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 日本游记 》</h3><h3><br></h3><h3> ——东京皇居广场、浅草寺、银座</h3><h3><br></h3><h3> 2019.11.9 ~15日,我有幸参加郑州企业家日本参访团,深度游览日本,参访日本这个即熟悉又陌生,即有爱又有恨的老邻居。走进他、了解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他,用自己的观点客观评价他,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学习他……</h3><h3> 昨天的《日本游记》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刚刚到日本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得到朋友们的鼓励与赞赏,非常开心。记录真实,感受美好,今天我们去了皇居广场,浅草寺和银座,昨天晚上我们来到富士山富湖木酒店,今天我会继续分享我的见闻给朋友们,如果能够给大家多一点见识,多一点对日本的了解,我不胜荣幸。谢谢!</h3><h3><br></h3><h3> 雷勇于富士山脚下</h3><h3> 2019.11.11 晨</h3> <h3>体验完东京的繁华夜晚,大家非常兴奋,对今天的行程非常期待。这是我们早餐的地方,还比较丰盛,营养从早餐开始。</h3> <h3>准备出发,大家利用短暂的机会合影,迟到的,还好有大红包。</h3> <h3>这个酒店老外也不少,东京毕竟是国际化大都市。</h3> <h3>我也给这个动漫帅哥合张影。</h3> <h3>排队出发!</h3><h3>感触比较深的是,每次都是司机亲自摆放行李,一丝不苟,速度有序,并且下车时也以最快的速度把行李卸下来摆放整齐。</h3> <h3>今天是周日,估计大家休息,路上行人不多,没有体验东京早高峰的模样,有点小遗憾哈😄</h3> <h3>现在看到的这些街道都是日本东京的实况,每条街道不是很宽,但街道特别多,非常便利,四通八达。</h3> <h3>这里已经进入日本皇居广场,东京最大的一片绿地。</h3> <h3>东京皇居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在明治维新,江户幕府结束并由明治天皇取回管治权后,日本首都由京都迁移至江户,并易名为东京,前江户城则被改成为天皇的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称是宫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居曾受到美军的轰炸,至1968年依据原貌重建。</h3><h3>皇居大部分地方均不对公众开放,只有东面的皇居东御苑开放予游客参观。皇居内部每年开放两次,分别在日皇诞生日及新年(1月2日)。</h3> <h3>2019年11月9日,日本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在皇居二重桥附近接受来自日本国民的祝贺。 </h3><h3><br></h3> <h3>“国民祭典”前半部分内容包括,在皇居附近举行庆祝游行活动,即将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桐生祥秀等运动员举行了剪彩仪式等,现场还展示了包括来自冲绳传统舞蹈等来自日本各地的艺术表演。</h3><h3><br></h3><h3>“国民祭典”后半部分在皇居前广场举行,包括日本国会议员、各界名流以及普通国民在内共约三万人参加。</h3> <h3>11月10日,也就是今天作为天皇“即位之礼”最后一项仪式的“祝贺御列之仪”将在东京举行,车队将在东京都内举行巡游。</h3><h3>皇居广场,戒备森严,警察和工作人员也非常多,有严格的安检。日本很多民众来见证天皇即位之礼。</h3><h3>我们比较幸运,刚好赶上这个日本天皇即位的日子。</h3> <h3>11月9日,日本皇居广场前举行庆祝德仁天皇即位的“国民祭典”。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在皇居二重桥附近接受来自日本国民的祝贺。</h3> <h3>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观看即位仪式,留点小遗憾吧😄</h3> <h3>日本的精细化管理,在不经意之处显现,看看路两边的下水道盖,管道井和窨井盖等。非常美观耐用又方便掀开检查使用。</h3> <h3>美吧,这风景超级赞!</h3> <h3>警察戒严</h3> <h3>美丽的皇居广场,绿地和护城河,绿树成荫,庄严肃穆。</h3> <h3>警察戒备森严</h3> <h3>今天的午餐是自助烤肉,食材区、凉菜区、主食区非常丰富。</h3><h3>虽然就餐的人很多,但服务井然有序,服务员忙而不乱,态度谦卑有礼。</h3> <h3>丰盛的食材</h3> <h3>浅草寺</h3><h3>浅草寺位于东京都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其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寺院的大门叫“雷门”,正式名称是“风雷神门”,是日本和浅草地区的象征。</h3><h3>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其后该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除浅草寺内堂外,浅草寺院内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迹、观赏景点数不胜数。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h3> <h3>二天门-位于本堂东侧,向东兴建,切妻构造八脚门,木材建造。元和4年(1618年)时建筑,没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贵重建筑物。当时的将军德川秀忠为供奉父亲德川家康而于日光与浅草建东照宫,这门是作为浅草东照宫的随身门而被兴建(东照宫于1642年烧毁、没有再重建)。现在,门的左右安置有二天(持国天、増长天)。</h3> <h3>浅草神社位于本堂东侧。此神社供奉的是浅草寺草创相关的三人。</h3> <h3>雷门是公元942年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造的。几经火灾焚毁,后于1960年重建。雷门正门入口处左右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二将,镇守着浅草寺。雷门最著名的要数门前悬挂的那盏巨大的灯笼,远远可见黑底白边的“雷门”二字,赫然醒目,着实为浅草寺增添不少气派。人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而供拜这两座神。门内有长约140米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供着观音像的正殿。作为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旅游名胜,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络绎不绝。