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足迹~那年我……系列之——寻味之旅

塞外灵羊

<h1>“羊”足迹~那年我……系列之</h1><h1> 《寻味之旅 》一</h1><h1>2019国庆长假,儿子正好有几天调休,算了一下能休十几天,也乘着儿媳妇带孙女回娘家。9月28日早晨,还没有想好去哪儿游玩,就为了避开京都出城高峰,全家三口来了个说走就走;无目的地的自驾游。</h1><h1>沿京沪高速向华东方向出发!</h1> <h3>山东德州</h3><h3>只要一提到德州,天下人都知道德州扒鸡。</h3><h3>做鸡!做一只好吃的鸡!除了德州人也就没谁了!</h3><h3><br></h3> <h3>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一般的人们通常会理所当然的把五香理解为“五香味”。然而!五香才不是指味型,德州扒鸡的五香其实代指崔金路、韩世功、侯宝庆等五位德州扒鸡传人的五家店,五家的配方相互融合,才有了如今的德州扒鸡。</h3><h3>除了“五香”,德州扒鸡的另一个理解重点就在一个“扒”字了。扒是鲁菜常用的烹饪手法,作为曾经的御膳房头牌,扒也代表着鲁菜的复杂工艺,一般要经过两种以上方式的加热处理才能算地道的扒菜。所以大火煮,小火焖,火候要先武后文,武文要有序的德州扒鸡就体现了扒的要义。</h3> <h3>看一下这瑜伽式的造型!</h3><h3>相对于烧鸡、烤鸡,扒鸡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时间上,一般雏鸡要焖6至8小时,老鸡焖8至10小时,经过长时间的焖煮后,拎起鸡腿抖上一抖,肉骨即可分离,谓之脱骨。但是,可不是所有脱骨的鸡都是德州扒鸡,没有学会德州扒鸡统一“瑜伽造型”的鸡,通通不是德州扒鸡。</h3> <h3>所以说:作鸡难!在德州作一只不是被扒的鸡更难!</h3><h3>德州人很自豪地说:</h3><h3>没有一只鸡是活着从德州出去的!</h3> <h3>沿京沪高速抵达山东济南</h3><h3>在印象济南中的风景名胜,我就不在这里叙述了,着重说一说“天下第一鲁菜九转大肠”。</h3><h3>九转大肠,原名为红烧大肠,是山东省济南市传统名菜。清朝光绪初年,由济南九华楼酒楼店主首创。将猪大肠经水焯后油炸,再灌入十多种作料,用微火炮制而成。成菜后,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泽红润,质地软嫩。</h3><h3>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九转大肠“被评为山东十大经典名菜。</h3><h3></h3> <h3>菜品历史</h3><h3>相传,九转大肠是清朝光绪初年,济南九华楼酒店创制的菜品。开始名为红烧大肠,后经过多次改进,红烧大肠味道进一步提高。</h3><h3><br></h3><h3></h3> <h3>许多名人在该店设宴时均备“红烧大肠”一菜。一些文人雅士食后,感到此菜确实与众不同,别有滋味,为取悦店家喜“九”之癖,并称赞厨师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炼金丹”一样精工细作,便将其更名为“九转大肠”<br></h3> <h3>被CCTV舌尖上的中国誉为百年传承临沂名吃的于家老糁<br></h3><h3>临沂地区的风味小吃。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实为众人所喜爱,早晨喝糁系临沂传统食俗。<br></h3><h3>糁的介绍</h3><h3>“糁”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据临沂县志记载,糁是明朝末年临沂人创造的,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解放前临沂城有八家著名糁铺,今已发展至百家专营糁铺。 </h3><h3>  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糁有牛肉糁、羊肉糁、鸡肉糁三种,以羊肉糁最为普遍,鸡肉糁为珍。 </h3><h3>糁(san,shen)标准读音应该是sa,二声,字典上查不到,全国别的地方出了临沂一般也见不到,临沂人都知道的经典名吃糁,味道极佳, 临沂地区的风味小吃。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实为众人所喜爱,早晨喝糁系临沂传统食俗。 </h3> <h3>糁(sa)汤,又名“肉粥”,一种传统名吃,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它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h3><h3>不过民间还是有另一个传说,那个店里也是这么写的:说是乾隆下江南时,来到山东随行的妃子坐月子出了热症米水不进,地方官员献上糁汤和贡粥,妃子吃了后感觉味美而后病情好转,乾隆就问“这是(糁)?”周围的官员迎合道:“这是啥(糁),这是啥(糁)。”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名字——糁。也有说是乾隆游览大明湖,夏雨荷带乾隆来到当时一家很有名的小吃店,请他吃粥,乾隆感觉味道鲜美,就问雨荷“这是什么?”夏雨荷回答:“叫‘米参儿’,就是用米和参熬制成的粥”。乾隆用手指沾水在桌上写下“糁”字。雨荷姑娘问乾隆:“这字念什么?”乾隆先是一愣,微笑的答道:“朕就叫它糁(sa)吧”。 [1] 糁汤的制作非常讲究,是用麦仁和米煲制出熟饭,中药还有鸡汤先闷后熬成汤,二者相配再加入调好的面粉熬制,淋入香油和其他调料而成。盛入碗前,调匀一个生鸡蛋,倒入糁汤,鸡蛋翻滚变熟,配上一小勺醋,撒上一小撮芫荽(香菜),放入几片羊肉,酸、甜、咸、辣、鲜,各种口味一应俱全。</h3><h3>典故</h3><h3>糁的故事很多,流传最广的故事有两个。</h3><h3>故事一</h3><h3>“糁”的名字与乾隆皇帝有关。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如今的郯城码头镇时,想品品当地的名吃,当地的官员就把这种味道独特的早餐献了上来,乾隆爷一尝,怎么从来没喝过如此可口的东西,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啥(糁)?”地方官员忙点头:“这是啥(糁),这是啥(糁)。”因此,天子的随口一问就成了它如今的名字—糁。 </h3><h3>故事二</h3><h3>东晋时,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们非常可怜,就经常接济他们,夫妇二人非常感动,无以为报。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只母鸡杀了做汤,并在汤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驱寒中草药。本想把鸡煮得烂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不想汤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鸡汤,妻子很生气,可家里又没有其它东西,只好煮“糊”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再说王羲之本来卧病在床,吃了中药病也略有起色,但口干舌苦,没有食欲,看着送来的鸡汤,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尝了尝,没想到这一喝,登时神情气爽,病好了大半,一时兴起,随手提笔写下“米参”二字,到了后来,后人就把它称做糁。</h3> <h3>临沂王羲之故居印象 临沂王羲之故居,座落在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原迹早毁,此系1989年重建。 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03年出生,这里是他出生并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在他5、6岁时随家迁到今天浙江省绍兴一带。<br></h3> <h3>鹅池碑,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兰亭镇兰亭风景区鹅池边。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因是两位著名书法家所写,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h3><h3>(此图于本文无关,只是作一个说明。)</h3> <h3>进入江苏淮安</h3><h3>文楼汤包由淮安古镇文楼而得名。