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铜官窑•——

白头翁

<h3>铜官古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境的湘江东岸,自唐代起,铜官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h3> <h3>铜官陶瓷器物以釉下彩为主要特征,同时与贴花、印花、雕塑、刻划等技艺结合。铜官陶业虽然历史悠久,却到建国以后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旧时落后的龙窑,已被先进的隧道窑、方窑和圆窑所代替。铜官陶器分建筑用陶、日用陶和美术陶三类。</h3> <h3>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反映了先民们的创新精神,传承至今,堪称绝技。其内容包涵了陶瓷制作的各道工序,各项技艺也凸显了陶瓷制作的整体风貌。</h3> <h3>先民们凭着智慧才能和实践探索在当时发现了能显色的几种基料:孔雀石、洞庭潮泥、山坡黄泥、铜粉、柴灰、石灰,用这些基料相互搭配,浓淡适宜,产生青、黄、蓝、绿、褐、黑、铜红等多彩釉色。<br></h3> <h3>用毛笔蘸上彩釉涂画在陶坯器壁上,或山水景观,或虫鱼花鸟,或人物戏曲,或亭榭楼台,烧成之后,坯釉结合牢靠,在陶瓷产品上展现出一幅幅画图,美轮美奂。用毛笔蘸上黑釉在坯体上书写诗词、警语也是长沙窑铜官陶瓷装饰技艺的一种创造,别具一格。<br></h3> <h3>《铜官窑瓷器题诗》一般特指《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是唐代流行于民间的诗歌,由瓷工收录到所造的瓷器上面而因此得名。《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的体裁都是五言诗。<br></h3><h3><br></h3><h3>《君生我未生》 作者:程东武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h3><h3>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h3><h3>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br></h3><h3>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br></h3> <h3>【祇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br></h3> <h3>【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