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font color="#ed2308" style=""><b>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b></font></h3> <h3>湖水漾起清波</h3> <h3>枫叶红了双眼</h3> <h3></h3><h1> 湖水荡碧浪 枫叶醉满山</h1> 一一宣城散协赴宁国方塘乡采风侧记<br> 吴登翔 周月琴 宣山爾 文图<br><br> “醉心悦目无穷尽,最美漫山枫叶红”。11月9日上午,在这个层林尽染的初冬时节,宣城市散文家协会一行35人,怀揣一份美好期待和向往,走进了“看山看水看红杉、听风听雨听呢喃”的宁国市烟雨方塘,开启了协会本年度第三次外出采风之旅。<br> <br> <h3>见面会现场</h3> <h3>我们相聚在方塘</h3> <h3> 当天下午,在方塘乡政府三楼会议室里,惯例举行的领导、嘉宾、顾问和采风团成员见面会。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黄廷洪,市散文家协会顾问、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张光逵,市散文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芮海林,市散文家协会顾问、省作家协会员许文波,市散文家协会顾问、省作家协会会员王必定;绩溪县委原常务副部长、县政协文史专委会主任胡清宇,泾县桃花潭镇妇联主席翟莉,先后走进会场与协会采风人员见面。<br> 市散文家协会主席、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省散文随笔学会江南专委会副主任吴生荣,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王延林,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会员陈蓓蓓,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王尚文,市散文家协会监事会会长、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王传福等,参加了这次采风见面会。<br></h3> <h3>顾问光顾到现场</h3> <h3>顾问过问不马虎</h3> <h3>聚精会神</h3> <h3>认真记录</h3> <h3>开心相伴</h3> <h3>一字不漏</h3> <h3>记住记得</h3> <h3>在乎到来</h3> <h3> 市文联副主席黄廷洪在见面会上发表讲话。他站在文学创作的政治高度,用平实朴素、生动形象、接地气、有温情的语言风格,高屋建瓴为散文创作进行指导把脉,对协会提出了创作要求,并寄予厚望。他希望各位会员坚守初心,根植泥土,不断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散文作品。</h3> <h3> 市文联副主席黄廷洪在讲话</h3> <h3> 方塘乡党委委员、分管副乡长陈峤,代表方塘乡党委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方塘乡文旅办主任孙露在会上介绍了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当地著名农家乐“世京果园”总经理彭世京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企业发展及旅游服务等情况。</h3> <h3>方塘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陈峤致辞</h3> <h3>世京果园总经理彭世京</h3> <h3> 市散文家协会主席吴生荣,在向方塘乡颁授“宣城市散文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牌匾后发表讲话。<br> 吴生荣首先说,我们今天有幸来方塘,就是来这里接受大自然洗礼的,来这里吸取她宝贵的自然美景营养的,作为我们文学创作的活水,以丰富我们散文写作、尤其是旅游散文写作“实践认知”的匮乏。<br> 吴生荣还说,宣城散文协会主要的工作成绩要体现在散文创作成果上,今后统计工作一定要紧紧跟上来,在适当的时候举行一次评比活动。比数量,更比质量,在全体会员中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力求使宣城散文创作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直至形成“宣散”品牌,为宣城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br> 吴生荣在讲话中还用厚重的篇幅回顾了协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历程和活动开展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构想和宣城散文创作要树立精品意识,进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战略理念。<br> 吴生荣最后用散文式的语言,开宗明义地阐述了这次采风活动的宗旨,对采风人员提出了针对性要求、明确了具体任务,希望大家用严谨的态度、走心的情怀、匠心的精神、精彩的文笔,讲述好方塘故事,高质量完成采风任务。<br></h3> <h3>市散文家协会主席吴生荣向方塘乡颁授采风创作基地牌匾</h3> <h3>吴生荣在见面会上讲话</h3> <h3>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年初,市散文家协会与安徽忆锅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庆国达成共识:联合举办“‘忆锅香’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散文作品有奖征文活动。历时8个月征稿,国庆前夕,市散文家协会共收到省内外参赛作品72件,其中70%作品出自市散协会员。