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错过了春的山花烂漫</h3><h3>错过了夏日的热烈绚烂</h3><h3>就不要再错过秋的幽静深远。</h3><h3>深秋11月,开启为期六天的金秋云贵之旅。</h3> <h3>这次线路简介:茂名——都安——六盘水——妥乐——大理——巍山——楚雄——建水——上思——茂名</h3> <h3>这次行程可以用日骋千里犹未倦,秋色无边心中留来形容。行程中最可概括为:戏水,游山,赏桥,观寺庙,逛花园。且听我娓娓道来。</h3> <h3>望水:</h3><h3>贵州的水是翠绿色,和九寨沟很相似。</h3><h3>荔波作为地球同纬度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赢得了享誉世界的“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称。</h3> <h3>卧龙潭,利用一道弧形拦河坝把上游的流水拦住,从而在拦河坝上形成一个深潭,平静如镜的卧龙潭被周围茂密的树木和竹林包围,让一潭青幽的潭水显得深不可测。</h3> <h3>潭水翻越坝面后跌落,形成了一道雪崩似的滚水瀑布,非常漂亮。</h3> <h3>翠谷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h3> <h3>飞云瀑布高近40米,宽20余米,驻足仰视,眼前浪花飞舞,脚下龙潭生烟,洪波恕号。</h3> <h3>最喜欢行走在这里的水上森林!感受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h3> <h3>云南的水是蓝色的,像海水!</h3> <h3>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h3> <h3>双廊小镇,到处鸟语花香。</h3> <h3>杨丽萍的太阳☀月亮🌙宫</h3> <h3>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风情浓郁的白族集镇相环抱,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天然图画,是最适宜人居的小镇,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盛誉。</h3> <h3>喜欢去古镇的朋友一定得去巍山。开辟于汉代,建于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为砖城,也是南诏国的发祥地。这是我去过的最古老宁静的小镇,比大理古镇舒服多了。因为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大小小商贩,一切还是宁静致远的感觉。在这里适宜发发呆,做做梦……<br></h3> <h3>来巍山的路很不好走,颠簸很厉害,也许也是游人不多的原因。</h3> <h3>来到巍山县必须要去巍宝山!自唐代开始建筑道观,盛于明清,到清末道教殿宇遍布全山。所以巍宝山名闻遐迩,被称为云南道教名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h3> <h3>这里植被茂盛,古木参天,浓荫葱郁,一路上都是道士墓碑,人烟稀少,感觉身边会游荡很多神灵……我一个人上厕所友人也不放心</h3> <h3>沈从文有一首诗:</h3><h3>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h3><h3>看过许多次数的云,</h3><h3>喝过许多种类的酒,</h3><h3>却只爱过一个正</h3><h3>当最好年龄的人。</h3> <h3>山水说完了,自然得聊一下桥。</h3><h3>樟江河上横跨着一座七孔小石桥连接贵州广西。这座桥是建于清道光15(1836)年距今178年历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路。为什么建七个孔而不建八个孔,这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易经》里讲,七代表艮卦,艮代表山,代表男人、代表坚韧不催,代表牢固,代表安全。艮卦在五行中属土,土克水,所以建七个孔的石桥是最坚固的,因为土可以克制水。在佛学里讲七代表圆满,代表最高级别,代表胜利。所有有北斗七星,七星阵,七上八下。这座桥建好之后经历了几百年,经过无数次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而且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h3> <h3>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云南的桥。</h3><h3>这次我们来到是建水,以水为名的南滇小城。,泸江河穿过宽阔的建水坝子自西向东蜿蜒而去,上面横跨这一座双龙桥。有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齐名的双龙桥,有浪漫的“乡会”桥,极富传奇色彩的“仙人桥”—— 天缘桥。</h3> <h3>乡会桥是建水古桥中唯一的一座风雨廊桥。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行人都在楼阁廷宇的庇护下,风雨侵不到,烈日晒不着。</h3> <h3>崇圣寺三塔建于南诏时期,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位于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绝对是风水宝地。</h3> <h3>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h3> <h3>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h3> <h3>16吨的南诏建极大钟,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到:“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h3> <h3>圣寺三塔景区不止有三塔,沿着中轴线往里走依次有大钟楼、雨铜观音殿、大雄宝殿、崇圣寺等,各具特色,非常值得参观游览。</h3> <h3>巍山北塔,又名文笔塔、白塔,位于大理州巍山县城南一公里的南诏镇文笔村南。相传为三国时期诸葛武侯所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建。</h3> <h3>大寺原名圆觉寺,又称双塔寺。这里大寺小却名“大寺”,小寺大却名“小寺”。谣谚道:“小寺(事)不小,大寺(事)不大;小寺(事)不塔(塌),大寺(事)塔(塌)。”其喻理机巧,富饶风趣,可称妙语连珠。</h3> <h3>现在寺庙已经不对外开放了。</h3> <h3>建水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临安古城如果没有朱家花园,那是不算出众的。</h3> <h3>“循规蹈矩”的背面则是“谨言慎行”。</h3> <h3>朱氏家族原籍湖北,他们迁居云南。清朝时候,朱氏先人开始经商,慢慢的成为一户大户人家,生意越做越大之后,就成了滇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家人家。但因为主人朱朝瑛因资助过以周云祥为首的“反清仇洋”矿工起义,他们不得不弃宅而逃,流亡日本。</h3> <h3>造型奇美,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富贵而不失风雅。</h3> <h3>怀远厅内是朱家花园的历史展览。回顾朱家花园的沧桑历史:近百年来,朱家盛极而衰,家宅几度被抄没。</h3> <h3>水上戏台是朱家人接待贵宾、好友品茗看戏的地方。中国南方讲究的小巧玲珑、诗情画意,特别是凌空于水的戏台,更具江南水乡的韵味。</h3> <h3>其实,本次原本只是去贵州扫黄。临时决定改变行程。本次行程中妥乐村的古银杏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约有1200余株。</h3> <h3>这里600多年前为彝族聚居地。人树相依”的文化却亘古未变。</h3> <h3>银杏树枝从小径、田埂、屋基下、石阶上,向四面八方伸展出来,把整个妥乐村托在了树根之上。</h3> <h3>乐村有上千株古银杏树,最小的有300多岁,年长的500多岁。</h3> <h3>村庄与世无争,非常多平和,在这里可以看见小桥流水,可以看见古道和寺庙,看见传统的青瓦木墙建筑。</h3> <h3>妥乐村的风景很好,站在银杏树下,看着银杏叶缓缓从空中飘下,看着炊烟袅袅,看着孩童嬉戏玩闹,看到屋檐上堆满了金黄色的银杏叶,突然觉得待在这里也不错。</h3> <h3>本次行程为期六天,一日千里的车程也是醉了。一首小诗总结本次行程:</h3><h3>一袭长裙走云贵,金色深秋寻芳华。</h3><h3>远山近水皆有情,最是难得心从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