小的可怜,玩笑话常说小的不可打枪,一颗子弹就飞到别国去了。</h1><h1><br></h1><h1>我们这次欧洲游到了意大利首都罗马,带着好奇心于2019年9月21日,目睹了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国中之国~梵蒂冈,踏上了这个国家的土地。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h1><h1><br></h1><h1>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为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驻地所在。梵蒂冈城,是梵蒂冈的首都,亦即国家,故曰“城国”。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h1><h1><br></h1><h1>梵蒂冈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只有0.44平方公里。据导游介绍,人口是最少的国家,只有1000多人,且不允许结婚。还有它的外交部都在“境外”罗马城的西班牙广场。军队只有110人,如果需要军队或需要维护社会治安均有意大利代劳。梵蒂冈的公民大部分是全世界各地来的神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卫队:一支专门为教宗服务的志愿禁卫队。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內。</h1><h1><br></h1><h1>梵蒂冈其前身为教宗国,自从1929年起以《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接受圣座的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虽然梵蒂冈并未制定任何有关官方语言的法律,但以意大利语最为常用。</h1><h1><br></h1><h1>在2002年以前,梵蒂冈常以意大利里拉及梵蒂冈里拉作为其境内的通用货币。意大利加入欧元区后,梵蒂冈与欧盟签订特别协议,发行少量的硬币,作流通和收藏之用。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众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与大国一样重要的影响力。真可谓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h1> <h3>《梵蒂冈圣彼得广场》↓</h3> <h3>《梵蒂冈国圣彼得广场》↓</h3> <h3>《圣彼得广场尖塔》↓</h3> <h1>  <b>罗马角斗场</b><br>一提到角斗场,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西班牙的斗牛场场面:一头猛牛,吹胡瞪眼,仰头撂蹶,从圈中狂奔而出。而在场的便是一个手持红布,“招摇过市”的斗士。撩持的猛牛满场狂飙。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娱乐。感觉惊险、刺激、好玩儿。没有来到意大利罗马角斗场时,也是这种感觉。</h1><h1><br></h1><h1>然而,非也。走近角斗场它是这样的:角斗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的丰功伟绩而建,由8万名犹太俘虏用工8年完成。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可容纳9万观众。当年角斗场开幕时,猛兽从圈中放出,角斗士被驱入赛台,兽要吃人,人要搏斗,生还者极少,异常残忍……</h1><h1><br></h1><h1>听了介绍不寒而栗,看了角斗场满目苍凉。经历了2000年风雨侵袭的圆形角斗场,其围墙已有半壁倒塌。角斗士和猛兽生死搏斗的场地已残破不堪,当年建成的地窖也露出地面,然而四周的看台还保存得相当完整。</h1><h1><br></h1><h1>入口处有一座称为凯旋门的牌坊,这里有为游客准备的中世纪轿式马车。罗马角斗场无论是规模、技术水平和艺术风格都是古罗马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尽管如此,它毕竟是角斗场,是你死我活的决斗场,我不再感觉像西班牙的斗牛士那样刺激好玩儿。</h1><h3></h3> <h3>《罗马角斗场》↓</h3> <h3>《意大利首都罗马角斗场》↓</h3> <h3>《美丽的地中海松树》↓</h3> <h1><b> 三、 结束语</b>:</h1><h1> 欧洲游记进入尾声,还是那句话:13天的欧洲行时间是暂短的,感受是初浅的,印象又是深刻的,收获也是丰厚的。</h1><h1><br></h1><h1>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我每次在朋友圈发的一组组照片,都得到同学、同事、朋友的关注、点赞、评语。</h1><h1><br></h1><h1>尤其值得感谢的是我的老领导原黑龙江农垦总局工会主席母松华。他看了我在朋友圈发的照片给我提出了暖意的建议。</h1><h1><br></h1><h1>全文如下:“家明你好,最近忙什么呢?一切可好?给你提个建议请考虑。最近一段时间你在微信中连续发了多篇你在殴洲旅游的游记,每一篇我都认真地拜读了,每一篇都很有特色,而且写作风格很连贯统一,写景、与历史、与现状,有理有据,都不是凭空臆造或牵强附会,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而且语言运用很平和很准确。足见家明的文字功底深厚。我建议你再下点功夫整理一下,有一些可以再增加点内容突出环境描写和特色表述,增加游记的特色,搜罗一些名人的评论让文章更具权威性。然后结集出版,或给报刊出版社报稿,这也是对你辛勤劳作的肯定。建议请考虑。” </h1><h1><br></h1><h1>对于老领导的关怀,深表谢意。关于增加内容突出环境描写和特色表述,增加游记的特色,搜罗一些名人的评论让文章更具权威性的建议,非常有必要。还有,老领导用“拜读”一词我实在是不敢当。至于投稿或出书就更显知识单薄,只能寄希望于再游补充了。搁笔!2019.11.14</h1><h3></h3> <h3>《瑞士卢塞恩》↓</h3> <h3>《罗马许愿池》↓</h3> <h3>《我在梵蒂冈国的围墙外留影》↓</h3> <h3>《在威尼斯教堂广场前》↓</h3> <h3>《莱茵河畔》↓</h3> <h3>《在威尼斯的旅游船上》↓</h3> <h3>《在蒙娜丽莎馆等待一饱眼福的游客》↓</h3> <h3>《神奇的教堂拱顶》↓</h3> <h3>《正在重新修建的巴黎圣母院》↓</h3> <h3>《罗马西班牙广场》↓</h3> <h3>《意大利首都罗马西班牙广场》↓</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编辑:刘家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摄 影:刘家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音🎶 乐:悠远的大提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