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益家桥旁一口井,井上四眼十字街。"古城“四眼“井又称"寿井"原“益家桥<三个拱孔>(已毁)。”一带向来商贾百姓集中之地,饮水困难。南宋嘉定年间县太尉邹应博就捐款在桥南挖了一口水井,口径丈余,砖石围壁,深达数丈。邹太尉取水请乡众品尝,并祝福百姓"饮此水,后当有人登高位……享上寿。“自此,这口水并因太尉的吉言得“寿井”雅称。也因井口为四,故又有“四眼井"之名,在民间百姓流传。</h3><h3> 四眼井还传奇故事,相传“八仙过海"之一的铁拐李在得道成仙之前,曾因贫病交加而流落武昌(今鄂州)倒卧古楼街头。眼见此景,古楼街左邻右舍及各家商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扶危济困。经过几天医治与调理,病愈后铁拐李临行眼含热泪,抱拳告辞:"各位好心人的大恩大德,来日定当涌泉相报。”</h3><h3> 后来,云游四海得道成仙。天上王母娘娘一年一度蟠桃大会,各路神仙各显神通。铁拐李虽残他出场在御花园独木桥上展示了自己"金鸡独立”的铁拐神功,获得王母娘娘赐赏4桶琼浆玉液木桶。特制圆形尖底只能捆在铁拐李肩扛背驮。铁拐李肩扛琼浆玉液打道回仙府。</h3><h3> 在回府途中经过武昌(今鄂州)上空时,突然传来鄂州市民惊恐求声。原来古楼街一带的民房失火,人们正在东奔西跑急于寻找灭火水源。在这时刻铁拐李觉得感恩报德的机会来了,</h3><h3> 口中念道:“点滴之恩,涌泉相报,此刻不报,更待何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4桶琼浆玉液立即落地生根,顿时化作4眼清泉,不仅倾刻间浇灭了大火,而且还为市民解决了饮用生活用水难题。</h3><h3> 我记得小时候去看"四眼井“在东西南北十字街靠东南地方,四个眼好象是用竹条和滕条编织而成,当时居民站在外围打水。在四眼井十字街有各种吃喝东西卖各个铺面。</h3><h3>"四眼井名古传奇,十字街头忆童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