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贾氏族谱前言♦️</p><p> 我贾氏始祖,贾府君讳受之,定居罗云,传宗迄今,已繁衍二十七代。</p><p> 忆祖辈等,往昔于此,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刻苦经营,使我族代代昌盛,欣欣向荣。先祖之德实乃山高水长与日月同辉。</p><p> 为使后裔追念先祖,感恩不忘,于乾隆十三年由十四代祖贾际董(增生)首建家谱,传于后世,又嘉庆七年十五代祖贾赞(生员)等修谱增代二次,道光二十四年十七代祖贾务贞(副贡)贾级等第三次修谱增代。民国六年有本族知名人士贾振章、贾魁芳、贾崇文、贾秀章、贾如瑛等四次修谱增代。妥善保管多年,而1965年以后由于管理失控,致使家谱流失,从此失去了贾氏宗室历代传统资料,深感遗憾!</p><p> 贾氏历代英贤辈出,曾仕于明洪武年间的贾维新,官拜大理寺卿、忠贞君国、名节可歆,故树碑旌表,流芳百世。当代英才贾题韬,学识渊博,在哲理、佛学、棋术、医术等方面造诣颇深,誉满华夏。国际名人贾龙文先生在科技领域成就卓著,曾获“国际特别荣誉奖”,为国家的振兴,贡献出不朽的功绩。</p><p> 为赞颂我族历代人物本谱特设有“人物志”记之,永传后世。</p><p> 于1999年春节,族里仁人聚集,谈及重修家谱一事,遂以离退休干部为主,组成修谱小组,分工协作,四处奔波,广泛搜集,查阅零散的分支家谱、神祗及历代碑文等有关资料,录其所志,再经整理汇编,系统考证,费时半年之多,终于篡成了这本不大完善的贾氏族谱,以资后裔明鉴。</p><p> 修谱小组 1999年9月9日</p> <p>《洪洞县罗云村的来历》</p><p> 文/ 贾福龙</p><p> 村子的名字,有的是用姓氏起名、有的是用姓氏与方位起名、有的是用突出的建筑物起名、还有的是与相邻自然风景而得名……。</p><p> 总之,地有地名,山有山名,河有河名,大自然万物 ,都各有各的名字。名字,虽然是个符号,但是,没有名字就没法沟通。</p><p> 山下的这个村子,在我们镇,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属于洪洞县辖区,在1954年7月1日以前,归赵城县管辖,1954年7月1日后,洪赵二县合并,赵城归洪洞县管辖至今。</p><p> 汾河以西,吕梁山下,都是丘陵旱地区。我们村位于丘陵最高点。站在赵城南门坡儿上,向西眺望,整个村子似乎与天相连。因此,固有“西天之称”。</p><p> 由于村子西边,紧挨着吕梁山脉。村子享受着四季常青的山峰包罗,峰顶高耸入云,时而有云雾缠绕。因此,称为“古西罗”。</p><p> 赵城县辖区,由于受汾河流域割裂,造成管理上的诸多不便。人常说,隔山不隔河。旧时交通落后,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及人文交流。因此,国家要在汾河以西选址,再建一座县城。当时,由于我村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良好。所以,新县址就选择到我们村。</p><p> 到唐朝鼎盛时期(715一741年),一座凤凰张翅形式的城池,已经建成了。村东建有一座“玉皇庙”为凤凰头、庙连接一大长颈“天池”为凤凰脖,进城有两条街,分别为前街与后街。后街北有一“池院”,前街南也有一“池院”,分别为凤凰翅膀。西门外有“西堡”为凤凰尾巴,还建有东关。至此,凤凰城被命名为“西罗县”,也称“西罗小县”。</p><p> 从此西罗城里,商贾云集、贸易畅通、经济活跃,各行各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好转。人生福地,人才辈出。传说唐朝末年,还是宋太祖、宋太宗两位皇帝的出生地,而且遗有旧迹。经好多文人考察证实,古西罗还是赵姓之根源。至唐朝末年以前,以赵姓为主。元初被形势所迫,改为贾姓至今,故而闻名遐迩。</p><p> 当时,定为新建县址时期,由于缺乏地质科学,不懂得城西山前至临汾龙祠,是一条断裂带;城东从汾西的团柏至城东南的龙沟里,是一条断裂带。城东城西两条断裂带的存在,造成了城里人居住严重缺水,制约了城池的进一步发展,无奈将西罗撤县,重归赵城县管辖。</p><p> 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由于盲目过度开采地下资源,严重破坏了地表蓄水层。本来村子两边的河里,常年都有潺潺流水,现已变成了干河。由于受地质断裂带的影响,全村人畜吃水,全凭表层水供应。如今,水资源更加匮乏。雨量较大的年景,还能基本满足。若遇天旱,缺水更为严重,就连人畜吃水都得不到充分的供应。</p><p> 撤县后,西罗小县这个名字就不存在了。前面提过,城西有四季常青的吕梁山包罗,山峰高耸入云,时而有云雾缠绕,云雾缠绕者罗云也。从此,改称为“罗云村”。</p><p> 在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赵城发生了8级毁灭性的大地震。传说,大地震造成“人死八九,房剩一二”,罗云村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清乾隆时期,一些重要建筑得以恢复,才又形成了现在的村貌,至今仍然名叫“罗云村”。</p><p> 庚子年十一月于罗云村</p> <h3>罗云村贾氏族谱</h3> <p>历史人物:</p><p>贾维新,岁贡。洪武年间以贡生身份任兵部主事官职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太祖崩,嫡孙即位,成祖返京夺位。其性忠耿,有气节,靖难兵至,不屈而死。