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约旦纪实行》

燕翔

<h1>  十一月,秋高气爽,我随同学一起参加以色列、约旦之旅。</h1><h3><br></h3><h3></h3><h1> 以色列一个历史上命运多舛的国家,犹太人一个不屈不挠的古老民族。多少年来,以色列一直是我心中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弹丸小国,人口不过800多万,1948年才建国,周边又都是世代的仇敌,缺少资源又处于沙漠边缘。为了国家的生存,七十来年,打了五次战争,以全部胜利而告终。如今的以色列已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h1><h3><br></h3><h1> 农业水利灌溉、海水淡化、社会福利、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防军力,都让世人刮目相看。</h1> <h1>  雅法, 以色列一个港口小城,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h1> <h1>  曲径通幽的小巷,窄窄的石板梯,一块块岩石建筑的房屋,是那么坚固,又是那么朴实。让你感到千年古城的一种韵味</h1> <h1>  我来到海边,蓝天白云,鲜花点缀着草地,远处高楼林立,一片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h1> <h1>  炮台和灯塔是每个古老海港城市的标配,照张像是必须的。</h1> <h1>  海法,以色列一个重要的军事港口,也是一个旅游城市。</h1><h3><br></h3><h1> 全城房屋外层大都涂以白色,故又有白城之称。</h1><h3><br></h3><h1> 最著名的景点是巴哈依空中花园,共有九层。我从下到上,多个角度仔细观赏了这座美丽的花园,为它的造型和绿化赞叹不已!</h1> <h1>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哈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1> <h1>  我们参观了一个以色列人办的酒庄,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美酒。</h1> <h1>  酒后,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一个集体农庄,也可叫人民公社。这种集体农庄取得了成就,引吸我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访问。</h1><h3><br></h3><h1> 人民公社,我们当年为什么没有成功。</h1> <h1>  这是以色列的一个犹太教堂。</h1> <h1>  一个洗礼的水池</h1> <h1>  多么慈祥的奶奶,相由心生。</h1><h3></h3> <h1>  今天,在转场途中,以色列地接杨导给我们普及一堂宗教历史课。从八福堂讲到五饼二鱼堂,从上帝造人讲到耶和华的诞生,讲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发展,讲到大卫怎样从放牛娃成长为一个以色列的国王。我是听得云里雾里。杨导讲了圣经里一个故事,我倒是听懂,并有感悟。耶和华当年用五张饼两条鱼救活了5000人。</h1><h1><br></h1><h1> 每人一点点,人人都有份,以前叫大锅饭、平均主义,现在叫共享。</h1><h1><br></h1><h1> 中午是自助餐,我吃了两张饼,一条鱼,上帝啊,我的饭量是不是太大了。</h1><h1><br></h1><h1> 午后,我们乘船游览加利利湖,全船都是中国游客,以色列船长为我们举行了升旗仪式,大家齐唱国歌,五星红旗在加利利湖,一艘以色列游船上冉冉升起。</h1><h3><br></h3><h1> 犹太人是个感恩的民族,对中国特别友好,这要追寻到二战时期,当纳粹德国疯狂迫害犹太人时,中国上海向犹太人敝开怀抱。犹太人把这段历史牢记心中,在我们不便公开支持以色列的国际环境中,以色列理解并还暗中帮助我们,也让我们的国防军事获益不少。</h1><h3><br></h3><h1> 湖对岸就是戈兰高地。炮火的焇烟早已散去,海鸥在湖面上翱翔。</h1><h3><br></h3><h1> 令军史专家和军迷们津津乐道并载入军史的,是一场坦克大战。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在戈兰高地,以色列以损毁100余辆坦克的代价击毁叙方1000多辆的坦克,扭转整个战局,反败为胜。指挥这场战役是以色列的国防部长一一摩西-达扬,一名独眼将军。退出军界后,他又任外交部长为以色列和埃及和平协议的签定做出了贡献。</h1><h3><br></h3><h1> 申请登戈兰高地的请求没被批准。</h1><h3></h3> <h1>  今天,我们去约旦河游览,约旦河一半在约旦,一半在以色列。一路上导游小罗不停反复地说:我们要是能看到约旦河洗礼仪式该有多好!</h1><h3><br></h3><h1> 这条河就是耶稣当年洗礼的河,上帝啊!你把幸运赐给我们吧,我们来自八千公里以外的中国。</h1> <h1>  上帝听到我的祈祷。安排一场洗礼正在约旦河举行,我立即用手机拍下这庄严、神圣的场面。