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宝龙山

见贤思齐

<h3>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日子,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也就是2019年11月2日。一些曾在宝龙山工作的老同志欢聚一堂。宝龙山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其实这里没有山,更没有龙,是通让线(1966年开通的通辽至让湖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车站,地处内蒙古科左中旗管内。宝龙山虽小,当时却聚集了一群年轻人,这群人来自五湖四海,有分配而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有选调上来的下乡知识青年;有锦州铁路局各单位支援新线的职工;也有华北铁路工程局落段的修建通让铁路的建设者;还有在那个特殊年代复员和转业的退伍军人。</h3><h3> 为什么这些人对宝龙山那么有感情,就是因为他们在那里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因为他们在那里勤勤垦垦地工作过,无怨无悔地奉献过;就是因为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而且生活得很愉快很充实。</h3><h3> 这次聚会就是当年那群人中的一小部分,现都已经是70多岁的人啦。</h3> <p>  这二位是程荫杭和孙士芬夫妇,这次聚会就是在他们家里举行的。程荫杭是1968年北京铁道学院信号专业毕业后分到宝龙山养路工区锻炼的,后来又到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孙士芬是程的大学同学,68年毕业后分到了牡丹江车站,后来也调到宝龙山学校当老师。程荫杭“文革”后考入北方交大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现已在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交大教授岗位上退休,孙士芬也在交通大学退休。</p> <h3>  为了这次聚会他们忙里忙外,什么年轻?!都是75岁的人了,左一次又一次的接站,楼上楼下的跑着,脸上掉下了汗珠,但他们觉得老同志在一起叙叙宝龙山之情,再忙乎也是幸福的,你看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h3> <p>  这是赵秋芝老师和孙士芬老师亲切交谈。赵秋芝老师是1967年10月从西安铁路教育口调到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的, 因当时宝龙山铁路学校正在筹建,她二话不说离开了大城市,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宝龙山去当“孩子王"。现已经82岁了,退休后定居沈阳,这次她从沈阳来到北京就是专程来看望程荫杭夫妇的。她说"宝龙山的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更忘不了朝夕相处、风雨与共的同志们,同志们那种敬业精神,埋头苦干的劲头,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正是因为赵老师的到来才有了这40年后的聚会,应该说这次聚会她也是倡导者之一。</p> <h3>  说到宝龙山的情,正像这五姐妹那样,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她们说“宝龙山的情是纯真的情,同志的情,无私的情,奉献的情"。“在那里只有互相帮助,艰苦奋斗,没有尔虞我诈,追求享受"。她们说“宝龙山当时虽然没有电灯,晚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我们在煤油灯下读书学习,心理也是亮堂的"。她们说“宝龙山虽然没有蔬菜,吃不到水果,倒点酱油,切点葱花,用开水一沏就是一碗可口的汤菜,就着苞米面大饼子,吃起来也很香甜"。她们说:“宝龙山的情,孕育了宝龙山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她们说:"宝龙山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有了这种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h3> <h3>  老同志相见异常兴奋,忆过去谈现在,一谈起宝龙山的往事往往开怀大笑,你看赵秋芝和刘彩云两位同志笑得多开心。</h3> <h3> 这是孙士芬和李桂英在开怀大笑。</h3> <h3>  这是赵秋芝老师和李桂英、孙士芬在一起。</h3> <h3> 这是赵秋芝老师和宝龙山的姐妹们在一起。</h3> <h3>  赵秋芝老师和姐妹们在一起,显示了一派老大姐的风度。</h3> <h3>这二位是赵秋芝老师和何杭生老师在一起。何老师也是1968年下乡到内蒙古科左中旗的天津知识青年,1971年抽調到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的,后来又调回天津。他们一晃也是40多年没过见面了。这次何杭生听说赵秋芝从沈阳来到北京,放下家里的活,买了一大盒天津麻花,急忙赶到北京,可见宝龙山的情谊之深。</h3> <p>  这是谢宝友和刘彩云夫妇。她们一听说宝龙山的朋友要聚一聚,二话不说从天津赶来。谢宝友原是天津铁路一中,66届高中毕业生,校学生会主席,原本被学校提前保送到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念大学,但由“文革"开始,他毅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带头到内蒙古科左中旗海力锦公社壬家窝卜插队,并担任集体户的户长,1971年3月被选调到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以后又调到天津市河北区纪委,当了纪检干部,现已在正处级岗位退休。他说:宝龙山的情是没有半点虚假的纯粹的情,同志之间的情没有物质利益在作祟,没有权、钱交易,钱、钱交易的铜臭味。刘彩云是1967年10月沈阳一师毕业后分配到宝龙山铁路学校的,当时的学校正在筹建中,她应该是宝龙山学校的拓荒者,宝龙山之情最早的践行者之一。</p> <h3>  这二位是鲁志学和马国云夫妇。这次听说赵秋芝老师来北京聚一聚,鲁志学虽然眼睛刚刚做手术还没好,就及早赶来。鲁志学是内蒙古通辽市1968年下乡知识青年,马国云是北京市1968年下乡的知识青年。1971年鲁、马二人一起抽调到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并结为伉俪。他们在宝龙山一干就是20多年。后来鲁志学升任为校长,应该说他们是宝龙山之情的最佳践行者。</h3> <h3>  这是马国云老师和何杭生老师在一起。</h3> <p>  这二位是丁德荣和李桂英夫妇。丁德荣就是那位当过海军,1967年见到过毛主席的那位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9初在那个特定年代转业到宝龙山养路工区当养路工的,在那里他结识了赵秋芝、刘彩云等筹建宝龙山铁路学校的创业者,结识了程荫杭等留在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的大、中专毕业生们,结识了谢宝友、马国云等抽调到宝龙山铁路学校当老师的下乡知识青年们。也结识了在宝龙山铁路卫生所工作的李桂英。1975年他担任了宝龙山站区的党委书记,在宝龙山一干就是十年。应该说他也是宝龙山之情的践行者、推动者。</p> <h3>  老同志相见不能不忆过去、谈现在,程荫杭老师把重回宝龙山的相册拿了出来给大家分享,丁德荣也把载有宝龙山十年的回忆录《岁月如歌》给大家翻阅。这张照片就是大家聚精会神地观看由程老师录制的,原宝龙山学生李艳萍率舞蹈队来北京表演蒙古族舞的录像。一谈到宝龙山铁路学校的学生,老师们也有唠不完的嗑。</h3> <h3>  这是谢宝友手拿《岁月如歌》正和丁德荣在一起交谈。</h3> <h3> 这是老同志们在一起交谈。</h3> <h3>  交谈之中也应有点闲瑕时间,这二位七、八十岁的老小孩,也玩起了童真年代的故事,难得一拍一一真逗。</h3> <h3>  一天的聚会紧张的过去了,可我们的心又连在了一起,我们建立了《情系宝龙山》的微信群。愿我们情系宝龙山,情系到永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