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做电商?谁在用网购?——也说京东芬香

李志吉

<h5>双11一来,除了网上电商花样翻新地闹腾,诸多实体店也跟着蹭热点。淘宝、天猫、京东的广告铺天盖地,网上随处可见,实体店的广告也不遑多让,广告纸也在店里店外到处乱飞。笔者家门口有个不算小的物美超市,占了大厦的两层。双11还没到,它就早早打起了双11的主意。超市里里外外都是双11的促销广告。好多商品更是直截了当告诉顾客:购物满69元打69折。真是相当给力的大促销。</h5><h3><br></h3><h5>物美超市的老板很能与时俱进。两年以前超市的会员购物都使用会员卡,刷卡攒积分,积分换商品。后来,​超市推出了手机APP,为了让更多的人放弃会员卡,转而用APP结算。为此,超市也动了不少脑子。毕竟对APP很多人都陌生。过了一段时间,顾客感觉到了用APP结算的好处:一是结账方便了,二维码一扫就行;二是不用带现金,也免去了找零的麻烦。三是会员的积分在手机上随时可查。</h5> <h5>超市老板与时俱进的表现不仅如此,还有后续手段。又过了一段时间,超市引进了多台自动结算机。顾客只要有手机APP,就不用到人工收银台结算,到自动结算机上,先扫商品二维码​,然后再扫手机支付二维码,齐活。自动结算机使得顾客结算更方便了,快速、准确、省时、清楚。没多久,用人工结算的顾客越来越少,用自动结算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半大不大的孩子也看着新鲜,参与扫码扫得不亦乐乎。</h5><h3><br></h3><h5>到了自动结算这块,超市老板的与时俱进还没停步,还有新招在后头。自从手机会员APP投入使用,APP就使用了商品介绍和推广功能,在手机上可以查到商品很详细的信息。顾客还可以坐在家里通过手机买东西,下了订单交了钱,超市送货小哥会很快把东西送到家里。更为人性化的是,超市广告里还广而告之,对顾客提出服务承诺:拎不动,多点送。多点是APP的名字。它告诉到超市买东西的顾客,买吧,买吧,买多了拎不动没关系,我超市负责给你送回去。看看,多么有人情味的超市!</h5> <h5>超市在平时的节假日都有促销,碰到重要节日,还有更多的优惠活动。像光棍节这样的特殊日子,超市更是早早地做足了功课。除了在实体店里里外外张灯结彩以外,APP上的网店更是布置得花样翻新,五彩缤纷!跟天、淘、东、宁等大电商相比也不落下风,该有的噱头基本都有了。这可能就是马大侠所说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吧?​</h5><h3><br></h3><h5>实体店为什么也搞网购服务?​因为客户有需求。那些老弱病残进店有困难的人,需要网购;那些因为忙碌而没有时间进店的人也需要网购;那些想省事免去购物跑腿的人也需要网购;那些想在网购上省点银子的人,更需要网购。德国老头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话的哲学意义咱们可以不去想它,那玩意儿太深奥。按老百姓接地气的理解,有需求就有供应,有买就有卖。归根结底,网购(买)与电商(卖)是当今中国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h5> <h5>有人问:为什么发达国家不提倡电商?有人答:不然,电商就是美国发明的,在全球十大电商排行榜中,美国电商大多排在前头。亚马逊、椅背、苹果、戴尔、沃尔玛,赫然占了半壁江山。若说欧洲没有电商巨头倒是真的,其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比中国略大一点的欧洲土地上,并立着4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搞电商着实困难。就连物流配送这一关就很难过。若说欧洲资本家放着钱不挣,是为了保持城市繁荣,是为了平头老百姓养家糊口着想,这不可不听也不可全信。资本家都是极具挣钱眼光的群体,如果欧洲电商的钱好挣,欧洲资本家怎么会放弃荤腥转为吃素?</h5><h3>​</h3><h5>这两年,国内许多城市实体店纷纷撤店,“房租到期,全场甩卖”​的红红绿绿贴纸,满大街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台机上手机上关于电商微商的信息铺天盖地,大大小小的微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围绕着微商的各种生意也应运而生,例如培训。笔者近日误打误撞地参加了一个护肤品的微商培训班。近距离了解了做微商和想做微商的群体的想法和做法。</h5> <h5>这个群体的领军者除了投资人就是微商的先驱者。他们的经历各有不同,但多数都是微商成功者转身成为微商的讲师——微商宣传者。​他(她)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告诉那些想改变命运的底层宝妈(宝宝的妈妈),特别是农村的宝妈们:你的命运你做主!我能做到你也能!路在何方?路在微商!微商投资小,见效快,不用坐班,不离开孩子,通过做微商挣钱养活自己,找回自己失去的的自信和尊严!