</h3><h3>文楼建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位于运河东侧的古镇河下,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幽雅神怡,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楼”。</h3><h3><br></h3> <h3>文楼兴办之初,开清茶馆,卖小点,经营涨蛋、卢肉、煮干丝等,味满楚城。后来,由店东陈海仙的武楼酵面串汤包改制成水调面汤包,皮面筱薄,点火就着;包内馅心以肉皮、鸡丁、肉块、蟹黄、虾米、竹笋、香料、绍兴酒等十二种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温成液体,后冷却凝固。把冷冻后的馅心纳入包内,入笼而蒸,出笼汤包中的馅心成液体,用手撮入碟内,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后,食用时以嘴开口,再吸入汤汁,汤鲜美可口,驰名京都,流传百载。</h3> <h3>每年中秋时节,当螃蟹上市,则蟹黄汤包便开始供应,文楼美名在外,顾客争购品尝,令文楼应不暇接,门庭若市。</h3><h3>有名谣夸奖:“桂花飘香菊花黄,文楼汤包人争尝,皮薄蟹鲜馅味美,入喉顿觉身心爽。"</h3> <h3>走进河下古镇中间路东侧的文楼院落,映入眼帘:东面柱上写有上联:“小大姐 上河下 坐北朝南吃东西”,西面柱子尚缺下联。</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传,乾隆下江南途经河下,闻小楼赌食文化独特,赌胜即可免费酒食,遂引乾隆皇帝、纪晓岚大学士亲临。不料,君臣二人刚一进门,即被姑娘挡住,并随口出上联:“小大姐 上河下 坐北朝南吃东西”,要君臣对下联,因百思不得下联,只得按实买单请客。但乾隆皇帝对姑娘暗暗佩服,赐小楼为“文楼”。</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此小楼因乾隆赐名,名声大噪,而姑娘所出上联,把人物、地名、小大、上下、东西、南北都包含其中,数百年来竟无人以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妨,您试一试?</h3> <h3>将盛汤包的盘子用沸水烫热抹干,用手抓包时右手五指分开,把包子提起,左手拿盘随即插入包底,动作要迅速。每盘放1只,食时佐以姜末、香菜、香醋则味更佳。食文楼汤包时要先咬一小口,随即轻吸汤汁品味。反之,汤汁四溢,烫口污衣。</h3> <h3>百年老店文楼的蟹黄汤包每只30元</h3> <h3>这是文楼旁边,也是做蟹黄汤包的小店,每只20元。吃完文楼的再品尝一下小店的,感觉是不一样,百年老店是不白给。</h3> <h3>盱眙县马坝镇</h3><h3>盱眙小龙虾</h3><h3>盱眙小龙虾产自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泗州城,含有丰厚的养分成分。春季正是盱眙小龙虾上市的时节,颜色鲜红,个头非常大,肉白且紧实。龙虾从选池、消毒、栽种水草、施肥、放养、饲料和捕捞,都经过紧密的管理和操作,保证产出的龙虾质量上乘。再配以多种方式烧制出来,口感细腻,鲜嫩入味,别具特征。</h3><h3>虽然我们去吃小龙虾的季节不对,但还是品尝到了正宗 麻辣小龙虾</h3> <h3>盱眙县盛产龙虾,有“龙虾之都”之称,盱眙龙虾的特征就是“三白”(腮白、肉白、底板白),龙虾晶莹剔透、 呈半透明状,比较干净。</h3><h3><h3>虽然我们去吃小龙虾的季节不对,但还是品尝到了正宗 蒜蓉小龙虾</h3><h3>小龙虾50元/斤,点了4斤,全部进肚,然后将麻辣、蒜蓉汤合二为一打包备用。</h3></h3> <h3>清晨,逛一逛当地的菜市场是必须的!</h3> <h3>买了点青菜、面条,将昨晚打包的二合一汤煮上面条,一锅小龙虾汤面的早餐熟啰!吃的舒坦!</h3> <h3>吃罢早餐,告别店家主人。经店家主人指点:去往南京的203县道上有一家经营老鹅的店,味道好极了!我们往返南京时路过都要吃的、打包的。</h3><h3>寻味之旅,那就寻去吧!</h3><h3>盱淮老鹅馆!用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形容一点不假。进入饭厅,面积不大,没有人搭理你,只听着“老板!结帐!”的声音络绎不绝。问收拾餐桌的阿姨,如何进餐?回答:“自己找座位,厨房自己点菜,主食米饭自己盛。”蒙圈!</h3><h3>点了2斤老鹅肉,一盘炒青菜。落座!</h3><h3>“谁的2斤鹅肉?