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的再次相聚一堂感慨万奋,四十年前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在热闹的锣鼓声中,告别了自己的父母兄妹来到无锡县后宅公社原新力大队杨家浜生产队。接受着知青办给予的建房材料与!票椐款(每人约二十平方米),用我们原来从不挑担手不提篮的双手和肩膀把建房材料运到我们将安身的空地上,从开挖宅基沟到拌水泥石砂,每一块砖瓦都印有手印和汗水......。当时种双季稻的季节更难忘,为了抢季节从鸟声叫起下田地拨秧到晚上脱粒(鬼叫收工)四毛7分钱的工分(一天的收入)......。南面的田地更是高低不均,就用锄头铁铲和扁担泥篮,麻破了肩皮双手印着血泡整田平地......。一分钱的菜汤梗最难忘,杂交水稻的米饭更难忘,闭上眼睛回味无穷......。竹床是我们每个人的私人休息空间,那里有我们的戏闹声,争吵声,笑欢声,悄悄声,当然还有......。想当年的画面历历在目......。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我们从不同的家庭走出,来到一个共同的地方,住着同样的黄砖平房,吃着同样的铁锅烧的自产米饭,喝着同样的苦涊井水,顶着同样的寒风,躺着同样的汗水,有着同样的美梦,接受着同样历练......。在这片黄黑色的土地上让我们偿到了做人的滋味,甜酸苦辣......。当时的小伙子,小姑娘的我们,现在己经是皱纹眼花,白发飘起的爷爷,奶奶们,夕阳当下,更是怀念当时自己亲手建造的小屋和一片一片平正的田地上的油菜花,稻谷香......。四十年后的今天,再次相聚,就象亲姐妹,亲兄弟一样,因为有着一个历史给予我们的同样的名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知青!</h3> <h3>75届知青合影留念</h3> <h3>76届知青合影留了念</h3> <h3>77届两位和老书记,农技员合影留念</h3> <h3>女同胞们合影留念</h3> <h3>为聚会合影点个赞</h3> <h3>大方桥镇上的知青合影留念</h3> <h3>二届队长和老书记合影留念</h3> <h3>二位女同胞陪护老书记前来参加我们的聚会</h3> <h3>十年前的回忆。</h3> <h3>本次聚会活动地址在无锡市南禅寺边淘沙巷中国戏码头文化广场(文化餐厅)。2019年11日9日。本次聚会倡议者,郝菊仙,石惠珍,陆惠苹,林慧芳等。组织者,邹浩放,林慧芳。短文编辑者,林慧芳。摄影者,邹浩放,林慧芳,郝菊仙,张红卫等。本美篇编排者,邹浩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