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王宝强:闯少林、当北漂、下矿井…笑容的背后藏着多少辛酸?

最人物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记录最真实的人物,品味最温暖的人间!</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点击上方关注“最人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 <h3>1998年,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步入尾声。</h3><h3>疲软的电影市场让正处在转型期的周星驰焦躁不安。赌片、喜剧、科幻、古装都已尝试过了的前提下,周星驰赌上身家,拍出了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喜剧之王》。</h3><h3>拍完这部电影,周星驰长吁了一口气。</h3><h3>一方面,他给了年轻时的龙套生涯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他希望借助这部理想主义的电影,给所有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打一针强心剂。</h3><h3>意外的是,这一针强心剂,还真扎进了观众们的血管里。</h3><h3></h3> <h3>1999年2月,新年伊始,《喜剧之王》上映,当即引发了全港的观影热潮,直接问鼎了年度的票房冠军。</h3><h3>影片开头,跑龙套的临时演员尹天仇,面朝大海吼了一句:</h3><h3><strong>“努力,奋斗!”</strong></h3><h3><strong>简单四个字,喊出了世纪末的最强音,喊得那些追梦的年轻人们灵魂出窍。</strong></h3><h3>这其中,就包括在北影厂门口当北漂的王宝强。</h3><h3></h3> <h3>彼时,王宝强刚从少林寺来到北京不久,之前提起电影只知道李连杰的他,头一回领略到了周星驰电影的魅力。</h3><h3>他告诉身边的同伴:“尹天仇虽然没成,但我相信,我最后肯定能当上演员。”</h3><h3>旁边的龙套演员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还拍他后脑勺:“快tm醒醒,今天的饭钱还没着落呢。”</h3><h3>多年后,王宝强功成名就,回想过去种种,忍不住感慨了一句:</h3><h3><strong>“星爷说得对,人如果没有理想,那跟咸鱼还有什么区别!”</strong></h3><h3><strong></strong></h3> <h3>2019年1月28号,恰逢农历小年。</h3><h3>这天,王宝强起了个大早,从太原飞赴青岛,参加《新喜剧之王》的路演活动。</h3><h3>路演结束后,「最人物」有幸对王宝强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h3><h3>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最人物」专访王宝强👇</h3><h3></h3><h3>接连不断的路演行程让王宝强颇为疲倦。从房间里出来,他坦承告诉我们:“这几天没休息好,有点累。”</h3><h3>可一提到《新喜剧之王》,一说起周星驰,他立马就会堆起笑容,一双小眼睛里透着光:</h3><h3>“我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很简单,因为周星驰是我的偶像啊!他来找我拍电影,我肯定要拍。”</h3><h3>20年前,《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拼了命地卖丑、跑龙套,一拿到角色就想方设法给自己加戏,却仍是屡屡受挫,受尽了侮辱和嘲笑。</h3><h3>王宝强坦言:“现在回头再看这部戏,简直就是在拍我自己的故事。”</h3><h3>在片场,偶尔会有停拍的空档,王宝强回忆起成名之前的那段坎坷岁月,总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h3><h3></h3> <h3>王宝强出生在河北邢台的一个农村家庭里。打小时候起,他就是家里人“最容易忽略”的那个。</h3><h3>贫寒的家庭里子女众多,他在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在母亲的记忆中,王宝强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h3><h3>王宝强与“梦想”的首次触电发生在1990年。那一年,一辆露天放映的大篷车驶进他的村庄。透过简陋的幕布,王宝强第一次看到了电影。</h3><h3></h3> <h3>&nbsp;李连杰《少林寺》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h3><h3>那部上映于1982年的《少林寺》,在王宝强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剧中,李连杰的一招一式,仿佛都打在了他的心口上。