</h5><h3><br></h3><h5>这些讲师们都是实战派精英​,他们了解做微商的一切关键点,也了解准微商学员们的一切顾虑。他们以一个又一个案例,一个又一个针对性极强的举措,同时以火一般的激情和朝六晚十二的勤奋,告诉学员们:做微商首先要有自信,我们能做到,你们也能!他们提倡团队精神,提倡老师带学员,提倡有困难老师帮,有困难公司帮!不懂产品,公司培训;没有粉丝(客户),公司教如何加粉,如何转粉;口才不好不会销售,老师教你如何说话;不会谈代理,老师不仅教还帮着谈。诸如此类的培训,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的,还忙里偷闲搞些娱乐性质的活动,比如抢红包。在紧张有序且有趣的氛围中,新的血液不断地加入到微商队伍。</h5> <h5>微商的学员们很多人没有工作,处于失业状态。也有一些学员是实体店的老板,他们都是未雨绸缪有前瞻习惯的人。​实体店生意不好做,他们就两条腿走路,提前考虑布局微商。中国老百姓真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他们面对生活的窘迫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上街游行,而是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努力去脱贫致富。那些培训老师们真正做到了“赠人玫瑰”和“授人以渔”。政府真应该支持他们,表彰他们,他们也是国家的脱贫战略真正的践行者!</h5><h3><br></h3><h5>微商遍地开花后,实体店会不会彻底消亡呢?不会,微商再多也取代不了某些实体店。笔者新认识的一个实体店主说:​微店确实有它的优势,免了房租的压力就是其一。在微店买某些东西方便便宜也是事实,但实体店面对面选购的形式还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商品技术含量高参数复杂,顾客眼见为实进行选购,心里还是踏实。这位实体店主对实体店的前途很有自信,笔者对此也深以为然。微店的出现是新技术催变零售业的产物,以解决零售业高成本等难题。它的出现对零售业的业态是改良、丰富、完善与促进,而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店。</h5> <h5>尽管微店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店,但微商遍地开花也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其中最少有两个最深层的原因。其一是生产厂商的营销需求,其二是劳动者自主创业的需求。多年来生产厂商无时无刻不在为销售绞尽脑汁。从厂家自建销售网络,到搞各种各样的代理制,再到进驻大卖场,哪种营销形式都有成本费用与控制权的问题。直到电商和微商的出现,生产厂商的营销才有了又一次的突破。电商与微商对基层劳动者来说,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改变。他们很多人不用再背井离乡,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做各种漂。他们可以守家在地,在与亲人朝夕相处的同时,还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或兼职。正是由于生产厂商与劳动者共同发力,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资本的拥簇,电商和微商才如火如荼地发展了起来。</h5><h3><br></h3><h5>电商和微商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互联网+的产物,都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满足社会供应端和消费端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更便利的服务。如果说有区别,在规模上电商大点,例如阿里、京东等;微商小点,多是个体小店,但功能上基本一样。功能一样,遇到的问题也类似,例如吸引客户问题。电商叫“引流”(吸引客流),微商叫“吸粉”(吸引粉丝),都是设法吸引客户进店买东西。</h5> <h5>前几年淘宝用会员制,吸引了大批客户到天猫、淘宝参与引流,效果显著。到现在阿里也是中国电商的老大。后来,最早的​“天、宝”客户中有不少最初的消费者 ,变成了经营者,也就是电商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不过,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事物的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存在被人诟病的缺陷在所难免,例如会员收费制与队伍呈金字塔型等。在总结电商先驱者经验的基础上,一个新的电商引流队伍应运而生,这就是“芬香社交电商”。京东和腾讯两强联手,成立了芬香。