河水清澈,成群的鱼儿游在水中,接受洗礼的教徒身穿白色长袍排着队走向河中,在牧师地祷告中,在教徒们的歌声中,受洗的教徒全身浸入河水中,当场发出的痛哭,是他们内心喜悦地爆发!</h1><h3><br></h3><h1> 我无比地感动!</h1> <h1>  回来后,我反复端详这张照片,一束光正好照向受洗的教徒。一面墙上写了这么一段文字:</h1><h3><br></h3><h1><b> “ 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马可福音》(章9一11节)</b></h1><h3></h3> <h1>  今天,我们来到约旦的首都安曼,首先游览老城的古罗马广场,游人了了无几。残缺不齐地罗马柱,凹凸不平的的断墙,诉说着古城的过去。</h1> <h1>  佩特拉大峡谷位于安曼南部250公里处。峡谷岩石以褐红色为主,一路走去绝壁、悬崖、沟渠、神殿、如神似画的石头景象,令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h1> <h1>  侧面看像条鱼,正面看像只象。</h1> <h1>  这条大峡谷我来回步行三小时,累并快乐着。</h1> <h1>  许多风景地都爱以月亮命名。今天游览月亮谷,方圆120平方公里。</h1><h3><br></h3><h1> 正如图片所示,这里没有玉兔,只有骆驼,没有长袖善舞的美女嫦娥,只有身披长袍、满脸大胡子的阿拉伯汉子。</h1><h3><br></h3><h1> 我们乘坐丰田皮卡,颠簸在起伏不平地沙坡上,每当车轮陷入沙坑空转时,司机就下车熟练地放点气,汽车又继续前进。这种皮卡车我在电视新闻里经常看见,头裹方格子头巾的阿拉人操纵着高射机枪,驾驶着车辆在作战。</h1><h3><br></h3><h1> 满眼望去,一片黄沙,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土山,显示了风的恐怖,唯有顽强不息的沙柳,展示的绿色枝条,让你敬佩!</h1> <h1>  这里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以及《夺宝奇兵》的拍摄地。</h1> <h1>  阿拉伯人煮红茶招待远方客人。</h1> <h1>  今天我们住宿在红海边一座四星级酒店,清晨,我观红海日出,一名俄罗斯小姑娘比我起得还早,在海边玩耍。傍晚我在沙滩上散步,呼吸着清泌入肺的海风,欣赏红海边的日落。</h1><h3><br></h3><h1><b> 红海的日出、日落确实很红、很红!</b></h1> <h1>  在日落的红海中游泳,是多么地快乐!</h1> <h1>  今天我们游览玛哈巴教堂,约旦的地接导游用中文给我们介绍的历史。</h1> <h1>  摩西是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倍信仰里重要的先知。</h1><h3><br></h3><h1> 圣山尼泊山是传说摩西升天的地方,山上的教堂建筑是公元四世纪初期的。门口的摩西手杖缠着一条蛇,在圣经里,亚当受一条蛇诱惑,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h1><h1><b> 属蛇的,你有什么感想……。</b></h1> <h1>  这是约旦一条窄窄的小街,沿街有许多小店铺,摆放许多纪念品。一辆辆老式的日本车从你身边急驰而过,激昂的音乐声和刺耳的刹车时,让你有一种身临某些大片所描述的,中东某个战乱小镇中的场景。</h1><h3></h3> <h1>  我们来到著名的死海,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海水含盐量达30%,海中没有鱼,也没植物,故称死海。</h1><h3><br></h3><h1> 在死海中泡一小时,胜似睡眠八小时,死海的黑泥对皮肤很有保养作用。</h1> <h1>  </h1> <h1>  死海的日落,酒店的夜景。</h1> <h1>  我们从约旦又回到以色列,来到耶稣的诞生地,伯利恒。公元一年耶稣出生在伯利恒一个小客店的马厩里。我们来到芒格广场,参观圣诞教堂。耶稣诞生的马厩要排队三小时,无奈只能离去。</h1><h3><br></h3><h1> 伯利恒每年都吸引数百万的基督教徒和游客。</h1> <h1>  耶路撒冷是一座有三干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历史上多次被摧毁,又多次被重建,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也是被以色列、巴勒斯坦宣布首都的同一座城市,至今仍是以巴冲突一个热点地区。</h1><h1><br></h1><h1> 从伯利恒进入耶路撒冷,沿途关卡军警林立,我们是旅游大巴车,过关都很顺利。占耶路撒冷人口约20%的阿拉伯人居住地都由隔离墙分割,除了安全由以色列负责外,其余皆由巴勒斯坦人自治。</h1><h3><br></h3> <h1>  今天正好是礼拜六,是犹太人的节日,安息日。许多犹太人穿着节日的服装来到哭墙前。</h1><h1><br></h1><h1> 哭墙是环绕圣殿山围墙一段残存的遗迹。全长488米。2000年前,圣殿是犹太人的宗教与精神中心,曾被罗马人两次摧毁,如今仅剩的这块遗迹就成为犹太人民最神圣、最重要的场所。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面对圣殿的残垣断壁,总忍不住唏嘘哀哭,"哭墙"因此得名。