</h3><h3>从那时起,这个不起眼的农村娃,在心里悄悄种下了一个电影梦。</h3><h3>8岁那年,为了武打演员的梦想,王宝强辞别父母亲,前往嵩山少林拜师学艺。</h3><h3>在寺里,王宝强每天四点就要起床,跑步去登封市区,几乎相当于半个马拉松。上午的时间练拳,下午学习文化课,只有春节才能回乡探个亲。</h3><h3>这样的日子,王宝强过了6年。尽管很苦,却也磨炼了意志。</h3><h3>等到武艺傍身,他再次收拾起行囊,辞别众师兄,来到北影厂门口当群演。</h3><h3></h3> <h3>&nbsp;少年王宝强</h3><h3>面对采访镜头,提起那段群演岁月,王宝强仍旧记忆犹新。</h3><h3>在那身无分文的日子里,王宝强跟四五个同伴一同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五个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共享两条长了毛的被子。</h3><h3>地下室里湿气重,身上穿的、身下铺的,似乎永远都晒不干、晾不透。王宝强得了皮肤病,身上大片地起疹子,又痒又疼还不敢挠,只能拿针一个个挑破,再涂上一管不清不楚的药膏。</h3><h3>当群演的收入低,还不稳定,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都饿得上下牙槽乱打颤。</h3><h3>有一回,他去电影厂门口待了一天,一个戏没接着。晚上饿得实在没力气,掏出一块钱买了五个馒头,狼吞虎咽塞嘴里,一口水都没喝。</h3><h3>站在大街上看着周围的耀眼霓虹,王宝强的眼泪唰唰往下掉。</h3><h3><strong>“我们老家那边有个说法,馒头吃多了不能喝水,不然容易胀死。”</strong></h3><h3>为了能有更多演出机会,王宝强跟群头申请当武打替身,在剧组里挨了无数的揍。</h3><h3><strong>那时候,他的武打电影明星梦,离“武打”和“电影”都很近,却唯独离“明星”遥不可及。</strong></h3><h3></h3> <h3>王宝强采访时,提起当年,依旧难以忘怀</h3><h3>后来,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导演李杨,计划筹拍一部现实主义文艺片《盲井》。</h3><h3>剧中主人公“元凤鸣”的选角问题,成了李杨的一块心病。</h3><h3>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宝强被副导演带到李杨跟前。</h3><h3>穿上一身农民工衣服,背着个大包走一个来回,一脸青涩与卑微的王宝强,击中了这位导演的内心。</h3><h3>“元凤鸣就是这小孩儿身上的这种感觉。”</h3><h3>王宝强被李杨带进了剧组,跟其他人一起下到200米深的矿井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提心吊胆的几个月。</h3><h3>一年后,《盲井》上映,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h3><h3></h3> <h3>&nbsp;电影《盲井》剧照</h3><h3></h3> <h3>谈及自己的演艺生涯,王宝强直言:</h3><h3>“我觉得像我这种,就属于老天爷赏饭吃,因为我一天表演都没学过。”</h3><h3>然而,没学过表演的王宝强,初次亮相大荧幕,就斩获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奖杯。</h3><h3>2003年,第40届台湾金马奖如期举行。凭借在《盲井》中对元凤鸣一角的精准诠释,王宝强在最佳新人奖的角逐中脱颖而出。</h3><h3>那一年他19岁,涉世未深,无知懵懂。当颁奖嘉宾念出他名字的那一刻,他开心地从座位上蹦起来。</h3><h3>上台领奖,他一口原汁原味的邢台普通话,激动地一连说了6个“谢谢”外加一个“感谢”,把台下的李杨导演逗得乐不可支。</h3><h3></h3> <h3>对于新人演员而言,金马奖分量很重,不仅是对表演的认可,也是对演员本身层次的重新定义。</h3><h3>可惜,0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还不像今天那般火热,金马奖在内地也没有如今这么大的名堂。</h3><h3>抱着一座奖杯的王宝强依旧腹中空空。颁奖礼结束后,记者争相采访那些大明星,他在角落里徘徊许久,默默地走出了会场。</h3><h3>那天晚上,王宝强忽然想起《喜剧之王》里的一个经典桥段:</h3><h3>柳飘飘:前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h3><h3>尹天仇:也不是啊,天亮了就很美。</h3><h3></h3> <h3>一年后,他的演艺之路,终于在昏暗中迎来曙光。</h3><h3>2004年,冯小刚拿出了他导演生涯的里程碑式作品《天下无贼》。