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游学(三三零)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石头

<h3>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自強东路585号(大明宫南宫墙西南隅)。总面积3300平方米,被列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十大特色游览景点之一,是传承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和篆刻的重要基地。</h3> <h3>博物馆由中国书法简史陈列区、秦代封泥艺术特展区、文房四宝实物展示区、摩崖书法艺术欣赏区、中外特色书画展览区、西宫墙土遗址观赏区、傅嘉仪艺术陈列室等组成。现馆藏秦封泥等国家等级文物104件。</h3> <h3>2009年10月中国书法和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该展区以出土传世的200幅书法珍品图片为核心,通过书法的产生、起飞、鼎盛、发展和超越五部分,系统地再现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精神。</h3> <h3>书法的产生,在远古至春秋阶段。半坡、姜塬遗址出土的陶符刻画已具有汉字意向信息,即为汉字的雏形,是书法远祖。</h3> <h3>殷墟出土甲骨,殷周甲骨,标志着中国书法第一个书体一一甲骨文的诞生。</h3> <h3>周塬遗址出土甲骨,甲骨文的线条挺拔钢劲,已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的韵味。</h3> <h3>周公庙出土甲骨,注意到章法的处理,书法刀笔趣味特别浓。</h3> <h3>青铜器铭文,亦称"金文"、"钟鼎文"、"籀文",属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书体一一大篆系统。形成于殷商、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金文线条丰厚凝重,给中华书法的继承和创新注入活力。</h3> <h3>书法的起飞,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先秦石鼓、篆书一统。秦石鼓,出土于唐贞观年间,系十个巨大的花岗岩鼓形石头(每个重约300公斤),分别称为《汧沔鼓》、《霝雨鼓》、《而师鼓》、《作原鼓》、《吾水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吴人鼓》、《马廌鼓》。其上镌刻十首四言诗篇,描写游猎、祭祀场景,内容、风格与《诗经.大小骓》相似,鼓成距今已有2500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刻鼻祖"。此鼓为《田车鼓》。</h3> <h3>石鼓文书法艺术,石鼓文是秦系文字书法的典型作品,上承西周金文流韵、下开小篆风骨,是汉字发展轨迹的重要见证,其笔画劲折讯直、有如镂铁、又敦厚浑润;其结构严整而有法度,又有生动旁逸的风韵。这也是历代书家重视临摹石鼓的重要原因所在。</h3> <h3>秦小篆与始皇巡游石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负责,书法家胡毋敬参与,在秦国传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了其它六国的异体字,创造了统一文字书写形式,这就是标准"小篆"字体,也称"秦篆"。其书迹首先表现在秦始皇七次巡游刻石上。</h3> <h3>秦琅邪刻石</h3> <h3>书法的超越,秦汉简牍书法。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城西睡虎地,内容为《为吏之道》、《语书》、《效律》、《封诊式》、《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编年记》。简文均用墨书,文字书法特点主要是对篆书进行了減省和简化,化圆为方,用笔已经摆脱了转数均匀的形态,而有轻重徐疾,收笔已露磔意,反映了早期隶书的基本面貌。</h3> <h3>熹平石径《周易》残石。汉代书家,蔡邕(132~192)字百喈,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他精工篆隶、尤以隶书上造诣最深,名望最高。自创"飞白体"其书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之誉。其书迹有《熹平石径》,是汉隶之典范。</h3> <h3>汉碑书法,《石门颂》,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十一月,刻于陕西汉中褒斜谷石门崖壁上,22行、每行30、31字不等,内容是记汉中王升嘉赏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修造石门通道之事。此颂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结体、行书的仪态,为汉隶中一朵奇葩。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是习隶者必学之范本。</h3> <h3>《曹全碑》,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立,明万历初在陕西合阳县旧城莘里村出土,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有文字,碑文系王敞等纪曹全功绩。此碑文字书法秀润典雅,用笔不苟,规矩工稳,是初学的法本之一。</h3> <h3>《张迁碑》,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于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碑阳15行、行20字,碑阴有文字。