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一师子弟赴越追忆之旅简记

中间隔着

<h3> 1. 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的历史,关于其中高炮部队的作战详情,虽然至今仍然是不公开的秘密,但在网上已经很容易查到了!所以我在这里对此也就不多赘述了。去越南北方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搞一次纪念活动,是我们此行之人长时间就有的一个愿望!</h3><h3> </h3> <h3>  2. 在中国援越抗美老战士联谊会桂林组的协助下,我们五位原空军高炮一师的子女,结伴于2019年11月3日至9日(其中越南境内四天),完成了一次以缅怀父辈英勇战绩,继承发扬光荣传统为目的追忆之旅!图片上的组团名称是联谊会统一加的。</h3> <h3> 3.五位来自四个方面的旅友在11月2日于南宁集合。3日开始的追忆之旅的第一站是广西的宁明县!这里距南宁117公里,离友谊关30多公里,父辈们于1966年初到当年的10月中旬出国作战前,在这里整训了近十个月,他们是从这里开赴援越抗美战场的,所以我们是追忆之旅一定要从这里开始!</h3><h3> 老兵联谊会通过当地退役军人局查阅档案了解到了当年的师部机关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县政府所在地!</h3><h3> 这里在五十三年前就是从家信看到的地址:广西宁明66信箱</h3><h3> 我们五人的第一张合影留念就留在这里了!</h3><h3><br></h3> <h3>  4.这栋在县政府大院内仅存的已经被弃用的小平房就是当年办公室。至于是哪个部门?谁的办公室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父辈在出越作战前真实的办公条件!</h3><h3> 明显的时代痕迹是外墙上那些清晰可见的毛主席语录。我们在兴奋的拍照和议论的同时,有人还大声朗读着我们这代人熟悉的语录经典!</h3> <h3>  5.在宁明去往友谊关的途中,我们找到了一块空地,完成了名为“为五个伟大争光”的纪念活动!这是我们的按照此次追忆之旅策划案的第一次纪念活动。</h3><h3> 我们五人从左至右振臂高呼为: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增光添彩(合)!从而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年代!</h3> <h3>  6.随后我们手持着国旗、军旗、空军军旗和当年出国作战时的宣誓照片,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们不是在单纯的找当年出征的感觉,而是为父辈的荣光在骄傲!</h3> <h3>  7.此时此刻“送战友,踏征程”和“军旗下的我们”成为我们脑海内的主旋律!</h3> <h3>  8.在友谊关前我们同样要这样留下合影!过关后的部队番号就成了中国后勤部队第31支队了!部队也都穿上越南人民军军队的服装了。</h3> <h3>  9.这个就是当时高炮一师入越时在友谊关出境前宣誓时照片。(图片来自高炮一师资料)</h3><h3> </h3> <h3>10.这是部队进入越南时受到欢迎的照片。(图片来自网络)站在友谊关时回看这些照片我们的心情已经飞向战场!</h3> <h3>11.11月4号一早从凉山出发西行后再沿着老的1号公路的行进,根据来前的看到的信息,大的范围主要是地图中绿色箭头的位置。31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所在地在老的一号公路的63公里处附近。后勤部在老地图的板后附近相隔不太远。大致的具体位置需要我们寻找!</h3> <h3>  12.进山后经过越方导游多次打听,经过我们与相关照片的相似度的认真比对,我们找到了有当地老人告知的五十多年前中国军队的驻地。</h3> <h3>  13.身后那栋破板房被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乡告知,五十多年前中国部队就住在这里,就是住在那样的房子里(越南导游是这样翻译的)。</h3><h3> 这与我们看到的一系列那时的照片特别是我们手拿着的照片的背景都是很吻合的!附近很大的范围内都已经没有这样的板房了。</h3><h3> 那我们就在这里拍照留影了! </h3> <h3>  14. 高炮一师 父辈所依</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五个伟大 赋命奔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征战越南 不畏强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长空利剑 击落美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荣立战功 付诸友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国争光 吾辈铭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时过五三 寻走故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畅述心怀 结伴追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魂思梦想 疆场歌泣</h3><h3> 继承遗志 勿忘希冀</h3> <h3>  14—1.这是两幅宋化地区的山景。把美丽的山景同时用黑白体现,是想要表达我们五个人不约而同的都谈到了父亲讲的在越南战斗时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不是如何打飞机,而是每次战斗结束后都要立即拉着炮换阵地,同时还要把老阵地打上木桩当伪装炮。战士们都非常辛苦,经常是连夜转移阵地。这些都是先期轮战烈士留下的教训的结果。由于来前没有看到拉炮的图像资料,看着这俊俏的山岭,我们在感觉、在想象拉炮的情景。