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尤尼克斯球拍和球线如何选择,给你点建议!!这是一篇单从球拍和球线本身的特点出发的搭配指南,文章中不包含任何个人打法等技术因素,包含的产品只囊括YY每个主流系列的高端拍,部分特殊一些的定制版或者纪念版,我都归属到普通市售版里,因为整体不变,所以搭配方面在大体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h3><h3>
</h3><h3> 首先细数一下YY的球线:BG65、BG65TI、BG6、BG66UM、BG66F、BG68TI、BG70PRO、BG80、BG80P、BG85、BG95、BG98、BG99、BGAB、BGAS。还有BG65P、BG66、BG66S、BG75TI、BG100线等,均未在国内发售,就不做对比了。
</h3><h3> 然后细数一下YY目前的几大主流系列:ARC、DUORA、NS、NR、AT、VT,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尾缀:Z、ZF、ZS、GZ、DX、FB、IF等等。具体尾缀没有像系列一样有非常清晰的划分,所以这里就只是简单的例举一下。
</h3><h3>
</h3><h3>下面先将各个线的特点逐一说明一下。
</h3><h3> 在此之前,先解释一下YY球线背后的分类标识的意思。Repulsion Power:反弹;Durability:耐用;Hitting Sound:击球声;Shock Absorption:吸震;Control:控球。HARD:硬;MEDUIM:中;SOFT:软。
</h3><h3> 所以下列对比中,前面三点均为YY给出的官方参考数据,具体数据可参见包装上的五边形图,而后面一句才是我自己总结的特点。
</h3><h3> 【BG65】耐打,软,粗。非常能耐高磅,弹性很差,适合懒得经常换线或者要打高磅的人。
</h3><h3> 【BG65TI】耐打,硬,粗。BG65线加钛后的版本,耐打性比65差,弹性比65好,适合稍微想在耐打基础上最求一点弹性的人。
</h3><h3> 【BG6】反弹,软,细。YY最便宜的线,没有之一,可能也是最差的,没有之一,一般不推荐。
</h3><h3> 【BG66UM】反弹,中,细。YY除了AS以外第二细的线,反弹非常干脆,出球速度特别快,毫不粘球,控制极好,适合细腻控球技术型选手。
</h3><h3> 【BG66F】反弹,中,细。YY除了AS以外第二细的线,比66UM稍微多一点形变,少一点反弹,但是能打出更大的力度,适合大力控球压制型选手。
</h3><h3> 【BG68TI】击球声,软,中。结合了66的细腻干脆的控制性和80的蓄力借力的包裹性,适合拉吊突击,但是因为介于66线和80线中间,所以两端特性均不是特别提出,适合低磅时发力不好的女孩子入门使用。
</h3><h3> 【BG70PRO】耐打,中,粗。表面极为粗糙,据说是YY最保磅的线,一般不推荐。
</h3><h3> 【BG80】反弹,硬,中。表面粗糙,线的包裹性极好,接触球的时候,线的形变非常大,因此在出球的瞬间,能把力量非常集中的聚集在一起,适合暴力型进攻选手。
</h3><h3> 【BG80P】反弹,硬,中。比80多了涂层,所以表面更光滑一些,但也比80耐打一些,没有80那么粘球,但是包裹性和聚力能力相比80稍差一些,适合暴力进攻时想要出球更快的选手。
</h3><h3> 【BG85】击球声,硬,中。85线更像是双打版的80线,硬度比80和80P都要硬,因此包裹性也更差,所以出球更快,但是线本身也较为粗糙,所以进攻能力稍逊80,但是在防守方面要比80线好一点点,适合双打时需要更全面能力的暴力进攻选手。
</h3><h3> 【BG95】耐打,中,粗。耐打性和耐高磅性比65稍微差一点,但是比65细了一点点,也比65更软一些,适合比较高的磅数下,还需要兼顾一点点弹性的人。