清雍正八年(1730年)封如忠孝祠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镌刻“洪武忠臣大理寺卿维新贾公神道”的赑屃座石碑,现立于照壁广场。</p><p><br></p><p>贾 琅,明代陕西狄道知县,为官清廉。曾从陕西省背运“铁琶土”衬于村东天池底下,此后池水清亮。</p><p><br></p><p>贾 瑄,明朝洪武岁贡。历官淅江道监察御史,遇事能言,</p><p><br></p><p>近代明人:</p><p><br></p><p>贾魁芳,字梅生,生于(1880——1942)年他饱读诗书,前清秀才。担任过村长,受聘在汾西等地教过学。1916年村改建东庙为学校,他编写了勒碑记文——</p><p><br></p><p>初级小学,为普通教育枢纽,实为国民必经阶级。吾村小学于民初设之公所,现因学生众多无法容纳,村长热心学校事务,乃邀请旅长商量修理东庙,改为小学,若教室、若宿舍、若阅报室,今将勒石,问序于余,余乃不辞其浅陋,援笔姑述其梗概,且颂曰:魏巍学校,设之东方。百废俱举,一旦壮观。池水漾漾,在校之旁。古柏苍苍,挺立其间。遥瞻之而巍峨,近睹之而辉煌。西顾罗峰云千朵,东眺汾河水几湾。春闻黄莺啼枝上,夏听青蛙鸣水边。远观青山萃碧,迩看烟村萦岚。入则学诸科,出则望群山。月光常从树间露,天光恒与水面连。嗟学校之乐乎,乐而无厌。景色遍四野,书声满一堂。从此济济多出士,累世绵绵永流芳。学生辄呢喔,燕子频呢喃。莘莘学子,时而勉旃。 </p><p><br></p><p>贾题韬,(1909——1995)又名玄非,字略侯,中国当代著名佛学家,象棋理论家。193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留校任教。先后任光华大学、成都大学、金陵大学副教授,教授。1951年毛主席亲笔信聘,先遣随军进藏,为和平解放西藏立了功,在此期间他用藏汉两种文字翻印出印度的《英明学》论著:亲自主持建立了“江阳医学院”,将针灸医学带上了“世界屋脊”。还与达赖母亲医治好沉疴重病,在藏留有神医之名。曾任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逻辑学概论讲义》、《开论悟》、《坛经讲座》、《象棋之归》、《象棋残局新论》等书。</p><p><br></p><p>贾正操,(1911.8——1985.12)早年参加革命工作,老红军,历任中共中央公安部三处人事处长,北京市公安局秘书科长,治安处长,副局长。1955年12月28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下令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常委,后任哈尔滨市副市长,市委候补书记,政法部长。威望很高。</p><p><br></p><p>贾龙文,生于1931年2月。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成都建机械化施工公司技术主任,主任工程师等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四川省专利协会会员,四川省老科协教育分会副会长。著作有《“集层升板住宅施工工艺”》、《电动升板机结构改革与平衡的摸索探讨》、《集层升板机具设计及使用效果》等,此外,并有6项国家专利。1978年被成都市科学大会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2——198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成都市先进科技积极分子。1996年为双流机场工程设计的提升机械“大吨位电动升板机”获“国家国际特别荣誉”奖。近年来,先后被编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人物辞海》等辞书。</p><p><br></p><p>贾云鹏,谱名乃信,1960年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任山西肿瘤研究所副研究员,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撰有《53个方剂对肠道致病菌的制菌作用》、《山西省食道瘤高低区优势真菌分析》</p><p><br></p><p>、主编《病原微生物学》。被《山西名人大词典》辑录。</p><p><br></p><p>贾俊彦,(1896——1980)字子杰,山西大学农学院毕业,曾参加省文官考试,获第一名,即任山西省政府视察员。1942年在并州加入共产党。抗战期间,先后在虞乡、浮山两县任县长。</p><p><br></p><p>贾金昌,又名里宁,早年参加革命,曾任赵城县文化馆馆长,第四高校校长,后调北京电影洗影厂。</p><p><br></p><p>贾题武,字文伯,曾任霍县公安局局长,汾西县县长。</p><p><br></p><p>贾 琳,女生于1922年。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任原赵诚县妇救会组织部长。1940年到抗大总校六分校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调安阳市公安局工作。1954年调中央公安部政治部组织处副科长,1982年任公安十二局政治处主任。</p><p><br></p><p>贾振宇,生于1924年曾任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p><p><br></p><p>贾允文,生于1926年。曾任永和县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副局长。