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赏《清平乐.会昌》赞👍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忽如一夜春风来

<h3>长征前夕的毛泽东</h3> <h3>清平乐</h3><h1><b>会昌</b></h1><h3>一九三四年夏</h3><h3>毛泽东</h3><h1>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br>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h1><h3></h3> <h3>《清平乐.会昌》是1934年7月下旬,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前夕,就在第五次反“围剿”的艰苦进行着的时候,毛主席来到当时粤赣省政府所在地会昌城外的文武坝参加中共粤赣省委扩大会议。23日,毛泽东和其他一些同志登上了岚山岭,站在高高的山岭之上,毛泽东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峥嵘岁月的橘子洲头,携同窗好友,畅游湘江,岳簏山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会儿神思又跳到了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时期,为了挽救革命,毅然发动秋收起义,率领工农红军辗转南北,踏遍万水千山,到处播撒革命火种,历经千难万险,创建规模空前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回首往事,心潮澎湃,毛泽东忆起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和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行遍天涯真老矣”的感慨佳句,看到广大红军战士为求解放饱经血与火的洗礼,虽然脚踏险山恶水,土气依然旺盛,虽然饱经风霜,斗志愈坚,风采犹存。毛泽东顿感革命者只要斗志昂扬,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有广大工农红军的支持,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豪情满怀的毛泽东回到文武坝后,一改辛弃疾、陆游的悲叹之气,挥笔写下了《清平乐.会昌》,表达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必胜的信心。</h3> <h3>《清平乐.会昌》的写作背景:1931年起,王明继李立三之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对错误的路线进行了抵制,取得了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春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一九三三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第五次大“围剿”。当时,以王明为首的党中央已经迁入赣南根据地,实行了一整套错误的军事路线,并反对和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到很大威胁,革命遭到很大挫折。毛泽东在这紧急关头,一方面同“左”倾路线做坚决斗争,一方面指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继续在内线粉碎敌人的“围剿”已不可能,主张红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围攻转入敌人的外线,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h3> <h3>然而,尽管革命暂时失利,毛泽东对革命前途仍然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是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他坚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只要突破敌人的包围进行长征,变被动为主动,革命就会取得发展,革命的前途仍然是非常乐观的。</h3> <h1>《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向中央苏区告别。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到了最危难时刻,他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已“基本被搞光了”。尽管他名义上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可实际上已完全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可是谁也不能不承认,他的这首《清平乐.会昌》却表现出了高度的乐观、坚韧和从容。没有这种胸襟、气度,很难想像他能在不到半年之后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并且再也没有离开。众多的现代史研究者发现,在中共历史上因犯错误或被错误排挤而沉沦、脱党的高级领导者不乏其人,而毛泽东是最突出例外的。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四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作文、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写照。陈毅说过:“许多评论或解释毛主席诗词的同志,对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生活环境,几乎都没有作认真的考察,所以对许多问题都似是而非,甚至误解或曲解”。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清平乐会昌》的词的基调是激扬的,语言是雄奇的,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作者一九五八年在“踏遍青山人未老”下所作的这个批注证实了这一点。但毛主席在革命的任何时候都会没有例外地表现出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始终给党和人民以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