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13日,湛江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及省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第三站活动在东海岛硇洲小学举行。</h3><h3> 参加本次活动的主要有广东省林爱珠名师工作室、湛江市覃进名师工作室、湛江市陈豪名师工作室、湛江市杨帆名师工作室、湛江市梁桂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及湛江市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
</h3><h3> 硇洲岛是一个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我们走进绿树成荫,宽广美丽的硇洲小学,热情好客的硇洲小学师生们早早在校门口迎接我们。那一张张纯朴真诚的笑脸,让我们倍感亲切,宾至如归。<br></h3> <h3> 在校园里合影留念后,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活动。年轻睿智的主持人——湛江市第三十六小学杨帆校长首先介绍了参加本次活动的主要成员及活动流程。接着是硇洲小学黄小剑校长给本次活动致辞。黄校长热情又谦虚的致辞,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硇洲朋友的热情和我们本次活动的意义的重要性。</h3> <h3> 本次活动共三项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展示、名师评课和作文教学讲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一:课堂直播】</b>
</h3><h3>
</h3><h3><b> 【第一节课】</b>上午首先给我们献课的是林爱珠名师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李祥老师,他上的是六年级的《桥》。
</h3><h3> 李老师通过轻松的课前谈话,从课外书引入话题,让学生初步认识小小说的特点,自然而然地转入这篇小小说的学习。李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突出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达到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的教学目标。<br></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 【第二节课】</b>第二节课是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梁桂云老师的作文课:《箱子里有什么——场面描写》。</h3><h3> 课前,梁老师跟孩子们玩;课中,梁老师还是跟孩子们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h3><h3> 经过这节课的“玩”,学生的“写”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全班学生基本能用十分钟完成片段练习。在分享作品时,同学们几乎能结合老师教与的“点面结合”的方法,把大镜头变成小镜头,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h3> <h3> 梁桂云老师的一堂作文课,一个多小时,让人意犹未尽。正如覃进校长的点评所言:梁桂云老师的作文课,是原生态的作文课,还原作文教学的本质。生活即作文,作文素材源于生活。思维水平的提升以生活为基础,表达水平的提高,从生活开始。用手做,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想,观察、体验、思维、表达“四位一体”。梁老师巧设平台,用心教,厚积薄发,彰显课堂魅力,引领我们走进作文教学的艺术宫殿中,获得美美的享受。</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二:名师点评】</b>
</h3><h3>
</h3><h3> 两节精彩的课例结束后,广东省名师工作室、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林爱珠老师,梅录中心小学覃进校长,湛江市第三十七小学陈豪校长,湛江市第三十六小学杨帆校长和遂溪教育局教研员庞彩虹老师等名师分别做了专业性的精彩点评。</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爱珠老师评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庞彩虹老师评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次送课小组副组长陈豪校长评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帆校长评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各名师工作室成员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师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杨帆导师小组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合影</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三:专题讲座】</b>
</h3><h3>
</h3><h3> 下午,是梁桂云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指导和批改的策略》。
</h3><h3> 梁老师通过如何指导中高年级的作文、作文评改和建议三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分享。梁桂云老师从作文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作文教学的系列问题。切合教学实际,很有指导价值。<br></h3> <h3>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梁桂云老师的精彩讲座结束后,本次送课组组长覃进校长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和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短暂而充实的一天交流即将结束,我们在聆听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经验,也收获了友谊。语文教研永远在路上,让我们秉承语文人的初心与情怀。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自己的语文人。</h3> <h3>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但我们的学习仍然在路上……感谢岭南师范学院给我们搭建的平台,感谢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与指导,感谢硇洲小学师生的热情招呼和倾心准备,让我们每一个参与者满载而归!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 <h5>撰稿:陈华晓<br>审稿:覃进<br>摄影:周更 陈华晓<br>编辑:陈华晓</h5><h1></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