</h3><h3> 【BG98】反弹,中,细。YY第三细的线,在66UM和66F双雄出来之前,也是YY弹性最好的线,就像是结合了66和80的68TI,但68TI是折中了二者的缺点,相对而言包裹性更好,而98线是集合了二者的优点,所以弹性更好和击球音更响,因此出球速度也更快,适合轻度控制和大量突击的选手。
</h3><h3> 【BG99】控制,中,粗。AB线出来之前,YY唯一采用绿色包装袋并且标记为控制的球线,因此虽然线不细,但是反弹的手感舒适,而且控球不累,所以有一种细线的错觉,但是更多的亮点在于这是一款非常综合而且平衡的线,所以除了65和95之外,就属99相对最百搭,但是65和95的百搭都是以耐打为主,手感并不会很好,然而99的百搭,往往会带来还不错的手感。
</h3><h3> 【BGAB】控制,中,中/细。AB线,红线是特殊线,中等粗细,作为竖线,白线是AS线,YY目前最细,作为横线;包装标记的黑白只是扎带,不是线的颜色;这是一款手感神奇的线,竖线的回弹包裹感,会巧妙的被横线的高弹和干脆二次处理,在带来暴力的同时,还拥有出色的控制;可以说彻底结合了80和66的优点,更基本抛弃了80和66各自缺点;只是,这种奇特的手感,需要适配特殊的球拍才能得到合理的释放,比如DUORA系列。与此同时,这也是最考验穿线师水平的线,因为红线很粗糙,白线也不光滑,所以如果不是空拍上机,细线很容易对粗线造成切割,特别容易断,而且因为横竖线粗细不同,材质不同,所以对球拍两个维度的压力也不一样,如果架拍、穿线等细节手法不到位,那么拉好下机之后,很容易手感一塌糊涂;所以拉的不好的AB线,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甜区很小,因为只有在最中央的那一点点,才能体会到双线协同合作的击球感。
</h3><h3> 【BGAS】反弹,中,极细。这是目前YY最细的线,没有之一,比66UM和66F都要硬一点,比85稍微软一点,但是弹性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出球极快,非常干脆,控制很好,而且很有特色的是击球音调很高,所以这线很容易越打越爽,适合喜欢享受击球快感的选手。
</h3><h3> 注意:BG80、BG80P、BG85线,包装上均有说明,建议磅数比BG65线所拉的磅数低5%-10%,也就是比你自己平时其他线经常打的磅数低1到2磅。
</h3><h3>
</h3><h3>
</h3><h3>下面以球拍的维度来推荐一下球线怎么搭配。
</h3><h3> 在这里先要说一下,默认选择22-28磅这个区间。低于22磅,请随意看颜色买;高于28磅,不超过30磅,推荐95线,高于30磅,推荐65线。
</h3><h3> 【ARC系列】控球为主的平衡拍
</h3><h3> A11、A10:这两支可能是YY最平衡的球拍,而且也是控制最好的,拍框本身在击球时的包裹性就很不错,而且中杆算是较硬的,所以弓11首推66UM线,弓10首推66F线。然后他俩也都可以选AB线、98线,28内可以考虑AB线,28以上可以考虑95线,至于其他线就相对较为普通了。这里还要提一下,有些人很喜欢给弓箭系列拉80,这样虽然在杀球是更暴力了,但是牺牲了弓箭系列太多的控制,有点得不偿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h3><h3> A9、A9FL:这两支都是弓箭系列偏女性的球拍,因此除了上述推荐的66F和66UM之外,也可以拉68TI或者65TI或者85线。
</h3><h3> ARC-Z:弓Z作为一款弓箭系列的小拍面球拍,虽然拍头并未加重,但是小拍面带来的更集中的发力,往往可以让拍子在进攻端能输出更大的能量,所以这款弓Z首推98线,其次80和66F和66UM以及85线也都可以尝试一下。