</h3><h3>这部聚集了7位影帝和3位影后的电影一经上映,立马便迎来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至今都是影迷眼中的“冯小刚第一佳作”。</h3><h3>短短的一百多分钟,刘德华与刘若英两位男女主人公完成了从恶到善的转变。而那个正直、善良、憨厚的“傻根”,正是神偷夫妇自我救赎的理由。</h3><h3></h3> <h3>《天下无贼》火了,“傻根”被全国人民记住了,王宝强从天黑走到天明,终于熬出头了。</h3><h3>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可算是敢大大方方回一趟老家了。以前老在外面漂着,都没脸回家见父母。”</h3><h3>两年后,华谊兄弟计划筹拍《士兵突击》。剧中的主人公许三多,再一次落在了王宝强的头上。</h3><h3>拿到剧本,王宝强翻来覆去地看,看得泪流满面:</h3><h3><strong>“许三多这个角色,真是摸着我的心坎写出来的。”</strong></h3><h3>这个出身农村的“孬兵”,在新兵连里受尽了折磨。却凭着那一股子韧劲和耿直,愣是在军营中收获了所有人尊重,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h3><h3>他印证着王宝强的前半生,出身农村,没有背景,少小离家,胆小自卑,在硬邦邦的世界里顽强地活着、前进着。</h3><h3>在这个鸡汤已不再流行的年代里,许三多带给观众的“鸡汤”,至今仍被喝得津津有味。</h3><h3>“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h3><h3>“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h3><h3>“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h3><h3><strong>泥沙俱下的时代里,许三多成了观众们心目中的一股清流。</strong></h3><h3><strong></strong></h3> <h3>后来有一次,王宝强参加一档军旅真人秀。临走时,一位年轻的军官来跟他告别,送给他一个敬礼,和一番心里话:</h3><h3>“我能成为一名军人,全都拜当年的许三多所赐。在部队里,我也遇见过许多磨难,也差点熬不过去。但想想许三多,就都挺过去了。希望你,有时间,常回部队看看。”</h3><h3>在某种程度上,许三多,或者说王宝强,带给了这一代人一个燃烧的美梦:</h3><h3><strong>只要不抛弃、不放弃,认真努力,好好活着,人生总会有美好的未来。</strong></h3><h3><strong></strong></h3> <h3>从艺19年,无论是影视或者综艺,王宝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曝光率,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正能量形象。</h3><h3>娱乐圈里灯红酒绿,诱惑颇多,保持这种自律和初心,难吗?</h3><h3>面对镜头,王宝强给了「最人物」采访者这样的答案:</h3><h3>“其实不难,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不需要鞭策自己或是怎样。你让我去学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我也学不来,我过得不舒服。可能有人以为我是装出来的,但其实我就是这种性格。”</h3><h3></h3> <h3>网上曾有人提问:<strong>为什么每次看见王宝强,总会有一种亲切感。</strong></h3><h3>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strong>因为宝强做人,不忘根本。</strong></h3><h3>有的人有了钱,总是急于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逆袭和成就。</h3><h3>王宝强有了钱之后,只想着证明一点:爹妈没白养他这个儿子。</h3><h3>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北漂数年忍饥挨饿,等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他对父母有着万般的愧疚:</h3><h3>“一直在外面忙,没时间多陪陪家人,没尽到一个做儿子的责任。”</h3><h3>谈及母亲,王宝强言语中透露出的,全是怜惜和自责。</h3><h3></h3> <h3>王宝强和母亲</h3><h3>明星回乡,别人都讲究个功成名就之后的排场。名牌加豪车,请客加厚礼,一样都不能少。</h3><h3>但王宝强回乡,是满院子抓猪,操着大勺给母亲做饭,吃完饭还要陪乡里乡亲一起搓玉米粒。</h3><h3>当年他回乡的新闻曝出来后,有人嘲笑王宝强“土”。但是这份“土气”,却成了粉丝和影迷最爱戴他的理由。