后来在河内参观时看到了有关录像,真是十分的艰苦啊!</h3> <h3>  15.我们找到了一处距离师部所在地不远,又离公路不远的,进山道路与铁路交汇处作为纪念后勤活动的场地!</h3> <h3>  16.这种只有在越南北方才能看到的三轨铁路至今它仍然在继续使用着!那时它是援越抗美军事物资供应的补给线、见证人;现在它是中越两国贸易往来的友谊线、实践者!为此当年同高炮部队一起并肩作战的铁道兵、工程兵也同样有着可歌可泣的无法公开的英雄事迹!</h3> <h3>  17.祭扫安葬31支队烈士墓地是我们本次去越南追忆之旅的重要活动之一。我们手持花圈、挽联、烈士墓碑贴纸和当年掩埋烈士时的照片,在《献花曲》的陪伴下,走进了宋化A烈士陵园。这里有十一位31支队的烈士长眠在此。</h3><h3> 其中对我们带去的挽联,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去陪同完成祭奠活动的官员,进行了例行审查。在越方的导游把我的解释翻译后,他面带微笑点头同意了。</h3><h3>挽联的内容是:</h3><h3> 高炮战士长眠援越抗美战地五十三载</h3><h3> 战友后代远征亲历疆场致敬深情缅怀 </h3> <h3>  18.在宋化A烈士陵园的纪念活动时,我们在敬礼、默哀后,从图片中由左到右每人念了一句悼念词:</h3><h3>(1)我们不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不知道你们在出越作战前能否有机会与家人合影留念?</h3><h3>我们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知道你们的亲人在看着你们的遗照思念长久!</h3><h3>(2)我们不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不知道你们是谁?你们的家在哪里?</h3><h3>我们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知道你们是中国空军高炮一师的战士!是我们父辈的战友!</h3><h3>(3)我们不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知道你们的壮烈牺牲时的鲜血与红花是啥模样?</h3><h3>我们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知道祖国五十多年来日月新貌翻天覆地的拥有!</h3><h3>(4)我们不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在眷恋忠骨回乡?</h3><h3> 我们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知道是你们牺牲在美机的炮火后,由我们的父辈和战友们一起含泪把你们久留。(带去的那张图片就是安葬时留下的)</h3><h3>(5)我们不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知道你们的魂魄游弋在哪里?</h3><h3> 我们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知道你们是中国军魂的代表!国际主义的灵魂不朽!</h3><h3>******</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在我们进行悼念活动时《亮剑》的主题曲合唱始终低声伴奏!</h3><h3> 最后我们共同转身,面向北方(祖国的方向),再行军礼,告慰祖国,告慰我们的父亲!我们没有忘记他们!</h3> <h3>  19.随后我们用简易的贴布方法更新了陵园内属于31支队十位烈士的墓碑!这种布贴是老战士联谊会在国内提前为我们准备好的。由于维护墓地是越南政府的应尽的职责,所以我们的这项工作在离开前被越南官员指责。但我们在贴布期间他们并没有阻拦。</h3> <h3>  非常巧合的是,我们在广西宁明和越南宋化地区搞纪念活动的11月3号和4号正是 高炮一师在五十三年前进行入越后第一次战斗的日子!也许这就是所说的生命轮回中的缘分吧?所以我们下面的寻访目标就是,部队防空作战具有代表性的被保护目标。 </h3> <h3> 20.我们首先来到了宋化大桥所在地!为了保卫这座铁桥,几个轮次的高炮部队和铁道兵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但也始终保持着畅通!它的存在本身即时战斗的象征!也是友谊的象征!更是胜利的象征!</h3> <h3>  21.在这里我们一起观看了介绍高炮一师当年援越抗美斗争的视频,这个视频当中重要的一段就是1967年1月保卫宋化大桥那段战斗情景!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如同我们也是那时的高炮战士!</h3> <h3>  22.由于越方导游的劝阻,我们没有下到据说曾经有三七炮阵地的地方!但这时我们的心就是系在英雄的高炮战士身上了!</h3><h3> 我们实现了在大桥穿行一次的目标!在我们看来,这是一次历史的穿行,它表达着这座大桥在高炮部队和铁道兵部队的坚守和维修中保持着畅通!它见证着中越军队和人民为友谊的付出!</h3> <h3>  23.这个小小的克夫车站,也是一个战争期间的越南北部的一个重要保卫目标。来前被告知已经没有了,因为附近土地正在被韩国的投资者开发着。到这后才发现非但没有拆除而且还像是欢迎着我们!于是这里也再次留下我们的合影。2</h3> <h3>  24.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车站附近的环境,感受一下那时上有敌机下有英雄的景观,我们都对这一天来到“战场”上的奔波而激动着!</h3> <p class="ql-block">  25.我们的父辈不可能想到,在五十三年后,他们的儿女能在这里召开了的“站谈会”,每个人都敞开心扉说出了两天来的感受!这里只发一个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的宋文育大姐在讲述感受。