</h3><h3> 【DOURA系列】双面异性的平衡拍,接替ARC系列
</h3><h3> D10、D9、D7、D6:多拉作为弓箭系列的接班人,单纯如果在平衡方面做文章,已经几乎没有空间了,所以在结构设计上采用双面异形,这样能分别在正手进攻和反手防守时,打出相应的特色,所以多拉10弥补了弓11略有疲软的进攻端,所以不需要再像弓箭那样只用控球线来彻底增强控制,所以选择一款攻防兼备的线才是最合适多拉系列的。而目前YY唯一能够做到攻防兼备的线,就是AB线,所以,不配AB,没有DUORA。
</h3><h3> DZS:作为多拉系列的小拍面,同弓Z一样,在进攻端更容易聚力,所以在防守端也更吃力,所以仍然需要选择AB线,让进攻端的能力得到保障,同时防守端也可以不落下。
</h3><h3> 【NS系列】脆弹型挥速拍
</h3><h3> NS9900、NS9000S、NS9000X:NS系列已经非常久远,但是9900至今仍未停产,所以说这种脆弹型球拍的手感其实是无法取代的,所以对于这样的脆弹型球拍,拉66UM、66F、98线,都是非常合适的,毕竟拍子本身脆弹,出球很快,所以线也不能太粘球,所以9900和9000S推荐66UM,而9000X因为杆很硬,所以优先推荐66F。
</h3><h3> 【NR系列】韧弹型挥速拍,接替NS系列
</h3><h3> NR900、NR800:NR系列和NS系列都是挥速拍,但是一个韧一个脆,韧的感觉就有点像竹竿,在受力时会产生形变,但是还原非常快,而脆的感觉就是普通的金属,在受力时几乎不产生形变,原样保持的非常好。所以说不管是韧还是脆,有没有发生过形变,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出球,所以说在线的选择上,也要搭配迅速出球的球线,比如66UM、66F。
</h3><h3> NRZSP:这就是一款比较奇特的球拍了,作为NR的小拍面版本,速度更快,发力更集中,但是拍子韧性略微降低,也丝毫不脆,变得更硬了,而且是非常硬,所以对于中杆如此硬的球拍,再配66UM、66F这样的弹线,触球瞬间就把球击飞,会感觉整体特别木,很难打出清晰的手感,所以推荐80这样包裹性更好的线,不仅手感反馈清晰,还能更好的为ZSP集中发力。如果是双打,选85线也非常不错。
</h3><h3> 【AT系列】头重控制型
</h3><h3> AT700、AT900T、AT900P:基本上没什么说的,算是较为古老的进攻拍,所以如果要打的暴力点,那就900P搭配80线,如果要打的控制结合暴力,那就900T加85线,至于AT700么,80P、80、85线也基本上随意选,甚至68TI也是可以的。
</h3><h3> 【VT系列】暴力进攻型,接替AT系列
</h3><h3> VT80、VT80e:非常经典的大拍面进攻拍,就是专为暴力而生,因此80、80P,毋庸置疑。
</h3><h3> VTZF、VTLDF:都是VT的经典暴力拍,但是并不是小拍面拍,而且都比VT普通的作品都更容易发力些,所以80、80P、68TI都是可以考虑的,甚至如果是拿来双打,也可以考虑66F、66UM、85。
</h3><h3> VTZF2:VT的经典小拍面进攻拍,也是YY相对头最重的拍,所以拍子拥有强大的进攻能力,自然线要选择80、80P这样的暴力线。但是也有人喜欢出球干脆,所以66F和66UM也可以搭配ZF2,问题不是很大。并且也有特别喜欢寻找击球快感的,给ZF2拉AS线,这样每一拍打起来都非常舒服,还动听,这也是可以的。所以ZF2特点太鲜明了,所以选线要看自己的进攻风格,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风格,因此选择也就五花八门。毕竟,有的人想增强ZF2的优势,有的人想兼顾ZF2的劣势,这样自然对于其它拍来说,线的选择就五花八门很多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