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h3><h3>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h3><h3> 故园遥望路漫漫,荒城风雪寒。江南江北万重山,人间行路难。</h3><h3> 别离恨,总相关,梦醒落叶翻。 问君谁与报平安,衡阳无雁还。</h3><h3> 这两首词中,表达了向子諲(公)对于北方故土深深的眷恋,充满了对金国的刻骨仇恨和对北宋永远不可磨灭的亡国之耻。</h3> <h3> 向子諲(1085~1152) ,字伯恭,北宋宰相向敏中公玄孙,钦圣宪肃皇后向益姑再从侄也。自号芗林居士,祖籍河南开封,后南迁临江(今属江西九江市都昌县),南宋词人。北宋末曾以恩荫补假承奉郎,出知开封府咸平县,执法刚直,颇有政声。宣和初,任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又以直秘阁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南宋初,他坚持抗金,曾于建炎三年(1129)率潭州军民抵抗强大的金兵。历任州府长官,官至户部侍郎、徽猷阁直学士。后因上章反对与金使议和,忤秦桧意,被迫辞职,退闲十五年,号所居曰“芗林”。卒,年六十八。他的“宏才伟绩,精忠大节”(胡寅《题酒边词》),很受当时人们的嘉许。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芗林集》等232篇诗文,以及《芗林家规》流传后世。</h3><h3> 子諲公倾慕白居易及苏轼的人品、文学,在文学创作上也深受其影响。今存《酒边词》2 卷,上卷曰"江南新词",下卷曰“江北旧词”。下卷是北宋政和至宣和年间所作,上卷则是南宋时期的作品。前期词多是侑酒佐欢或戏赠侍女歌妓的小令,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和爱悦之情,风格绮艳、柔婉。后期词有明显的变化,境界较为宽阔,感慨深沉,有不少怀念中原故土,渴望国家统一的作品。如〔秦楼月〕“芳菲歇”、〔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等,都是优秀的爱国词。另外,也有一些鄙弃名利、孤芳自赏和企羡隐逸、流连山水的作品,如〔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满庭芳〕“瑟瑟金风”。词风清远、豪放,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作者特别看重《江南新词》,所以在编定集子时将江南新作置于上卷,将江北旧作置于下卷。正是内容与风格一新的江南新词构成了向子諲词的特色,代表着他的艺术成就。胡寅《题酒边词》说:"芗林居士步趋苏堂而哜其者也",正是指的这些作品。</h3> <h3> 向子諲晚年的归隐及其隐逸词 </h3><h3> 向子諲是两宋之交的中兴名臣,一生“宏才伟绩”,事功卓著。当时宋室南迁,风雨飘摇,外有金人动辄扰袭,内有战和纷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情况下,朝廷急需一批股肱之臣,匡扶社稷,拯危救难。据《宋史·向子諲传》记载“金使议和将入境,子諲不肯拜金诏,乃上章言‘自古人主屈己和戎,未闻甚于此时,宜却勿受。’忤秦桧意,乃致仕。”此年为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向子諲是年五十四岁,可谓正当建功报国之时。此后便隐居江西清江,自号“芗林居士”,直至疾卒,长达十三年。在晚年致仕之后,卜居芗林,悠游卒岁,填制了大量的词曲。正是得以这些词可以让我们略窥一位爱国名臣,在被迫归隐后的晚年心理。再加上词人原著《芗林文集》三十卷,已亡佚不存,如今传世的只有《酒边词》二卷。词人自分作于南渡后的卷上“江南新词”;作于南渡前的卷下“江北旧词”。因此,词人看重的“新词”,可以说是探寻词人晚年心理的唯一依据,而细致分析其晚年心理,对了解当时文人士大夫心态也不无启示。</h3><h3> 他从一位抗金名臣到与主政者政见不和,进而选择主动请求致仕归乡,这其中的巨大转变首先可以从其家世和出仕经历说起。向子諲(1085-1152),临江(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高祖向敏中是真宗朝宰相,其曾祖、祖、父皆有官职,他还是神宗皇后的再从侄,可以说他家世显赫,数代为官。作为世家子弟,皇亲国戚,其成长条件十分优越。而他本人也是天资卓越,“五岁诵书,日记数百言,七岁通书数”(胡宏《向侍郎行状》),成年后更是“识达才高,辅以文雅”(胡寅《企踈堂记》),因此,在元符三年(1100)十六岁就以恩补假承奉郎,后历任知开封府咸平县,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淮南转运判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使,官至户部侍郎,大学士。向子諲在历次任官中,也表现出了其出色才干,如表现在财赋、漕运、水利建设、率兵抗金等诸多方面,以“自任以天下之重”而忠君报国,事迹具见《宋史·向子諲传》。 </h3> <h3> 宗祠落成千般喜,家族和睦万事兴。2019年11月10日,子諲公宗祠竣工庆典在江西都昌祥明山村隆重举行,来之全国各地约3000向氏儿女欢聚一堂,追思缅怀先祖,畅谈宗族渊源,共商兴族大业。子諲公祠堂的重建落成,是河内堂向氏家族的一件特大喜事,反映了都昌子諲公后裔承先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也充分体现了全国向氏宗亲孝悌友爱、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为向氏族谱增添了新的篇章。让我们团结起来,以蓬勃之气,进取之志,奉献之心,创新之举,务实之风,把这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凝聚族亲,扬我族威,展我向氏风采,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的大事做的更好,上告慰我先祖,下垂范我子孙!祝愿向氏英才辈出,向氏的明天更美好!!</h3> <h3> 族谱:传系宗子水,士公之大元。若人继祖道,可以至其先。世守重德善,庆延有本源(元)。礼恭惟汝勉,节义必忠坚。永新明景训,克显尚希贤。</h3> <h3> 北宋真宗朝庭左丞相寇准赠右丞相向敏中公诗:</h3><h3>玉殿金科四十年,</h3><h3>当年僚友尽英贤。</h3><h3>岁寒只有公兼我,</h3><h3>白首犹执将相权。</h3> <h3> 天下向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欢迎全国向氏入群。</h3> <h3>寻宗问祖,快速进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