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乡村教师省外研修项目(A086)的培训。培训课程既有宏观的理论教学,也有微观的实际参访。这短短的12天里,我既领略了教育专家的风范,开阔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也欣赏了诸多名师的风采,感悟教育教学的新方法。</h3> <h3> 课程从陈丽老师以《厚基,求高,广识,拓友》为主题的破冰行动开始,到北京名师异彩纷呈的同课异构和美轮美奂的微格教学为止,不仅视觉上受到震撼,连听觉上也感知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之重大。</h3> <h3> 以往的应试教育填满了学生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其结果却是学生厌烦,家长疲惫,社会不满意。金钊教授《十九大报告与教育大会精神解读》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是确保教育改革成功的前提。。</h3> <h3> 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作专题报告《崇尚教育本真,唤醒生命潜能》,他从自己亲身的经历出发,畅谈他对教育教学的独特见解,他主张办尚品学校,宣传尚品教育,培养尚品中国人。“好的教育是教育者对一个又一个教育活动的精心打磨,是一节又一节有效课堂的用心规划,是一次又一次谈话的细致准备,是一面又一面让学生赏心悦目的板书设计…”</h3> <h3> 杨秀治院长以“工作坊”的形式,如朋友般和我们互动,让我们体会到:要做好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到眼中有世界,心中有全局,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必须在心中播下“发现”的种子,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潜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最后要学会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h3> <h3> 海淀教师张鹤专题引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改革》让我们明白:“有思维的知识是有逻辑的,缺乏思维的知识是教不会的”教学是演绎知识,而不是确认知识。这刚好为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惑——“为什么这个知识讲了几遍,学生还是不会做题”找到了根源。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不能只注重刷题。(后面提到的微格教学就是针对这个设计的)</h3> <h3> 罗琳校长《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单元备课》让我们对数学知识梳理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h3> <h3> 伍春兰教授教我们用GGB软件绘图,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会因此而生动起来。</h3> <h3> 11月29日至31日,分别到北京五十五中、第二十七中学、宏志中学和工大附中进行的访名校活动,将本次研修活动推向了高潮。湖北各县市的骨干教师与京城的名师一起同台竞技,同课异构让我们大开眼界,微格教学也让我们耳目一新,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曹自由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有画龙点睛之妙。他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例,亲自示范,最终我才明白微格教学有以下特点:1、时间控制在8--10分钟;2、内容是某一节课的重(难)点;3、没有学生(但有师生活动与预设);4、突出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追问学生怎么学,讲的是学生不会的)</h3><h3> <br></h3> <h3> 最后曹老师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三峡大坝考察时说的话(“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引发全体教师思考:“自主创新能力哪里来?”———自主创新能力靠教育,教育的提升靠教研,教研应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h3> <h3> 通过这次研修,我深刻体会到: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不仅要不忘从教初心,牢记教学使命,守护数学课堂,而且要始终坚持学并改变着,教并创新着,研并收获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