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大峡谷

吴计国

<h3>  都说风景在路上。</h3><h3> 是吗?早上5点就出发了,一路云雾朦胧,直到爬到太行山顶,才日出东山,云开雾散。 </h3><h3> 谁知走不多远,一场秋雨又不期而来,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窗上也雾气重重。</h3><h3> 还好在到达延安地界时,雨过天晴了,但已是夕阳西下。</h3><h3> 经过十二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来到位于志丹县的永宁古镇。</h3><h3> 月亮高高地挂在了古寨上空,只能拍个照做为留念了。</h3> <h3>  第二天早早起床,习家大院的主人成了我们的向导,向蝴蝶大峡谷进发……</h3><h3> 提起陕北,人们也许会首先想到延安宝塔、安塞腰鼓,铿锵嘹亮的信天游,沟壑纵横的黄土坡,但对那丹霞地貌甘泉大峡谷也许知之甚少。</h3><h3> 蝴蝶大峡谷只是甘泉峡谷群中的一条,据说甘泉大峡谷由大大小小100多条峡谷组成,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称,可与美国羚羊谷相媲美,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h3> <h3> 一路多是急转弯,崎岖蜿蜒,路窄坡陡,但窗外的景色也渐次而来,看,一处处的窑洞,一架架的抽油机,还有如玉带般的洛河弯弯曲曲流淌而过。</h3> <h3>  突然窗外出现白茫一片,远看无边无际,人们不禁惊呼,“看,云海,云海”。</h3><h3> 一座座山头像一座座小岛般飘浮在云端,天接云涛云盖地,茫茫苍苍,弥弥漫漫,不辩天地。</h3><h3> 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在阳光的照耀下,云雾缭绕,蒸腾飘渺,山色迷蒙,变幻万端,真的是“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h3><h3> 能将红日与云海共享,置身在这难得一见的云光山色中,真的感谢上苍对我们无私的眷顾吧!</h3> <h3>  也许是好事多磨,只因昨日的一场雨,使得今天走向峡谷的下坡路变成了冰冻路,异常湿滑,不时有人摔跤,即便在习向导的帮扶和鼓励下,仍有一部分人打退堂鼓了。</h3><h3> 小心奕奕,战战兢兢,总算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程,来到谷底。</h3><h3> 看,这只巨大的蝴蝶正在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h3> <h3> 这里完全属于原始状态,没有任何人工开凿痕迹。两侧的崖壁上长满了青苔和蕨类植物,绿绒线的,与山顶的枯枝败叶完全是两个世界。</h3><h3> 谷中长年积水,只得换上了当地村民准备的雨鞋。<br></h3><h3> 一走进蝴蝶谷,立刻就被“此景只应天上有”的神奇景观,彻底地震撼了。</h3><h3> 不知是经过了几亿年的水浸风蚀,才被大自然的天工神斧雕刻出这奇形怪状的壮丽景色。</h3><h3> 高耸的两侧崖壁就如蜗轮般旋转扭曲,光滑如磨,形成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和精致的纹理,似层层绸缎在随风飘荡。行走其中就像穿梭于一条波浪起伏,九曲回转的时光隧道之中,又似走向一个深不可测的神秘世界。</h3> <h3>  一道道光线从裂缝中倾泻而下,照在崖壁,照在谷底,明暗闪烁,幻化出了红、绿、黄、橙、褐这斑驳陆离,五彩烂漫的奇幻光影,冰冷的峡谷中顿时成了一个神秘莫测的童话幻境。</h3> <h3>  峡谷有时仅容一人通过,走着走着好像已到尽头无路可走了,当你走到跟前又突然发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了,一片新天地又在等着你,真的是“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h3> <h3>  峡谷好象永远没有尽头……</h3><h3> 听说“一线天”还在等着我们,只好原路返回。</h3><h3> 也许走回头路会感到索然无趣,但这次不同了,你会发现又走入了一个陌生的更加精彩的世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风景完全不同。</h3> <h3>  “一线天”与蝴蝶谷成90度角伸向另一个方向,真是名符其实,这里只能容下一个人,脚下完全没有路可走,深一脚浅一脚,还得双手扶着两壁才可艰难前行,时常要侧身而过,只听得衣服在崖壁上磨得“沙沙”地响。</h3><h3> 变得越发窄小了,已完全容不下半个身位了,望着那越来越远,不知伸向何方,深邃的没有尽头的缝隙,只得望洋兴叹了。</h3> <h3></h3><h3> 这时来时的路面已完全解冻,变得更加泥泞和湿滑,没人敢走了,只好另辟新路,上拉下扶,总算安全到达坡顶,可以安安稳稳踏上回家路了。</h3> <h3> “跋涉上千里,才仅仅玩上几个小时,太不划算了”,有人说了。<br></h3><h3> 是啊,但蹲在家里能看得到云海美景和丹霞奇观吗?</h3><h3> 这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h3><h3>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人活一辈子,事事小心奕奕,这也不敢捅,那也不敢摸,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没有一点付出,又怎能得到大自然那丰厚的回报。</h3><h3> 天地间,风光万种,造化无穷。</h3><h3> 但只等待有缘之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