经大赛评委认真评选,共评选出19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这些获奖作品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风格清新,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创作手法,热情讴歌和赞美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br> 在见面会结束后,市散文家协会借方塘风水宝地,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市文联副主席黄廷洪、市散文家协会主席吴生荣,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王延林、陈蓓蓓,分别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汪传明、舒佩华、张秋香、王勇、鲍冬莲、许青山、童琼、陈文生等,作为获奖者代表出席了颁奖大会。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记得住乡愁》的作者鲍冬莲,在获奖仪式上发表了获奖感言。<br> 据了解,汪传明的作品《人间至味忆锅香》,舒佩华的作品《冰儿》,张秋香的作品《大姆的梦》,分别荣获此次征文比赛的二等奖;荣获三等奖的分别是:邢少山的作品《我与共和国-道成长》,童琼的作品《秋生不再有》,查晶芳的作品《我的校园一生》,王勇的作品《家乡道路的变迁》,许青山的作品《农村学校的华丽转身》, 另有陈文生、程克琦、曾照元等10篇散文作品获得优秀奖。<br></h3> <h3>市文联副主席黄廷洪为一等奖作品的作者鮑冬连颁发证书</h3> <h3>市散文家协会主席吴生荣为二等奖作品的作者汪传明颁发证书</h3> <h3>吴生荣为二等奖作品的作者舒佩华颁发证书</h3> <h3>吴生荣为二等奖作品的作者张秋香颁发证书</h3> <h3>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王延林(左)为三等奖作品的作者许青山颁发证书</h3> <h3>王延林为三等奖作品的作者王勇颁发证书</h3> <h3>王延林为三等奖作品的作者童琼颁发证书</h3> <h3>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陈蓓蓓(左)为优秀奖作品的作者陈文生颁发证书</h3> <h3>鮑冬连发表获奖感言</h3> <h3>留下美好记忆</h3> <h3>颁奖主会场</h3> <h3>获奖者代表合影</h3> <h3> 会议希望广大散协会员在今后的创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人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不断创作出既有高原高峰、又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文学作品。<br> 见面会和颁奖仪式,由市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邹仕学同志主持。<br></h3> <h3>市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邹仕学同志主持会议</h3> <h3> 当日下午4:30分左右,市散文家协会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方塘乡千年古村上坦村参观考察。<br> 传说鼎盛时期的上坦村,整个村庄方圆约1平方公里,有当时两个宁国县城那么大。全村民房稠集,有大小街巷98条;店铺栉比,仅豆腐店就有72家;厅台高阁、宗祠寺庙,错落有致。走进了上坦村,就像走进了《清明上河图》,故有“小小宁国县,大大上坦村”之说。<br> 在初冬的晚霞里,采风团一行踏古桥、走古道,看新村,说变化,直到一轮新月晕当空。<br></h3> <h3>千年古村上坦</h3> <h3>步行看村貌</h3> <h3>霜叶旁边合个影</h3> <h3>观察越年老物件</h3> <h3>顾问先生在一起</h3> <h3>开心时刻</h3> <h3>合影不要落下我</h3> <h3>难得相聚在一起</h3> <h3>想起往事的老书记</h3> <h3>大师风范</h3> <h3>古桥留影</h3> <h3>晕月当空</h3> <h3> 当晚, 市散文家协会采风团一行下榻在当地著名的农家乐“世京果园”。</h3> <h3>世京乐园</h3> <h3>画里人家</h3> <h3>炊烟袅袅升</h3> <h3>我们下榻的地方</h3> <h3>晨曦里的留念</h3> <h3>红红火火</h3> <h3>一条落花径,爱情故事多</h3> <h3> 第二天上午,市散文家协会采风团一行驱车行进在宁国醉美的“皖南川藏线”上,在青龙湾的上游,目睹了素有“惊艳之美”的红杉林。这片上千亩的落羽杉,她们春夏秋冬呈现不同的景观,春青夏绿秋黄冬红,形成一座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秋冬时节,大片的红色落羽杉密集整齐地生长在水中,壮丽秀美,红艳似火的落羽杉与宽广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美如油画,恍如北疆的喀纳斯风光,曾引来央视等媒体和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流连忘返。</h3> <h3>晨曦中的青龙湖</h3> <h3>晨雾弥漫</h3> <h3>红杉在静静的等待着你</h3> <h3>笑容如此温暖</h3> <h3>靠湖也气足</h3> <h3>是景美还是人醉</h3> <h3>眼睛里的秋水长天一色</h3> <h3> 上午10点多,市散文家协会采风团一行先后来到潘茶太子殿和高峰景区。高峰景区境内群峰叠翠,溪谷幽深;山、水、石、林、洞五景竞秀,天然植被保存良好。高峰山更是闻名的佛教圣地,古为宁西胜景,曾为历代名人学士所青睐。据介绍高峰景区还是一处奇特的自然公园和动植物的乐园。珍禽奇兽多,名花异木广。有成片的青钱柳、红椿、红栎。江南人参、绞胶兰及金针、香榧、野生山核桃随处可见。<br> <br></h3> <h3>潘茶,我们来啦</h3> <h3>在溪涧徜徉</h3> <h3>静静的净土佛地</h3> <h3>共同的爱好,才会有共同的话题</h3> <h3>美景让人左顾右盼</h3> <h3>细微之处有妙处</h3> <h3>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过</h3> <h3> “再见,再见,等到第二年春天……”。中午13:30分左右,在方塘乡“世京果园”用餐后,市散文家协会采风团一行35人,依依惜别,分赴全市七个县、市、区,结束了协会本年度最后一次集体采风活动。<br><br></h3> <h3>方塘之旅一家亲</h3> <h3>友情潺潺流不断</h3> <h3>欢乐的岁月当空舞,舞出幸福的好文章。明年春天再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