</h3><h3>他不是不能摆脱一些标签,他是不想摆脱,也不必摆脱。</h3><h3><strong>因为他知道,做人,有些东西不能丢。</strong></h3><h3><strong></strong></h3> <h3>说到做人,王宝强在娱乐圈里是有口皆碑。</h3><h3>《天下无贼》捧红了他,对于冯小刚,他一直心怀感激。</h3><h3>他见冯小刚吃饭不规律,拍完戏之后特意回乡,背上一麻袋小米送到冯小刚家里。</h3><h3>他对冯小刚说:“冯导,小米养胃,这是我老家种的小米,好吃。”</h3><h3>同行笑话他:“人家那么大的导演,还缺你这一袋子小米?”</h3><h3>他回了句:<strong>“买来的和我爹妈种的,那不一样。”</strong></h3><h3></h3> <h3>王宝强与冯小刚</h3><h3>当年拍摄《天下无贼》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惶恐懵懂、不谙世事的小孩。同剧组的刘若英心善,一直照顾着他,对他温柔以待。</h3><h3>对于姐姐刘若英,王宝强一直心怀感激。</h3><h3>去年4月,刘若英到北京宣传新片《后来的我们》。王宝强现身发布会,不光为姐姐呐喊助威,还自掏腰包为朋友的电影包场。</h3><h3>刘若英的生日,他贴出两人当年的合照。刘若英开演唱会,他悄悄现身舞台,为她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h3><h3>感动之余,刘若英发微博,放出了两人十年以来的合影。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个“傻根”弟弟的自豪与感念。</h3><h3></h3> <h3>后来,“傻根”变成了许三多,许三多变成了王宝,王宝变成了唐仁,唐仁又变成了《新喜剧之王》里的马可。</h3><h3><strong>王宝强的戏路一直在变,不变的,却是知恩图报的人生态度。</strong></h3><h3>他的身上,一直有着中国人骨子里最朴素的价值观。</h3><h3></h3> <h3>在《新喜剧之王》的路演现场,王宝强对周星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h3><h3>“之前我做群演的时候,有一次我花了一块钱打印了一张照片,贴在简历上,递给一个剧组的副导演。那个副导演看了我一眼,当着我的面把简历扔进了垃圾桶,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h3><h3>‘你看看你这模样,这长相,还想当演员?你普通话都说不利索,还当什么演员?’</h3><h3>他骂完之后,我把那份简历从垃圾桶里捡起来,然后走了。但我就是不信,别人说我不行,我觉得我一定行,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h3><h3>在采访现场,他把这个故事又讲了一遍,然后开玩笑地问:</h3><h3><strong>“知道我为啥把简历捡回来吗?因为那会儿我身上就剩那一块钱了,没钱再去打印照片了。”</strong></h3><h3></h3> <h3>回想自己过去的成长,王宝强对“喜剧”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h3><h3>好的喜剧,能让观众笑中带泪。悲从中来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悲情岁月。</h3><h3>从20年前的尹天仇,到20年后的马可,王宝强一边庆幸,一边感慨命运的奇妙。</h3><h3>当年看《喜剧之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生活中的尹天仇。而那个扮演尹天仇的周星驰,自称“寻找了二三十年的白雪公主”,最终找到的,是那个洗尽铅华、却依然不忘初心的王宝强。</h3><h3><strong>“总感觉有些事,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曾经激励我成长的角色,如今又要我来将他诠释一遍。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strong></h3><h3></h3> <h3>事实上,《喜剧之王》陪伴的,似乎不止是王宝强一个人的成长。</h3><h3>剧中跑龙套的尹天仇,何尝不是那些追梦的年轻人们的真实写照?</h3><h3><strong>“每个行业都会有奇迹发生,只要肯努力,这个奇迹就会属于你。”</strong></h3><h3>那个19年前徘徊在北影厂门口的孩子,19年后终于褪去青涩、真诚且憨厚地为那段人生画上了一个注脚。</h3><h3>从龙套到演员,从追梦人到梦想家,命运永远不会辜负那些热血未泯、永不放弃的人。</h3><h3>正如王宝强所说:</h3><h3><strong>“只要有梦,人人皆可为喜剧之王。”</strong></h3><h3>点击下方视频,成就“喜剧之王”的人生</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