其书体雄厚多姿、方中寓圆、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是学习隶书的最后法则。</h3> <h3>两晋帖学,钟繇及其书法,钟繇(151~230)字元成,颍川长社人,汉魏时期书法家,各体兼能,尤精隶、楷,被誉为"楷书之祖",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h3> <h3>王羲之《远官帖》</h3> <h3>"卫夫人"书法,卫铄(272~349)字茂漪,晋代女书家,河东安邑人,世称"卫夫人"。师钟繇,传其法,王羲之少时尝师之。善隶、楷。唐人称其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著有《笔阵图》,有《急救帖》传世。</h3> <h3>魏碑书法,源于曹魏,兴于南北朝,由隶而始、入楷而终。书体见于当时的摩崖、墓志、碑碣、造像记之上。由于北朝元魏时极盛,故称"北魏体",简称"魏碑"或"北碑"。魏碑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h3> <h3>书法的鼎盛(隋唐~宋元),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统一天下建立隋朝,隋历三帝38年,享国虽短,但书法承南北朝之遗风。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书体的多元化是这时期的显著特征。楷书、草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它书体也各有千秋。特别是刚健雄浑、大气磅礴的书风,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h3><h3>杨凝式狂草书《神仙起居法帖》</h3> <h3>唐玄宗《鹡鸰颂》</h3> <h3>唐宣宗《千字文》</h3> <h3>两宋书法崇尚意境,"适意之物"是这一时期书法风格的主流,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书传道、以书见学、以书存品、以书见趣四个方面。宋代书法家注重对书体的认识和书法情趣的追求,注重书品和德行的修炼,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独树一帜。</h3> <h3>宋高宗《真草千字文》</h3> <h3>苏轼《致梦得秘校尺犊》,风格雄厚质朴,是苏轼晚年书风的代表作。</h3> <h3>黄挺坚《诸上座帖》</h3> <h3>米芾《蜀素帖》</h3> <h3>元代书法,重溯本源、回归晋唐、继承古人书法。书法家在扭转南宋以来书坛"萎靡不振"的风气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象赵孟颍、鲜于枢、邓文原、冯海粟、柯九思、吴镇、杨维桢等书法大家。</h3> <h3>书法的发展(明清~近现代),明代是书法人才辈出的时代,据统计,书法家达一千六百多人,如沈度、沈粲、祝枝山、董其昌、文征明、徐渭等。清代是书道中兴的一代,自圣祖康熙开始至嘉、道年间帖学、碑学之风渐成主流,各种形式如卷、轴、册丰富多彩,各体书法家层出不穷。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的书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将书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始终充满着活力。</h3> <h3>沈粲《草书千字文》</h3> <h3>董其昌书</h3> <h3>文征明《前出师表》</h3> <h3>祝枝山《前出师表》</h3> <h3>金农《隶书昔邪之卢记墨说》</h3> <h3>金农《隶书临华山庙碑》</h3> <h3>康有为《跋&lt;圣教序&gt;》</h3> <h3>齐白石《兴家高寿篆书联》</h3> <h3>沙孟海《行草书卷》</h3> <h3>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秦汉时期广泛使用,隋唐以后纸张盛行,封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封泥特展从三公九卿、郡县亭里、宫廷苑囿三个方面陈列展示"镇馆之宝"秦封泥精品251枚,是秦代官职、地理、传驿、文书、玺印研究的丰富资料,更是鉴赏、观摩、学习、研究秦代书法篆刻艺术的珍贵范本。</h3> <h3>对于早期的封泥来说,封物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布、绳捆扎梆缚物器,将封泥按于绳结处,並在封泥上加盖玺印。在春秋战国至汉代数百年间,封泥曾被广泛 施于坛罐、竹笥,用以封存食物、钱币等物件,以防私折窃发。</h3> <h3>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用以盛物的竹笥上,完整保存了封泥匣和"轪候家丞"封泥。</h3> <h3>用于简牍封缄是封泥的另一主要用途,魏晋之前公私文书的载体以竹木制成的简牍为主, 不仅有关政治、军亊的内容需要密封验证,个人信函也带有一定私密性质。因此在传递过程中,为明信杜奸,都需要封缄。</h3> <h3>长沙走马楼遗址二十二号墓出土的三国封检。</h3> <h3>封泥的再现与重识,清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一农民在地里挖山药时发现一坑窖,从中起出比铜钱略大的扁泥块,泥块上都有隆起的文字,拿回家后被走门串户的古董商贩携至京师,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刘喜海、龚自珍等人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金石文物,便各自从商贾手中买回若干,珍藏赏玩,封泥从此重现于世。