</h1><h1><br></h1><h1> 圣殿山上还有两座著名的清真寺,老天爷把两帮教徒朝圣的时间分隔在上半天和下半天,以免打架。其实三大宗教的老祖宗都是犹太古教。</h1><h3><br></h3><h1> 耶路撒冷的游客来此参观哭墙,也像教徒一样,默立在哭墙前,面对圣殿祈祷。</h1><h3><br></h3><h1> 对此,圣人曾经说过:“明圣示现从未远离过哭墙”。</h1><h3><br></h3><h1> 人的一生,有不少苦难,也有说不尽地委屈,你向神诉说吧,从神那里得到安慰,既是你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刻,也能从神那里得到启发,鼓足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只要你相信,你就不会悲观失望,流尽眼泪,你的心赫然开朗。</h1><h3><br></h3><h1><b> 其实,我们是自已在解救自已!</b></h1> <h1>  哭墙也不仅是代表悲伤,在哭墙广场一侧,我看见许多犹太妇人围成一圈,高兴地唱歌跳舞。</h1><h3><br></h3> <h1>  也有一队队士兵赶在日落前,来到哭墙参加祈祷。有几名明显是刚从执勤岗位中来,弹匣里压满了子弹。</h1> <h1>  我们沿着耶稣最后岁月的轨迹一路前行。万国大教堂,耶稣被捕的地方。 圣母大教堂 ,耶稣母亲去世的地方,她是在睡梦中安祥去世。</h1><h3></h3> <h1>  这是一株千年的橄榄树,可这块土地确缺少和平。</h1> <h1>  外国游客在集体照时,也像我们一样要喊口号,他们喊的不是“茄子”,是“威士忌”,嘴型特别好看。</h1><h3><br></h3><h1> 每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我们也遇到以色列的黄金周。</h1> <h1>  </h1> <h1>  耶路撒冷老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老城区的一个城门,至今还留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弹痕。</h1> <h1>  苦路,苦路是耶稣背着十字架赴难就义的路,共有十四站,约有一公里。这是一条窄窄的石板路,我们随着一队扛着十字架的教徒队伍慢慢地行走。</h1><h3><br></h3><h1> 今天,苦路沿街商铺林立,摆满了各种耶稣的纪念品,沿途的墙上还留有耶稣当年各种遗迹。第四站,墙壁上还留有耶稣扶墙的手印。第六站,记录下一名犹太妇女用布巾擦去耶稣脸上的血污。</h1><h3><br></h3><h1> 十字架是沉重的,耶稣的脚步是缓慢的,救苦救难的耶稣啊,点点滴滴的鲜血洒在石板路上。</h1><h3></h3><h3><br></h3><h1> 我的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戴着手铐、脚镣走向刑场的画面。</h1><h1><br></h1><h1> 他们都是为崇高的信仰而死,为人民而死,永远地活在人民的心中!</h1><h3><br></h3><h1> 我朋友被邀请扶着十字架,聆听教徒们朗诵经文。而后,许多游客扶着十字架照像留念。</h1><h3><br></h3><h1> 一路歌声,一路哭声。</h1> <h1>  天近黄昏,我们来到耶稣被执行死刑的地方,圣墓大教堂。这里人山人海。</h1><h3><br></h3><h1>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大幅壁画,插十字架的坑,放十字架的石板,教徒和游客们顶礼膜拜,十分虔诚。</h1><h3><br></h3><h1> 埋葬耶稣的墓地更是排了几圈几圈长长的队伍。</h1> <h1>  在以色列除了美丽的风景和数千年的宗教遗迹外,就是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士兵,这真是一个准战争状态的国家。</h1><h3><br></h3><h1> 一天早餐,一位团友告诉我,他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东耶路撒冷警方拘捕了十余名可疑分子,我不由地倒抽一口冷气,十余名武装分子的行动一旦成功,不知会造成多大的惨案。游客们向以色列情报人员、士兵们致敬!</h1><h3><br></h3><h1><b>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们岁月安好,是因为有他们负重前行。</b></h1><h3><br></h3><h1> 申请去加沙游览的报告,我都不敢递上去,不给人家添麻烦。</h1> <h1>  七灯台,耶路撒冷圣殿里的圣器。</h1> <h1>  以色列议会大厦</h1> <h1>  11日我们回到了成都,12日以巴再次发生冲突。恩恩怨怨何时了,往事知多少……。</h1><h3><br></h3><h1><b> 犹太圣经《塔木德》说:天主把十分美给了世界,九分留给了耶路撒冷。</b></h1><h1><br></h1><h1><b> 后人还说:天主把十分愁给了世界,九分留给了耶路撒冷。</b></h1><h3><b><br></b></h3><h1><b> </b></h1><h1><b>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