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念,将余生献给罗家山的振兴事业

优雅地奋斗

<h3>  2017年10月,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我下了决心,决定将在内心萌发多年的一个想法付诸实施!那就是改变贫穷落后的罗家山,将自己的余生交给罗家山。<br></h3><h3>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的。当年12月,正值第十二届村委换届,我回到家乡与父老乡亲们一道,支持并通过投票推选年轻、实在、敢于担当的张艳兵同志为罗家山这个小山村的负责人。艳兵的当选,为我们开展振兴罗家山的事业奠定了第一块基石。随后,我们和在村的党员群众进行探讨,请他们为罗家山的振兴出谋划策,利用村里的年轻人回乡办事的机会,与他们探讨罗家山的发展之路,在大家的极力支持、群策群力下,以村民所拥有枣林地面积为基数转换成股金,农民为股东主体的临县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在2018年2月24日正式成立了。</h3><h3> 不可否认,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使这个有着近千年历史,但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罗家山这个青壮劳动力严重外流的小山村,仅凭着在村有劳动能力的五十多位平均年龄67岁的老农,对600亩红枣林进行了矮化和精细化管护,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整理,我们还修建了红枣文化广场、洞藏枣基地、合作社和村民小组共用的办公场所,拓宽了村内主街道,改造升级了连接248省道的出村公路,并且对罗家山做了到2035年的远景发展规划;我们还修缮了两院民宿、搜集了300多件农家老物件布展了六个文化小院,开办了7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的合作养老食堂。</h3><h3> 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引进企业,组建了罗家山农林牧集团。今年3月,在临县发改局报备立项了由功能食品产业区、有机旱作种植区、民俗文化展演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综合服务管理区、水上游乐垂钓区等6个园区组成的罗家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目前,由罗家山村级经济组织与罗家山农林牧集团共同出资,投资300万元的功能食品产业区一期项目——早(枣)餐粉生产车间正在建设中,预计春节前试生产。</h3><h3> 罗家山人通过这种不断的创新与实践,探索出了“党建引领、能人带头、群众参与、共同富裕”的罗家山模式。</h3><h3> 今年6月,吕梁市委市政府为罗家山颁发了聚力改革创新、弘扬吕梁精神先进集体奖;今年10月,吕梁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为罗家山荣记一等功。 </h3><h3> 这些成就,也得到了前来罗家山调研的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国家林草局领导、省市县领导的认可与赞誉。副省长王成,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双会等领导在罗家山调研后,均要求相关部门支持罗家山的建设。尤其是尉文龙副市长,从去年3月19号开始,先后15次前来罗家山调研,与罗家山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困难群众展开座谈,指导罗家山的发展。 </h3><h3> 今天的罗家山,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民精神素养积极向上,交通便利,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已经走上乡村振兴的复兴之路。</h3><h3> 有句话说:所有成就都是在苦行僧式的付出下取得的。其实,罗家山的成就,不仅是苦行僧式的付出,还有在亲情与友情间产生的隔阂、抱怨。合作社成立初期,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中有我的亲哥哥、堂叔,还有与父亲世交非常深的长者。由于我的“不近人情”,他们先后退出了管理层。与他们由之产生的隔阂,估计得一段时间消化;由于去年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动作比较大,加之一些扶持款项没能到位,到现在还有一百六十多万元工程款欠着施工方和材料商,这种状况下,导致与承建洞藏枣基地和村民小组办公场所的本家表兄弟发生了争吵,与堂姑姑发生了争吵。</h3><h3> 我们去年的策略是往出冲,不管如何,罗家山总算是冲出去了,而且,我们所取得的效益,我想不仅仅是眼前看到的这些成就。至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本在自己的亲人和友人之中,去年的债务,也应该是债有所值,因为我们去年“花费不到二百万元在村里实施的基础建设,别的地方花四百万、五百万不一定能做成”。这是临县一位县级领导在罗家山调研后的肺腑之言,并非我自己的论断。至于亲人和友人们对我的隔阂和抱怨,相信通过时间的洗涤,会回归到正常的。因为我这个人不想有负任何人!</h3><h3> 既然出发了,就不容许有半点懈怠,也不容许畏缩不前。罗家山的明天,一定会美好灿烂;罗家山的产业,一定会兴旺发达;罗家山人,一定会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罗家山,一定会成为吕梁山上的明珠村!</h3><h3>我郑重承诺:我将坚守信念,只要我的生命在一天,就要为罗家山的振兴努力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