谁的炒青菜?”哎呦喂!上菜的阿姨就是收拾餐桌的阿姨,根本不知道是谁点的菜,在哪个桌子坐,全凭这一问一答的找客人。</h3><h3>举筷子一尝这老鹅肉,不柴、不老、不肥、不瘦,你说烂呼吧,还有点嚼头,味道很鲜!真好吃!</h3><h3>咱也来一嗓子“老板!结帐!”</h3> <h3>一只整鹅需120元,每天销售量达百余只!</h3> <h3>此人便是饭馆老板,手里拿着计算器,那位食客结帐,连跑带颠到桌前一打眼就算出来了。</h3><h3>用儿子的话说:“越是这样爱达不理,爱吃不吃的,人们往往络绎不绝!”</h3> <h3>国庆前抵达南京</h3><h3>夜逛秦淮河</h3> <h3>说起秦淮河,无人不知夫子庙。</h3> <h3>南京夫子庙的“秦淮人家”四字是苏轼提的。</h3><h3>秦淮人家的意思是秦淮河两边的酒家。</h3><h3>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h3> <h3>秦淮人家小吃</h3> <h3>秦淮人家小吃</h3> <h3>今天是十一,国庆日。</h3><h3>十一国庆</h3><h3>缅怀先烈</h3><h3>“革命尚未成功 </h3><h3>同志仍需努力”</h3><h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醋!</h3><h3>吃醋!</h3><h3>一个醋!被恒顺人做成了这样!难怪是AAAA级景区,门票40元。</h3><h3></h3><h3>镇江香醋以镇江恒顺香醋最为有名,其原料考究,必须是江浙鱼米之乡的优质糯米及酒糟,故有“米醋”、“糟醋”之称。恒顺香醋生产采用优良的酸醋菌种,所用的固态分层发酵生产技艺在中国酿醋业独树一帜。</h3><h3></h3> <h3>我在朋友圈里发完镇江香醋后,有朋友问:“山西醋好还是镇江醋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发一段资料自己看吧!</h3><h3>说一下醋的分别,一看你就明白了!</h3><h3>陈醋:山西老陈醋是北方最著名的食醋,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醋。</h3><h3>特色:色泽黑紫,液体清亮,酸香浓郁,醇厚不涩,特别适合烹制凉拌菜,可以增加菜肴的鲜香。</h3><h3>香醋:镇江香醋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酿造出来的食醋。</h3><h3>特色:酸而不涩,香而微甜,适合佐食包子、饺子或者螃蟹、虾等海鲜。</h3><h3>米醋:米醋是以优质大米为原料,酿造而成的食醋。</h3><h3>特色:酸味纯正,香味柔和,适合炒制菜肴或者烹调海鱼时使用。</h3><h3>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食醋,分为酿造白醋和化学合成白醋,合成白醋有醋的酸味,但没有醋的香味,建议烹调时使用酿造白醋。</h3> <h3>走进博物馆大门,一组从恒顺中山西路老厂区搬迁过来的食醋主题雕塑矗立在广场东部,似乎在向游人静静述说着镇江制醋人为醋业繁荣而默默探索、追求的奋斗历程。</h3> <h3>老厂区、老作坊、老物件继续生产着新醋!</h3><h3>不怨人家的文旅文章作的好!</h3><h3>有传承!有资源!有……!</h3><h3>在张家口早拆完了!你拿什么搞文旅!</h3> <h3>镇江!一座因醋而闻名的城市!</h3><h3>镇江!“一座美的让你吃醋的城市!”</h3> <h3>既然到了醋厂,买点醋是必须的!</h3><h3>这不,其中还有这瓶醋,至于下步该寻什么味了,想必看客们都猜道了吧!</h3> <h3>巴城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已有2500年建置历史。说起阳澄湖大闸蟹,就不能绕开它的故乡巴城!</h3><h3>这座位于阳澄湖东岸的千年古镇</h3><h3>因蟹而起</h3><h3>在这里有着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h3><h3>今天我们一家驱车走进巴城镇,去听听、看看、尝尝这个横行霸道的家伙!</h3> <h3>进入巴城,路边比比皆是的大闸蟹农家院,找到一家称之为养蟹人家的农家乐,先听听他们怎么说:“先给你们讲一讲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h3><h3>第一个吃蟹人:巴解</h3><h3> 大禹治水时期,当地先祖巴解受命治水。