</h3> <h3>大家与日本美少女合影</h3> <h3>景区卫生间也不例外,干净整洁,设备设施齐全,有亮点!</h3> <h3>寺内悠闲的游客</h3> <h3>这棵树有特色,好像是两棵树在一起。</h3> <h3>观音殿</h3> <h3>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将浅草寺指定为德川幕府的朝拜场所,浅草寺一带因此逐渐繁荣。除浅草寺内堂外,浅草寺院内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迹、观赏景点非常多。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进入浅草寺向右转,有个大喷池。名曰净手池,水是可以喝的。</h3> <h3>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佛塔。寺东北有浅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优美。浅草有名目繁多的节日,一年四季都有庆祝活动。</h3> <h3>五重塔-重建前之塔于庆安元年(1648年)建成、与本堂同様于关东大地震时倒壊、1945年时东京大空袭被烧毁。现在之塔于1973年(昭和48年)重建、钢筋混凝土建造、铝合金瓦顶、基坛高约5米、塔自体高约48米。基坛内部有收纳供养灵位牌的灵牌殿、塔的最上层置有斯里兰卡传来的舍利子。现在塔之本堂位于西侧、重建以前本位于东侧。</h3> <h3>拍摄技术还可以吧😄</h3> <h3>美丽的日本少女和服照</h3> <h3>欢迎,中文OK!</h3><h3>中国游客专项!</h3> <h3>东京晴空塔为正式中文译名,又译为东京天空树,正式命名前称为新东京铁塔,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株式会社和其子公司东武塔天空树共同筹建,于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竣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其高度为634.0米,于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也是目前世界第二高的建筑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h3> <h3>日本黄包车</h3> <h3>帅气的导游</h3> <h3>东京也有老旧的街区</h3> <h3>东京普通便利店</h3> <h3>银座是日本东京中央区的一个主要商业区,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象征着日本的繁荣,以高级购物商店闻名。这里汇聚着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街道两旁巨型商场林立,时尚、个性的服饰随处可见,算得上是一个购物者的天堂。</h3> <h3>街道附近汇聚有意大利、法国、阿拉伯等地的餐厅,人们在这一条街上,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h3> <h3>银座分为银座一丁目(类似于汉语里“街”)至银座八丁目,银座四丁目与银座五丁目之间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个丁目由中央大道贯通。17 世纪初叶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店,随后在在新桥与京桥两桥间,形成了繁盛的商业区,成为东京其中一个代表性地区,同时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h3> <h3>象征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富士山,京都,银座)之一的银座,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的第五大道并列为世界三大繁华中心。</h3><h3>银座两旁人行道宽阔,每逢周末,车辆禁止通行,变成人潮拥挤的步行商业街。</h3> <h3>茑屋书店是一家位于日本东京代官山的Tsutaya书店,以三栋建筑组成,有书、DVD和CD出租,店内还有星巴克。</h3> <h3>自泡沫经济中发家的“文化便利店”</h3><h3><br></h3><h3>20世纪80年代,正值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消费市场达至繁盛顶峰,针对年轻群体的消费品更呈现井喷式发展:索尼推出开启随身音乐时代的walkman;《POPEYE》、《ViVi》等深具影响力的时尚杂志相继创刊;咖啡屋等新型消费场所遍地开花……在这一片欢腾之下,同样正值青年的增田宗昭嗅到了别样商机。</h3> <h3>1983年3月24日,首家茑屋书店正式开门营业,32岁的增田也从这里,开启了他的伟大航道。“让对生活有品质追求的人更容易找到对味的书籍、音乐或电影”,这是茑屋书店最初,也是最核心的经营理念。在此之下,这间小书店,很快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它整合了书籍、杂志、CD、DVD,将互有关联的内容摆放在一起销售,关键,还经营到晚上11点。</h3><h3><br></h3><h3>仅一年,茑屋书店便扩张至55家;三十五年之后,它随处可见的醒目黄色logo,已如同7-11一样,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存在。而另一方面,从六本木到代官山,从银座到二子玉川,增田所领导的CCC,早已将“茑屋”重新定义,成为这个时代中,实体书店与互联网经济的消费争夺战中的先锋。</h3> <h3>,享受一段悠闲时光。</h3><h3><br></h3><h3>“我想要的,不是卖一杯咖啡,而是获得能够让顾客在这里慢慢品味的那段时间。”增田如是说。在他看来,场所和空间能创造品牌。实体书店能与互联网抗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通过与消费者共享的空间,传达切身的“品牌体验”,苹果的Apple Store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一理念,在代官山T-site被无限放大。</h3> <h3>如果说场所和空间是茑屋成为网红店的首要硬性条件,那他们所提倡的“生活提案”可以说是一种软性竞争力。 所谓“生活提案”,即以书本为基础,将它们与不同物品进行组合,让你从一本书,链接到一个商品,甚至一种生活方式。这让茑屋不仅是一个你单向搜索需求的书店,更是一个能针对你的需求,给予反馈甚至建议的“内容提供者”。 这一角色,很大部分靠茑屋独特的导购制度来实现。导购,是一群具专业背景或经历的人,他们决定所属书店的进货,组织它们的排布及摆放,策划店内的活动,主动向客人“提案”,给予消费建议。</h3> <h3>最早的钢琴</h3> <h3>最后,还是要从高大上的银座,回到细节,回到酒店,回到公共卫生间!</h3><h3>放伞🌂的地方</h3><h3><br></h3> <h3>细节细节还是细节</h3><h3>专注专注还是专注</h3><h3><br></h3> <h3>卫生间服务员老爷爷专注的工作状态非常迷人,非常令人敬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