芬香的目标和任务很纯粹,就是利用京东给的优惠价格,发挥微信的好友与朋友圈优势,建立庞大的会员制推广队伍,把消费者吸引到京东电商平台上来。</h5><h3><br></h3><h5>芬香的会员制首先严禁任何收费,干脆利落地消除了让人诟病的发展隐患​。其次不给普通会员和超级会员设置任何消费指标,从而也铲除了传销的病灶。芬香完全用京东的优惠价格来吸引会员到京东消费,同时用京东给予的佣金吸引超级会员建立内购群,裂变内购群,使更多的客户到京东购物。对芬香会员来说,购物省钱;对超级会员来说,引客挣钱。还有一条是,所有的规定都在芬香小程序上可查,明码标注,透明操作。会员多买多省,超会多劳多得。因为京东芬香合法合理且删繁就简的会员政策,芬香的队伍裂变得非常快,短短几个月会员呈几何级数增长。引得其他电商纷纷研究芬香,模仿芬香。这种研究与模仿倒逼芬香加速发展和改进,同时也倒逼电商界更加增速良性发展,进而倒逼生产企业加快创新与优质的步伐。</h5> <h5>京东芬香的创建者们在设计芬香社交电商的功能时,不仅想到了企业的经济责任,还想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想到把分享(芬香)的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的人,更需要的人。芬香的一位导师在培训时讲到:在发展会员时还可以推广到农村,让农村干部给鳏寡孤独老人建个群,让村里人和外出打工的人扫老人一个码,这样老人就有了一份收入。逢年过节慰问一下固然不错,但给老人一份稳定收入,比年节慰问一次要长效得多,且没有太多的感恩负担。同理,对社会残疾人,对失独家庭,对大病家庭,这样的帮助会更具实效。这位导师的观点,不仅能扩大芬香的会员扩展面,同时还为中国的慈善事业提供了新的良性发展思路。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京东芬香发展的顶层设计,其境界实在不低,可圈可点。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应该重视和支持芬香的这个创见。</h5><h3><br></h3><h5>这几年,电商的兴起与“店商”​的衰退,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与争议。往日人声鼎沸、热热闹闹的商场和超市,突然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破碎了人们对往日美好的回忆。这一点,确实让人难过且不胜唏嘘。不过,某些店商的衰败甚至倒闭,原因很多,不是一个电商就可以逼死店商。根本原因还得从店商自身去找。除了前面所说的物美超市,河南胖东来超市更典型更有影响力。胖东来也是实体店,也受到了电商的冲击,但胖东来凭其过硬的内功和应变能力,几经风雨却越发展越好,去年还与餐饮电商巨头美团合作,在超市里加入了餐饮业务,这种求变行为值得店商们认真思考。</h5> <h5>最后回到本文的题目,在当今中国,谁在做电商?谁在用网购?现实告诉我们,电商现在已经深深而普遍地介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厂和各类公司以及政府组织的生产和办公暂且不说,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也习惯了电商提供的各类产品和服务。其中,各类资本,各种风投,各大企业,各类企业,微店老板,白领金领,电商员工等,无不参与到电商建设之中。至于谁在使用网购,涉及面就更广泛了,吃饭有团购,外卖有美团,打车有滴滴,订票有携程,购物有天淘东宁,付款有宝宝和微信;电话充值、公交刷票、生活缴费、电影买票,等等等等,都是网购或网购的拓展。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中国人几乎都参与到网购之中。</h5><h3><br></h3><h5>生活是多元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能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黑白蓝灰清一色不正常。喜欢足不出户、便利、便宜的网购正常,喜欢悠闲逛街、到实体店面对面选购也正常。网购兴起再来势汹汹,也不会让实体店消失。即使有大量实体店倒闭或衰退,但一定会有新的实体店诞生或老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因为有社会需求。在摩肩擦踵的大卖场或环境典雅的精品店购物休闲,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享受之一,而追求生活的美好享受既是人们的权力,也是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其中,电商和店商在人们的生活中一定会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深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