因“夹人虫”(大闸蟹)洄游习性,成熟的阳澄湖大闸蟹需向东前往入海口繁衍,巴城成了必经之地,因此常年受灾。此后,巴解命人以开水烫之,看起来可怕的“夹人虫”瞬间变色,且有异香。</h3><h3>巴解亲身尝试,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为了感激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土城边造了一座巴王庙,这土城就叫巴城。</h3> <h3>巴城位于阳澄湖东岸,水域深约2米,光照充分,淤泥少,土质硬,水草丰富,最适宜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h3> <h3>蟹文化各地均有之,但不得不承认,阳澄湖蟹文化是集大成者。自古江南,雅士汇聚,文脉深厚。</h3> <h3><h3>早在明朝时期,阳澄湖区域就已经产生品蟹专用工具“蟹八件”,为品蟹注入了仪式化的内涵。各类蟹诗蟹画的大量涌现,无疑为阳澄湖蟹文化增加了更多内容。对于已经习惯了徒手“武吃”的现代人来说,不由感叹古人对于珍贵食材的精致态度,同时也领略到“文吃”的独特魅力。</h3><h3>我在吃蟹方面就没有“文吃”的样子,螃蟹一上桌,直接掰开,大槽牙连壳带肉一起嚼。没那个耐心,也觉得香!</h3></h3> <h3>这瓶带来的镇江蟹醋派上了用场,味道美极了!</h3> <h3>位于阳澄湖东岸的“蟹乡”巴城,被称为品蟹圣地,又有“天下第一蟹城”的美誉。五大品蟹聚集区内,拥有上千家蟹舫。品蟹时节,上百万人次汇集于此,品蟹胜景颇为壮观。</h3> <h3>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h3><h3>旅游是文化发展的平台</h3><h3>巴城镇昆曲的起源之地</h3> <h3>来到巴城老城,有一座“昆曲源头”四个大字高悬在一个院落的门楣上。</h3> <h3>昆曲!地方戏种,有人说是京剧的前身,不能说是京剧的前身!京剧才有200多年历史,昆曲已经有600年了!是一个发源于江苏昆山的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h3><h3>百度百科里是这样的解释的,基本正确:</h3><h3>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曲以大都白话为主。后来北曲发展成为京剧,南曲流传至今。目前,打着推广普通话的号召,昆曲的发音正在向普通话逐渐靠拢。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h3><h3>昆曲从唱腔、身段、服饰以美、雅、淡、婉转悠远为特色。</h3><h3>经典剧目当属《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桃花扇》、《西厢记》等等。</h3><h3>经典折子太多了,比如《游园》、《惊梦》、《夜奔》、《思凡》、《痴梦》、《弹词》、《赠剑》、《活捉》.....太多了</h3> <h3>巴城老街延续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两旁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商店傍水而立,面街枕河,粉墙黛瓦,石岸斑驳,河埠错落有致。市河水色清冽,河中舟楫如梭,一派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情。直到解放前夕,老街基本格局未变。</h3> <h3>参观竹刻家倪小舟先生竹雕艺术博物馆,与倪先生合影。</h3> <h3>巴城昆曲小镇,还不太被人关注的地方,知道它存在的人,大多从此处的大闸蟹开始,我也不例外。但今天上午的游览却让我对此处昆曲源头小镇,有了另一种文化享受的感觉。</h3> <h3>今天是出游的第六天,不能在往前走了,就将巴城作为此次出游的折返点吧!</h3><h3>经商量,还是去看看海,吃个海鲜大餐什么的。从山东沿海返程!</h3><h3>沈海高速严重拥堵,今晚抵达如皋市,在百岁缘进个晚餐,咱跟它也缘分缘分!明早在此喝个早茶!</h3> <h3>如皋四海楼茶餐厅</h3><h3>深谙养生之道的如皋人对早茶那是相当讲究,带着浓浓的历史风味的如皋早茶,不仅品种丰富,而且特别注重食材的选择和荤素的搭配。</h3> <h3>深谙养生之道的如皋人对早茶那是相当讲究,带着浓浓的历史风味的如皋早茶,不仅品种丰富,而且特别注重食材的选择和荤素的搭配。