</p> <p class="ql-block">孙格在朗读他写的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闫锋代表大家回忆了高炮一师的赴越参战的成果,并表达了作为后辈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闫锋如是说。他的这番感慨及后面的内容就成了我们参加越南大使馆宴会的发言稿。</p> <p class="ql-block">宋长刚激动的谈着他来到越南现场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付靖更是眼含热泪的谈到了更加怀念我们的父辈!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p> <h3>  26.正是我们俩手持的那张父辈的照片,导引了我们能在今天到达位于河内市中心的越南军事博物馆。又一个愿望实现了!这时我真的很怀念我的父亲,真希望他老人家在天堂能看到这个场面!我在那时的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我的后代也能有机会来这里纪念前辈!</h3> <h3>  26—1这个就是我们手持的那张老照片。我们试图按照原来的位置去照,但由于台阶两旁长起来的大树会把旗台挡住,所以只好往左侧移动后再照。同时为了考虑新增了越南国旗,我们也只好人小了一点。所以与原照差距较大。这张照片引起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越南当地其他旅行社的导游人员的关注!他们急不可耐的借了片子去拍照留存。借照片的还真都是越南的年轻人!说明什么呢?</h3> <h3>  27.对于越南军事博物馆中上了这样几张照片,相信心有灵犀的读者会明白其中的含义。来时的路上写出的一个顺口溜放到这里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高炮弹道妙,美机以为神来到。</h3><h3> 机骸一起做酒肴,中越军民齐欢笑。</h3> <h3>  28.当我们从旗台上参观走下来,当我们听到了有关旗台的故事后,这个与军事博物馆展品融为一体的历史建筑,让我们除了看到它的历史沧桑外,更让我们看到了它更具有军人魂魄的一面!我们更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父亲能在那里留影!如果用现在大家都熟知的语言解释,那就是都具有着亮剑精神!只不过是那位黄大人的亮剑以失败跳台告终,我们父辈用落后的武器与新式美机的亮剑是以胜利呈现!</h3> <h3>  29.参观完军事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在老办公楼的门前受到大使馆武官的接见。他对我们作为后辈到越南进行纪念活动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h3> <h3>  30.武官给我们团每一家赠送一本由大使馆编辑的资料书——《中国援越抗战牺牲烈士名录》。我们注意到了这本书的书名援越抗美改为援越抗战。请原谅本美篇我们仍然用的是援越抗美。</h3> <h3>  31.这是1967年初我们的父辈到河内的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开会时的留影。</h3> <h3>  32.在我们父辈曾经留影的地方,我们邀请武官再次合影留念,他欣然同意。</h3> <h3>  33.11月5日晚,中国大使馆举行了中国援越抗美老战士及烈士家属访问团与越南友好人士的联谊会!我们团全体同志有幸参加了这个联谊会!我们共同的感觉就是:不是我们受到了尊重,而是我们的父辈,是父辈的光荣业绩和高炮一师英雄之师受到了尊敬!</h3><h3> 在会议主持人简短致欢迎词后,我们知道了现在是中越民间友好交流的使者了!</h3><h3> 哦!我们的担子更重了!</h3> <h3>  34.我们团代表在联谊会上发言摘要:</h3><h3>我们此次来越南北方的目的 是:追寻父辈的战斗足迹,缅怀 父辈的光辉岁月,祭奠阵亡的烈 士英魂。 1 966年10月15日,我们的父 辈率领31支队机关及五个高炮团 等一万余人,南出友谊关,开赴越南北方战场,在谅山至河内铁路沿线组织对空防御,反击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对越南北方的狂轰滥炸。根据中国中央军委和越南国防部的命令,31支队保卫的主要目标是宋化铁路桥和克夫火车站。 截止到1967年6月3日回国,31支队在越南英勇作战231天,抗击了美军飞机255个批次的轰炸,所属部队共击落美机59架,击伤48架,俘虏美军飞行页17名,而我方保卫的目标基本无损伤,取得了辉煌的战绩。31支队在这七个多月的防空战斗中,共有113名指战员受伤,53名官兵长眠在越南的土地上。 53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着父辈们的足迹走来,就是要不忘他们的初心,继承他们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br></h3> <h3>  35.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始了友好使者之旅!首先越方媒体的《国际日报》的记者来了(第一张左三)。然后在晚会上代表越南方发言者——越南老战士协会外事部主任陈玉寅与我们合影(第二张左四)。联谊会结束时越南祖国阵线的中央委员阮胜景也来与我们合影(第三张左四,左一为桂林组蒙毅大姐)!</h3> <h3>  36.是不是整篇有点太沉重了!让我们用这种轻松欢快的照片结束本次追忆之旅美篇。在总结这次活动的成果时我们想到了这样两句话:我们此行是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的相结合的对接,是实现了少年时代的想象和记忆与历史实际的对接!</h3><h3> 最后我们还要由衷感谢桂林组的谢大哥和蒙大姐,是你们让我们完成了心愿,实现了对接!实现了与父亲隔空拥抱!希望你们热心奉献的老兵事业不断发扬光大!</h3><h3> 本美篇中的合影留念照片除了有蒙大姐的外,全部是蒙大姐为我们拍摄的,再次由衷感谢蒙大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