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为何不能休养生息,北伐为何不成?难道匡扶汉室只是幌子?

芳芳姐

在汉末群雄争霸数十年后,天下三分,曹、孙、刘横扫天下枭雄,终成三国鼎足之势。经历了百年动乱人心思定,然诸葛亮却一直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数次北伐中原。那么,为何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的巴蜀不能与民休息,积蓄力量,反倒要连年用兵,七年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呢?是诸葛亮劳民伤财断送了刘氏基业,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呢? 诸葛亮北伐示意图 一、先帝遗志 自刘备托孤以来,匡扶汉室就一直是蜀国的国策,面对刘备的嘱托,诸葛亮在诸葛亮作出师表中,也清楚的表达了北伐乃是为了完成先帝遗志:“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二、存亡之道 关于诸葛亮为何执着于北伐,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有着独到的见解:“孔明之出祁山,以攻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势终于三分矣.而出师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之弈棋.能侵入始自治、否则坐而待之耳”。 诸葛亮 确实,三国之中,曹魏的力量要远强于蜀汉,与曹魏长期对抗显然于蜀汉不利,如果采取消极防守,不可否认,依靠险峻的地形和忠勇的将士,蜀国定能抵挡一阵,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自保尚难,何谈兴复汉室之言。 因此,唯有主动出击,以北伐代替消极防御,才能打乱曹军的军事部署与经济建设,才能延缓曹魏的发展,才能给蜀汉以生存的机会。况且,诸葛亮并不会满足于图存,他深知蜀地只可偏安决不能称霸,蜀地北有曹魏东有孙吴,一旦战败即会陷入包围,况,蜀道艰难,交通闭塞导致蜀地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曹魏与孙吴,因此,诸葛亮毕生都想为蜀汉打出一个可以直入中原的根据地,可惜并未成功。 但,不得不说,诸葛亮北伐中原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他北伐期间,正好赶上曹魏政权更迭,国内政局不稳,对于他的北伐曹魏疲于应对,国民经济受到很大打击,这也导致在诸葛亮死后很多年里,曹魏再没有发动过大的战争。 三、转移矛盾 蜀汉政权之中,存在着三股势力,即:以诸葛亮为代表,由随刘备入蜀的文臣武将组成的荆州集团;以李严为代表的,由刘璋旧臣组成的东州集团;还有以谯周为代表的蜀地本土集团。 在蜀汉朝中,荆州集团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见诸葛亮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后主刘禅都尊称其相父,诸葛亮的特殊地位,使得李严等东州以及蜀地集团十分不满。 诸葛亮 这三股势力长期并存于蜀汉朝中:其中以荆州集团为首,蜀汉四位丞相皆出自荆州集团之中、东州集团次之,而蜀地集团则是被打压排挤的对象。 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惨败后,三方矛盾日渐突出。而敏锐的刘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托孤之时,除了任命诸葛亮为托孤大臣外,东州派的李严也被任命为托孤大臣。此举可谓一举两得,以来可使李严与诸葛亮互相监督,防止有人专权,二来也可以借机拉拢东州集团,缓和两大集团的矛盾。 李严 而诸葛亮的北伐,则可以将蜀国的内部派系矛盾转移为对曹魏的外部矛盾,虽然各派系争斗不断,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蜀汉的存续与富强,而北伐一旦成功,不仅可以缓解三派矛盾,还可以完成先帝遗愿,兴复汉室,立不世之功。 然数年北伐为何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一、曹魏实力远胜蜀汉 曹魏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是三国之中当之无愧的最强,据有古都长安洛阳,并且继承了东汉大部分的遗产,况且当时的北方相较于南方来说,本就要发达的多。而反观蜀汉,土地面积乃是三国之中最小的,且统治时间最短,经济落后,即没有曹魏彪悍的骑兵,也没有东吴强大的水军。在关羽张飞等老将凋敝后,蜀汉渐入无人可用之境地,单从兵力比较,蜀汉全国的军队尚不及曹魏的五分之一,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注定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 二、巴蜀非进取之地 巴蜀地形易守难攻,速来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出事伐魏,动辄几万大军,然大军的后勤保障却一直是蜀汉的心病,虽有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然终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关羽失荆州以后,蜀汉失去了进军中原的“高速路”,北伐期间,司马懿坚守不出正是知晓蜀军军粮补给困难,而采取的反制措施,只要等到蜀军粮尽,其便自然会退军。如此情势,蜀军想要北伐成功自然是难上加难。 司马懿 三、派系倾轧 蜀汉朝内的三股势力,相互倾轧,到后期已经呈现出不可调和之势,在北伐问题上刘禅受到各方势力影响犹豫不决,朝令夕改,各派大臣互相掣肘,政令难以实行,如,第四次北伐的失败,即是因为,东州派李严没有按时筹集军粮导致,这样的局面,蜀军实难取胜。虽然诸葛亮明知北伐难以成功,然对于当时的蜀汉政权而言,除此也确实没有什么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了。