</h3> <h3>如皋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据最新统计,如皋145.28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70多人,其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h3> <h3>百寿图</h3> <h3>下午稍晚点,抵达山东日照市,入住渔家乐。</h3><h3>此渔家乐我已经是第三次入住了!</h3> <h3>我与店主</h3><h3>给我的感觉是:天性豪爽,激情而张扬,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实为表里如一。</h3><h3>2016年国庆期间到此游玩住宿,将一只远光手电筒遗落,2019年国庆长假再次到此,店家拿出交还于我。</h3><h3>感谢啊!</h3> <h3>在路上就与店主电话联系过,晚上吃海鲜大餐!</h3><h3>早上在如皋喝如式早茶,晚上就到日照吃海鲜大餐了。<br></h3><h3>真正的吃货寻味之旅呀!</h3><h3>正是:</h3><h3>刚食阳澄蟹黄香</h3><h3>又餐黄海虾蟹鲜</h3> <h3>朋友圈里让我评价一下,是阳澄湖大闸蟹好吃,还是海鲜蟹好吃?</h3><h3>这个问题真没法回答!</h3><h3>首先是吃这两种蟹都要选择在应季季节,吃这两种蟹都要是新鲜的。</h3><h3>给我的感觉是</h3><h3>阳澄湖大闸蟹 香</h3><h3>海鲜大餐的蟹 鲜</h3><h3>至于谁比谁好吃 自己品尝吧</h3> <h3>日照~太阳出来首先照到的地方</h3><h3>到日照怎么能不看日出呢!</h3> <h3>到山东!怎么能不吃煎饼卷大葱呢?</h3><h3>提到山东的饮食和美食,首先让人们第一个想起来的,那肯定就是这道煎饼卷大葱了,煎饼卷大葱在全国的知名度那是相当的高,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山东争先品尝!</h3><h3>煎饼卷大葱是用玉米面、小麦面粉、土鸡蛋及大葱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山东省的地方传统名吃。</h3><h3>食用方法是将大葱洗净蘸上甜酱 黄豆酱用刚烙好的煎饼卷着吃,辛香辣伴着甜酱的味道,好吃又开胃。</h3><h3>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做出的不同的煎饼,味道也各不相同。卷上大葱后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嚼头。</h3> <h3>威海</h3><h3>到达山东威海入住民宿,第一件事就是逛一逛菜市场。</h3> <h3>采购各种海鲜!你瞧一瞧这大个的二维码。</h3> <h3>中午战友黄姐、姐夫、秀斌、嫂子,在威海短聚,谢谢黄姐、姐夫的热情款待!10号我们北京房山再见!</h3> <h3>这个季节正是山东沿海无花果收获季节,来一件新鲜的</h3> <h3>威海市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大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是山东空气、环境最好的好地方。</h3> <h3>威海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皆宜旅游。海岸线长近1000公里,沿线海水清澈,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乳山银滩、文登小观金滩都属于中国北方有名的海滩。只要你来过一次威海,你就会喜欢上这个城市的,不信吗?打个赌吧。<br></h3><h3>威海!反正我是还要来的!</h3> <h3>“万盛合”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餐饮品牌。创始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山东潍坊, 1928年搬迁至烟台市民主街38号,名为“烟台万盛合酒楼”。