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峡之巅”风景区,位于奉节县长江北岸,整个大景区主要包含赤甲山、白盐山、瞿塘峡、白帝城4个景点,地处长江三峡之首,因杜甫“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的诗句而得名。</h3> <h3>早晨8点,从万州出发,10:30到达白帝城停车场。从白帝城出发,坐画舫渡船到了白盐山脚下,开始今天的徒步之旅。我们从海拔300米左右的万象馆开始,沿着白盐山和赤甲山的山脚、山腰、山脊、山尖上的人工步道,登上了海拔1431米的三峡之巅。历时五个半小时,于下午4:30左右,终于站上了在白帝城只能远远望见的那座耸入云端,好似高不可攀的三峡之"巅"。</h3> <h3>下了渡船,沿着诗意栈道一路前行,一开始坡度并不大。此时步道离江面不过十几米。2016年来的时候,坐在步道旁的石栏杆上抢我饮料喝的猴子不知道躲哪里去了,古炮台上抢我瓜子吃的那群小猴儿也不见了踪影,不免有点儿小遗憾。在炮台的平台上,可以从正面远观岸崖壁立,雄伟险峻的夔门。不过,由于高峡“出平湖”了,过去“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景象已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如镜的宽阔江面。</h3><h3><br></h3> <h3>诗意栈道从古象馆至坳口,是一条通往三峡之巅的主要干道。这里曾走过贩盐贩茶的马帮,走过辗转川渝两地的客商,还曾走过抗西夏作战的杨家军。如今,马蹄声早已远去,那亘古不变的雄奇夔门却巍然耸立。</h3><h3>沿着诗意栈道继续前行,坡度逐渐加大,栈道离江面越来越高了。此时步道两旁的灌木矮小稀疏,传说中的红叶也没有露面。只是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先前在炮台远远望见的雄奇的夔门,现在就在江的对面。也许是我们站在跟夔门峰顶差不多的海拔高度,以平视的角度直面的原因,此时的夔门,如刀削般直立的崖面煞是壮观!</h3><h3><br></h3> <h3>从坳口到三峡之巅之间的步游道,叫“危石鸟道”,全长9.99公里。我们沿着步道,时而悠闲,时而艰难地穿行在崇山峻岭间,欣赏着长江两岸绚丽多姿的彩林与江中往来穿梭地江轮、游船。</h3><h3><br></h3> <h3>漫步在蜿蜒绵长的步道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近处是洒满金色阳光的江面,远处红黄绿交织的多彩浅山层层叠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色彩丰富的颜料库中。</h3><h3><br></h3> <h3>在白盐山的尽头,远远望见对面赤甲山的山脊上那恰似蚯蚓一样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不禁唏嘘:好险啦!可那就是我们去往三峡之巅的必经之路啊!</h3><h3>来到赤甲山的山脚下,先前望见的羊肠小道,其实还是有一米左右的宽度,只是没有栏杆,走在这不知有多少道湾的曲折小路上,感觉把头都要绕晕。</h3><h3>站在海拔328米的鸡骨梁的平台上,看着路牌上显示的“离三峡之巅还有4963米”,庆幸路程已经过半。仰头往上看,目力所及处是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峦,但却看不到我们的目的地——三峡之巅。这时才突然明白,从这里开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爬山。我们一会儿沿着山脊蛇行前进,一会儿沿着石梯拾级而上,一会儿抓着铁链陡直攀爬。越往上走,树木越来越高,林子越来越密,风景也越来越美。穿行在林间,前后左右除了树还是树,一直相伴徐行的长江早已不见了踪影。</h3> <h3>爬过了一个又一个坡,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在白帝城只能隐约可见的那似乎远在天边、高不可攀的“三峡之巅”,终于出现在眼前。</h3><h3>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层林尽染。山风吹过,红波蠕动,“枫”情万种,万叶婆娑。如此美景,藏于山巅。这里,宛如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远离尘嚣,遗世独立。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无限风光在险峰”!</h3> <h3>队友们经历了饥饿、干渴、腿抽筋、呼吸困难的考验之后,终于登上山巅,感受到了“山高人为峰”的成就感。站在山巅往下看,白帝城、夔门、白盐山、赤甲山,尽收眼底。回望来路,只见山势连绵,层峦叠嶂,来路就好像悬挂在山腰、山脊之上,也好似漂浮在云间。尤其是接近峰顶的那一段路,一边是万丈绝壁,绝壁之下就是浩浩汤汤的长江。幸亏穿行在茂密的彩林中,眼中只有风景,心无旁骛。要是早知道我是行走在云端,命悬一“线”,我估计,我可能没有那份勇气与自信继续前行了。</h3> <h3>灿烂的诗歌文化、瑰丽的红叶、雄伟壮丽的夔门、碧绿油翠的峡江,在这里——奉节的三峡之巅,结合得完美无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