</h3> <h3>《补寰宇访碑录》中著录的封泥仍题以"印范"之名。早期学者並不知道这些泥块的用途,他们认为这些抑有文字的泥陶,是古时铸造印章用的"印范子"。"印范说"持续时间较长。</h3> <h3>清代学者刘喜海曾在关中一带访古求珍,咸丰二年(1852年)他辑成《长安获古编》,在补编中著录封泥三十枚,首次为这种出土泥丸明确了"封泥"的称谓。</h3> <h3>刘鄂《铁云藏陶》对泥封的论述和著录</h3> <h3>吴式芬 陈介琪《封泥考略》书影</h3> <h3>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书影</h3> <h3>"夷舆承印"。夷舆,县名,在今河北延庆州东南。</h3> <h3>"莆反丞印"。莆反,县名,在今山西永济西。</h3> <h3>"寿春丞印"。寿春,战国楚邑,秦置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南。</h3> <h3>"彭城丞印"。彭城,相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春秋时宋邑,秦置县,故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h3> <h3>"下邽丞印"。下邽,古县名,今陕西渭南下邽镇。`</h3> <h3>左丞相印</h3> <h3>右丞相印</h3> <h3>"郎中丞印"。郎中丞,郎中令之佐官,战国时始置,秦沿之。《汉书.百官公卿表》:"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h3> <h3>"中车府丞"。中车府即车府下设分支机构之一,负责皇帝乘舆诸车,设有令丞。中车府丞为中车府令之佐官,秦时置,属太仆。秦时太仆属官有车府令,乃随车驾出入的侍从官员。</h3> <h3>"宗正"。官名,秦置,汉沿之。执掌皇族和外亲事务之官。</h3> <h3>"居室丞印"。秦汉时为少府属官,主居室狱或掌宫内房屋之官,佐官有丞。</h3> <h3>"御羞丞印"。御羞丞即御馐丞,官名,为御馐令(长)之佐官,主帝王膳食原料。</h3> <h3>"谒者之印"。谒者,官名,始于春秋战国,秦汉沿之。是侍卫皇帝的近臣,充任引导宾客、司仪之职责,亦常作为使者出巡。</h3> <h3>"中尉之印"。官署名,战国时赵国曾设为荐举人才之官。秦汉时为武职,掌管京师治安。</h3> <h3>"右云梦丞"。管理云梦泽的官吏,职位略低于左云梦丞。</h3> <h3>文房之宝。箕形砚.唐</h3> <h3>墨砚.清</h3> <h3>陕西榆林红石峡西崖石窟群。摩崖石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其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等作品,内容多以记功、颂德、承宗追远、功德与缅怀便可长久地留存后世。</h3> <h3>左为:《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石门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十一月,刻于陕西褒城(今汉中市褒城镇)古褒斜道的南端,今藏于汉中市博物馆。</h3><h3>右为:《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铬》(《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凿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王远书丹,武阿仁刻石。今已割崖移藏于陕西汉中博物馆。</h3> <h3>左为:《司隶校尉杨淮表记》(《杨淮表记》),东汉熹平二年(173)刻于褒斜道崖壁。</h3><h3>右为:《魏兖州刺史郑羲碑》(《郑文公碑》),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郑道昭为纪念其父所刻。共有内容相同的上下两碑。上碑在山东省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在掖县云峰山。</h3> <h3>《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鑫西狭颂》,又名《惠安西表》、《李鑫碑》、《李鑫颂》、《黄龙碑》等。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刻于甘肃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h3> <h3>大明宫西宫墙土遗址观赏,此段"土遗址"为唐代大明宫西宫墙南段仅存的一部分,距今有1300余年历史,是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经考古发掘在西宫墙遗址处发现了宋元时期的三座砖瓦窑遗址。</h3> <h3>傅嘉仪艺术专题陈列,集中展示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傅嘉仪在书画篆刻艺术方面的造诣,展示作品120件。</h3> <h3>《大梦花开、酒醒人散》.傅嘉仪.80年代</h3> <h3>《好事多为难事、名人都是苦人》.篆书对联,傅嘉仪,90年代中期。</h3> <h3>《千秋万岁、与华无极》.篆书,傅嘉仪,1997年。</h3> <h3>守望传承。大明宫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书法家薛瑞生书法作品展。</h3><h3>薛瑞生.长卷(18米)</h3> <h3>薛瑞生.长卷(12米)</h3> <h3>薛瑞生.长卷(6米)</h3> <h3>薛瑞生书法小品</h3> <h3>薛瑞生作品.四尺对开四条屏</h3> <h3>薛瑞生书法作品</h3> <h3>薛瑞生书法作品.四尺对开八条屏</h3> <h3>竹简书法(2帧).薛瑞生</h3> <h3>Bⅰang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