酒店传统鲁菜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鲁菜文化,相继推出了“九转大肠”、“樱桃肉”、“熘肝尖”等传统鲁菜,充分体现了鲁菜的“纯、咸、鲜、嫩、香、脆”的特点,并以纯正的鲁菜、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开业之初就顾客盈门,“品鲁菜到万盛合”成为消费者的口头语</h3> <h3>鲁菜</h3><h3>佛跳墙 狮子头</h3> <h3>韭菜炒海肠子</h3> <h3>鲅鱼馅饺子</h3> <h3>招远县<br></h3><h3>山东这个县城太富了,遍地都是金矿,还专门建个景区供游客淘金!<br></h3><h3>招远是烟台市的下辖县市,目前为烟台代管的县级市,招远的人口约为五十七万人,是我国的百强县之一。而之所以招远能有今天的成绩,跟这里地底之下所蕴含的资源是离不开关系的。大家都知道黄金是世界最保值的物品,自古以来便在世界各国被当作货币来使用,而招远这地底之下,就遍布着大大小小数千条金矿脉,同时在招远还拥有着大量的银矿。</h3><h3>而正是因为这遍布全境的金矿,让招远得到了“金都”“金城”的称号。而凭借着地底大量的矿藏资源,这些年的招远也一直都发展得顺风顺水。</h3> <h3>到家了!</h3><h3>随着今天傍晚安抵京城,寻味之旅在吃好了,喝好了,玩好了,也累了的状态中完美收官!</h3><h3> 后 记</h3><h3>人说“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哪个重要?</h3><h3>有位达人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个重要?这是个有趣的话题,也是很多人都会思考和遇到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h3><h3>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都曾有过一个梦想----走出家门,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古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蕴含着这样的情怀。人类本来就是地球家族中的一员,与大自然之间就如同鱼和水一样唇齿相依。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面向大海的春暖花开、流光溢彩的辉煌都市……能够“行万里路”,去游历自然天成的景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那是一件惬意的事。</h3><h3>然而,世界之大,风景万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美名的徐霞客倾其一生行游天下,所到之处也不过是博大世界的冰山一角。今天,“日行千里”虽已成为可能,一个人想要阅尽天下美景却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而“读万卷书”恰恰可以弥补了我们的部分缺憾。”我特别赞同此说法!</h3><h3>通过这次寻味之旅,我感觉到,在各种方式的旅行中,先吃在游览要比先游览在吃要好的多。一边寻觅美味,在寻觅美味的过程中一边游玩两不耽误。不信?你就试试!</h3><h3>本次寻味之旅的路线</h3><h3>张家口一北京一德州一济南一临沂一淮安一马坝一南京一镇江一昆山巴城一如皋一日照一威海一烟台一招远一东营一北京一张家口</h3><h3>全程3900余公里,历时14天,费用人均0.8元/公里。(包括吃、住、行、玩)</h3><h3>因篇幅所限,许多风景照片不能上传。见谅!本文中除了三张图片原于网络,其余图片均为华为手机拍摄。本文中引用了部分文字资料和图片,如果侵权敬请谅解和告知,我一定删除!谢谢!</h3><h3>《寻味之旅》下次再见!</h3><h3>“羊”足迹~那年我64岁</h3><h3><br></h3><h3>朋友留言</h3><h3>🌾蔓草中长🐑</h3><h3>这哪是旅游,这是彻头彻尾的旅吃😊😊😊👍</h3><h3>蜜斯娜</h3><h3>塞外羚羊《游记》不愧为是寻味之旅。闻味便知其旅,看景如同随行。味之香已沟胃觉,色之美足已诱人。情景交融,中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名副其实。这一趟东南之行收获大大超过了一次普通的旅行。况且还和家人一起同游,真乃幸福之至!</h3><h3> ~ 蜜斯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