</p><p><br></p><p>贾松茂,生于1926年曾任郑州、兰州铁路局党委书记。曾获“优秀文艺工作者和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者”个人称号。</p><p><br></p><p>郭 瑞(贾松茂妻)生于1927年。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妇校指导员,郑州铁路局卫生专科学校组织部长,郑州铁路六中校长,郑州局档案科长,兰州局审干办公室副主任。厅局级待遇离休。</p><p><br></p><p>贾金照,又名吉照,生于1928年。1949年南下四川省,曾任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川北分校教育干事,川北区区长,区委书记,南充地区建筑材料工业公司经理等职。正县级离休。</p><p><br></p><p>贾恒敏,生于1928年。山西省文化厅离休。</p><p><br></p><p>贾云鹏,又名福喜,曾任太谷卫校党委书记。</p><p><br></p><p>贾仁安,生于1932年。历任洪洞共青团区委书记,县轻工部部长,乡镇局副局长,公社主任,铁厂厂长,煤矿矿长,物资站站长,县纪委办公室主任等职。正局级离休。</p><p><br></p><p>贾振祥,曾任甘肃省武都县检察院检察长。</p><p><br></p><p>贾建华,祖籍罗云村。曾任广播电视局局长,县政协委员,作协会员,地区新闻协会、广电学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有经济师和编辑职称。</p><p><br></p><p>贾力涛,生于1968年6月。现任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肿瘤研究与临床》编辑部主任,编审,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党支部书记。</p><p><br></p><p>部分在职领导干部:</p><p><br></p><p>贾小平,男,国家安全部办公室主任。</p><p><br></p><p>贾保平,男,山西水利厅。</p><p><br></p><p>贾朝阳,男,西山煤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p><p><br></p><p>贾小军,男,临汾市霍侯一级路管理所负责人。</p><p><br></p><p>贾杰英,女,洪洞县国税局股长。</p><p><br></p><p>贾洪瑞,男,四川省委秘书……。</p><p><br></p><p>贾荣岚,女,大同市矿务局地质处工程师。</p><p><br></p><p>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p><br></p><p>贾洪德,老四团政治部主任,1912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隰县战斗中牺牲。</p><p><br></p><p>贾洪烈,教导员,男1915年生。党员,1946年在东北四平街战斗中牺牲。</p><p><br></p><p>贾温锐,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员。男1907年生,1942年一月在左权县战斗中牺牲。</p><p><br></p><p>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历朝历代名人树榜样,不忘初心。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惠民生。改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后继有人。</p> <p>贾维新简介</p><p>明代忠臣贾维新,是第二代贾端甫的七子,岁贡。洪武年间以贾生援兵部主事,累官大理寺卿(注),大祖崩,嫡孙即位,四子成返京夺位。公,性忠耿,有气节,靖难兵至,不屈死之。清雍正八年封入忠孝祠堂。贾氏祠堂,每年正月初一奏乐,始于此。清乾隆廿五年镌刻“洪武忠臣大理寺卿维新贾公神道”的皇明石碑,置于村东天池之滨。同时盖有护碑楼,并谕:“文武官员到此下马”。贾公维新震动古代,显耀当世。</p><p>注: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p><p>🏮贾琅是第六代贾钦的三子。明皇帝命官陕西狄道知县,为官清廉。</p><p>贾琅县长从陕西省背运大量“铁琶土”衬于村东天池底下,此后池水清亮,为村里办了一件好事。</p><p>乾隆二十九年,村民为此勒石褒扬琅公,今石碑折倒在天池南口,无法重圆。</p><p>贾琅谢世后,西茔,老墓坡有碑记。</p><p><br></p><p>贾瑄是三代贾楚辰的四子。明朝洪武岁贡。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遇事能言,台省推重。文学造诣较深,有谒“中镇庙”七言律诗。洪洞县志有录。</p><p>贾振操是西八门20代贾洪文先生之子,青年时代练就一手毛笔字。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公安部三处人事处长,哈尔滨市公安局长副市长等职。是我党的高级干部,离体后与妻室儿孙寓居哈尔滨市。病故,骨灰旋里,与妻安南坡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