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唐纪七十二<br></h3><h3>僖总惠圣恭定孝皇帝中和四年(甲辰,公元884年)</h3><h3><b>秋七月壬午时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大玄楼受之。宣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b></h3><h3><br></h3><h3>黄巢带领着乱七八糟的队伍,打得唐王朝的政府军节节败退,文臣武将大都缩头缩尾,各自谋划者自己的小九九,眼睁睁的看着让黄巢占领了都城长安而无力招架,唐僖宗只有夹着尾巴仓皇出逃,顾不得自己的宗庙宗族,更顾不上满城的百姓。丢掉老巢这种事,对于任何人都有不可言说的屈辱留在心里,守不住自己的地盘本来就是很丢人的,唐僖宗也不例外。</h3><h3><br></h3><h3>引文中说,唐僖宗逃跑之后,有几支勤王之师赶跑了黄巢,将唐僖宗接了回来。那年七月,将领时溥派人将黄巢及家人的头颅还有一帮子姬妾押送回长安,唐僖宗御驾大玄楼,宣问黄巢的那些姬妾说:“你们都是勋爵贵戚的子女,世受国恩,为何跟从了贼人?”姬妾中居首的女子回答说:“贼众猖狂凶恶,国家以百万之师,连宗庙都无法顾及,皇帝都移驾到巴蜀避难,现在陛下因为不能抗拒恶贼来责怪一个女子,陛下将公卿将帅们置于何地了!”唐僖宗哑口无言,将那些姬妾都杀掉了。</h3><h3><br></h3><h3>唐僖宗认为天下所有人都应该在危机到来之时,为国献身以报国恩,问题在于作为一国之君,你连自己的宗祧都弃之不顾,被别人撵得如丧家犬一般东躲西藏,被舍弃的民众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国家的恩德体现在哪里?当贼人的刀枪架在民众的脖子上时尽受屈辱之时,国家在哪里?民众拿什么去热爱这样的国家?</h3><h3><br></h3><h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应该有保家卫国的觉悟,可每件事都应该有主要责任人。作为一国之君,无力保全自己的臣民,使之遭受欺辱杀戮,肯定是第一责任人,还那些平日里自以为武可安邦文可治国的公卿将帅们,理应羞愧难当,可笑的唐僖宗竟然堂而皇之的的责怪那些失去家园的柔弱女子们没有尽忠报国,真是大言不惭咄咄怪事!不知道听了那位姬妾无不讽嘲的反问,在场的唐僖宗和那一班文武,是否有一丝丝的愧疚在心头滑过?</h3><h3><br></h3><h3>2019.6.28</h3><h3><br></h3><h3>图片选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